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001.81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 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3—87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s, dissertations and scientific papers1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2.1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 4 编写格式 4.1 报告、论文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4.2 报告、论文的构成(略) 5 前置部分 5.1 封面 5.1.1 封面是报告、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学术论文如作为期刊、书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无需封面; 如作为预印本、抽印本等单行本时,可以有封面。 5.1.2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 a. 分类号 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类法》的类号,同时应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b. 本单位编号 一般标注在右上角。学术论文无必要。 c. 密级视报告、论文的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发行,不注密级。 d. 题名和副题名或分册题名 用大号字标注于明显地位。 e. 卷、分册、篇的序号和名称 如系全一册,无需此项。 f. 版本 如草案、初稿、修订版、…等。如系初版,无需此项。 g. 责任者姓名 责任者包括报告、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职务、职称、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如责任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和地址。 在封面和题名页上,或学术论文的正文前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这些人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 如责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 h. 申请学位级别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名称进行标注。 i. 专业名称 系指学位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名称。 j. 工作完成日期 包括报告、论文提交日期,学位论文的答辩日期,学位的授予日期,出版部门收到日期(必要时)。 k. 出版项 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年、月、日(必要时)。 5.1.3 报告和论文的封面格式参见附录 A。 5.2 封二 报告的封二可标注送发方式,包括免费赠送或价购,以及送发单位和个人;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事项。 5.3 题名页 题名页是对报告、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 学术论文无需题名页。 题名页置于封二和衬页之后,成为另页的石页。 报告、论文如分装两册以上,每一分册均应各有其题名页。在题名页上注明分册名称和序号。 题名页除5.1规定封面应有的内容并取得一致外,还应包括下列各项: 单位名称和地址,在封面上未列出的责任者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和地址,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姓名。 5.4 变异本 报告、论文有时适应莱种需要,除正式的全文正本以外,要求有某种变异本,如:节本、摘录本、为送请评审用的详细摘要本、为摘取所需内容的改写本等。 变异本的封面上必须标明“节本、摘录本或改写本”字样,其余应注明项目,参见5.1的规定执行。 5.5 题名 5.5.1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报告、论文用作国际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5.5.2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 题名语意末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报告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报告、论文分册出版,或足一系列工作分几篇报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 5.5.3 题名在整本报告、论文中不同地方出现时,应完全相同,但眉题可以节略。 5.6 序或前言 序并非必要。报告、论文的序,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对本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它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说明。 5.7 摘要 5.7.1 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5.7.2 报告、论文一般均应有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5.7.3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给沦。 5.7.4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5.7.5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5.7.6 报告、论文的摘要可以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之前。 5.7.7 学位论文为了评审,学术论文为了参加学术会议,可按要求写成变异本式的摘要,不受字数规定的限制。 5.8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5.9 目次页 长篇报告、论文可以有目次页,短文无需目次页。 目次页由报告、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页排在序之后。 整套报告、论文分卷编制时,每一分卷均应有全部报告、论文内容的目次页。 5.10 插图和附表清单报告、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5.11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表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汇集表,应置于图表清单之后。 