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小组评估
社会工作小组评估,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它通过组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小组活动中,最重要的便是小组活动的评估。 那么社会工作小组评估怎么写呢?
小组评估报告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它通过组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小组活动中,最重要的便是小组活动的评估。它不仅贯穿小组活动的始末,对小组活动进行干预与指导,帮助我们了解活动过程的有效性和组员改变的状况;
同时可以对其工作的模式进行创新,促进小组工作的影响力与社会认可度等。
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时间规划课题,开展4次活动,历时3周,组员9名,工作者7名。该报告分别就伦理价值、策划书、活动过程、总目标、组员自评这5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 伦理价值评估
在社会工作专业中,伦理价值不仅给从业人员提供一套专业的使命指南,而且是社会评价的基础。伦理价值是小组工作的灵魂,是区分其他工作的核心。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主要包括鼓动小组成员的参与,建立平等的小组氛围。
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强调合作、互惠,注重组员的参与性与合作性。强调创新性。尊重组员包括其话语权、参与权、自主决策权等。强调组员的互助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但是本次活动对于小组成员创新性强调不够,有些破冰游戏重复开展,导致组员的积极性未调动起来,对于组员的个性过于保障忽略小组纪律,使得集体的凝聚力有待提升,典型的便组员迟到问题。(虽然在规定中明确表示,上次活动再次强调仍然存在)
二、 策划书评估
1.研究价值评估
大一学生入校后会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如何管理自己,进行自我约束。
时间规划正好符合这一目标,不仅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性,同时通过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使生活井井有条,成为一种习惯,不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决定自己未来的起点。所以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有其理论上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更加验证该该观点。
2.理论构架
小组采用了维科的时间四象限法以及艾维利的6点优先工作法。在第二节活动中,发放时间管理小方法其中包括该两种技巧。
第三节活动中,组员安排自己一天、一周时间计划时,采用以上两种方式。第四节中,评估组员已取得的成果时,再次强化该中方法。贯穿活动始末。
但实践中反映出指导理论过于操作化,而对其他宏观理论则缺少,使得在活动当中对组员的需求关怀等关注过少。过于强调解决方法与技巧,使得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冷冰冰的氛围。
3资源收集过程评估
对于小组计划书的创制采取组员分工合作完成。按小节为单位,分别有不同人来撰写,组内资源共享,其次进行汇总讨论,修改成型。
资源的收集基本来自于互联网,方便快捷但是却十分有限,直接结合小组工作的资料几乎没有。所以组员便做出改动调整,结果便会打上折扣。其次小组最后讨论不够充分,使得策划书有些活动内容不够典型,策划书的衔接有所重复。
4研究方式评估
主要采用AB设计模式,测量工具选取问卷与工作者的评估笔记。前测采用问卷的方式(青少年时间管理量表)使组员对时间规划及自己在这方面的困惑与能力有大致的了解。后侧则贯穿活动始末,通过工作者与组员的交流,活动中所提问题的回答内容进行活动的评估与修改。
三、过程评估
对于活动过程的评估主要集中在目标的完成状况、组员的参与合作情况、时间的分配与使用、活动进行与策划是否一致、工作者的表现状况、工作技巧与模式的灵活应用方面开展论述。
1 第一节评估
主要目标是组员相互认识,建立自身及与工作者的信任感。通过破冰游戏达到该目的。
在游戏过程中,组员首先通过叠名字认识彼此,然后进一步介绍(自画像游戏)了解对方。组员参与度非常高(杀人游戏中组员发挥判断力帮助游戏完美开展,天使与凡人游戏中加强组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但是游戏应该‘动静结合’既有讨论介绍方面,又有肢体活动,然而小组游戏只有前者。但是由于组员在第四节游戏选择中未选择肢体活动游戏,这一问题未能妥善解决。
时间安排与策划基本一致。工作者分工明确,记录拍照主持引导各尽其事,在游戏中活跃气氛,与组员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工作技巧主要是杀人游戏对于破冰来说效果特别好,避免次小组的出现,从一开始便要注意。
“青春飞扬”小组活动过程评估报告
班级:104班 学号:12号 姓名:史宏岩
“青春飞扬”小组活动评估报告
摘要:青少年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前途,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群体。然而青少年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社会化过程中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易导致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等问题。
那么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
目录
一、导言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过程、结果评估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一、导言
社会工作者在沈阳市新民职业技术中学开展了一个青少年成长型的小组活动。沈阳市新民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大中专院校,有学生两千余人,其中中专学生占了大部分,约九百余人,主要专业有茶学、旅游、商贸、会计等。
从性别来看,女生居多,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0%。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全部住校,周末可以出校外进行活动,也可以回家。
工作者在开展小组活动之前,首先分批次的对该校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采取不定性的调查方式,在课余时间到该校,通过和该校同学一起吃饭、娱乐、搞体育运动等,随机抽取个别学生进行访谈。
这一系列访谈共进行了三次,每次都到该校走访,最后在周末去走访了学生寝室,对他们在校生活进行一个全面的考察,和学生群体进行探讨,在这一系列的调查访问过程中,经过总结归纳,发现该校学生群体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虽然这主要表现在中专一年级的学生身上,但是该校由于是三年制中专,一般在中三年级就外实习去了,所以学校中
