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认知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有高一级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基本需要,也叫缺失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的需要。
评价
①优点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成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并把它们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中,克服了原先需要理论的笼统性、模糊性,使人对需要的认识清晰化、具体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②缺点
a.需要层次理论在许多方面尚有假设性质,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指标。
b.马斯洛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的需要和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不可取的。
c.马斯洛认为从低级到高级需要的基本需要都是天生的,从而混淆了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界限,忽视了人类基本需要的社会性。
d.下一层需要的满足是上一层需要产生的条件,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的说法不够确切。
e.对需要在高低层次间的转化研究较多,但对需要在同一层间的转化则研究不够。
f.比较关注低层次对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作用,但对高层需要对低层次需要的影响则探讨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