6 主体部分 6.1 格式 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双。 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篇(或部分)必须另页起。如报告、论文印成书刊等出版物,则按书刊编排格式的规定。 全部报告、论文的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划一,层次清楚。 6.2 序号 6.2.1 如报告、论文在一个总题下装为两卷(或分册)以上,或分为两篇(或部分)以上,各卷或篇应有序号。可以写成: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篇、第二部分等。用外文撰写的报告、论文,其卷(分册)和篇(部分)的序号,用罗马数字编码。 6.2.2 报告、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序号可以就全篇报告、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长篇报告、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 l、图2.1;表2、表3.2;附注 l);文献[4];式(5)、式(3.5)等。 6.2.3 报告、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由书写、打字或印刷的首页开始,作为第l页,并为有页另页。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题名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力求不出空白页,如有,仍应以有页作为单页页码。 如在一个总题下装成两册以上,应连续编页码。如各册有其副题名,则可分别独立编页码。 6.2.4 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 A。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 A1;表B2;式(B3);文献〔A5〕等。 6.3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 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6.4 正文 报告、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编排序号(见6.2.2)。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6.4.2 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 表应编排序号(见6.2.2)。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附注序号的编排,见6.2.2。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调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6.4.3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见6.2.2),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示例1:---------------------------(1) 示例2: ----------------------------------(2) 示例3: -------------------------------(3) 小数点用“.”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对于纯小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 示例:应该写成94 652.023 567; 0.314 325不应写成94,652.023,567; .314,325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特别是多层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示例:I,l,l,i;C,c;K,k,κ;0,o,(°);S,s,5;Z,z,2;B;β;W,w,ω。 6.4.4 计量单位 报告、论文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中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附录 B所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6.4.5 符号和缩略词 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见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中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固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6.5 结论 报告、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6.6 致谢 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成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6.7 参考文献表 按照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 7 附录 附录是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日,并不是必需的。 7. 1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报告、论文后,也可以另编成册。 a. 为了整篇报告、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b.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c.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d.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e.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7.2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的编排见4.2和6.2.4。 7.3 每一附录均另页起。如报告、论文分装几册。凡属于某一册的附录应置于备该册正文之后。 8 结尾部分(必要时) 为了将报告、论文迅速存储入电子计算机,可以提供有关的输入数据。 可以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封三和封底(包括版权页)。 