一、中二年级的学生居多。中一年级虽然在进校时学校开设了军训课程,每天都有例行的军事训练,但他们刚从实践那种教育模式走过来,显然对中职学校的一些东西还不太适应。
加上他们年龄又小,一般都是在14-16岁之间,远离家人,生活处理能力不强,所以他们感到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人际的不知所措,对学习方法不不适应以及对前途的渺茫。
2、不良嗜好的影响。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选择上中职的同学都是感到自己成绩差,不能升入一所很好的高中,在中学里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所以选择上职中,有部分学生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直接来上的。
虽然他们来的目的是想学一门以后能在社会上找准自己地位的技术,但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有部分男生吸烟,上网成瘾,打架等行为。
学校的管理很严格,但学生们想着法子与学校对抗,比如说【翻】墙外出,周末回家后第二周周一旷课、迟到等。许多学生坦言,他们周末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也很少和同学在一起,一般都是上网打游戏等,生活安排得一团糟。
3、其它问题。一些在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也会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比如说独身子女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在寝室里不合群的行为,在学校与老师,在家与家长之间的代沟比较严重等。
针对以上问题,工作者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选择在刚进入学校的中一年级学生群体里开展一个学生成长型的小组
因为中一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环境,对学习生活都还不很熟悉,人际交往也不宽。给他们开展小组活动也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以此为契机,为以后在此类中专院校开展活动和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道路。
并以这个群体为研究对象,为对中专群体的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填充。
二、文献回顾
根据社会工作者平时的阅读和观察,对中职学生群体的研究在心理学方面比较多,大多都是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来提出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对青春期心理教育提出如下的建议:
1、在学校课程计划中增设心理卫生课,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或进行心理训练,对预防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一定的`作用。
2、在学校各种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卫生内容。
3、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自我评估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很独特。社会工作尊重每个人的价值,要求我们学会开发案主的潜能,为案主增能,学会助人自助。
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学会自我评估,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工作技巧,才能更好地为案主服务。
特别是在小组工作中,要求我们短时间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估,主持民主参与,让小组成员找到小组归属感,这个过程不单是小组成员的融入过程,更是工作者自我评估、自我提升的过程。
下面就以我本科期间经验为例,通过印象最深刻一次小组活动,来进行自我评估。这次小组活动是我在大二后期进行的一次小组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决大一新生的融入问题。
在组织活动之前,我刚刚入选了政法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另外两个小组长是学校破冰协会主席和政法学院学生会文艺部长,所以在小组招募成员时很顺利,但是在小组活动中却有着巨大的隐患。
一、小组活动中的优势:
1、组织策划:
本科期间,大一竞选了社会工作的班长,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克服了在班级领导中局促和紧张的状况;参加了学生会科技实践部,开始了协助老师参与政法学院学生管理的工作,有机会与各类不同性格的学生沟通。
大二竞选了院学生会副主席,获得了对于各类不同学生的管理经验,以及活动策划经验。
在小组活动中,前期的策划做的比较充分,组员招募工作也因为个人影响力进行的很顺利。
2、个人魅力:
因为在本科时期的学生工作经验,人际关系交往范围比较大,在入学初期就完成蜕变,成功融入本科生活,这种经历使成员对小组活动很自信。
3、洞察力:
在小组第一次活动前夕,就通过各种关系对小组成员进行初步评估,又在各类学校活动中与小组成员接触,从而获取小组成员情况的详实资料,为小组的开展做足了准备。
二、小组活动中的劣势:
1、亲和力不足:
大二后期主要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并且我个人在平时的班级和院系活动中以“严肃”为主要特点,后期分管学生会的纪律和组织工作,所以在第一活动开场,小组参与者对我存在畏惧心理,形成了领导开会的冷清场面。
小组副组长(即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出面进行了现场气氛的活跃,才改变了这种气氛,使我也认识自己的不足,在后来的活动中尽量保持这种亲和力。
2、缺乏小组引导技巧:
在小组第一次活动中,特别是活动后期总结分享活动经验和融入经验的过程中,自己习惯性的占用大量时间,进行总结和经验分享,造成了两个后果:
(1)时间不足,时间占用量大大超过了预期;
(2)小组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结构,将我作为小组的领导者来对待,而没有发挥小组引导者的作用。
3、小组结束缺乏足够的准备工作:
在前期,小组成员形成了对我个人的依赖。通过中期的更正,小组成员逐渐形成以小组目标位中心的小组凝聚力,但是我个人急功近利,总是感觉小组应该
为小组成员提供一个更大提升的平台,所以不断增加小组游戏,提升小组的凝聚力,在小组结束时,小组成员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打击了小组成员的目标期望,所以大家不愿意分离。
后来,我建立了一个qq群,通过小组群及时跟进小组问题,鼓励小组成员多参加集体活动,直到一个月后,小组成员拥有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我才将qq群解散。
4、缺乏对异性的同理心:
因为我们家族普遍都是男孩子,在家庭中对异性的了解不多,初中、高中学校对男女关系限制很严格,所以总是以男性的思维方式作为处事的衡量准则,所以除了工作之外,与女同学的沟通交流较少。
