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势多山,所以城市间往来在过去往往要经水路来达成。福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省内有闽西与闽中两大山带,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有闽江、晋江、九龙江下游冲积而成的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兴化平原。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17~21℃,沿海全年高于10℃;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春夏多于秋冬。年日照时数为1700~2300小时;无霜期内陆260~300天 ,沿海300~360天。岛屿全年无霜雪;7、8、9月多台风。 土地面积12.38万平方千米,现有农业耕地123.47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沿河流域、山间谷地与低丘陵梯田等地。红壤、黄壤为全省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性土与砖红壤化红壤也有分布。 全省河川年径流量1168亿立方米 ,水力理论蕴藏量达1046 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36万千瓦。沿海平均可利用的潮水面积约3000多平方千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潮汐能蕴藏量在1000万千瓦以上。 [编辑]物产全省植物种类达5000种以上,其中用材树种400余种。有许多成片的森林群落,有的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护区,建瓯万木林保护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林地面积617.9万公顷,全国六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52.4%(1993)。福建林区可分为中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东部亚热带季风雨林区,主要树种有松、杉、樟、楠、桉、红树、毛竹等。草山、草场主要有禾本科的鹅冠草、狗牙草;豆科的胡枝子、鸡眼草;莎草科的荆三棱、珍珠莎等以及芦苇、干菁等。 野生动物有数千种,各种昆虫5000种以上。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华南虎、猕猴、大小灵猫、髭蟾(角怪)等以及具有科研价值的文昌鱼。 真菌种类有400余种,食用菌和药用菌有银耳、黑木耳、蘑菇、茯苓、天麻密环菌等。 发现矿产123种,已探明储量的有45种,大、中、小型矿床413个。钨、铸型用砂、玻璃石英砂、叶蜡石、高岭土、萤石、明矾石、砖瓦粘土,化工石灰岩、木泥混合料、混凝土用砂,压电水晶、宝石、花岗石料14种矿产居全国前5位。 还有地热点100余处。 全省近海渔场面积13.6万平方千米,适宜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20多万公顷。 大小港湾125个,较大港湾22个,可供建设5~10万吨泊位的深水港6个。 甘蔗亩产与含糖率均居全国之冠。永定烤烟以品质优良而闻名。 水果中以桂圆(龙眼)、荔枝、香蕉、菠萝、柑橘、枇杷等最为著名。 茶叶中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茉莉花茶著名。 有笋干、香菇、银耳、蘑菇、芦笋、莲子、药材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土特产。 [编辑]经济 全省有17个粮食生产基地县。水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81%,闽北、闽西北水田多为浸冬田型,宜种双季稻与单季晚稻;闽东南大面积水田多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稻-稻-麦水旱轮作制。福建是中国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80年代以后,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合理利用侨资和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先后建立厦门经济特区、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地区和台商投资区。经济迅速起飞。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以轻型为主、门类齐全,形成以福州、厦门、三明、莆田、南平、邵武、永安、龙岩、漳州、泉州等为中心的工业区,以轻工、电子、食品、水产加工为骨干的沿海工业和以原材料、纺织、森工、化工为骨干的内地铁路沿线工业配置的格局。
浅谈福州饮食文化福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它的文化、经济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在福州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已经生活了十几个春秋。喝着闽江水,吃着福州菜长大的我们,又对福州的历史和沿革了解多少呢?为什么介绍地方历史的书籍,一定少不了介绍该地的饮食文化呢?因为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参照物。比如说如果一个地方的主食以干粮为主,那么该地历史上至少有一个时期肯定是自然灾害和战争多发地带。身为福州人,我们对本地的文化有着极深的兴趣。然而"福州文化"这个课题涵盖面太广,加上我们能力有限,研究"福州文化"确实有难度。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福州的饮食文化,多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福州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州文化,了解福州,我们决定研究福州饮食文化这个课题,这样课题面相对小一些,也为我们标明了整个研究的方向。研究饮食文化,首先要从理论上入手。本组组员进行了详细的分工,通过上网、翻阅书籍等方法得到了许多资料,还有幸采访了著名的福州文化专家方炳桂老先生,从而获得了不少有关福州历史文化以及福州民俗的知识。我们还通过对街头路人所做的调查以大街小巷的走访,得到了有关现代福州饮食文化的不少信息。福州饮食文化的形成福州最早的居民是"闽族",后来越王勾践的13代子孙无诸从越国迁来,当上闽王,因此,福州人被称为"闽越族"。