有的,详见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2010年研究生招生硕士点有: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70301 无机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7501 环境科学;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 材料学;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081704 应用化学;083002 环境工程;420106 学科教学(化学);联系人:翁老师 电 话:83465225化材学院下设材料系:材料系建设概况:高分子专业始建于20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就参与制订国家科技十年计划和十二年远景规划,并且是国家特种天然高分子攻关任务的负责单位。高分子材料科学是“九五”期间福建省重点学科之一。“九五”期间新建了福建省唯一的高分子材料中试基地,并拥有向全省开放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实验室。196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起招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学本科生,现有硕士生54名;2003年成功申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点,现有在读博士生12名。“十五”规划建设以来,福建省相继在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设立了福建省功能材料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公共实验平台、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科研平台,以及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材料学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等4个硕士点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点,本专业在各方面的建设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长期以来,福建省和学校始终重视高分子材料本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福建省和学校先后投入了2100万建设资金,主要用于高分子学科人才引进和先进仪器设备购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软硬件设施,促进了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本专业已建设三个专业实验室:高分子化学及合成工艺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和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室。实验室的总面积达到550平方米,专业仪器设备价值达2129多万元。另外,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实验室面积为3000平方米,拥有SEM、AFM、TGA、DSC、GPC、FTIR、哈克流变仪、挤出机、冲击机、聚合反应装置等,仪器设备值合计1300万元。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队伍建设发展迅速,近年引进和自己培养了一批博士后和博士中青年学术骨干。目前,本专业有专业教师32人,其中国家级优秀专家和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专家和省级优秀教师1人。在职称结构上,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2人;在年龄结构上,60岁以上的2人,59—50岁的4人,49—40岁的10人,39—30岁的13人,30岁以下的2人;在学历结构上,博士学位的12人,硕士学位的13人。其中3人为美国加州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及国立新加坡大学留学归国人员,多位年轻老师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时加大力度培养现有教师,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进一步深造;选送4批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建立并完善良性人才激励机制,保证了师资结构在数量、质量上的合理性。因此,本专业教师是一支结构合理、热心教学、思想稳定、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教学科研结合、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2005年以来,有11人获得校教学与科研重点岗位。他们均活跃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线,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加工”等10门高分子相关的核心课程和15门选修课程。 近几年,在本科教学改革方面,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老师共承担了3项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在科学研究方面,主持了1项国家“863”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70多项省部级项目,经费达1520多万元;发表了SCI、EI、ISTP收录论文近200篇;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结合老师的课题,在学校的资助下,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参加了近20项课外科技计划,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科研论文,申请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近90%获助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根据学校多科性、有特色、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本专业除自身拥有高分子中试基地外,本学科已与福建祥龙塑胶有限公司、福建恒通塑料制管有限公司、福州创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振云塑业有限公司、福建恒杰塑胶有限公司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习或见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将企业技术进步和学校的专业或学科建成紧密的"产学研"联合体。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学生毕业后成为了有专业知识的受公司企业欢迎的实用型的人才,每届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能达到9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