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阎崇年的,权威! 上一讲我讲了咸丰帝的11年在位的三个错误,就是错、错、错,错坐了皇帝宝座,错逃了皇都北京,错定了顾命大臣,咸丰皇帝的错误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焚劫。下面我讲三个题目,就是圆明园的兴建、价值和焚毁。 现在讲第一个问题圆明园的兴建,大家知道满族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对北京的人文、地理、民族、气候诸方面的条件,很不适应,多尔衮说过,说:“北京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至于夏月,溽暑难堪”。就说北京这个气候,春天、秋天、冬天还可以,夏天就是太热,因为满族皇帝在关外,他冬天不怕冷,北京夏天那么热,他受不了,所以,多尔衮决定在塞外修喀拉城,为了避暑和游猎,清朝皇帝迁都北京为了春秋游猎,夏季避暑,所以在北京及京畿地区大修皇家园林。康熙朝修畅春园、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雍正乾隆朝修畅春园、就是后来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圆明园包括三个园子,就是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后改名叫绮春园。圆明园始建是在康熙48年,就是1709年,康熙把原来明朝皇亲国戚的一个废的园子,赐给了雍亲王。名字是康熙御定的,叫“圆明”。康熙死了之后,康熙经常在那个畅春园,主要是皇太后居住。所以雍正,就长期居住在圆明园,从雍正朝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圆明园,圆明园位置在北京西北郊,颐和园和今清华大学之间。周围二十华里,圆明三园规模最大的是圆明园。圆明园大宫门、二宫门,再往里就是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的外面有内务府、宗人府、军机处、内阁、六部、督察院、理藩院等等办公的场所,归置上相当于皇宫。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主要的宫殿,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和乾清宫,皇帝在正大光明殿朝会和听政。每年正月十五皇帝在正大光明殿接见王公大臣,接见外藩蒙古的王公,还接见回部等首领。正大光明殿的旁边有一个重要的殿宇,叫“勤政亲贤殿”,简称“勤政殿”。这个殿宇很重要,殿有一个匾额,雍正的手书,三个字,“为君难”。乾隆皇帝对他父亲这三个字,“为君难”做了新的解释,乾隆说,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就是做了皇帝难,做大臣也不容易,乾隆还阐发创业跟守城的关系,乾隆说,“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就是守成难,创业难,两个哪个最难?有人强调是创业难,有人强调是守成难,乾隆的意思创业难,守成也难。清朝皇帝在这个殿宇做什么事情呢?文献记载三句话,叫“披览奏章,召对臣工,亭午始退”,意思就在这里批阅大臣的奏章,接见大臣议商国事,“亭午始退”,就到中午才开始退朝,所以就叫勤政亲贤殿,就突出了两个意思,第一是要勤政,不要怠政,第二要亲贤臣,不要亲小人。 圆明园总共有48个景区,重要的景区一个叫做“山高水长”,“山高水长”前面一片开阔地。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皇帝在这里会见皇子、王公大臣、蒙古王公等等。正月十五的晚上是元宵节,山高水长殿的前头,竖了一个灯座,这个灯高六丈有余,大约有二十多米高,挂满了灯笼,整个殿前一片光明,在这里较射比武,耍龙舞狮表演马术还有其它杂技。档案上有一记载,有一次乾隆在这里过正月十五,一共放了大小炮竹是994个。还有一个重要的殿叫“万方安和”,“万”就是万字的“万”,就是这个殿的形状像一个“万”字,这个殿在水里面,地基完全打在水里面,上面盖一个万字形的殿,四面八方都是水,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惟独一例。它前面没有,它后面也没有。雍正在这里接见臣工,商讨国事,也在这里观赏湖中的游鱼。再有就是同乐园,就是圆明园里头的戏园,这个戏园很重要。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皇帝在这里听戏,请皇子、公主、后宫的妃嫔,王公贵族一部分朝廷的大臣,连演十天大戏,康乾盛世的时候,特别是乾隆的时候,这里体现出了一片歌舞升平,再有就是福海,福海的面积很大。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水面宽,水中有岛,岛中有建筑,建筑方面有园林,水,建筑,园林景观糅合在一起,福海的中间有个叫做蓬岛瑶台,就仿造李思训的那个意境建造了一个天上人间。后来清朝皇帝特别是乾隆时候,觉得圆明园规模还不够,又往东北方向扩展,就是长春园。乾隆到南方,六次下江南,他下令一些匠师把江南的名胜描绘成图,在圆明园里面仿造,也在长春园里头仿造。长春园建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西洋楼。这是其它园林没有,乾隆皇帝要朗世宁、王士诚等等来进行设计。按照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特点,在圆明园里面,就是在圆明园里面的长春园设计成西洋楼。这个西洋楼的特点,它是一个东西走向,是一个“丁”字形,南北东西一组建筑,长春园的建筑,南边这组叫谐奇趣,北面那组叫万花阵,中间靠西是储水楼,靠东叫养雀笼,养雀笼以东依次是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线法山和方河,整个西洋楼的建筑重点有这么九处,譬如说远瀛观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它是南北向,北边是远瀛观,就是人造喷池,南面是观法,就是皇帝坐的看人造喷泉的宝座。