所以,本次小组活动与女性组员的沟通问题就很明显,虽然在前期向班级女性班干部取经,了解女孩子的兴趣、爱好,了解女孩子在初期融入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活动中,我个人表现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但是我国现阶段针对老年人的社会工作方面的服务还远远不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社会工作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中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果我国和吉林省老龄化严重,许多乡村已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农民收入和居住现状良好为居家养老创造了条件。农村养老需求多样,无子女老人倾向居家养老。但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结论引入老年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进程、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效性、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的应用有待推进。
【关键词】 老年社会工作;农村居家养老
近年来,学者进行了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分析了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趋势,并提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关注并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居家养老的问题;指出农村居家养老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支持〔1〕,要加强农村的老年社会工作,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2〕。本文基于对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状况的调查,提出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中应用的路径。
1资料与方法
通过文献法收集我国和吉林省老年人口信息,了解吉林省养老服务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客观条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010年1月,课题组在吉林省农村开展了“农村居家养老需求情况”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围绕对居家养老的选择意愿、养老中的需求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没有接受过老年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为核心问题展开。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式确定吉林省不同地区农村村屯为调查范围,如农安县三岗乡、辉南县抚民镇七社、兴隆山镇杏花村、三岔河市西三家子村、榆树县陈家村、高家村、龙井镇村、珲春市马川子乡等共计20个村。调查对象限定在60岁及以上的农村村民,以偶遇抽样结合判断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员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57份,问卷回收率为89.25%。由于有无子女照顾对于养老的选择差别很大,所以,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类:有子女照顾老人为子女与其同住一院之内或者在同一村里;无子女照顾老人为子女在城里安家的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或没有子女的老人;分别对有子女照顾老人和无子女照顾老人调查200人。其中前者收回有效问卷160份,后者收回有效问卷164份,共计有效问卷32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1%。在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同时,通过访谈法,了解农村老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情况。
2结果
2.1我国和吉林省老龄化严重,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具备客观条件通过文献查询,截止2006年6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亿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 856万,农村老年人1.080 1亿;2006年末,吉林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321万,占总人口近 12%,其中农村老年人口144万〔3〕。截止2005年末,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307.7万,老年人中生活在农村的为134.6万,占全省老年人口的43.73%;在有老人的家庭户中,有一个老年人的占57.30%,有两个老年人的占42.18%。 在有老年人口的家庭户中,老年人口与成年子女或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70.10%,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照顾。无人照顾老人户占29.90%,其中:单身老人户占8.37%,一对老年夫妇户占19.51%,老年人口与未成年的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1.50%〔4〕。截止2009年末,吉林省兴办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福利院657所,床位数4.37万张,入住老年人2.72万人,服务人员3 748人;全省建有农村老年活动室5 936个,总面积28.55万平方米,平均每个活动室面积48.1平方米;吉林省老龄办在延边州和白城市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试点工作,以村屯养老服务大院为载体,依托老年人协会为村屯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文体娱乐、学习教育、卫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在村老年协会中,建立3 065个老年文艺活动组织,3 150个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组织〔5〕。珲春市马川子乡是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工作的试点乡,目前,全乡9个村分别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以各种方式开展起为老服务工作并取得了实效。