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得捡漏,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我是博士,聊教育,有深度,有温度!
首先,别人做过的课题还能做吗?我觉得可以做。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肯定是围绕课题组的需求来开展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多少选择的空间。
做这样的课题好不好,这个就要分情况来看。
说说我知道的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我读博士期间,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弟。他到实验室的时候就接手了一个前面师兄做过的课题。这个课题,这位师兄做的时候,实验室前期并没有太多的积累,所以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摸索,而且这位师兄的另外一个项目进展比较顺利,花在进展快的课题上的时间自然更多一些。所以直到这位师兄毕业,这个新课题总体并没有太大进展。
后来,我的这位师弟就接手了这个项目。这位师弟说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课题不太好做,因为前面师兄尝试了一年多,都没有什么进展。所以,从一开始他很担心自己能不能完成这个项目。但是,当时也没有更好的课题供他选择,所以他就硬着头皮开始了这个课题。前期他大概花了有一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了这个课题的突破点,后面他围绕这个突破点,最终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发现,也顺利完成了这个课题。
从这位师弟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来,其实即使是同一个课题,不同的人投入不一样,思考的角度不一样,其结果肯定也不一样。另外,课题的难点是在于找到突破点,一旦找到突破点后续的工作就会快很多。如果能够接受已经有明确突破点的项目,肯定可以事半功倍。但如果接手的是别人做过的项目,也没有发现明确的突破点,我们就需要花时间去找到这个突破点。
第二个案例是我在国外认识的一位朋友。据他说,他最早进入实验室的时候,他们实验室的一个项目前期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也发表了很好的论文。他的师兄在继续推进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实验总是无法做出来,后来这位师兄毕业后,我的这个朋友,就主动提出来想去尝试尝试这个课题,因为他觉得这个课题前期有很好的积累,他对这个项目也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希望啃一下这个硬骨头,于是他反复重复了师兄的实验,最后成功的突破了那个以前无法做出来的关键实验。有了这个突破之后,这个课题立刻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后来他很快就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也连续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这两个案例都是做了别人做过的课题,并且都取得了成功。科学研究很多时候有无限的可能性,而且人类不知道的部分远远大于知道的部分,所以,只要认真 探索 ,一定会有所发现。另外一方面,这两个案例不同的是,一个项目没有什么前期积累,一个是有非常好的前期积累。如果是有比较好的前期积累的项目,即使别人做过,没有成功,也是非常值得去尝试一下。而对于没有前期积累的项目,那就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花时间去找到突破点。
所以,不用太担心,JUST DO IT。祝你好运!
当然可以做!毕竟每一个人对题的见解和分析度不一样,自然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
例如,1.我们小时候课文中读过的“小马过河;“坐井观天;等等。如果一个人只局限于用自己的思维去参考问题,用有限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中的事情,那我个人认为他将得不到成长,更不能够转换思想而死记硬背。
2.我们为什么去做别人做过的课题。因为只有去做了,动过手,用过笔了,你才能有意识的知道题中难度和拆解简便的过程不是吗?
3.拿简单的绘画来讲吧,开始你看到别人行云流水一般画出一幅好作品。当到你了一动手却惨不忍睹。而这些并不是你没学,而是你没掌握好笔的顺序规律和作画的步骤。所以我们都应该借鉴别人做过的题,转化以后又会是什么样一个精彩呈现呢?摸石头过河会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所以简单的东西难在重复做,坚持做,所以更应该学习别人所长,补自己之短。
当然可以。
1、在自然科学的领域很多课题的没有完全解决,如果后来人不再研究这些问题了那么不就搁浅了么?
2、很多所谓被验证的问题到后面也会被猜疑和否定,同样的课题不断做才能让让他真正被不断拿检验
3、查漏补缺,很多问题的解释还存在漏洞,很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找到很好的方法去验证,去弥补问题;
是在别人做过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社会 不是这样进步而来的吗?老师的水平不是这样提高的吗?
1.做增量。多维度作诠释。
2.旧课题新知识,取长补短。
3.新风格,新手段展示。
4.深度,不只是重温,结合要更强。
5.更实际,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