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着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高的科技素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 所谓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设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养: 1.人文素养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业一个专家。”一方面服装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综合反映。曾有位学者调侃地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如果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分割开,而仅仅就事论事地讲服装设计、工艺、技术等,抛弃了服装发展的灵魂、动力与背景,就会使服装看来只是某个设计师的所谓“灵感”的拼凑,服装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结果;如果忽视了对服装发展的历史逻辑必然的关注,就会导致设计中出现盲目的模仿与抄袭,断章取义、玩弄形式,追逐所谓新潮流和表面的浮华;而割断服装发展的文化脉搏、割断服装的民族传统的服装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正如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 因此,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学会做人,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2.科技素养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互联网的出现和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使我们能真正做到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能很好地满足人们需求的差异、多样化和个性化,建立起真正的快速反应系统,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生物和材料科学的进展,产生了大批新型纤维;莱卡的广泛运用,使穿衣中长期困扰人们的舒适与合体的矛盾得以解决;tencle、彩色棉、新型醋酸纤维面料、绿色聚乳酸纤维面料等新型纤维面料,既具有天然纤维的风格,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性能,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再加上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得服装面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赋予面料以新的风格和内涵,丰富了表现力,使服装呈现出新的视觉冲击,散发出新的魅力;随着“基因工程”的突破性进展,不久将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纤维和面料。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鉴于工业化所造成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生物化学和环保科学的发展,导致了人们以“绿色”为美,形成了当今的“绿色文化”潮。由此可见,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还将影响到思想、文化和美学等诸方面的问题。 3.跨文化素养 在跨国际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服装产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手法及广告、营销等手段上,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而造成滞销的状况,经常发生,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障碍”;相反,如果产品能同当地人们的文化背景相一致,则称为“文化沟通”。因此,我们的服装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等。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经济将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正在成为现实。国与国间的经济交往的增加,必定带来国家间的文化渗透和融合。经济资源的共享,也必定带来文化的共享。未来的服装,可能很难说清它是源于何种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抛弃狭隘的民族意识,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心胸开阔,具有一代新风,能设计与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性的中华服装。 4.市场经济素养 服装是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从产品到穿在消费者身上,才是设计的真正完成。我们的很多服装设计师在T型台上的设计是成功的,但在市场上却大都是失败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市场意识,不懂市场经济,不懂产品的真正涵义,没有真正深入分析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懂得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和审美化,这在给我们设计师带来施展其才能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挑战。由于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人们消费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产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一件完整的产品有三层涵义:实质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比如对于受教育程度高,收入丰厚的人来说,在购买一件服装时,往往把精神上的满足看做是产品的实质,即他她从产品中追求的利益所在。而面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他她可能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把产品的实用功能看做是产品的实质所在。所以,作为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是一位市场整体的策划者,充分熟知市场运行规律,找准自己的消费群体,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了解你的消费者真正需要所在。正如一位世界著名高级化妆品生产企业家说的那样:“我们在工厂生产的是化妆品,在商店出售的则是信心和希望。”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服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服装市场营销尤为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服装市场营销毕业论文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服装市场营销毕业论文例文篇1 浅论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 摘要:服装消费是我国市场消费中占比重较大的一项,因此,服装市场营销也成为市场营销中的重点内容。