福州饮食文化的形成总体来说受到了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历史因素。根据闽侯县甘蔗镇恒心村的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保存的新石器时期福建先民使用过的炊具陶鼎和连通灶,证明福州在5000多年以前就已经从烤食进入煮食时代了。另外,根据遗志中所保存的贝壳类动物化石,说明当时先民的饮食是以水生动物为主。二、移民因素。中原的饮食文化也对福州饮食有一定的影响。在南宋以前闽越族的人数非常少,大约只有3至4万人。后来几次大迁移,才使福州人多了起来。最早的一次是晋泰康3年时,北方发生动乱,许多人被迫逃往南方沿海城市,如广东、福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到了福州。当时据说有8个姓氏到了福州,称为"8姓入闽"。历史上许多逃荒的百姓都往福建迁徙,所以很难说当代的福州人都是地道的福州人。中原移民带来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比如,现在很普通的小麦、面粉等,就是由中原传入的。所以,福州饮食文化的形成,还经历了中原汉族文化和本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三、华侨的影响。福建省又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从海外引进的新品种食品和一些新奇的调味品,对丰富福州饮食文化,充实民间饮食的内容,也发生过不容忽略的影响。福州人民经过与海外,特别是南洋群岛人民的长期交往,海外的饮食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福州人的饮食生活中,从而使福州饮食成为带有开放特色的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福州饮食文化的特点《福建通志》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两信潮生海接天,鱼虾入市不论钱"等诗句。这些都是古人对闽海富庶的高度赞美。福州人民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烹制出珍馐佳肴,脍灸人口,并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研究福州的饮食文化就要从我们老百姓家里和饮食习惯谈起。福州人见面喜欢问:吃饭了吗?这里的"饭"是特指米饭。而普通话中的"吃饭了吗?"中的"饭"指的是所有的食物包括米饭面条蔬菜鱼肉等等,至某个人一日三餐中一粒米都没吃,也叫"吃了饭"。比如说,某人请某人吃饭,可以只吃些鱼肉之类。但在福州人的观念中,这不算吃饭,福州人的餐桌上一定要有米饭,稀饭也好,干饭也好,没有米饭就不叫吃饭。这就是福州家居饮食中的一大特点。 至有些老人,一不吃米饭就会难受。福州饮食又分为福州菜和福州小吃两部分。福州菜是闽菜的主流,有"福州菜飘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福州菜,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福州菜显示了四大鲜明特征:一为刀工巧妙,寓趣于味,素有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比较有名的菜肴如炒螺片。二为汤菜众多,变化无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最有名的如佛跳墙。三为调味奇特,别是一方。福州菜的调味,偏于甜、酸、淡,喜加糖醋,如比较有名的荔枝肉、醉排骨等菜,都是酸酸甜甜的。这种饮食习惯与烹调原料多取自山珍海味有关。善用糖,用甜去腥腻;巧用醋,酸甜可口;味偏清淡,则可保持原汁原味,并且以甜而不腻,酸而不峻,淡而不薄而享有盛名。但这种口味偏酸甜的现象在福建省内又只出现在福州,只要到了闽北,就会发现那里的饮食是偏咸的,这又说明了福州饮食习惯鲜明的地域性。福州菜还善用红糟、虾油等调味,这是别处所没有的,风格独特,别开生面。再来看看福州的小吃。从地理、行政区划和语系看,福州地区很大,包括了福州所辖区县乃至说福州话的千万人口的很大一片地区。所以,福州小吃有百种之多。福州风味小吃始于何时,史无定论,只能从历史的传说和诗歌中找到一些痕迹。如光饼和鼎边糊是明代嘉靖年间,老百姓为慰劳抗倭的戚家军所做的食物,又如清代诗人在《闽俗清明》中有一些相关的诗句,此外末见有更多的记载,所以福州小吃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之说。一般地只能说它是"随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这种来自民间、从家居走向市场的风味小吃,即使是经过商家业主的包装美化,终究还是不能摆脱粗饱、油腻、以甜为主的弊病。因为过去人们为了填饱肚子,维持生命,需要米面糖油,有米面糖油就满足,就叫好。福州的一种很普通的小吃---芋泥,做法很简单,将上好的槟榔芋蒸熟、捣碎、拌上猪油、糖即可,过去这道菜上桌时,最好面上要浮着一层厚厚的猪油,这在现在的我们眼里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多糖多油的饮食习惯就是福州风味小吃的基础。现在的福州小吃,大多数以早点的形式存在于街头巷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家所熟知的蛎饼、鼎边糊、芋头糕等。后 记我们的课题研究结束了。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我们对福州的饮食文化,福州的历史以及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从饮食中了解自己的家乡,更热爱生养我们的这一片热土。当然,我们的收获还不只这一些。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这个新生事物,我们都没什么经验,所以在活动中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在研究的前期时间里我们就没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白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而且由于本组成员众多,如何协调、统一组员们的行动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整个研究活动才渐渐走上了正轨。在一个学期的研究学习结束时,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掌握了“收集、分析、综合”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现在,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这学期的研究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绩。福州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南国地方特色。特别是福州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烹饪界独树一帜,成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的主体。福州美食,高档的有闽菜系的满汉全席、鱼翅席、海参席、燕窝席、鱼唇席、佛跳墙等,其中最享盛名、誉满中外的是"佛跳墙",被列为闽菜谱的"首席莱"。闽莱常列为国宴之一。福州的风味小吃有鱼九、扁肉燕、虾酥、蛎饼、光饼、鼎边糊、春卷、炒粉、福州线面等数十余种,深受广大民众和游客的欢迎。近年来,福州还引进了川菜、粤菜、京菜、浙菜、苏菜和西餐、西点等其他七大菜系的名菜,使饮食业形成繁花似锦、众星拱月的盛景,被人称为是"美食家的乐园"。