它这个景观,就是这组西洋楼景观是设计得非常好,譬如说十狗逐鹿,它做了一个铜鹿像奔跑的一样,两侧有十条狗,这狗喷水的时候,都喷到鹿的身上,所以说叫十狗逐鹿,这个造诣都是很新颖很奇特,也很好看。海晏堂,它这个喷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个生肖,做了十二生肖的头像,是用铜做的。象征着十二个时辰,到了时辰点的时候,这个动物就喷水,中午12点的时候,这12个生肖的肖像同时喷水,很壮观,也很巧妙,就是把中国的建筑,十二生肖属于中国的,和西洋的建筑水法,就是人工喷泉,把它结合起来,所以西洋楼是西洋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的特点,融合到一起的产物,这是长春园。 在长春园的南面是万春园,后来改名叫绮春园,这组建筑也是三十个景点,精巧自然,著名的天地一家春就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咸丰皇帝在位的时候,寻欢作乐主要是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慈禧最喜欢的地方,也是这个万春园。圆明三园我们通常称圆明园,我刚才说过,周围二十华里,一共108处景点。这些景点集中了中国南北园林的长处,结合了东西造园的手法,把中国从商朝以来,近三千年的造园艺术达到了一个造园艺术的顶峰。可以说,圆明园是我们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粹,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圆明园有着重要的价值。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就是圆明园的价值,圆明园的价值我想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圆明园不是一个普通的一个公园,普通一个花园,而是整个我们中华各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的一个创造。它把南方园林胜景移到圆明园里面,譬如说杭州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断桥残雪,苏堤春晓,雷峰夕照,麴园风荷,柳浪闻莺,南屏晚钟仿造在圆明园里面,名字也是用了杭州的名字。譬如说宁波天一阁,仿造在圆明园里头,建了一个叫文源阁,比如说苏州的狮子林,在圆明园里面建了一个狮子林。比如浙江海宁的安澜园,也在圆明园里头建了安澜园等等。所以圆明园是集中了中华各个民族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方的智慧和精华,108处建筑景区。譬如说嘉庆的时候,叫“省耕别墅”、“接秀山房”这两处景点,门窗家具用紫檀木建造的。紫檀木叫做寸木寸金,里面的陈设,珊瑚、玛瑙、珍珠、钟鼎、陶瓷、字画等等,任何一件东西可以说都是国宝。大家知道12生肖的猴头,铜制的猴头花了一千多万才把它收回来。这种是有12个的,就是这12个动物的铜首,在整个圆明园宝库的汪洋大海当中也只是沧海一粟。那里面的唐画,宋画,明画任何一件都可以说价值连城。我们想一想,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国宝,那个价钱根本想不到。所以圆明园是中华五千年的一个艺术博物馆,里面的陈设,龙袍也好,被褥也好,锦缎,云锦、浙秀、苏绣,任何一件珍贵的云锦的制品,今天的价钱都可以说价值连城。圆明园的价值,乾隆有一句话,乾隆写了一篇文章叫《圆明园后记》他这么概括的,乾隆说:“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天下没有一处可以超过圆明园的,这是乾隆皇帝的评价。外国人怎么评价呢?法国的大文学家雨果,他对圆明园有一个评价。雨果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艺术,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艺术,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雨果又说:“圆明园如同月宫式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无可比拟的杰作”。雨果的这个话,并不过分,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圆明园里面还珍藏着1792年英使马嘎尔尼进贡的文宝,中国文化的精粹一部分是集中在皇宫,另一部分就集中在圆明园。中国的皇家园林,重要的有三个:一个是避暑山庄,一个是圆明园,一个是颐和园。避暑山庄主要是康熙和乾隆时期,那里面珍宝也多,它究竟是皇帝在那儿生活的时间比较短一些;再一个就是颐和园,颐和园主要是在光绪和宣统的时候,这时候清朝已经没了。清朝强盛的时候,主要的皇帝生活在圆明园。皇帝是过了正月初一,郊祭完了之后,就到圆明园,一直到冬至大祀之前回到皇宫,常年在圆明园。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个皇帝死在皇宫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乾隆,剩下都死在皇家园林里头。可以说,圆明园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151年,集中举国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兴修的圆明园,集中了中华五千年各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于一处。所以圆明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无论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但是,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下面我要讲第三个问题,圆明园的焚毁。 八月二十二,10月6日,英法侵略军沿着北京城的城墙,到了德胜门。因为城墙高大,德胜门外沿着城墙西走,就到了海淀,遇到了北京军民,特别是民众的抵抗。