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 论文关键词: 语文 教学 音乐 审美教育 论文摘要: 语文 本身是一门极具审美性的课程,但在很多学生的观念中 语文 课却是很枯燥的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不仅是新课改期望实现的目标,也是众多 语文 教师着力打造的梦想。本文探讨的内容即是把音乐“嫁接”到 语文 课堂上,让美的音符跳动在 语文 课堂中,让学生深入感受到 语文 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很多学生会说“ 语文 课真没劲”,笔者很奇怪,中学 语文 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或载文或载道的经典,都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元素。怎么教给学生时就没劲呢?如何才能让 语文 课有劲,让学生感受文章中蕴含的美呢?笔者想了很多。翻开《普通高中 语文 课程标准》(实验),里面赫然写道:“ 语文 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 语文 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在应试的压力下,已经很久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审美了。 语文 课堂原本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审美教育才能让 语文 课堂散发出芬芳,洋溢出 语文 课所特有的魅力。但,我们已经遗忘了很久。因此,如何能让 语文 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效结合,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 语文 课之美,文本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了笔者要思考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把音乐适当地引入 语文 阅读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所营造的美的情境中,感悟 语文 的审美价值。笔者试着从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音乐导入,体会情感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 语文 兴趣,提高 语文 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声情并茂的渲染代替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上课开始,学生的情感,还没有进入状态,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对于 语文 的审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饶杰腾在《 语文 学科教育学》中提到:“在 语文 学科美育的过程中,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而情感不是即时的未加修整得自然情感,而是渗透着深刻理解的人类的情感。”在讲授《我心归去》时,我就在思考:如何能让没有离开过家乡的学生体验和理解到身在他乡的孤独感和漂泊感呢。我想到了自己在看电视或是听音乐时会被电视或是音乐本身的内容感染,进而心生共鸣。那么,学生不是也会吗?于是我找了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来作为文章的导入。 课堂一开始,我便和同学们说:今天先来听一首歌。同学们一听便兴奋起来,兴趣来了。接着,我就开始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随着悠扬而略带忧伤的歌曲弥漫教室,同学们开始静了下来,有的跟着唱了起来,有的则已经闭目沉浸其中了。一曲播完,同学们似乎意犹未尽,还沉浸在歌曲中,我赶紧发问:“这首歌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争着说:“想家,思家。”“能具体点儿吗?”“在外国的流浪和漂泊让作者想回到家乡。”“身在国外,心系祖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我见时机成熟,赶紧趁热打铁:“好,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我心归去》这篇,看一下作者身在何处,心归何处,心中感受如何。”学生快速地浏览,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作者身在法国,想回到中国的家中,回到故乡。”这样的歌曲导入,生动自然地营造了思乡的凄美情境,让学生在思乡氛围中进入课本,从音乐的美感中领略到人物情感,而文本中人物的内心感受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心中不由自主会荡漾起一种想家的美好情怀。 二.音乐伴读,感受语言之美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美的。饶杰腾在《 语文 学科教育学》中谈到 语文 审美教育因素时,首推语言美:“语言美应当是 语文 学科的首要的审美因素。”“汉语言文字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阅读文本是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方式。学生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使得文中的人、情、物、事、景跃出纸面,而有些篇目如果配上适合的伴奏音乐,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美。即所谓“美读”。 比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篇写景散文的典范,本文的第四段到第六段是重点朗读部分。特别是第四段中运用叠词对塘中荷花的描写,堪称经典。我先让学生预习,找出语言描写最美的一段。学生都找的是第四段。什么比喻啊,拟人,通感,博喻,叠词等等手法。但是当我让一个学生从口中读出的时候,我却丝毫没有感受到美。我问学生:这位同学读的时候,你的眼前浮现美景了吗?答案是没有。于是,我放了一段范读,当清幽的笛声袅袅在教室散开时,学生马上静了下来,接着传来一个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朗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朗诵去想象。一段读完,学生似乎意犹未尽。我问:“能浮现美景吗?”“能。”“美吗?”“美!”学生齐声答道。接着我让学生跟着朗诵轻声跟读。结束后,让学生在清幽地笛声再读一遍。这一次,我感受到了从学生那里读出的美感。而学生的眼前也同样浮现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图。同样的文字,在音乐的衬托下朗读,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在原本美妙的文字中,想象出一个音画结合的场景。而这样更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审美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这样的篇目时,注意引用适当的音乐伴奏,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 三.音乐渲染,领悟内涵之美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新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的吸引,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感同身受,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感受内涵之美。 在讲授《前方》一文时,讲到了“为什么作者说‘人的悲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学生显得很茫然。于是我放了一首韩磊的“走四方”,当歌中唱道:“一路走一路望,一路黄昏依然。一个人走在荒野上,默默地向远方,不知道走到哪里,有我的梦想。一路摇一路唱,一路茫茫山岗。许多人走过这地方,止不住回头望,梦想刻在远方。一路走一路望故乡。”同学们脸上若有所思,似乎有些明白了。听完整首歌后,我又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同学说:“老师,作者是不是要表达人总是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啊?追求前方的梦想,但又忍不住想家,一直停留在没有家的感觉中。”听到这位的发言,我心中感到很欣慰。我紧接着发问,“你说的`是不在家而产生没有家的感觉?那为何下文中又说到‘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呢?”学生被带入到更深的思考中,都陷入了沉思。我开始点拨:“歌中韩磊为何要离家?去前方追寻什么?”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是不是,在家中实现不了梦想,前方有它的梦想。” “那么这句话中的两个家分别指什么呢?” “具体的家,抽象的代表梦想的家。” “实在的家和精神家园。” 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在歌声营造的审美的氛围中,学生的审美兴趣被调动起来,都很想探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样在对人物的内心领悟加深之后,学生就更能领悟文本的内涵之美,和内涵进行了思想的碰撞。 语文 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特征以及新课程标准,都决定了 语文 阅读教学要在品读语言文字中让学生接受文学的熏陶,进行情感的陶冶,审美情趣的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 语文 课堂,才能领略到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内蕴。杨斌老师也曾说:“ 语文 美育主要就是体现在课堂教学里。”实践证明,把音乐和 语文 教学的整合尝试,让笔者看到了音乐对 语文 审美教育产生的影响。它可以让 语文 课变得生动活泼,更好地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学生驰骋在音乐和文学的殿堂里,不再感到 语文 的没意思,而是在跳动的音符中领略文本情感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内涵之美;感受到了 语文 课原来蕴藏如此丰富之内容;在领略 语文 美的过程中提高了各自的审美品味,审美能力。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 语文 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2]蔡宏振:《审美: 语文 教育的灵魂》,《中学 语文 教与学》2008年第7期(上). [3]杨斌:《 语文 美育叙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饶杰腾:《 语文 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