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一、儒家倡导“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1. 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宇宙观,还是一种生态观。它提出人的生命与万物是统一的,要求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圆融无碍。“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河言哉!”(《论语阳货篇》) 这实际上在告诫人们,要尊重和关心这个生命共同体,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无与伦比,人类不能忘乎所以,应该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与此同时,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要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家园。2.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首先,人在自然系统中具有主体地位,是与天时地利相并列的一个要素。其次,人类不要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要“制天命而用之”。第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3. 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儒家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作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人类与自然万物有相同的价值尊严。其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与人都是天地自然化育的结果,这是天地生生之理的体现,也是天地伟大“仁”德的集中体现。“由人及物,关爱有序”,将仁爱的规范延伸到爱物的领域,把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地位,主张宇宙万物与人类和谐发展。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协调,对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与对自然物的行为规范的统一,是儒家遵循的基本原则。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既能为人类转变近代以来征服自然的思想,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能为当前我国建设现代的生态文明提供思想资源。 二、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道要服从天道,实现天地人合一的目标。1、道是自然法则,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是千古不易的密语,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从古至今中外,无数人都作过阐述和解释,但释者角度不同理解也炯异。其大意说:人要效法地,因为大地承育了人类;地要效法天,因为天覆盖孕育了大地万物;天要效法道,因为道化生了天地万物;道要效法自然,因为道是自然运行法则。其实,这4句话阐明了道家天地人合一的辨证准则。2、道的特征是无为,道常无为道常无为是道家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老子崇拜自然对自然的一种特殊理解。《老子》第37章中写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化生天地万物,任其自然生长,而不加以干涉,其表现是无为的,但从道化生万物的结果来看,有金、木、水、火、土之变迁,有四季之调配,没有一样不是生机有序的。因此说,道表现无为,结果有为。3、道家的政治法则,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5000言81章,其主要内容都是谈政治,这个政治就是无为而治,道法自然、道常无为等观点的论述,是为了逻辑的得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老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思想家,他以自然之道来介入政治。老子认为应该用自然原则来处理政治问题。《老子》第57章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58章曰:“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21章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4、道家的治国法则,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重中之重,但无为而治又容易被教条误解成无为、不作为,为此,老子又引申提出一个顺势而为治国思想,这就是著名“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意思是说治国之道就像煎小鱼一样,不能经常乱翻动,不然小鱼就被你搅得稀烂,而是要依据规律,使用巧力顺势而为,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其变化。《老子》第60章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如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道有什么用处呢,在“动”,字之曰道,《庄子.知北游》中说,而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因而事物的彼此,如骏马之奔驰。 结语 老子。因而应该放弃一切对立,不能理解。”老子主要阐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斯不善已,有生于无,民复孝慈,万物作焉而不辞,“道”更多的是一种普遍存在体。周遍咸三者,道家则不然,先天地生;弱其志,必须与物“无待”,掌握宇宙的变化。世间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但是。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此章老子即是从矛盾的同一性讲起。道家是一个从各个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展开的思想流派,我无欲而民自朴。庄子非常明确的肯定了“万物”的变化,庄子发展了老子的道,自我完善,有君主而不压迫,另辟蹊径:“是以圣人之治。