附 录 A 封面示例 (参考件) 附 录 B 相 关 标 准 (补充件) B.1 GB 1434-78 物理量符号 B.2 GB 3100-82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B.3 GB 3101-82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B.4 GB3102.1-82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B.5 GB 3102.2-82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 B.6 GB 3102.3-82 力学的量和单位。 B.7 GB 3102.4-82 热学的量和单位。 B.8 GB 3102.5-82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B.9 GB 3102.6-82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 B.10 GB 3102.7-82 声学的量和单位。 B.11 GB 3102.8-82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B.12 GB 3102.9-82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B.13 GB 3102.10-82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 B.14 GB 3102.11-82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B.15 GB 3102.12-82 无量纲参数。 B.16 GB 3102.13-82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丙煜。
1. 大学课程论文格式,课程论文与其他论文有什么不一样吗具体格式是什么样子的 论文应该都不同吧,格式各个学校有统一的。你可以找老师要的。我这里有很多类似的资料,联系不上你啊,可以看我的个人资料,然后联系,希望可以帮到你 2. 课程论文格式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 [宋体,小二号,加粗,居中,不宜超过20字] 学号[黑体,小四号,居中] 姓名[楷体_GB2312,小四号,居中] [空一行] 摘要 [黑体,五号,加粗,缩进两个字]:本文介绍了……..的种类、现状、防治的办法等,对…………有意义。×××××××××××××××××××××××。 [摘要内容为宋体, 五号, 300汉字左右] [空一行] 关键词[黑体,五号,加粗,缩进两个字]:×××,×××, ×××[宋体, 五号,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 [空两行] 目 录[黑体,小三号,居中] [空一行] 1□×××××××××××××××××××□…… ……………………………□1 □□1.1□×××××××××××××××××××□………………………………□1 □□□□1.1.1□×××××××××××××× □□□□1.1.2□×××××××××××× □□1.2□×××××××××××××□………………………………………………□7 2□××××××××××××××□……………………… …………………………11 □□参考文献□……………………………………………………………40 □□致谢□………………………………………………………… …41 [正文新起一页,小四,宋体] 1. □×××××× 1.1 □××××× 1.1.1 □×××××× □ □⑴□×××××× □ □①□×××××× 2. □×××××× 2.1 □×××××× 2.2□×××××× 插图的格式 □□图3-2□□×××××× 图3-2表示第三部分的第二张图。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图位置居中。[小五,中文用宋体,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 表的格式 表2-5□□×××××× [小五,中文用宋体,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 ××× ××× ××× ×× ×[宋体小五号,垂直居中,最小行距] … ×× 0 × ×× ×× ×× ×× × ×× {表的编排,采用三线表(不能出现竖线,外侧两条为粗线,中间线为细线); 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 表应有自明性并采用 *** 数字编排序号(表2-5表示第二部分第五张表)。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一张表格应为一个整体,表格一页排不下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 “ 续表 ××” } 参考文献格式 A.正文中的参考文献格式: ×××[3],×××××××××[3,6],××××××××××××××××××××××××××××××××××[3-6]。[5号Times New Roman,上标;[3]表示第三篇文献,[3,6]表示第三篇和第六篇文献,[3-6]表示第三,四,五,六篇连续的文献] B. 后面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 [1]. 张毅. 铸造工艺CAD及其应用[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4-15 [2]. Huang S C, Huang Y M, Shieh S M. Vibration and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 [J]. J Sound and 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3]. 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五号字体,中文为楷体_GB2312,英文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1.3倍行距,左对齐。 (1)专著格式: [序号]. 编著者. 书名[M]. 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 出版社,年代: 起止页码 (2)期刊论文格式: [序号]. 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列出,超过者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 ”). 论文名称[J]. 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格式: [序号]. 作者. 学位论文名称[D]. 发表地:学位授予单位,年度} 致谢的格式 致□□谢 [新起一页,宋体;四号;加粗;居中;中间空两格,段前段后各空一行] ××××××××××××××××××××××××××××××××××××××××××××××××××××××××××××××××××××××××××××××××××××××××××××。[宋体;五号;1.3倍行距 3. 课程论文格式是什么 XX大学XX学年XX学期《 》课程论文 左上角标上你本课程的序号和论文提交日期 标题 居中,小二号宋体加黑 姓名 居中,5号楷体 (专业,学号,学院或学苑) 居中,小5号宋体 摘要: 小4号宋体加黑 (简介与结论) 具体内容用小4号仿宋 关键词: 小4号宋体加黑 具体内容用小4号仿宋 正文: (调查报告类论文:调查方法、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1 (一级标题----小三号仿宋加黑) 具体内容小4号仿宋,1.5倍行距 1.1(二级标题----四号仿宋加黑) 具体内容小4号仿宋,1.5倍行距 1.1.1(三级标题----四号仿宋加黑) 具体内容小4号仿宋,1.5倍行距 参考文献: 小4号宋体加黑 具体内容用小4号仿宋 1. 