文化生态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它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关系。作为中国文化的亚文化圈,福建是个相对独立的历史文化单位和类型,是灿烂的中国文化在实践时空中的一个代表性区域。福建文化是人与自然的契合点。在地理生态环境上,福建特殊的山海相随的自然环境对该区域文化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经典地体现着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福建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个单一体,而是一个复合体,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和随之而来的宽容性的特点。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和丰厚的动态积淀,福建已培育出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它体现着福建社会现实的人文状况,并成为该区域社会成员共享的生存方式。相对的封闭性及其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制于两种因素,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结构。其中,自然环境对人类行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对于一个地域文化的形成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某种角度上甚至可以说,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产物。福建比较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该区域人文以天然的定位。偏处东南一隅的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错综其间。在古代交通工具很不发达的情况下,这种自然环境把福建与浙江、江西以至北方中原各地天然地阻隔开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社会经济区域。这种独特的地理特征,给福建文化发展的历程烙上了鲜明的印痕,并间接隐现在文化生态中。秦汉以前,福建地广人稀,处于蛮荒状态。当时生活在这里的闽越人与外界文化联系很少,其独立发展和兴盛的时期,相当于中原夏、商、周王朝,至少存在约1500年。这种地理上的相对隔绝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中原主流文化的强制性影响,使闽越土著文化保持着相当独立的状态,拥有较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人文内涵自成体系,成为福建文化演进的重要源头。汉代以后,伴随着中原汉民大规模迁徙入闽,汉文化在福建的传播速度加快,并逐渐取代闽越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汉民沿着不同路线进入福建后,寻找适宜的地点生存,并逐渐拓展生存空间。福建境内较大的河流如闽江、九龙江、晋江、木兰溪、汀江等,其流域具有较好的生存环境,成为中原汉民入闽后定居繁衍的最主要的栖居地。大规模的汉族移民是汉文化强大的载体,它大大加强和深化了汉族文化扩展浸润的历史趋势。由于不同的北方汉民迁入福建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尽相同,甚至差别颇大,再加上福建境内山峦叠嶂的阻隔和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的许多差别,这些不同的江河流域便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小经济文化生活区域,致使福建文化容易形成以相互排斥的地域文化心理为基础的众多子系统,从而形成一种呈碎状割据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上的碎状割据状态清晰地反映在福建民系的划分上。福建民系大致可分为六个,即福州人、莆仙人、闽南人、闽北人、客家人、龙岩人。民系差异的形成,是北方汉人不断迁入福建的过程中,由于地理、语言、民俗和区域小经济圈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同时,在各个民系内部,在更小的范围内,不同地域的人文内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福建人文的差异现象尤为典型地体现在方言及民俗两个方面。福建方言的纷繁复杂在全国是少有的,福建境内有七大方言区:闽东方言区、莆仙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赣方言区、闽中方言区、闽西客家方言区。在全国八大汉语方言中,福建境内使用的汉语方言已达七种,可以说是全国汉语方言的缩影。而且在同一方言区内,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全国方言中也是罕见的。福建民俗的差异性也是很典型的,不同区域对同一民俗事象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十里不同风,一乡有一俗”,形象地说明了福建民俗的这种差异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福建民俗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多样性。方言与民俗的复杂性,只是福建文化形态上呈碎状性特征的两个方面的表现。但从中可以透视出,由于历史地理及自然地理特征上的双重的相对封闭性,给福建人文及文化生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文化传承上的宽容性特征文化生态的状况与其相应的文化土壤有着密切关系。