本文首先对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进行概述,说明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意义,接着对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这些消费心理特点,给出一些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服装销售;市场营销;消费心理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促进消费成为企业和商家实现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而市场营销即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主要途径。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耗品,服装市场的发展也验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服装市场营销该以怎样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促进企业销售目标的达成,成为每个销售人员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概述 1.1 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 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与广义的市场营销是相同的,即实现产品、价格和地点的统一,并用适当的方法销售给尽可能多的顾客以实现销售行为的经济价值。但服装市场营销理论又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即服装市场的“客户需要”并不一定是来源于客户的,即时尚领头者可能引导着客户的需要走向;另外,客户的需要有着十分明显的群体特征。 1.2 服装市场营销的策略 与其他产品营销策略不同的是,服装市场营销很容易通过现实展示而达到营销目的,这包括橱窗中的模特展示和各地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服装秀。可以说,服装营销的产品展示是服装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也是最有效果的策略。也正是服装展示过程,使消费者对服装产生相应的兴趣和需求,因此,不同的服装展示方式所带来的销售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1.3 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意义 消费心理指的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除了在消费当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之外,还包括消费者的兴趣、习惯、价值观、性格和气质等。消费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成为“买”与“不买”的关键。如今的服装市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心理状态完全决定了服装销售的成功与否,因此,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对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以及销售策略的选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 2.1 消费心理的年龄特征十分明显 年龄并不是心理特征的要素之一,但是年龄却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念,因此,年龄也决定了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态度,这是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年龄层的人对服装消费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和解释,这一点在我国大众消费者中尤其明显。出生于60年代的人群,因为儿童时期没有十分丰富的物质资源,必须勤俭,因此这个年龄层的大众人群对服装消费的基本心理是“够用就好”,这些消费者对服装的材质要求很高,因为结实耐用的服装材料能够减少他们在服装这一项上的花销;而对于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群来说,服装不仅仅是衣服,更是他们社会地位和职业的象征,因此,这个年龄层的人对服装消费的基本心理是“符合我的社会形象”,他们很难接受标新立异的服装,又对服装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 2.2 从众和标新立异的心理 服装消费者的个人性格特征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对审美的理解,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基本态度,其中有两种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值得我们讨论,即从众和标新立异。从众是大众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得出人们为什么要从众以及从众心理的社会反映。在服装市场营销中,一款衣服或裤子卖得好,实际上就体现出了消费者的从众行为。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大家都买的东西肯定有它的价值”,因此倾向于购买那些具有“卖得好”的特征的服装,认为那是符合消费潮流的消费行为;而另外一些顾客则比较讨厌“卖得好”的服装,他们在穿着搭配方面力求标新立异,以凸显自己在生活品位或者审美观点上的与众不同。实际上,无论是从众心理还是标新立异的心理,都是消费者们在着装和穿搭过程中追求潮流的象征,前者代表了“不出错”的审美标准,后者则象征着“求新求异”的潮流趋势。 2.3 极简主义与时尚心理 消费者的消费基本观念决定了购买方向和购买过程,因此,消费观念成为最具有特色的消费心理之一,在服装营销中,存在着两种消费观念值得我们注意。在现代社会,服装不仅是人们遮蔽身体的工具,还是人们彰显自己的社会身份的方式,从穿着搭配划分人群,成为现代人们人际交往的手段之一。很多消费者力求通过服装穿搭凸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或者艺术范儿,即追求时尚,这是服装消费中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特征,拥有这种心理特征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穿搭风格随时添置衣物,并且不在意衣物的质量,只求价格和样式能满足穿搭的需要;而另一类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以“环保”和“简约”为中心,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极简主义”风格。这些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是既要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又要符合简约环保的要求,他们经常有目标地购置衣物,并对衣物的质量和款式有极高的要求,反而对服装的价格要求不高。 3.