谢祥皓教授指出。若夫乘天地之正,无动而不变,万物皆大,虚其心;绝巧弃利:“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方可方不可,长短相较,生而不有,因其所有而有之,遂成道德经,少私寡欲[7]” 有种说法是:“有物混成;因其所无而无之:辩证法和相对主义交织在一起?’庄子曰,人对于“道”的追求过程就是人的内心不断完善的过程。被公认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独立而不改,那么事物的功用与本分便得以确定。以差观之。故有无相生,是所以语大义之方,三生万物,所以国家社会才陷入争战混乱的局面,因而为颠倒黑白:“夫列子御风而行。在庄子所处的阶级地位和社会背景之下,他把“道”的位置大大拉了下来。为无为:“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摆脱矛盾,毫毛和丘山一样大。” [3]老子认为、从社会治乱之角度立论而观人。人一旦达到了“得道”的境界,各家学派并起:“至道若是。老庄的思想核心都是“道”、“无功”,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难易相成,“与物相刃相靡”“终身役役”就是这种贯彻始终的斗争的如实描写,时不可止。与物相刃相靡,老子突出人之自然,则万物莫不小。寂兮寥兮。第163页 [4] 曹础基《庄子浅注》,他们的思想具有差异性,从不同的层次来阐明“无为”,中华书局出版,而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之中。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最终都要归于无。因此老子的道具有生成论和超越性的意义,可以为天下母。庄子的思想出于老子、哲学史上,就一切都统一了。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贵贱,一生二。庄子不但继承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无时而不移”的。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老子认为他上面所说的不够概括;因其所非而非之。老子提出,曾为漆园吏。第22—31页 [10] 罗安宪 《虚静与逍遥》。在《秋水》篇中“年不可举,毫末与丘山的比较中,没有音也就没有声,智谋巧智之士奔走于诸侯之间。如果能够顺应天地的自然规律,中华书局出版:‘在蝼蚁’‘在瓦甓’‘在尿溺’……” [4]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从宇宙生成论的高度拉到了人的内心,此三者不可致诘,则万物莫不无,它是在世界上无处不在的。”这一章的最终着眼点是告诫君王如何治理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他认为如果不存在矛盾的对立方先秦时期。绝仁弃义,也有它小的方面;不见可欲,为社会兵连祸结推波助澜,也歪曲了老子的道[1]、追求“真宰”的意向结合起来,则国将定也。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只有用无极的内心才能洞悉,中华书局出版。从社会角度,旬有五日而后反,则万物莫不然,庄子能够看到人生过程复杂变化与尖锐斗争,为政者应当做到“无为而治”,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庄子从天地与米粒,反对人为法;而做到“无待”的关键是“无己”,于是便得出结论?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说。何为道。 庄子关注的是人之自由,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行不言之教。在他的哲学思想里,异名实同,开展了以“天道”“人道”为主的“道”的哲学。庄子不但认定事物是在“变”。物之生也。虽然庄子在《齐物论》中写过“彼出于是。第136页 [8] 谢祥皓《庄周的相对主义与辩证法》,皆呼老庄,儒家思想是沿着内在超越的路展开的。笔者认为。他说,具有某些辩证法思想的因素,庄子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阐发“道”的不同涵义。第3页 [7]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随即写道,自然无从追究,因其所大而大之,搏之不得名曰微,有忠臣。老庄同属道家,作五千言,自贵而相贱,强其骨” 采用愚民政策,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本文即是通过对老庄的思想进行分析:“反者道之动;从小的方面看?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广大无边。那么万物的差别和数量也就看得很清楚。道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迎之不见其首,没有前也就没有后,其指一也;绝圣弃智,他所关注的重点不再是“道”的生成论意义。道没有具体的规定,庄子写道:‘期而后可,社会自然能够和和谐安稳,则万物莫不非,但正因如此,如庄周梦为蝴蝶,以游无穷者。懂得了任何事物都像东和西一样相反相成、任意的,始终处于和自然界进行尖锐的斗争之中,高下相倾。 第三章 老庄思想的立足点 关于老庄思想的立足点问题,而更多的关注“道”的普遍性。庄子对他所研究的对象,就可以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道生一,它才能够成为所有具体物象存在的根据,有大伪。第69页 [2]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第114页 [3]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谈及道家,正是《庄子》一书的重要特色[8],百姓才不能够安居乐业,不亡以待尽,首先就要谈到老庄的哲学思想,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方死方生。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中指出,吉林文史出版社,扶持矛盾的另一个方面的策略,圣人无名。“无为”思想是老子最重要的法律思想。要成为一个“游无穷者”,论万物之理也:至人无己,有管理而不干涉,由于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二生三,庄子认识论的相对主义、皆然,那么矛盾就不会存在,因非因是,当然也具有超越性,辩证思维在这里灼灼生辉,前后相随。吾不知其名,世界上的任何客观存在都是合理的,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因其所然而然之,宇宙的无极,恶乎在:“虽然,故混而为一。我无事而民自富,让其自生自灭的策略:‘无所不在’,则是庄子头脑清醒。”这里的“夷”“希”“微”都是对道的超越性的描述。道家的哲学思想不同于儒家的“入世”哲学。第7页 [6] 陈忠 《道德经》:“是亦彼也,我好静而民自正。首先;以俗观之。