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福建文化的形成是个多元性的复合体,它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容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在福建地域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有着丰厚的积淀。由此随之而来的是福建文化生态宽容性的特征。福建历史文化传承经历了独特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大体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秦汉以前的闽越文化阶段。由于福建地僻海隅,境内交通闭塞,又远离中原地区,秦代和汉初政权虽然先后在福建设立闽中郡和闽越国,但均实行“以闽治闽”的方略,汉文化在福建的影响不大,此时闽越土著文化保持着相当独立的状态,地域特色鲜明且自成体系。第二阶段是汉至唐末、五代时期,闽越文化开始了与外来汉文化漫长的整合过程。汉代以后,中原文化开始向东南沿海扩展,并日益波及福建。一方面,中央政权加强了对福建的治理和开发,为汉文化大规模传入揭开了序幕。另一方面,作为汉文化强有力的“载体”,中原士民开始大规模迁徙入闽,中原汉文化也在福建自北向南扩展传播,这对闽越土著文化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此时入迁的北方汉人与闽越人之间有较大的文化距离和族群界线。第三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闽学文化为主流的阶段。此时期以宋儒理学为核心的社会文化模式逐渐在福建地域占据统治地位,而闽越土著文化因素成为文化“底层”并被“隐形化”、“边缘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多层面互动格局形成并使地域社会文化变迁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在福建文化体系建构史和地域社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阶段,南宋朱熹创立的朱子理学发展成为元明清时代控制整个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官方哲学,成为政治、法律、道德、艺术、教育等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指导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福建地域社会的海洋文化特征得以突显。宋元时期的泉州成为世界著名的贸易大港,南宋时与泉州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到元代则增加到100多个。商人、旅行家、僧侣以及各行各业的外国人云集于此,并带来了多种外来文化,使福建文化受到西方文化较大的冲击。明清时期,尽管中央政府屡屡在福建沿海实行海禁,但沿海民众的海洋意识并未中断。第四阶段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阶段。此时期由于福建在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的区域特点和优势,福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迫使福州、厦门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二,这对福建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福建文化由此经历着与近代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激荡,呈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鲜明的开放性,涌现了一大批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如林则徐、严复、沈葆桢、林纾、辜鸿铭、萨镇冰等人,他们均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文化先潮。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福建文化的进程已铸就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福建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有:精神文化的多元融合与不平衡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沿海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冒险与守成并存的文化性格等。由于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福建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动态系统;与此相应地,福建文化生态处于一个多层次的社会文化体系相交织叠压和互动的状态中。这种状态表征为三个方面:首先,福建文化在源流上是多元性的,在现状布局上则呈碎状割据的状态。从源流上看,福建文化的形成与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海外文化的冲击、台湾文化的交融、邻域文化的渗透等诸因素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现状上,福建文化在布局上呈碎状割据的状态,如闽中三山文化、莆仙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洋文化等等,它们彼此之间呈相对独立且平行并存的状态,尽管在相互交融上有逐渐加强的现象,但彼此的地域文化距离仍是十分明显的,并且谁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的主导地位。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成分在福建文化这个动态系统中共同构造了多向度的文化力,引导和制约着福建区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其次,福建文化生态在态势上呈既开放又封闭的状态,这种状态折射为陆地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二者并存且相互交融。