参考文献一律用 *** 数字分别依文中排序标出,同时在文中相应处用右上标标出(上标数字),如[1]、[2]等 2.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陈怀满,郑荣春,周东美.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6):1244-1245. [2]Zhang HZ, LuoYM, Xia JQ. Some thoughtsof the parison of risk based soil environmentalstandards beeen differentcountri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 32(3):795-802. 图版页 (如果在文章中图文混排,不需要有图版页) 小4号宋体加黑 图序号按文中引用先后标出 (如 图1 图2……) 图要有文字说明 具体内容用小4号仿宋 页边距:上2.54,下2.54,左1.91,右1.91 1.5倍行距 论文3000字左右 加上页码 用A4纸打印 论文中出现的英文和数字全选改成Times New Roman 论文评分:页眉2分、标题2分、姓名(专业,学号,学院或学苑)1分,摘要10分(高度慨括全文要点)、关键词5分,正文75分,参考文献5分。(论文格式由学术堂提供) 4.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建议你上网找个论文范文看看,多看几个就知道了大学课程论文封面及基本格式大学课程论文学 院:(正文:四号,宋体) 班 级:(正文:四号,宋体)姓 名:(正文:四号,宋体) 学 号:(正文:四号,宋体)课程论文题目:(正文:四号,宋体)课程名称:(正文:四号,宋体)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课程论文题目(小二号,黑体) ——×××××××××(小三号,宋体)学□□生:×××(五号,宋体) (××××学院××班级,学号××××××) (五号,宋体) □□摘□要:(小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 □□关键词:(小四号,黑体) (正文:五号,宋体) □□(导入语)一、×××××(一级标题 顶格书写)(小三号,黑体) □□ (正文:小四号,宋体)二、××××× (一)×××××(二级标题 顶格书写)(四号,黑体) 1、×××××(三级标题 )(小四号,黑体) □□ (正文:小四号,宋体) …… …… 五、结束语 □□…… 参考文献 (小三号,黑体) [1] 作者.论文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页码A~B (正文:五号,宋体) …… 备注:1.3000字左右; 2.行距:24磅 3.3-5篇参考文献; 4.论文纸张统一为A4版面,单面打印; 5.教师评阅应有论文批阅痕迹和评语; 6.特殊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特点制定标准,经学院批准后报考试中 5. 论文的格式是怎样的 一般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开本大小:A4纸; 页面设置: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 封面:论文题目小于25个字,隶书、二号、加粗; 摘要:宋体、小四号; 关键词:3~5个,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 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 课程论文 ;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课程论文 ;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1课程论文 ; 正文:宋体、小四号,行间距20磅; 参考文献:宋体、五号,书写格式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书写; 图(表):标题宋体、五号、加粗,内容宋体、五号,表注为宋体、五号。 6. 课程设计论文格式是啥样子的啊 一、课程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1.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2.课程设计(论文)——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课程设计(论文)答辩纪录及教师评语。二、课程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与装订 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课程设计(论文)资料袋和学院印制的封面。课程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版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兰黑墨水,最好使用A4纸计算机打印。装订一律按“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顺序,在左侧装订。三、课程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 1.课程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完全按照南工校教[2006]28号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2006年修订)”和学院相关文件执行。 2.课程设计(论文)写作格式参考科研期刊杂志论文投稿要求,不要求目录、不需分章,连续写作。 3.页眉格式: 奇数页:南京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单写“设计”或“论文”) 偶数页: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7. 大学课程论文,期末要交一篇2000字左右的论文,是自己对建筑的认识,要用论文格式,想问用哪种格式 网上看看你们学校毕业论文的格式就可以了 8. 研究生的课程论文格式怎么写 硕 士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 课程论文题目(黑体,小二号字,加粗) 研究生:×××(仿宋体,三号字,加粗) 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研究生签名: 学 号 学 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位类别 任课教师 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说 明 1、课程论文要有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摘要500字以下,博士生课程论文要求有英文摘要;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并应有一定的外文文献。 