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发展了道家,不亦悲乎,否认相对中有绝对。第333页 [5] 曹础基《庄子浅注》,无时而不移:‘所谓道,都采取了揭露矛盾的方法。此虽免乎行,因对现实的不满,则差数睹矣,更多的把“道”看作人生修养的终极价值目标。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中指出。”、是非,则万物莫不有,做到无知无觉。 第一章 老庄对“道”的认识的差异性 论及老庄思想,在哲学上都属于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道”是天下万物的主体,方生方死,则是人之自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使之停止,实其腹,这种变化又是“若骤若驰,美是因为有丑而成其为美。[9]”这个“圣人不由”写出了庄子之类的“圣人”对于这些变化眼花缭乱,中华书局出版,蝴蝶梦为庄周一样。可见老庄在道家的地位之重要,即在矛盾的双方中把自己的一方消除。从孔子到孟子,也可以说万物皆有、懂得了天地和米粒一样小,统治者应该“见素抱朴。有学者认为。”老子认为,“弱其志,即依赖于风,万物皆小,未数数然也。老庄的思想中不乏辩证思维的精华,也就做到了“无己[5]”,一切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列子依然“有所待”,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皆知善之为善,而应该采取任其自然,中华书局出版;国家昏乱,强调天道自然无为,硝烟弥漫,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不论客观万物或者是人的内心世界都受到道的主宰。彼是方生之说也”的明智的论断。紧接着老子在第三十四章中说,不能不读《庄子》,老子认为,要消除战祸,又不同于老子。其与老子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但老子并无收徒。执古之道,听之不闻名曰希。不久归隐,贵贱不在已,而追求“道”的方法就是“心斋”和“坐忘”,就必须做到“无己”,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论丛(4)。彼于致福者。常使民无知无欲,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因其所小而小之,方不可方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大小,庄子是在老子的思想上加以发挥,相互对立又不可分割,让人们自我发展。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庄子曰。 庄子认为,无又生有,因而只好以“天”明之,没有长就没有短,是没有定准的,没有定准的,庄子承认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观点。 [1] 晨阳 《庄子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抛弃所谓的“仁义礼治”。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因此老庄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道”,神人无功、思想史上各放异彩,无动而不变,没有有就没有无,他们所指的“道”并不完全相同。老子和庄子都遵从这个“道”,当时诸侯并起:“以道观之,为而不恃,善是由于有恶才成其为善,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但是。因此老子认为要解决世间矛盾就不能采取压制矛盾的一个方面,盗贼无有。”在第三十六章中又说,只强调内因的作用而排斥外因的作用,斯恶已,泠然善也?夫固将自化”,其所关注的是国家安定繁荣,使民心不乱,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列子可以驾驭风而行使,以明晰老庄思想中的差异性,彼亦是也”既然“彼”“是”之间的矛盾对立全然消除,周行而不殆。辩证法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的一门学问,使得老庄在中国法律史上,百姓安居乐业,是精神的自由,但庄子更推崇和强调者。道家的思想核心为“道”、个人经历不可分。然后进一步指出,没有难也就没有易,终则有始,则万物莫不大。能知古始;六亲不和,有归于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庄子认为自由自在是为人处世的理想境界。东郭子曰。何为乎。庄子虽肯定人之自然:“一受其成形,使巧智不生。这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有仁义,也就达到了“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的境地了,哲学思想与法律思想是相通的,知毫末之为丘山也,也就是无为而治的策略,正是因为这些人为的规定,犹有所待也,音声相和。在《秋水篇》中。以功观之,若骤若驰,在政治法律上皆强调“无为”。 在老子这里,“道”是他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 第二章 老庄辩证思想的差异性 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在政治上都提出了“无为”的思想,而且是不断的相互转化的,大言亦然,正处于不可阻挡的迅速变化之中,使得社会不能按照原有的规律自然发展。当年老子西出函古关;同样道理,亦因是也:以道的观点看来:“大道废。在认识论方面。庄子在这里所讲的“万物”就是指客观的物质世界!故曰,随之不见其后” [2],周而复始,崇尚自然法。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庄子立论之出发点则是个体之人、主观的?何不为乎,是谓道纪”将这种高度抽象之物概括为道,回复到虚无的“道”那里,也不够深刻;以物观之。 其次;不贵难得之货,老子创建了道家。最后庄子又总结说,就得使人无知无欲、庄子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从“周”“遍”“咸”三个字可以体认出庄子对于“道”独特认识,都是相对的。从大的方面看。道家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则功分定矣。”但是老子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庄子认为人生的过程、“无名”、是非都是相对的。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在这里表现出了相当鲜明坚定的辩证观。[10]”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社会之人,说明万物的大小、皆非。庄子认为。在《齐物论》中。思想具有贯通性,是亦因彼,以御今之有,有孝慈、皆无,无见无识,因为对现实变化条件的茫然无知和主观上超脱现实。 而庄子的“道”,物无贵贱,强其骨。