吉林省将在2010年底有30%的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2011年底有60%的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2012年底全省所有的村都将建有居家养老服务大院〔6〕。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266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02.90元,增长13.4%;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79平方米,增加0.86平方米;农村低保标准和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 200元和760元,同比增长41.0%和40.7%,有效保障了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48.37%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7〕。由于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扶持的福利性服务,许多乡村已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即便有收费项目,费用很低。农民收入和居住状况良好为农村居家养老创造了条件。
2.2农村养老需求多样,无子女老人倾向居家养老问卷调查表明农村老人喜欢住在自己家里养老,包括传统家庭养老(这里指仅依靠子女提供帮助的养老方式)和居家养老的占多数;选择机构养老的很少;大多数人希望来自子女或社会的帮助(愿意接受帮助指遇到困难时是否会期望得到帮助的情况),有9%左右的老人有“遇事宁愿靠着不求人”的心理;无子女照顾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迫切。见表1。表1农村老人主要需求和养老意愿
2.3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通过入户访谈,除有子女在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家长的老人和少数文化程度稍高的老人知道社会工作这个新兴职业外,90%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不知道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是怎么回事;老年社会工作的实践体现在村委会为老人问寒问暖、提供各种帮助中,但是缺乏专业的理念和方法;目前调查所在的农村还没有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农村从事精神慰藉,维权等养老服务;在介绍了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作用和具体做法后,90%以上的老人愿意接受老年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但是他们担心服务费用的支出。
3讨论
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是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对于有子女照顾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仍在延续,愿意到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去主要是参与娱乐活动、满足人际沟通、消磨时间的需要;无子女照顾老人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更为迫切,其中子女在城里安家的老人认为农村的住房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宽敞、空气清新,老年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比起住进城里儿女家里那较小如“鸽笼”的房子里,他们感到憋屈、不舒服;即便老年人子女住房宽敞,他们常觉得生活习惯不同、长期住不方便;对于进养老院养老,只有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和儿女双方均有现代意识的,觉得去养老院是不给子女添麻烦的好的选择,但是,又担忧养老院的服务质量,这种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黑养老院”事件的曝光,反映了“黑”养老院不善待老人,侵害老人权益的恶劣行为。这种严重不道德行为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反映出养老服务机构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8〕;多数老人认为去养老机构养老会丢子女的面子让人笑话或者令儿女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眼里养老机构都是无儿无女老人的归宿或是那些有残疾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女没有时间照顾的老人的选择;老人对权益保护咨询的关注主要涉及农村医疗保险、低保政策等;无子女照顾老人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排解孤独;文化娱乐;解决留守老人代际隔阂、赡养等纠纷;权益保护咨询;排除年老恐惧等方面的需求明显多于有子女照顾老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适合吉林省农村社会状况、适应中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个人自决原则、赋权和发展的原则、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原则,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助人自助,能够被老年人接受,在解决养老中出现的问题上具有优势和可行性;农村老人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并具备居家养老的居住条件,具备大力开展居家养老的客观基础。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还不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低和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程度相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原因,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是正常的,这同时也为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吉林等省已有很多为老服务实践经验和政府规划,这为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奠定了基础;可见,老年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和方法的应用对于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提高养老服务实效性,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是必要和可行的。
