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按其结合形态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主要有单质硒、硒化物、亚硒酸盐、硒酸盐等;有机硒主要有硒代半胱氨酸、甲基亚硒酸脂、甲基硒等。无机硒不易被吸收,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无机硒(以亚硒酸盐为主)有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无机硒必须先与肠道内的有机配体结合才被人体吸收。肠道内存在多种因素与硒竞争有机配体,所以大大影响了无机硒的吸收。无机硒在体内还易与维生素发生结合,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有机硒安全性高,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补硒效率高有机硒经生物转换而得,具有毒性小、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生物利用度包含硒的消化、吸收和在组织中的贮存),是人类使用的最佳硒源。有机硒提高血硒水平比用无机硒更有效。有机硒对改善生殖力方面比无机硒有较大的影响力。且不会产生过氧化反应。有机硒的补硒效果要远远高于无机硒。人体要想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必须摄取足够的硒。我国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理事长于若木指出:"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人体补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像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有机硒具有生物活性高、吸收利用率高、易溶于水以及安全无毒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补硒方式。作物中的硒,多为有机硒,以下为几种形态,含硒有机化合物在硒有机化合物中,硒原子可以作为配位原子(电子对供体),如与氧化钯形成的配合物;同时它又可作为中心原子接受电子对(电子对受体),如在硒杂环与碘所形成的化合物中,硒提供空的杂化轨道接受碘的孤对电子。硒原子提供空的杂化轨道接受电子对成键的这一性质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作为活性中心的硒基团,在该酶的催化过程中,就可能会动用这一性质,甚至可能同时提供一个空的杂化轨道接受电子对,和一对电子对作亲核进攻。游离态硒氨基酸高等植物中存在的硒氨基酸有硒胱硫醚、甲基硒半胱氨酸、蛋氨酸亚砜、Se—甲基硒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Se—丙烯基硒半胱氨酸亚砜、硒高胱氨酸、γ—L—谷酰基—Se—甲基硒—L—半胱氨酸、硒肽Selenopeptides、硒蛋氨酸、硒胱氨酸等10余种,其中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通常被称为蛋白质氨基酸,实际上它们常以结合态(蛋白质)形式存在。硒肽和硒蛋白植物硒肽和硒蛋白的研究进展缓慢,直到1969年才发现植物中第一个硒肽—γ—L—谷酰基—Se—甲基—硒半胱氨酸。一直以来,植物硒蛋白在植物化学分类学上仍然是一片空白,人们对天然硒蛋白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到细菌、动物和人的硒酶方面。迄今为止,至少已有7种细菌蛋白被鉴定为硒酶:甲酸脱氢酶、甘氨酸还原酶、烟酸羟化酶、黄嘌呤脱氢酶、硫酶、含硒氢化酶和含钨甲酸脱氢酶。硒核酸硒核酸的研究历史比硒蛋白更迟。1972年Saeli nger等首次发现硒结合进入大肠杆菌tRNA中,证实了Se—tRNA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作用,但关于硒进入tRNA的方式还一直在探讨之中:硒是否一定就是进入碱基中,还是有可能进入核糖或磷酸中呢?此外,核酸有DNA和RNA两种,且RNA又可分为mRNA、rRNA、tRNA,只证明了Se进入tRNA中,硒是否可能进入其它类型的核酸中?比如Se—DNA的确证。硒多糖现已发现的天然硒多糖仅有几例,分别是对壶瓶碎米荠、海藻、大蒜、硒酵母、黄芪、魔芋、茶叶、螺旋藻和箬叶等植物中硒多糖的研究报道。硒甾类、类脂1980年有人提到废水中含有硒甾类物质,1981年又提到Selellosteroids;1984年Genity发现用亚硒酸培养液培养的绿藻和红藻的类脂都结合Se(饱和烃除外)。类脂含少量硒,而类胡萝卜色素则含Se最多,指出类脂中的硒不是代谢性结合,而可能是非共价键的结合。其它类除上述之外,还有硒进人黄酮、皂甙、茶多酚、脂肪酸脂、蜡和生物碱等相关报道。曾有学者研究了9种植物对无机硒有机化的难易程度,发现硒进人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比率较多,前者为1.27%~13.8%,后者为8.4%~30%,进入皂甙的硒为2.8%~5.0%,进入茶多酚和多糖的硒均仅为1%左右。总之,植物中是否含共价态小分子硒混合物,有待深入研究。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可能发现一些新的生化药物和特殊的添加剂。例如已证明许多甾体皂甙具有强心作用,预计含硒的甾体皂甙的强心作用将会加强。茶多酚是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已被广泛应用,而含硒的茶多酚可能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