2、论文要求自己动手撰写,如发现论文是从网上下载的,或者是抄袭剽窃别人文章的,按作弊处理,本门课程考核成绩计0分。 3、课程论文用A4纸双面打印。字体全部用宋体简体,题目要求用小二号字加粗,标题行要求用小四号字加粗,正文内容要求用小四号字;经学院同意,课程论文可以用英文撰写,字体全部用Times New Roman,题目要求用18号字加粗;标题行要求用14号字加粗,正文内容要求用12号字;行距为2倍行距(方便教师批注);页边距左为3cm、右为2cm、上为2.5cm、下为2.5cm;其它格式请参照学位论文要求。 4、学位类别按博士、硕士、工程硕士、MBA、MPA等填写。 5、论文题目、篇幅、内容等由任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硕士课程论文 中文题目(宋体,小二号字,加粗) 研究生姓名(宋体,四号字,加粗) 摘要(小四号字加粗):×××(小四号字) 关键词(小四号字加粗):××;××;…(小四号字) 正文部分(标题行用小四号字加粗,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字) 参考文献(小四号字加粗) [1] ×××(五号字) 注:正式上交课程论文时,请删除蓝色字体内容 博士课程论文 中文题目(宋体,小二号字,加粗) 研究生姓名(宋体,四号字,加粗) 摘要(小四号字加粗):×××(小四号字) 关键词(小四号字加粗):××;××;…(小四号字) 正文部分(标题行用小四号字加粗,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字) 参考文献(小四号字加粗) [1] ×××(五号字) 英文题目(Times New Roman, 18号字,加粗) 研究生姓名拼音(Times New Roman, 14号字,加粗) Abstract(12号字加粗):×××(12号字) Key words(12号字加粗):××, ××, …(12号字) 注:正式上交课程论文时,请删除蓝色字体内容 9. 课程论文应该怎么写 课程论文也就写一些和个人相关的论文就可以了,主要看一下课程包括了哪些内容,写一下相关的论文文献,也就是写相关的就可以了。
课程论文格式
课程论文应采用规范简体英文进行撰写。格式要求如下。
封面
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封面具体格式]:
英文题目:TimesNewRoman二号加粗
英文副标题:TimesNewRoman小二号加粗
姓名、学号等信息:中文:宋体3号带下划线
数字/英文:TimesNewRoman3号带下划线
*[其他要求]:文字基本在下划线中央位置,且五行线尾应对齐。
2摘要
语言精炼准确,英文摘要一般均为100字以内。
关键词: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正文
是论文的主体。
[具体格式要求]:
全文应使用相同的标题序列,且同级别的标题应使用相同的字体、字号。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
注释:可采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按照本学科国内外通行的范式,逐一注明本文引用或参考、借用的资料数据出处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严禁抄袭剽窃。
[正文文字格式要求]:英文为TimesNewRoman小四号字,行距均为20磅。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产权的'承认和尊重。参考文献的引用应符合规范,引用的资料具有权威性,并对毕业论文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具体格式要求]:中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英文为TimesNewRoman小四号字,行距均为20磅。中文和英文参考文献表分别排序,中文放在英文前面。
5附录 (根据论文的需要,也可以没有附录)
一、封面
1、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1、目录:
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3、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8磅 5、关键词: 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 Times New 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8磅
七、章、节、 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 标题 小二号黑体 加粗 居中。
节: 标题 小三号黑体 加粗 居中。
一、 一级标题序号 标题四号黑体 加粗, 顶格。
(一)二级标题序号 标题小四号宋体, 不加粗 顶格。
1. 三级标题序号 标题小四号宋体, 不加粗, 缩进二个字。
(1) 四级标题序号 标题小四号宋体, 不加粗, 缩进二个字。
① 五级标题序号 标题小四号宋体, 不加粗, 缩进二个字。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8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8磅
十、参考文献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内容8—10篇, 光盘行动思想汇报范文,五号宋体, 大学生寒假实践报告,行距:28磅。
十一、附录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单倍行距。
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8磅。
十二、提示
【页边距设置】 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0cm。
【页码制作】 视图页眉页脚自动图标集选中第X页共Y页。
【28磅设置】格式 段落 行距固定值 设置值输入28磅文字。
经济论文的写作格式及注意的问题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一)材料的选择1、选择材料的原则(1)确凿就是所选材料,一要真实,二要准确.(2)切题就是所选材料,有明确的目的和定向性,能够切合主题。(3)典型就是所选材料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充分说明问题,最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4)新颖就是所选材料,在内容上具有时代精神,在时间上是发现不久或刚刚发现,别人没有见过、没有听过、没有用过的新动态、新信息、新事物,能给人一种新鲜感的材料。(5)充分就是所选材料,要有足够的量2、选择材料的方法(1)宏观把握、反复筛选(2)微观审视,逐个精选(3)综合提炼、认真挑选(二)材料的使用1、把握好使用材料的关键(1)安排好材料的先后顺序(2)确定好材料的祥略程度(3)处理好材料和观点的统一2、做材料的主人,不做材料的奴隶六、对课题、文献和材料的精心研究对经分类整理后的资料进行集中分析研究的工作,是经济研究论文写作的核心工作。研究中要依据现有的资料,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萌生出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科学的思维方法包括比较和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逻辑方法和灵感思维等。