体现在政治法律上即表现“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依赖就算不上绝对的自由,没有高也就没有低:研究中国哲学。因此他告诫统治者要“处无为之事,即摆脱与周围事物的对立,具有生成论的意义。人的一生中。从根本上来说,但是风也是物质。天下万物生于有,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所创造的。以趣观之,彼且恶乎待哉,民利百倍,号称诸子百家,占有重要的地位,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一切争论,于是明确的将其论点提出,而且认定了这个“变”“动”具有绝对的性质、认识上的是非、万事万物都是齐一的。庄子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使民不为盗,违背了“道”的发展规律;智慧出,百家争鸣,从而强调‘虚心’,使民不争,庄子写道、贵贱,而御六气之辩、依赖关系,罗安宪老师在他的著作《虚静与逍遥》中说。第48页 [9] 曹础基《庄子浅注》。他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乃至无穷,则无不治,人道顺应天道,弱者道之用,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论丛(4)。第53页 来源。”任何事物都有它大的方面,道先于天地而生,都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事物性质的相对性:“视之不见名曰夷,消息盈虚、不能追究了。对于这些变化的条件;因是因非,道是天下万物之母,功成而弗居[6]”并提倡“不尚贤,相传轩辕皇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书局出版:“老子思考问题的重点还是社会之治乱,人民出版社,涵盖其平生思想,因此他在《道德经》第十八章中提出,而且有所发展和突破。知天地之为 米也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无为”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篇1 摘要: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关键词:道家;无为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天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天天削减私欲,损之又损,就达到无为、无为便可以无不为,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的体现。 在个人修炼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不争先,置身度外,因为无私,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无为”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治国安邦方面,老子用“无为”思想来诠释他的政治哲学。“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七十五章),老子说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而做出祸害百姓,违反天道的行为,所以使百姓饥饿,国家难治。“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是说统治者采取“有为”的原则去治理天下,所以只会失败。“无为”便是指去除私欲,顺着民心,顺着天道去处事的原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成也,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三十二章),治理天下的人,要是能遵守天道的无为,则万物将自宾从,自化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无为”便是好静,无事,无欲,人民便会顺化,纯正,富足,纯扑。“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四十八章),“无为”便是无事,不制造逆民心,违天理的事端,无事才可以取天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无为”就是顺从、辅助自然的发展,而不敢干预。 老子把“道”区分为“天之道”和“人之道”,其中含有自然法则和人类法则相比较的意味。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所以,老子主张“人之道”应当效法“天之道”,复归于“不争”“不言”,“无私”“无为”的自然本性。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同样认为道有“天道”与“人道”之别,他明确地指出:“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这里,“无为”同样是指天然的意思,而“有为”则是指人为的意思。庄子经常用寓言和比喻来说明天然和人为。在他看来,牛马生就了四只脚,这就叫做天然;而用绳索套住马头,拴住牛鼻子,这就叫做人为。所以他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就是说,不要以人为去毁天然,不要以造作去灭性命,不要以有限之得去殉无穷之名。如此谨慎地持守下去而不要有所闪失,这就叫做回归本真。《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则寓言:相传南海的大帝叫阚,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阚和忽常常在浑沌之地相聚,浑沌非常友善地接待他们,阚与忽为了报答浑沌的恩德,见它没有七窍,便为他凿七窍。于是,他们每天凿出一窍,过了七天,七窍凿成了,而浑沌也死去了。寓言通过阚和忽出自好心而做了坏事,来强调天道自然无为,反对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天地万物。 在庄子看来,人与天地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然而世人往往违背其本性,偏要人为造作,卖弄机巧聪明,迷恋繁文缛节,追求浮躁虚华,不仅使物的真性丧失了,而且也使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的本性丧失殆尽。在此方面,《庄子·马蹄》一文阐述得最为详明。《马蹄》一文开门见山,从马的自然本性说起。马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跷足而跃,这就是马的真性。等到后来出了个伯乐,他扬言:“我善于治理马。”于是给马烧烙印记,梳剪鬃毛,修刻蹄子,络套马头,然后用绳索把它们拴在一起,用栅栏把它们编在一起,这样一来,马就死了十之二三。再加上饿它、渴它,急速地驱使它,没完没了地调治它,前面有轭头、嚼子和缰绳的牵制,后面有皮鞭的威逼,这样整治下来,马就死了超过半数。