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就到了圆明园,先攻大宫门,又攻二宫门。圆明园的技勇太监就进行抵抗,八品太监叫任亮殉职。1983年清华大学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块石碑,这是关于任亮的石碑,碑文是这样的:“勇哉明亭,遇难不恐,念食厚禄,必要作忠,奋力直前,寡弗抵众,殉难身故,忠勇可风”。牺牲的不只是任亮,以任亮为首的很多的太监,为了守卫圆明园阵亡。这里我要说一点,既然圆明园这么重要,几乎是同皇宫同等重要。皇宫有高大的城墙,墙外有很深的护城河,防卫森严,圆明园是修在清朝的太平盛世,虽然有围墙。还是这天,法国的公使、法国侵略军的司令率领军队攻进圆明园后,就占领了正大光明殿。守卫圆明园的总管太监叫文丰,一见寡不敌众,就投了福海自尽,里面的宫女妃嫔就一片惊恐。八月二十三,就是10月17日上午,英法联军的头目就在正大光明殿就商量怎么样抢掠和瓜分圆明园的财物,就这样圆明园的珍宝惨遭劫掠。九月初四,就是10月7日,有一个参与侵略的记者他后来记述到:“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劫掠,于是英法军官与士兵疯狂抢夺,每个人都是腰囊累累,满载而归,这时全员秩序大乱,法国兵驻扎园前,法人手持木棒,遇珍贵可携者则争夺,遇珍贵不可携者如铜器、瓷器等物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英法联军犯下了抢掠圆明园的罪行,为了掩盖他们的罪名,想出了一个毒谋,就是放火焚烧。英国侵略军司令额尔金说:“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一烧了之,分不清谁抢了谁。当天,英法侵略军就开始四处放火,焚烧圆明园,九月初五日,10月18日,这一天永远值得中国人民记住,就是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大规模地焚毁圆明园。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司令格兰特派马队三四千人,闯入圆明园。以正大光明殿为指挥部,派兵四处纵火,全园一片火海。第二天下午,正大光明殿和大宫门地区放火焚毁,大火燃烧、浓烟冲天,三昼夜不绝,圆明园珍宝化为一片灰烬。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是黑烟迷漫,掩蔽天日,万千火舌,往外喷发,火声若吼,草木箫瑟,悲戚之状,惨不可言”。焚烧圆明园的英法兽兵,野兽的“兽”,四处横行,有个人叫格赫,他在《我们是怎样占领北京的》,这里面记载,他说:“所有庙宇,宫殿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历代富有皇家风味和精华的物品,都付之一炬了”。园内的建筑大约有17万平方米,完全化为一片焦烟,法国有个翻译官叫德里松,在《翻译官手记》里面,它记述了英法侵略军抢掠圆明园的情景,他这么说的:“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唤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来。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向四面八方跑去”。英法侵略军到德胜门的时候,只有一辆车,装着他们将军的一些东西,到他们撤退的时候,车队接起来有几里路程,车队摆着有几里路程,里面装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国宝,英法侵略军的暴行引起了各国监督舆论的谴责。 1861年11月25日,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在谈到圆明园的时候说:“我们教堂的所有财富加起来,也无法和这一东方巨大的且又漂亮的博物馆相比较”。他又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放火焚烧”。雨果痛斥到:“一个胜利者,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历史”。这是法国文学家说的话,圆明园惨遭西方侵略者的焚毁和劫掠,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第一,圆明园惨遭焚劫,是清朝150年举全国物力、财力、人力和智慧凝聚的皇家园林,被化为一片灰烬。第二,圆明园惨遭焚劫,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丰富的宝藏,或被劫掠或被焚毁,这是中国从宋朝以来一千多年从来没有过的巨大的空前的文化灾难。我说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第三,圆明园惨遭焚毁,对清朝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大伤元气,加快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第四,圆明园惨遭焚劫,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的耻辱。这件事情永远教育我们的后代,不能忘记这个耻辱,要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历史。现在圆明园还有一片遗址,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前面还有一对华表,中山公园还有一个兰亭八柱,仅留下的这些遗迹永远告诉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要奋发图强,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任何侵略势力都不敢欺负我们。咸丰皇帝犯下了错误,咸丰皇帝铸下的错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焚烧圆明园,咸丰自己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加快了他的死亡,咸丰皇帝心理上受了这个巨大的创伤,使他难以平复,可以说咸丰皇帝是在痛苦中死去的。