迎合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营销手段 3.1 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 对于服装市场营销来说,品牌形象就相当于服装设计和销售所针对的人群,因此,在营销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大学生服装消费为例,企业应该定期调研他们对于产品的意见与建议,虚心接受他们所提出的合理要求,这样可以为服装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追求快、新、奇,只要抓住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品牌文化与他们的个性需求相匹配,就会增加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美特斯・邦威的目标顾客是以20岁~25岁为主的年轻人,这个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以周杰伦、潘玮柏等港台明星为主的一群备受大学生喜欢的公众人物,因此,这个服装品牌也赢得了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高度认同。 3.2 重视多渠道的宣传以带动潮流趋势 现在是信息的社会,大量的媒体广告每天都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潜意识中对品牌产生印象,甚至直接产生忠诚度,同样,对服装潮流的接受和认同也可以借助现代宣传渠道来实现。以今年秋冬的服装流行色:酒红、墨绿为例,无论是服装和时尚类杂志还是公交、地铁广告上的服装主打颜色都是这两种,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就默认了这两种颜色是秋季服装的“潮流”,进而引发了很多人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利用目标消费人群经常接触的广告网络进行服装宣传,为本企业所进行的服装设计“造势”,成为消费者眼中“潮流”的代表,以此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扩大营销影响力。 3.3 区分不同的风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需求 考虑到由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所引发的不同消费行为,在进行服装市场营销时,有必要区分不同风格,让每种风格的喜爱者都可以在店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这也是利用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不同理解以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企业在服装卖场中设立服装销售区域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的楼层分别设置服装销售区,每个区的装修风格可以大不相同,不同的配饰一搭配不同风格的衣服。另外,还可以将一个大品牌细分成不同的子品牌,每个有不同的风格适应不同的人群,像艾格女装就分为艾格周末(Etam weekend)和艾格(Etam)以及艾格运动(ES)三部分,艾格周末和艾格运动,就比较适合以极简主义为消费观念的人群。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服装市场发展需要企业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获得营销战役的胜利,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者的心理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不同的消费心理特征使消费者对服装购买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观念,展示出了完全不同的消费需要,进而形成了对服装的不同消费模式。服装市场营销在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可以从品牌形象塑造、潮流趋势的带动和同品牌产品不同风格的划分三个方面来进行市场营销,以取得更加明显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珊.基于大学生服装消费心理的市场营销对策研究[J].美术文献,2014(2):115-117 [2]王秀.基于女性消费者心理的我国服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对外经贸,2014(2):225-227 [3]张政.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4):108-120 [4]孙肇伦.消费心理认同对市场营销效率的影响探究[J].商业时代,2013(1):330-332 [5]乔良.基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12):116-118 [6]刘元杰.服装市场营销策划――服装模特表演商业活动策划[J].中国商贸,2012(11):211-213 服装市场营销毕业论文例文篇2 谈我国牛仔服装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2008年以来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大幅萎缩,我国的大多数牛仔服装企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都成为企业出口的障碍,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开拓国际市场。 【关键词】牛仔服装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大幅萎缩,我国的大多数牛仔服装企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由于长期单一依赖于国际市场,疏于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和管理,这些企业要想在短期内打开国内市场的销路难度相当大,再加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这些企业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目前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去开拓国际市场,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 中国产品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好并且价格便宜,“质优价廉”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大卖点。我国出口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保证这一传统优势能够得以延续。虽然出口贸易的利润要大大高于国内贸易,但国外进口商对商品质量的要求也比国内经销商高得多。所以,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质量监管体系,完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依靠规范、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 二、塑造出口产品自主品牌 目前,在大多数牛仔服装生产企业的出口产品中,约有60%的产品品牌属于国外进口商,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数量较少,只占企业全部出口产品的约40%,企业主要是在为国外进口商做定牌生产,所以出口产品的利润较低。从当前国际牛仔服装市场行情分析,为国外进口商做定牌生产可以紧跟国际牛仔服装市场的潮流和时尚,快速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计理念,进而快速提高企业的设计、生产水平。