福建山海相随的地理环境迫使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传统农业文化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形成的内向、保守、封闭的文化体系,它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固守家园,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它往往保持着某种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比较封闭、偏狭,而这在福建浓厚的家族观念中又得到强化和巩固。中原汉人的入迁,对福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他们在迁移入闽的同时带来了中原的陆地农业文化,由于当时早期的福建地域尚处于无序状态,他们必须凭借家族的力量来拓展生存空间,这种状况自然而然地加强了血缘宗族的观念。与此相对应,海洋商业文化则往往以动态和开放为特征。福建海岸线漫长,位居全国第二位。自宋以后,福建人口迅速增长,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中,向内陆延伸困难,人稠地狭的矛盾使许多人无可耕之田,只能转向大海谋求发展。宋元时期福建航海业由沿海贸易为主转向以远洋贸易为主,明清时期私人海上贸易蓬勃而兴,成为当时福建海洋经济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在这漫长的历史洗礼中,逐渐形成了以商业经济意识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同重义轻利、礼教森严、内向保守的传统农业文化相比,海洋商业文化具有迥然不同的文化特征,如重利的价值观、冒险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宽容的开放意识。这种颇为强烈的海洋性格,在相当多领域已突破了传统文化的桎梏,适应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福建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正与其开拓求新的海洋文化气息有着密切关系。福建文化生态是福建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传承的产物,它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历经两千年来的历史洗礼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无疑对于福建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运动起着精神意识的历史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进程。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势多山,所以城市间往来在过去往往要经水路来达成。福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省内有闽西与闽中两大山带,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有闽江、晋江、九龙江下游冲积而成的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兴化平原。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17~21℃,沿海全年高于10℃;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春夏多于秋冬。年日照时数为1700~2300小时;无霜期内陆260~300天 ,沿海300~360天。岛屿全年无霜雪;7、8、9月多台风。 土地面积12.38万平方千米,现有农业耕地123.47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沿河流域、山间谷地与低丘陵梯田等地。红壤、黄壤为全省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性土与砖红壤化红壤也有分布。 全省河川年径流量1168亿立方米 ,水力理论蕴藏量达1046 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36万千瓦。沿海平均可利用的潮水面积约3000多平方千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潮汐能蕴藏量在1000万千瓦以上。 [编辑]物产全省植物种类达5000种以上,其中用材树种400余种。有许多成片的森林群落,有的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护区,建瓯万木林保护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林地面积617.9万公顷,全国六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52.4%(1993)。福建林区可分为中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东部亚热带季风雨林区,主要树种有松、杉、樟、楠、桉、红树、毛竹等。草山、草场主要有禾本科的鹅冠草、狗牙草;豆科的胡枝子、鸡眼草;莎草科的荆三棱、珍珠莎等以及芦苇、干菁等。 野生动物有数千种,各种昆虫5000种以上。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华南虎、猕猴、大小灵猫、髭蟾(角怪)等以及具有科研价值的文昌鱼。 真菌种类有400余种,食用菌和药用菌有银耳、黑木耳、蘑菇、茯苓、天麻密环菌等。 发现矿产123种,已探明储量的有45种,大、中、小型矿床413个。钨、铸型用砂、玻璃石英砂、叶蜡石、高岭土、萤石、明矾石、砖瓦粘土,化工石灰岩、木泥混合料、混凝土用砂,压电水晶、宝石、花岗石料14种矿产居全国前5位。 还有地热点100余处。 全省近海渔场面积13.6万平方千米,适宜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20多万公顷。 大小港湾125个,较大港湾22个,可供建设5~10万吨泊位的深水港6个。 甘蔗亩产与含糖率均居全国之冠。永定烤烟以品质优良而闻名。 水果中以桂圆(龙眼)、荔枝、香蕉、菠萝、柑橘、枇杷等最为著名。 茶叶中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茉莉花茶著名。 有笋干、香菇、银耳、蘑菇、芦笋、莲子、药材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土特产。 [编辑]经济 全省有17个粮食生产基地县。水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81%,闽北、闽西北水田多为浸冬田型,宜种双季稻与单季晚稻;闽东南大面积水田多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稻-稻-麦水旱轮作制。