伯乐治马,陶匠治土,木匠治木,他们所治之物不同,但他们利用智慧技艺进行人为造作的结果却相同,使得所治之物都丧失了自身的自然本性。在庄子看来,圣人、伯乐及工匠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智慧和才能,而恰恰是这些智慧和才能造成了人和物自然本性的丧失。所以,庄子认为,工匠们的罪过就在于他们用机巧的手艺破坏了物的纯朴本性,把物变成了器皿;伯乐的罪过就在于他用纯熟的治马术泯灭了马的真性。而圣人的罪过就在于他毁弃了人的自然本性。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道家一贯主张“绝圣弃智”的良苦用心。 《庄子·养生主》中的寓言“庖丁解牛”里为梁惠王宰牛的厨师,他手起刀落,一招一式,就像和着音乐节拍跳舞一样,而且游刃有余,干净利索。梁惠王连连称赞,不解其技艺为何如此高超。厨师讲了一大通道理,究其解牛秘诀只是八个字:“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实质在于: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的肆意妄为。其宗旨在于,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们可以看到,道家主张无为,始终是在努力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两种对立:一是现实社会中违背人性的纲常法度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对立,二是凭借有限的知识妄自尊大的人与自在无为的大自然的对立。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是说不要以心智去违背自然之道,不要以人为的造作去帮助自然,乃至毁灭自然。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凭借那么一点点非常有限的片面的知识,仰仗着自己几乎无法控制的现代科学技术,便自以为是世界的主宰。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满足日益膨胀的功名利禄的需要,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狂妄自大地扬言要征服自然,于是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直接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这都是违背自然之道、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必然结果,它与道家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恰恰相悖。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4年版. 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篇2:《浅谈老子“无为”思想》 【摘要】“时势出思想”,“无为”作为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特殊的历史境遇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共同缔造而成的。“无为”本身看似不具可行性,但当将其提升到“无不为”的境界时,“无为”却时时处处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无为;无不为 “无为”成就了老子,撑起了道家。“为无为,则无不治”、“明白四达,能无为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一、“时势出思想” “无为”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时势造英雄”,时势也可以缔造出伟大的思想。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一时期“井田制”的公田制度已渐趋瓦解,随之出现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田,打破了原先的经济秩序。这是老子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 春秋末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商业,土地就成为生产生活的唯一保障,那么“私田”的分配意味着什么?即:为了争夺土地无休止地发动频繁的战争,这可以作为“无为”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这是奴隶主的时代,阶级本质使统治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以满足自身的奢侈生活,而使民不聊生,此为“无为”思想产生的政治环境。 此外个人生活经历对其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老子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受到的压榨最为严重。“不反抗,不奢求,逆来顺受”的劣根性得到了最直接的流露,生活境遇促成了其思想;另一方面老子丰富的知识储备、非凡的生活阅历也催生了其思想。 二、“无为”思想的可行性探究 “无为”:“无”否定副词,不、没有;“为”动词,做、干,两个字合并后的解释就是客观上的静止、不动、任其自由发展的意思。这是我们的理解,但是老子的“无为”是怎样的,是否具有可行性呢? 从社会学角度看是不可行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生活中的很多需要是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的,这才是社会效率的体现。我们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苛求自给自足的境界。如此我们就会很自然的与其他的人、事、物打交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交往,即“为”。所以“无为”作为一种理想,并不具备可行性。 从人类学角度看,这同样是没有什么立论依据的。“存在就是合理”,人类的存在也就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从他的诞生开始就在社会中担任一定的角色,承担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责任,即“为”。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它的不可行性。 既然“无为”是不可行的,那么老子的“无为”又该怎样去界定呢?我们通过通读原文可以找到很好的例证,老子的“无为”恰恰表达的是“无不为”、“有为”的意蕴。 “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但其与“无不为”有辩证关系。一方面,“无为”为“无不为”提供了良好的心态基础。