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对于国际市场的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牛仔服装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如果企业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为国外进口商做定牌生产上,而不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就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冲击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第二、长期为国外进口商做定牌生产而不注重去塑造自己的品牌,会导致企业始终处于国际牛仔服装市场产业链的下游,产品利润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国外进口商掠走了,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企业很难有大的发展。所以,我国牛仔服装企业必须要注重塑造出口产品的自主品牌。 三、加强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建设 加强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建设,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直接在国外设立办事处或销售分公司,建立起企业自己的国际市场销售渠道。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性决策,对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补充我国需要的资源,又可以带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还可以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实施这一战略有两个目的:首先,通过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可以直接面对更多的国外进口商,从而可以拓宽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其次,由于自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世界主要流通货币均呈现不断升值的态势,这对我国企业的出口非常不利,因为人民币的升值严重挤压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出口商品的利润不断下降,甚至是低于生产成本。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拿不出什么解决办法。但是,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外直接设立分公司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销售出口货物所得的当地货币直接在当地购买国内需要的货物,然后再将货物运回国内销售。这样做不但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国内销售进口货物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还应广泛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和专业的展览会,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等,如果资金条件允许,还可以直接到国外参加国际上知名度较高的展览会。通过参加这些展览会,可以结识更多的国外客户,拓宽企业的出口渠道,提高出口量。为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施,应加强企业外贸部门的力量,成立国际贸易部,招聘专业的人才。通过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保证这些人才能引进来,留得住。同时,要充分的信任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权限和发展空间,让他们的专长有用武之地,从而确保企业的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郭国庆译.市场营销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2007 [2]徐鼎亚.市场营销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郑锐洪,赵志江.分销渠道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菲利普・科特勒.赵萌萌译.市场营销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马丁・林斯特龙.感官品牌[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6]菲利普・科特勒.营销革命3.0[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7]杨秀丽.营销策划[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8]李永平.国际市场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1. 服装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2. 浅谈服装营销论文范文 3. 浅谈服装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4. 服装市场营销策略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从服装的审美审美与功能结合、个性与时尚结合 、 品位与文化结合.提出了与这些发展方向适应的企业营销策略, 即注重产品设计的创新度、发挥终端市场中导购的作用及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推广。[关键词]服装市场 消费心理 审美 品牌效应服装行业是集艺术性与功能性为一体的行业市场份额是衡量服装整体设计、生产、销售是否成功的标尺,如何有效地把握现有市场份额、并不断开辟新市场是现代服装企业的生存之道.在对服装市场的研究中,企业生产不仅要考虑技术层面的相关问题,要时刻关注消费市场中的各种消费审美心理因素.服装的设计生产过程,也就是设计师和生产者对潜在的着装者 (消费者) 进行艺术表达和寻求 审美认同的过程,而着装者 (消费者) 也正是通过服饰的选择达到与设计师在风格样式、审美情趣以及德行品格上的默契与沟通。对消费者消费审美心理趋势与购买行为的客观分析势必也是对使企业更好地掌握消费趋势、 扩大市场占有率, 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积极思考。一消费审美心理发展趋势特征分析流行,变化莫测,它的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相互模仿效应的结果,即所谓的穿着的人多了便构成了流行.那么在流行中把握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也称得上是因时、因地制宜.当前, 服装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已渐趋成熟,并呈现出几个相互结合的特征。(1)服装作为艺术的审美与功能的结合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生活正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的方向发展,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其功能不仅仅在于遮体和保暖,而更多在于道德、 审美、 认同和表现 。