福建是中国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80年代以后,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合理利用侨资和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先后建立厦门经济特区、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地区和台商投资区。经济迅速起飞。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以轻型为主、门类齐全,形成以福州、厦门、三明、莆田、南平、邵武、永安、龙岩、漳州、泉州等为中心的工业区,以轻工、电子、食品、水产加工为骨干的沿海工业和以原材料、纺织、森工、化工为骨干的内地铁路沿线工业配置的格局。 [编辑]交通鹰厦线(全长693千米)和外福线(全长193千米)是省内铁路主要干线。 沿海的高速公路连接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漳州、汕头,另有漳龙高速等。 公路通车里程3.91万千米,全省有国道干线5条、省道干线29条。 内河通航里程3888千米,沿海港口码头泊位416个,年吞吐量1万吨以上的港口54个,与8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港口通航。 福州、厦门两个飞机场开辟了至北京、上海、香港、马尼拉、新加坡等31条国内外航线。 . [编辑]人口福建的人口比较稠密。但分布不均,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多,内地山区人口少。有畲族、回族、蒙古族、满族、高山族、苗族、壮族、瑶族、京族、侗族等31个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畲族,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60%;回族次之;高山族是大陆省份中最多的一个。 [编辑]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摩尼教等6种。 早在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福建即有了绍因寺;唐代以来,福建高僧辈出。全省有寺庙庵堂2000多座,僧尼约7000人。 基督教1842年传入福建,厦门的新教礼拜堂,被称为中国第一教堂。有近40个县市有基督教教堂近300座。 天主教16世纪末传入福建,清光绪九年(1883)成立福州、厦门两个教区;有20多个市县的天主教堂进行正常宗教活动。 福建的穆斯林主要分布在泉州、厦门、福州、邵武等4个城市及其周围一些县,这4个城市各有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泉州灵山有圣墓。 福建道教庙观与职业道士始自唐代,发展于南宋,衰落于清乾隆年间,有道士数千人。 唐代曾有摩尼法师在福州、泉州等地活动,农村中教众较多,在农民起义中起过一定作用,故为历代统治者所不容,被视为“邪堂”、“异端”而遭镇压。泉州附近,尚保存全国仅有的摩尼光佛石雕和有关石刻3方,是极珍贵的文物。 宗教院校有闽南佛学院与福建神学院。 “福建”之名乃因境内有福州、建宁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周以后,历经变易,自清代置福建省至今。福建省有“七闽“、“八闽”之别称,习惯称“八闽”。所谓“八闽”,是因为元代行中书省制,置福州、建宁、泉州、 兴化、邵武、延平、汀州、漳州等八道(府),因而得名。 福建在古代原为越族人居住区。秦在福建设置闽中郡;秦末汉谦刘邦封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为闽王,封福建为闽越国。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废闽越国,设东冶县,隶属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三国时期,福建属吴,设置建安郡,出现了福建历史上第一个城镇——晋安(即福州)。晋及梁时期,建安郡先后分设为晋安、建安、南安三个郡。隋朝废三郡置泉州,后又改为建安郡。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军区长官职称),始出现福建名。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先后为闽、殷、南唐、吴越各国所据,区划名称几经变迁。宋朝置福建路,统辖六个州(福州、建州、泉州、南剑州、漳州、汀州)与两个军(邵武军、兴化军)。1228年置福建省。明、清置福建布政使司后,又改路为府。宋代的六州两军以及后来改称为八个路或八个府的区划建制(“八闽”的由来)。清代,增设了福宁府和龙岩州、永春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台湾府,属福建省;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单独设省。辛亥革命后,历届政权均设置福建省。 目前海峡两岸均各有一个福建省,其历史渊源相同,唯因国共内战后造成分治。台湾方面的福建省仅辖金门、乌丘、马祖等地。
北闽,位于福建省北部,也称闽北。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12′—119°12′,北纬26°14′-28°02′之案间,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地区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是福建通往全国的主要门户之一。
北闽,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腹地,新石器时期是古越人栖息之地。
扩展资料:
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建溪流域,包括建瓯、建阳、武夷山、松溪、政和、浦城南部、南平北部、顺昌东部等八县(市、区),以及宁德地区周宁、屏南二县西部边界的小部分地区和台湾小部分地区。除台湾外,这个地区大体就是唐宋以来建州、建宁府辖地。
在闽北方言区内,另有被客赣化的邵武方言、吴化的浦城方言和北方方言化的南平土官话等几种分别被异化的闽北方言。
318 浏览 6 回答
195 浏览 2 回答
107 浏览 3 回答
84 浏览 5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248 浏览 5 回答
260 浏览 4 回答
295 浏览 3 回答
114 浏览 5 回答
291 浏览 8 回答
152 浏览 4 回答
126 浏览 4 回答
254 浏览 3 回答
121 浏览 4 回答
212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