3.1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个案工作老年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减轻压力、解决问题和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的服务活动;针对农村“农村留守老人”,因子女成年累月在外打工,很长时间才能回家看望老人一次,老年人会出现孤独寂寞、对年老恐惧,渴望与人沟通的现象,老年个案工作者深刻理解老人的需求,运用会谈的技巧,专注、主动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使老年人心理上得到支持,并对老年人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澄清,给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鼓励老年人勇敢面对老年的身心变化,引导他们进入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氛围,协助老年案主认识及接受老年,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极地应对人生晚年期各种生活事件,如有的子女干涉丧偶独居老年人再婚、家庭经济赡养中出现纠纷等问题,工作者针对不同的个案进行区别性的工作,站在老人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帮助老人解决矛盾。
3.2开展主题突出的老年小组工作
老年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与指导下,利用老年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老年组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
论文关键词:城市化家庭养老社区服务社会工作者
论文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是解决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拙和核心问题二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形式,但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减弱的情况下,急需发挥社会养老的功能,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的新载体几本文提出社区要在政府的支持之下,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引进社会工作者专业人员,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建立社区服务发展指标体系,从而加强社区养老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7%,标志着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卜,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 / 4。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已经成了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间题,在养老的方式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争议:
一、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传统农业文明产物的当代城市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来自人口条件、家庭结构、居住方式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挑战,其脆弱性已开始显现,非家庭养老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老年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尤其是城市的出生率降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核心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
社会发展推动住宅购买人群的变化,家庭两代分居现象逐渐增多。按照人口学家最近做出的家庭人口预测,我国老年人和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比例将逐渐降低,独居或只与配偶居住的65岁以上老人占老人总数比例将由1990年10%迅速上升到2050年的27 %,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明显
(二)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速度如快,竞争日益激烈
科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的人
口越来越多地涌向城市,城市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少年轻人陷人了角色困境,他们要同时扮演好成功人士的角色、合格父母的角色和孝顺子女的角色是勉为其难的。例如,工作的压力日益沉重,还要教育儿女,使一些子女没有精力照顾父母又如目前社会对文化知识的要求增高,青年人需要再学习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或者去寻找更多发展的机遇,远离年迈的父母,使得家庭人口外流。这些都使得现有的家庭的模式受到强烈冲击
(三)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同时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了各种挑战因素的结合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和分化,这就是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相分离的态势,而且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和慰藉也不像过去传统模式下那么密集和经常了,这是传统家庭养老制度在现代化冲击下的一种新的变革:
由此可见,养老间题在家庭养老所不及之下,就需要社会的力量来解决了
二、社区养老顺应时代潮流,必须加强社区服务的质量
(一)社区服务的概念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委员会,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可以在社区发展这种大趋势之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和改善老年人的处境:
(二)建构社区服务养老体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社区养老服务成为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的重要保证,社区成为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最佳载体。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我国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性选择。社区对于老年人来说又是最重要的聚居地,所以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这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服务,可以及时地给老年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身体上得到锻炼,在互相交流中情感得到倾诉,这也就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所以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是改善养老条件的有效途径。
1.发挥社区功能,扩展养老服务的项目
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区老年人在生活方面和精神方面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照顾,有的老人即使和子女住在一起,子女也没有很充足的精力来照顾老人,相对来说老人就会倾向于对社区的依赖。 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可分为居家服务和家外服务。居家服务是对居住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家外服务包括托老所和敬老院。托老所这种模式既减轻了子女照顾的负担,又没有将老人完全隔离于“家”之外,对增进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意义的;敬老院,被大众接受为直接的养老设施,应提高其分布密度,分散在社区内.这样老年人可以不必离开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也便于子女、亲戚探视,加强亲情的交流。
在改善老年人精神状况方面,可以采取直接和间接两者结合的方式。
直接方式可以通过建立“聊天站”“畅谈角”,让老年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间接方式可以加大娱乐设施的建设,开设“老年之家”“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还可以开展文体活动,举办春游和夏令营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老年人在社区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转移心中的不快。
2.在政府宏观管理下提高社区的自身经济能力
政府宏观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有关社会福利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并且总结、加大推广先进经验的宣传,做好服务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引导社区服务福利机构发展的大环境。
养老金社会化的发放使得老年人可以就近领取,形成了社区服务网络。但是政府的功能毕竟是有限的,在政府和企业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保障的时候,社区可以发挥其有效的功能,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源,通过发展社区经济,大量吸收和安置退休人员,使退休人员在为社区创效益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必要的劳动补偿,实现双赢。老年人工作退休之后,产生心理落差,感到自我价值丧失,会产生消极的生活态度以至不利于老年生活。而这些老年人中很多人依然有工作能力,有的文化水平很高,由此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实现他们的“再就业”,这种“再就业”可以“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使大家产生互动,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这既是对他们自身的补贴,又能实现社会价值
3.提升社区服务人员素质,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提高服务质量
社区老人的服务人员不仅仅要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常识,还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为此要抓好在职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的工作,加强专业教育和技能的培养,灌输专业的理念,用专业社工的标准来衡量。
社区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兴起也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不仅仅需要基本的照料技能,更多的是要有心理咨询的技能,并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持有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证。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实践的积累,结合理论与实践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之上,社会工作者有了一片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的特长,实现其专业的价值,也有利于实现社区的稳定。当然,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也需要社区合适的机制和模式来启动,只有在相关政策支持之下,社会工作的有效性才可以发挥出来,因此,专业社会工作者是社区服务的执行者,社区和社会工作者是紧密相连的,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是完善社区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4.发挥社会集体意识,争取广泛的支持
社区服务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的意义上取决于社区的力量,社区的发展是顺应市场经济的结果,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发挥集体的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携手共进,才能走上良性化的发展道路二从政府方面来说,民政部门要发挥规划、检查、监督的作用,社会保险局也应该参与规划、检查、监督和酌情划拨养老保险基金,以及关注养老保险受保人。从社区协调委员会方面来说,要发挥所在社区的企业、有关单位的作用,加强对社区成员的关心和支持。
188 浏览 2 回答
304 浏览 4 回答
119 浏览 2 回答
171 浏览 2 回答
287 浏览 2 回答
317 浏览 2 回答
109 浏览 2 回答
251 浏览 3 回答
311 浏览 2 回答
104 浏览 2 回答
80 浏览 3 回答
323 浏览 2 回答
360 浏览 2 回答
232 浏览 2 回答
256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