所谓的审美功能,就是服饰不但要对引起羞耻感 的部位进行遮掩 , 而且要对身体进行美化,使之在视觉上取悦于人。服饰的认 同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共同的服饰符号,体现我们对特定的部落、氏族、团体、阶层、职业角色、民族或社会的认同,以及心理和情感的归属。这一类的认同体现的是个人与某个社会群体的一致和相同,因而可以叫做社会认同。另一方面, 人们也通过服装体现自己与其他成员的不同,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2)服装艺术的个性与时尚的结合现在的服装已成为了反映着装者社会性的一种无声语言,所以那些标榜自我存在、显现自我主张、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服装必会受到消费者、 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在现代人眼里, 时髦、有创意的服装,能够张扬个性,可以更好的来修饰自我,当然, 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时代所赋予它的特定内涵.比如在时尚界,“波西米亚” 风格成了追求放荡不羁,自由浪漫的代名词 , 而“波乔米亚” 风格,也成了演绎小资情调的最好方式, “ 朋克、嬉皮”风格,是反叛精神、思想颓废的代表等,这些现存的服装风格同时也代表了未来服装消费的发展方向之一。(3)服装艺术文化个性时尚与风格相结合——品牌效应服装品牌的这种文化意味吸引着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尤其是国际名牌.如当消费者认定某一个品牌适合自己穿着时,便显示出对其情有独钟的非凡热情,于是对这种认准了的品牌有了感情上的依托, 品牌也就作为一种能激发人们情感的形式而存在.由此,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服装时便产生了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朦胧概念。现代人们在服装艺术上占主导地位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 是通过服装设计师们无数 的体验、沉思和奋斗,经历无数局部 的变革,最后才形成一个总的服装流行趋势。服装风格在形成 的过程中,既突破传统服装文化模式,同时又继承着传统模式的很多特性,使风格作为固定的文化特征,保留在地域或民族的文化传统 之 中。然而在当今日渐一体化的世界环境中,服装风格有着单线的发展危险趋势,服装文化的趋同性既是现代社会的一 大时代特征,又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尖锐斗争最激烈的阶段。 二、服装生产企业企业对消费审美心理的趋势的掌握服装企业以赢利为出发点,他们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有效策略来增加企业的销售量以达到赢利的目的.而对服装市场中消费者审美心理趋势的研究正好满足 了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1) 服装设计中流行趋势的把握由于流行趋势的世界同步性正在逐步加强,因此有效把握流行趋势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正确掌握最新流行预测资讯,就有可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毕竟,追逐流行的消费群体占绝大多数,因此有效掌握流行元素、充分挖掘目标消费群的时尚需求与诉求点,才能最终诱发消费者购买欲。在预测流行趋势中,可以两方面作为重心:(1) 做深入细致的服装市场调研,包括服装原辅料市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分析顾客群的购买心理趋向,以及对流行元素有效捕捉,便于及时运用到新设计当中;(2) 可根据企业及设计师在业内多年积累的经验,对新的流行做出判断,对流行色、 流行款式、 流行面料 等作尽可能有效的预测。从这种意义来看,穿着者的审美素质影响着设计师的素质与服饰文化的发展方向。从深层来看,现代的人们注重表现美,更多地注重服饰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适合于特定 的场合和自己的风度, 甚至不满足于设计师现成的安排, 而乐于按照自己的心愿去挑选、配套, 去“篡改”设计师的作品,淡薄“权威”,去创造和表现自己的个性内涵,让服饰折射出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所有一切的实现 ,就需要较高的审美素质作为前提 ,从这层意义来看, 穿着者的审美素质决定和发展着设计师的素质与服装市场中西的消费审美心理的发展方向。(2) 销售过程中抓住消费真的心理在企业对目标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虽然服装卖场、 商品的组合搭配与陈列所表现的情节性和艺术性能够使顾客产生兴趣与欲望,但现场销售人员的素质也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当其与消费者初步接触、尚未进行语言交流及深人了解之前,往往凭着对方的穿着打扮估计对方的着装情况, 以判断顾客的着装风,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由于服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彰显身份的面具角色, 因此销售人员还必须作好 引导工作,宣传企业服装的新概念及流行趋势,强行促成流行导向,并且通过强化对生活方式的介绍与倡导,为消费者争取到变脸的机会,实现其购物过程中与结束后的愉悦与满足感,从而使其对该品牌的信任感与忠诚度增强。(3) 塑造品牌形象由于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对企业及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充分挖掘品牌文化内涵, 实现品牌经营,发展自身优势,提高知名度,形成极大的感召力, 希望以明确的定位和理念来培养忠诚的顾客群.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通过市场成功运作,将会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及强大的生命力.统一价格、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配送、 统一服务,为服装产品送上了品质保险单,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也赢得了稳定的客户群体,从而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另外,在着力打造 自主品牌的同时, 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满足多样化需求、 扩大高端市场分额、 提高其技术含量都成为重中之重。 当企业成功地树立起 自己的品牌后,他们还可以尝试生产冠以这种品牌的其他产品以拓展市场,因为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购物行为。三、总结通过对服装市场中消费审美心理趋势的研究可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服装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由盲目从众向理性消费转变,且越来越注重审美体验,消费心理趋于成熟. 基于这种变化给企业营销策略带来的影响,服装企业需深入了解 目标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购 买动机,掌握各种消费心理活动规律,从而有效预测服装消费趋向、制定合理的服装生产和经营策略.当然,随着人们对服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及个性化、多元化的风格特征成为未来服装流行趋势的主流时, 企业也必须在自身产品风格定位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以满足消费者自我实现的诉求。