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而又屡屡节外生枝,条件愈益苛刻,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面对侵略者的计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委曲乞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因而痛失歼敌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我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名为"北巡",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第三),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全国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在十年动乱中,遗址虽然遭到过一些破坏,但它毕竟被保住了:整个园子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尤其是1976年ll月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圆明园园史展览馆,自1979年11月举办以来,至今累计接待中外观众近400万人次,其中十分之一为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国衰园毁,盛世兴园。 在中华大地振兴之际,圆明园遗址迎来了新的春天。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在中央改革精神推动下,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备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整古建基址,进行绿化美化。两年动土方4O万立方米,使ll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原貌,其中水面55公顷。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6年来,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圆明园的兴衰荣辱,是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遗址公园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它却是圆明园百年残毁史的重大转折,是名园复苏的历史性开端。也揭开了首都园林发展史新的一页,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象征。 展开历史长卷,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看,日寇丧心病狂地在南京展开了大屠杀,三十万中华儿女倒在了血泊之中,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儿童失去了双亲。 为了中华之崛起,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起抗战:张自忠如青松一样站立在山头,坚持留下来指挥作战;狼牙山五壮士奋不顾身毅然跳下悬崖,雄壮的口号声久久回荡。为了中华之崛起,中华儿女献出了全部的智慧与心血:杨利伟驾驶着“神州五号”,让中国飞向太空;刘翔一次次超越自我,让五星红旗走向世界。 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会欺侮你,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圆明园之所以会毁灭,就是因为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所造成的,这是一个永远的教训,为了中华之崛起,让我们努力吧!中国人是不垮的,华夏大地永远洋溢着希望上一讲我讲了咸丰帝的11年在位的三个错误,就是错、错、错,错坐了皇帝宝座,错逃了皇都北京,错定了顾命大臣,咸丰皇帝的错误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焚劫。下面我讲三个题目,就是圆明园的兴建、价值和焚毁。 现在讲第一个问题圆明园的兴建,大家知道满族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对北京的人文、地理、民族、气候诸方面的条件,很不适应,多尔衮说过,说:“北京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至于夏月,溽暑难堪”。就说北京这个气候,春天、秋天、冬天还可以,夏天就是太热,因为满族皇帝在关外,他冬天不怕冷,北京夏天那么热,他受不了,所以,多尔衮决定在塞外修喀拉城,为了避暑和游猎,清朝皇帝迁都北京为了春秋游猎,夏季避暑,所以在北京及京畿地区大修皇家园林。康熙朝修畅春园、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雍正乾隆朝修畅春园、就是后来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圆明园包括三个园子,就是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后改名叫绮春园。圆明园始建是在康熙48年,就是1709年,康熙把原来明朝皇亲国戚的一个废的园子,赐给了雍亲王。名字是康熙御定的,叫“圆明”。康熙死了之后,康熙经常在那个畅春园,主要是皇太后居住。所以雍正,就长期居住在圆明园,从雍正朝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圆明园,圆明园位置在北京西北郊,颐和园和今清华大学之间。