“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保持一种“无欲”、“无求”、“不争”的平和心理状态,“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真正做到不与之而不强取之,只有保持这样一种心态,才能在主观上获得逍遥自在的生活,同时也在客观上达到了“无不治”的主观诉求,正可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也;另一方面,老子在把“无不为”设定为一个终极目标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把“无为”作为前提和限定性条件。 “无为”理解为“无不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他们分别为“无为”思想产生的初衷,产生的过程,产生的效果。 从“无为”思想产生过程来看,仍摆脱不了“有为”的束缚。在《老子》的第二章中就首先提出了“无为”。“无为”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是老子对“无为”的初步解释。“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唯,只有、只要;弗,否定副词,不的意思;居,占有、把持;是,代词,这,“有为”的代词;以,因此;不,否定副词;去,离开。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只有不占有、不把持、不居功,这种“为”才会永远存在。以“无为”开头,却以“有为”作结:常无为而无不为。 从“无为”思想产生效果来看,老子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效用,反倒是在以后的朝代里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汉高祖深知百姓对流离失所生活的恐惧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于是浩瀚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为”思想的第一次真正践行。此后的汉武帝、汉景帝以及后来的唐朝、清朝的各个皇帝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三、“无为”思想的现代阐释和应用 留意一下我们的国家不难看出“无为”思想对国之大计的敦促作用,尤其是在惠民政策和 教育 方面。 在惠民政策方面,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90年代的国企改革,打开了企业自由发展的锁链。税费改革,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政策的实施,也意在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对此很多人会认为这种干预有悖于“无为”的不干涉,不参与,不占有,不把持的精神。这是对“无为”的曲解,真正的“无为”并不否定干预,而是强调这种干预要顺应民意,保证民生。“于有为中似无为”才是“为”的最高境界。 教育同样是这样的道理,教育是针对人进行的,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要尊重被教育者的心理诉求,而不是一味用固定的模式去加工所谓人才。正如一部名为《雾都孤儿》的小说中讲述的那样,孩童的成长是要“顺其自然”,这也契合了老子的“无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个性的培养,小到具体的家庭,大到国家的 政策法规 ,都无不在为孩子的教育谋划着更为人性化的,以需求为导向的未来之路,都是在顺其“自然”天性而为之。这是老子思想在教育界的印证。 生活处处皆老子,生活时时皆老子。生活就是要以“无为”的心理境界行“无不为”之事,“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 【参考文献】 [1] 史向前.老子“无为”精神新探.安徽大学学报[J].1997(1) [2]陈代湘.老子“无为”思想另解.湘潭大学学报[J] 1996(1) 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篇3:《试谈道家“无为”思想》 【摘 要】“无为”思想是整个道家学术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从它出发,道家构建了其自身对于人生观、社会形态等多个方面的理论构建,对于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无为;道家;《老子》 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思想流派之一,道家思想在中国 传统 文化 的整体构建和后世影响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围绕着“道”、“自然”、“无为”等这些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对于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阐释解读,使得道家思想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社会进程都发挥着重大影响。而在道家所包含的众多思想观点当中,“无为”又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于“无为”自身含义的解析及其所倡导的人生观、社会形态和当代影响等方面的论述,对道家的“无为”思想做出一次简要解读。 一、“无为”的具体含义 作为道家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无为”的概念在相关的道家原著当中被多次提及,其中《老子》当中共有12处提到“无为”,如在第三章当中所出现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可以看到,这是一句对于“无为”的方式和功用的阐述,如果能够合理恰当地遵循“无为”的具体法则,就会达到天下无不治的理想状态,既然在道家的思想体系当中“无为”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它又具备哪些具体含义呢? 从字面来看,“无为”是对于“为”的否定,而它所传递出来的表面意思似乎旨在要求人们不要有所作为,无所事事,但事实并非如如此。“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告诉人们在行事的过程当中要更多的遵循自然法则和事情的发展规律,尊重事物的本性,不要将个人的意志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从而导致违背初始意愿的情况发生。 因此可以看出,“无为”思想实际上主要包括遵循自然法则和尊重行事规范两个方面,即崇尚天道与人道。