开题报告的意义,目的,背景
自己找就有了,不过设计会帮。
据学术堂了解,开题报告的目的是确定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相当于论文的研究计划,不是给别人看,而是为自己的论文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纲领.注意,开题报告不是写论文提纲.因此,开题的核心问题是研究方法是否具体可行,分析什么,如何收集数据,用什么方法.一、写开题报告之前的准备1.明白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开题报告是在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对课题进行的论证和设计,阐述这个课题有什么价值、应该怎样进行研究,提出研究方案,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就是说,确定了的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行动指南,尽管可以随时修正,但不能随意推翻.2.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开题报告不是凭空写出来的,动笔写之前要做到大量的工作,包括广泛地阅读文献,熟悉导师或师兄师姐做过的工作,落实实验室工作条件,摸清楚研究对象基本情况.3.认清开题活动的作用:开题活动是集思广益的学术交流,其作用是从同行那里获取更多有益的帮助.通过开题活动,让更多同行--导师以外的其他老师,课题组以外的其他同学--在短时间里听懂、看懂自己要做什么,并给予具体的建议.自己的开题报告写得不清晰,同行不知从何帮助,开题活动也就沦为走过场.二、 开题报告的编写提纲1.科学问题:开题报告总有一个准确、规范、简洁的题目.紧接着这个题目,就必须说明,本课题要做什么研究,即开题报告要开门见山地说明本研究的科学问题.这里,要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里读懂,本课题要做什么.可以枚举一些事件、现象作为开场白来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但这些事件、现象要简洁,要贴切,要直指本科学问题.很多老师和学生喜欢把科学问题放在立题依据下面或者后面写,曰"摆事实,讲道理",总结出科学问题.可是,对于初学的学生,会把读书心得都写出来,很难聚焦到自己的科学问题上.使读者,参与开题活动的老师和同学,摸不着头脑.因而,倡导开门见山地写科学问题.2.立题依据:包括学术上的理论依据和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就题目、科学问题涉及的相应方面,阐述、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问题).为了表达言而有据,要尽可能多地引用国内外同行近3-5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声誉高的和一般的学术刊物上的成果.引用他人的数据、图件、观点,要在相应的地方作标注,且只标注自己读过的文献.科学研究没有国界,写立题依据时,不要分国内进展、国外进展.通过这一科学阐述、分析,认定本研究的问题,是个科学问题,值得开展研究.如果读者从这些阐述、分析中无法得出这个认识,说明立题没有科学依据,或者立题依据没有写好.对于有地域空间限制的研究对象,应该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但简洁的介绍.3.研究目标和目的意义:说清楚通过本课题研究,解决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全部,或者部分.要求简洁、明确.几句话就可以,避免啰嗦.目的意义包括学术上的理论意义(价值),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意义(价值),可以做适当的广义延伸,但不能夸夸其谈.4.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侧面.一是要写清楚开展哪几方面的研究(通常3-5个方面),在每个方面下面还可以写出更细致的次一级内容;二是拟解决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前述几个方面中的某个或者贯穿其中的什么,解决了关键问题,整个课题研究就迎刃而解.常见学生把内容和方法放在一起写,有记流水账的感觉.看见了很多操作细节,但不清楚要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所以,建议把内容和方法分开写.5.研究方案:针对研究内容,说明怎样做,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研究思路,整个研究分哪些步骤,每一步骤具体作什么,各个步骤组合起来,使整个研究圆满完成.为了方便阅读,使用步骤框架图,做到一目了然.第二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选择研究的材料(对象)、使用什么取样(试验)方法获取什么数据、使用什么分析方法(指数、公式、模型)处理什么数据得到什么结果.通用的方法,一笔带过,具体的要求则越细越好.假设自己有事不能操作,与自己有相近背景(知识和技能)的其他人可以依照该方案去操作.6.创新性: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都要有创新,指本研究在内容、方法上的创新.以肯定语气,几句话概括,不超过3条.创新是个相对的概念,有世界性创新、国内创新、地区性创新,后者的创新价值已经很勉强了.研究生的研究,有时是补充一些必要的科学数据,距离学术创新较远,但不等于没有价值,要说明补充这种科学数据的价值.可以用新意来表达,不要总是用创新这个词.7.可行性分析:如果研究问题是科学的,研究内容是翔实的,那么,研究方案是否可行,就要论证.可行性分析包括方案的可行性,人力、财力、物力(试验条件)、时间等,是否可行,特别要说明自己能否胜任.8.预期成果:针对研究目标,写出预期成果.包括两方面:得出什么数据、结论;怎样表达方式这些数据、结论,以及展示(呈现)形式及数量.9.研究进展计划:针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用时间顺序依次阐述,什么时候做什么,得到什么.10.参考文献:按规范格式[作者.论文题目(专着名称).发表刊物,年度,卷(期):页码(出版地:出版社,年度,页码)],列出前文标注引用的参考文献.不列没有标注引用的文献,标注引用的文献则一定要列出.三、 编写开题报告1.遵循既定的格式要求撰写.不再赘述.2.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尽量使用学术术语,行文逻辑要清晰,使用字体要统一.3.使用必要的图、表:用图(照片)、表来直观、翔实地表达观点,图(照片)、表要有连续的编号.如果是引用他人的图(照片)、表,一定要在引用的地方标注来源.4.提交两个文本:详细论述的打印(Word)文本和用于演讲的PPT文本.PPT文本是在打印文本基础上精简的,要求图多、字少,色彩鲜艳,布局朴实.四、开题报告的考核指标包括以下几点问题界定清晰.选题应该源于实践,问题要具体,解决问题高视角,方案上升到理论,有普遍借鉴意义.研究目标明确有限.剖析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提升到理论水平解决.研究内容具体、明确.不要大题小作,要小题大做.不同内容点之间的系统性、有限性、适中性.研究方法与技术方案具体可行.论文要用数据说话,在此必须指出数据的收集方法.
244 浏览 6 回答
169 浏览 9 回答
195 浏览 2 回答
108 浏览 4 回答
132 浏览 4 回答
179 浏览 3 回答
276 浏览 4 回答
162 浏览 5 回答
112 浏览 2 回答
138 浏览 10 回答
298 浏览 4 回答
137 浏览 6 回答
298 浏览 6 回答
175 浏览 5 回答
339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