周围二十华里,圆明三园规模最大的是圆明园。圆明园大宫门、二宫门,再往里就是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的外面有内务府、宗人府、军机处、内阁、六部、督察院、理藩院等等办公的场所,归置上相当于皇宫。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主要的宫殿,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和乾清宫,皇帝在正大光明殿朝会和听政。每年正月十五皇帝在正大光明殿接见王公大臣,接见外藩蒙古的王公,还接见回部等首领。正大光明殿的旁边有一个重要的殿宇,叫“勤政亲贤殿”,简称“勤政殿”。这个殿宇很重要,殿有一个匾额,雍正的手书,三个字,“为君难”。乾隆皇帝对他父亲这三个字,“为君难”做了新的解释,乾隆说,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就是做了皇帝难,做大臣也不容易,乾隆还阐发创业跟守城的关系,乾隆说,“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就是守成难,创业难,两个哪个最难?有人强调是创业难,有人强调是守成难,乾隆的意思创业难,守成也难。清朝皇帝在这个殿宇做什么事情呢?文献记载三句话,叫“披览奏章,召对臣工,亭午始退”,意思就在这里批阅大臣的奏章,接见大臣议商国事,“亭午始退”,就到中午才开始退朝,所以就叫勤政亲贤殿,就突出了两个意思,第一是要勤政,不要怠政,第二要亲贤臣,不要亲小人。 圆明园总共有48个景区,重要的景区一个叫做“山高水长”,“山高水长”前面一片开阔地。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皇帝在这里会见皇子、王公大臣、蒙古王公等等。正月十五的晚上是元宵节,山高水长殿的前头,竖了一个灯座,这个灯高六丈有余,大约有二十多米高,挂满了灯笼,整个殿前一片光明,在这里较射比武,耍龙舞狮表演马术还有其它杂技。档案上有一记载,有一次乾隆在这里过正月十五,一共放了大小炮竹是994个。还有一个重要的殿叫“万方安和”,“万”就是万字的“万”,就是这个殿的形状像一个“万”字,这个殿在水里面,地基完全打在水里面,上面盖一个万字形的殿,四面八方都是水,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惟独一例。它前面没有,它后面也没有。雍正在这里接见臣工,商讨国事,也在这里观赏湖中的游鱼。再有就是同乐园,就是圆明园里头的戏园,这个戏园很重要。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皇帝在这里听戏,请皇子、公主、后宫的妃嫔,王公贵族一部分朝廷的大臣,连演十天大戏,康乾盛世的时候,特别是乾隆的时候,这里体现出了一片歌舞升平,再有就是福海,福海的面积很大。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水面宽,水中有岛,岛中有建筑,建筑方面有园林,水,建筑,园林景观糅合在一起,福海的中间有个叫做蓬岛瑶台,就仿造李思训的那个意境建造了一个天上人间。后来清朝皇帝特别是乾隆时候,觉得圆明园规模还不够,又往东北方向扩展,就是长春园。乾隆到南方,六次下江南,他下令一些匠师把江南的名胜描绘成图,在圆明园里面仿造,也在长春园里头仿造。长春园建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西洋楼。这是其它园林没有,乾隆皇帝要朗世宁、王士诚等等来进行设计。按照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特点,在圆明园里面,就是在圆明园里面的长春园设计成西洋楼。这个西洋楼的特点,它是一个东西走向,是一个“丁”字形,南北东西一组建筑,长春园的建筑,南边这组叫谐奇趣,北面那组叫万花阵,中间靠西是储水楼,靠东叫养雀笼,养雀笼以东依次是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线法山和方河,整个西洋楼的建筑重点有这么九处,譬如说远瀛观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它是南北向,北边是远瀛观,就是人造喷池,南面是观法,就是皇帝坐的看人造喷泉的宝座。它这个景观,就是这组西洋楼景观是设计得非常好,譬如说十狗逐鹿,它做了一个铜鹿像奔跑的一样,两侧有十条狗,这狗喷水的时候,都喷到鹿的身上,所以说叫十狗逐鹿,这个造诣都是很新颖很奇特,也很好看。海晏堂,它这个喷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个生肖,做了十二生肖的头像,是用铜做的。象征着十二个时辰,到了时辰点的时候,这个动物就喷水,中午12点的时候,这12个生肖的肖像同时喷水,很壮观,也很巧妙,就是把中国的建筑,十二生肖属于中国的,和西洋的建筑水法,就是人工喷泉,把它结合起来,所以西洋楼是西洋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的特点,融合到一起的产物,这是长春园。 在长春园的南面是万春园,后来改名叫绮春园,这组建筑也是三十个景点,精巧自然,著名的天地一家春就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咸丰皇帝在位的时候,寻欢作乐主要是在万春园,就是绮春园。慈禧最喜欢的地方,也是这个万春园。圆明三园我们通常称圆明园,我刚才说过,周围二十华里,一共108处景点。这些景点集中了中国南北园林的长处,结合了东西造园的手法,把中国从商朝以来,近三千年的造园艺术达到了一个造园艺术的顶峰。可以说,圆明园是我们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粹,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圆明园有着重要的价值。 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就是圆明园的价值,圆明园的价值我想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圆明园不是一个普通的一个公园,普通一个花园,而是整个我们中华各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的一个创造。