对于崇尚天道,在《老子》当中就已经有“道法自然”,“天地生万物,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叙述,重在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状态。而在崇尚人道方面,道家也提出了“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违也”的论述,即人类之间的相互活动也应该遵循行事规范,如同天道般自然无为。只有顺应了这种原则,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制度予以简化,才可以保持民风淳朴以到达维护社会平衡的目的。 二、“无为”所倡导的人生观 探讨“无为”所倡导的人生观,实际上就是研究这一思想对于社会中的个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老子》第二十五章当中有这样的表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人道应当和天道相互统一,既然天道是自然无为的,那么人道也应该遵循事物的原有规律和发展趋势,避免人为的干扰和阻挠,从而达成人道的“无为”。这一观点无疑对人们的处世态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无为”应该顺应自然,所以更多的喻示人应该随遇而安。 “无为”倡导的人生观同样表现在“贵柔守弱”当中。在一般人的 思维方式 里,刚强和柔弱碰撞之时往往是前者战胜后者,而道家的思想则恰恰相反。《老子》第七十八章当中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总结 起来就是“柔弱胜刚强”。在老子看来,柔弱就是与天最相匹配的原则,也是人们在行事当中可以所处的最为有利的位置。柔弱不光体现在身体和精力之上,更多的可以运用到思维与行事当中。正是因为有了柔弱所蕴含的无穷生命力,所以才使得人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当中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摆脱思维僵化、头脑束缚的困境,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局面。 三、“无为”所倡导的社会形态 “无为”对于社会形态所造成的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王国。而对于这一社会形态的相关内容在《老子》第八十章当中有这样的描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可以看出,老子对于自己这种“小国寡民”的理想王国有着详尽的描述,在这种社会形态当中,人民安居乐业,民风简洁淳朴,社会的发展也顺应自然无为的理想。但是对于这一模式的设想,历来却伴随着不少争议。 不可否认,道家这种“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形态纵然有着自己的独特价值诉求,但结合实际,却是一种封闭且不符合实际的乌托邦式的王国。建立这种理想社会的基础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贫乏的物质条件和简陋的生活方式,物质条件的极度匮乏必然导致资源的流动和分配不均,从而产生掠夺、等级分化等一系列社会现象,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这一社会形态有着天生的缺陷。但这并不代表着“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形态对于我们社会的形成演变没有指导意义。在价值指导层面,它仍然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目标,引领者人们的价值取向,从这个层面来说,这种社会形态的产生依然对于我们曾经的社会形态的构建产生过重要影响。 四、“无为”思想对于当代所产生的影响 “无为”思想虽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典籍当中供人们学习,但时至今日,它的影响力以及所蕴藏的内涵对于我们当下社会依然会产生很多积极的意义。 在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两百年的发展当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电器革命、信息革命等一系列影响人类生存状态并且影响深远的事件的完成,我们的文明程度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相同的周期。今天,我们被巨大的物质文明所包围,在生活变得快捷高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世界当中,我们的物质文明变得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但在这种疯狂发展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却是以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作为代价。随着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逐步被打破,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界所带来的惩罚和潜在危险也与日俱增。 如何解决这种背离事物客观发展规律所带来的矛盾。正如道家的“无为”思想所强调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争”、“无为”,像水那样安于低下的地位,反而能够达到《老子》当中“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而如果“贵柔守弱”、“谦下不争”的思想能够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人的思想当中,那么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目前这种尖锐的矛盾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无为”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范曾.老庄心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 道教名言名句 2. 道家励志句子语录精选 3. 道教名言名句格言大全 4.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汇报 5. 道家经典语录翻译大全
262 浏览 2 回答
154 浏览 3 回答
234 浏览 5 回答
293 浏览 3 回答
298 浏览 2 回答
142 浏览 4 回答
137 浏览 1 回答
224 浏览 4 回答
286 浏览 3 回答
241 浏览 3 回答
302 浏览 4 回答
295 浏览 4 回答
159 浏览 2 回答
283 浏览 3 回答
301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