它把南方园林胜景移到圆明园里面,譬如说杭州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断桥残雪,苏堤春晓,雷峰夕照,麴园风荷,柳浪闻莺,南屏晚钟仿造在圆明园里面,名字也是用了杭州的名字。譬如说宁波天一阁,仿造在圆明园里头,建了一个叫文源阁,比如说苏州的狮子林,在圆明园里面建了一个狮子林。比如浙江海宁的安澜园,也在圆明园里头建了安澜园等等。所以圆明园是集中了中华各个民族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方的智慧和精华,108处建筑景区。譬如说嘉庆的时候,叫“省耕别墅”、“接秀山房”这两处景点,门窗家具用紫檀木建造的。紫檀木叫做寸木寸金,里面的陈设,珊瑚、玛瑙、珍珠、钟鼎、陶瓷、字画等等,任何一件东西可以说都是国宝。大家知道12生肖的猴头,铜制的猴头花了一千多万才把它收回来。这种是有12个的,就是这12个动物的铜首,在整个圆明园宝库的汪洋大海当中也只是沧海一粟。那里面的唐画,宋画,明画任何一件都可以说价值连城。我们想一想,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国宝,那个价钱根本想不到。所以圆明园是中华五千年的一个艺术博物馆,里面的陈设,龙袍也好,被褥也好,锦缎,云锦、浙秀、苏绣,任何一件珍贵的云锦的制品,今天的价钱都可以说价值连城。圆明园的价值,乾隆有一句话,乾隆写了一篇文章叫《圆明园后记》他这么概括的,乾隆说:“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天下没有一处可以超过圆明园的,这是乾隆皇帝的评价。外国人怎么评价呢?法国的大文学家雨果,他对圆明园有一个评价。雨果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艺术,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艺术,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雨果又说:“圆明园如同月宫式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无可比拟的杰作”。雨果的这个话,并不过分,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圆明园里面还珍藏着1792年英使马嘎尔尼进贡的文宝,中国文化的精粹一部分是集中在皇宫,另一部分就集中在圆明园。中国的皇家园林,重要的有三个:一个是避暑山庄,一个是圆明园,一个是颐和园。避暑山庄主要是康熙和乾隆时期,那里面珍宝也多,它究竟是皇帝在那儿生活的时间比较短一些;再一个就是颐和园,颐和园主要是在光绪和宣统的时候,这时候清朝已经没了。清朝强盛的时候,主要的皇帝生活在圆明园。皇帝是过了正月初一,郊祭完了之后,就到圆明园,一直到冬至大祀之前回到皇宫,常年在圆明园。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个皇帝死在皇宫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乾隆,剩下都死在皇家园林里头。可以说,圆明园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151年,集中举国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兴修的圆明园,集中了中华五千年各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于一处。所以圆明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无论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但是,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下面我要讲第三个问题,圆明园的焚毁。 八月二十二,10月6日,英法侵略军沿着北京城的城墙,到了德胜门。因为城墙高大,德胜门外沿着城墙西走,就到了海淀,遇到了北京军民,特别是民众的抵抗。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就到了圆明园,先攻大宫门,又攻二宫门。圆明园的技勇太监就进行抵抗,八品太监叫任亮殉职。1983年清华大学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块石碑,这是关于任亮的石碑,碑文是这样的:“勇哉明亭,遇难不恐,念食厚禄,必要作忠,奋力直前,寡弗抵众,殉难身故,忠勇可风”。牺牲的不只是任亮,以任亮为首的很多的太监,为了守卫圆明园阵亡。这里我要说一点,既然圆明园这么重要,几乎是同皇宫同等重要。皇宫有高大的城墙,墙外有很深的护城河,防卫森严,圆明园是修在清朝的太平盛世,虽然有围墙。还是这天,法国的公使、法国侵略军的司令率领军队攻进圆明园后,就占领了正大光明殿。守卫圆明园的总管太监叫文丰,一见寡不敌众,就投了福海自尽,里面的宫女妃嫔就一片惊恐。八月二十三,就是10月17日上午,英法联军的头目就在正大光明殿就商量怎么样抢掠和瓜分圆明园的财物,就这样圆明园的珍宝惨遭劫掠。九月初四,就是10月7日,有一个参与侵略的记者他后来记述到:“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劫掠,于是英法军官与士兵疯狂抢夺,每个人都是腰囊累累,满载而归,这时全员秩序大乱,法国兵驻扎园前,法人手持木棒,遇珍贵可携者则争夺,遇珍贵不可携者如铜器、瓷器等物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英法联军犯下了抢掠圆明园的罪行,为了掩盖他们的罪名,想出了一个毒谋,就是放火焚烧。英国侵略军司令额尔金说:“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一烧了之,分不清谁抢了谁。当天,英法侵略军就开始四处放火,焚烧圆明园,九月初五日,10月18日,这一天永远值得中国人民记住,就是这一天英法侵略军大规模地焚毁圆明园。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司令格兰特派马队三四千人,闯入圆明园。以正大光明殿为指挥部,派兵四处纵火,全园一片火海。第二天下午,正大光明殿和大宫门地区放火焚毁,大火燃烧、浓烟冲天,三昼夜不绝,圆明园珍宝化为一片灰烬。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是黑烟迷漫,掩蔽天日,万千火舌,往外喷发,火声若吼,草木箫瑟,悲戚之状,惨不可言”。焚烧圆明园的英法兽兵,野兽的“兽”,四处横行,有个人叫格赫,他在《我们是怎样占领北京的》,这里面记载,他说:“所有庙宇,宫殿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历代富有皇家风味和精华的物品,都付之一炬了”。园内的建筑大约有17万平方米,完全化为一片焦烟,法国有个翻译官叫德里松,在《翻译官手记》里面,它记述了英法侵略军抢掠圆明园的情景,他这么说的:“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唤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来。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向四面八方跑去”。英法侵略军到德胜门的时候,只有一辆车,装着他们将军的一些东西,到他们撤退的时候,车队接起来有几里路程,车队摆着有几里路程,里面装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国宝,英法侵略军的暴行引起了各国监督舆论的谴责。 1861年11月25日,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在谈到圆明园的时候说:“我们教堂的所有财富加起来,也无法和这一东方巨大的且又漂亮的博物馆相比较”。他又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放火焚烧”。雨果痛斥到:“一个胜利者,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历史”。这是法国文学家说的话,圆明园惨遭西方侵略者的焚毁和劫掠,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第一,圆明园惨遭焚劫,是清朝150年举全国物力、财力、人力和智慧凝聚的皇家园林,被化为一片灰烬。第二,圆明园惨遭焚劫,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丰富的宝藏,或被劫掠或被焚毁,这是中国从宋朝以来一千多年从来没有过的巨大的空前的文化灾难。我说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一场巨大的劫难。第三,圆明园惨遭焚毁,对清朝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大伤元气,加快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第四,圆明园惨遭焚劫,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的耻辱。这件事情永远教育我们的后代,不能忘记这个耻辱,要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历史。现在圆明园还有一片遗址,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前面还有一对华表,中山公园还有一个兰亭八柱,仅留下的这些遗迹永远告诉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要奋发图强,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任何侵略势力都不敢欺负我们。咸丰皇帝犯下了错误,咸丰皇帝铸下的错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焚烧圆明园,咸丰自己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加快了他的死亡,咸丰皇帝心理上受了这个巨大的创伤,使他难以平复,可以说咸丰皇帝是在痛苦中死去的。
我们写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根据我自己写论文的经历来看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借鉴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等等一些资料,然后把它标注在在毕业论文的末尾。
一、那论文的参考文献具体是指什么呢?
二、我们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三、我给大家讲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xxx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xxxx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 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四、经验总结
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尤其是我们的毕业论文,说多了都是泪呀,这都是根据我自己当年写毕业论文的血泪史,总结出来的结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
170 浏览 2 回答
290 浏览 4 回答
106 浏览 4 回答
246 浏览 6 回答
195 浏览 5 回答
339 浏览 4 回答
307 浏览 5 回答
331 浏览 3 回答
257 浏览 5 回答
149 浏览 4 回答
104 浏览 4 回答
136 浏览 3 回答
358 浏览 5 回答
333 浏览 3 回答
294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