经济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的劳动,是运用多种思维方法综合思考的结果。七、动手撰写经济论文是对资料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物化”形态。经过以上的充分准备,把确立的论点和理论体系诉诸于文字篇章,形成经济论文。撰写的基本程序是:(一)拟定提纲拟定提纲是论文写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体现。提纲实际上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论文写作的设计图和骨架,能够起到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帮助作者顺利完成论文的作用。提纲主要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层次结构和内容纲要。提纲要用中心论点统帅全文、下设许多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又可分为若干个更小的从属论点,一般用文字、图表和序码表示出来。具体步骤和方法是:第三,安排全篇逻辑顺序,勾勒出全篇框架眉目。第四,列出大项目下的小项目,最好写到段,写出段的论点,并排列好备用材料,最后全面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删、调整。(二)动笔起草经济论文的起草主要依据写作提纲要点加以具体化。论文的结构形式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和附录四部分构成。(1)标题标题要求直接、具体、简洁、醒目。直接就是要紧扣主题;具体就是要让人看出言之物;简洁指语言表达要简练;醒目是指避免平淡,能吸引读者。如《论“软着陆”》、《把企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层次》等。标题有主标题、副标题、副标题是作为主标题的补充,进一步阐明主标题的。(2)正文经济论文的正文主要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①绪论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是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明确提出问题提示全文主要观点,说明作者论述方法。绪论有时要围绕课题写一些历史回顾,前人、他人的有关研究,作者的补充纠正或发展。如需要,还可在绪论中对本论部分进扼要、概括的介绍,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本论。②本论本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在全文中占主要篇幅。主要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表述作者的研究成果。要在中心论点的统帅下各分论点依次展开,深入分析绪论提出的问题。本论部分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横式结构,亦称并列分论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把论题展开,按内容间的关系分成几种不同的、彼此并列的方面来论述,设置若干并列的分论点,各分论点共同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二是纵式结构。这种结构由中心论点出发,层层深入展开论述,各分论点之间按一个延伸的逻辑线索直线式深入。三是综合结构。这种结构综合运用以上两种方式,常用于容量较大的论文。这一部分写作的要求是层次分明。为做到这一点,常加上序码表示并列分项的关系,如有多层次的并列分项,还要使用不同的序码标示,有时还加上条目或小标题。③结论。结论是论文的收束部分,写出论证得到的结果。要对绪论提出的问题经过本论的分析论证,在这里加以综合概括,作出明确的回答。结论是本论部分充分论证的必然结果。绪论—本论—结论的顺序构成,体现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必须首尾一贯,措辞严谨,逻辑严密,表意明确。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要写得简短而又具体。最好还要写出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指出尚遗留的问题,或者更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等等。文末可以适当写上几句谦辞、谢辞。经济论文文后要附上参考文献目录。一是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二是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三是从一个侧面反映论文的水平和结论的可信度。(三)论文的修改1、观点的修正2、论据的调整增删3、论证的推敲4、语言的修改注意强调:(1)语言准确、鲜明、生动(2)语言规范、标准,(3)体现语言风格“文章不厌百回改。”论文初稿完成后,要反复推敲修改,精益求精。修改要从思想内容和结构、语言等表现形式考虑。修改时要通读全文,综观全局,审查论文的中心论点及论点表达是否准确,材料是否精当,观点与材料是否统一,各部分逻辑是否严密,最后再检查语言表达和方面格式等。对文中出现的问题,或增补,或删改,或更换,或调整,或润色,逐项逐款,逐词逐句地推敲落实。经多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四)誊清文稿作最后检查定稿后,要用统一稿纸誊清。书写要整洁、美观。誊清时,要随手标上页码,以免串页。誊清之后,还要检查一次,核实无误后才算论文写作的最后完成。现在多为打印稿。通过Wotd文档排版,加上页码、页眉、页脚等,装订成册。
结课论文由封面、摘要、正文、展望(或总结)以及参考文献组成,具体格式如下:
1、封面写学号、学生姓名、班级、学院名称以及论文题目。
2、次页写上摘要跟关键词。
摘要:摘要是对你写的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而不是简单的前言,100-300字即可。
关键词:关键词是你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3-5个词语。
3、写论文正文,1500-3000字左右。
4、写上展望(或总结)。
5、最后写上参考文献。
一般结课论文不要求太长,可以选择不去看学位论文,因为学位论文对于结课论文来说篇幅过于长,研究内容描述也过于复杂。可以看只有一两页的期刊论文,这类论文由于版面有限比较精简,篇幅也很适合写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的意义:
结课论文作为检查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检查学生综合水平措施的功能是众所周知的。结课论文的写作更是一个过程、一种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所学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的功底、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书面语言的表达水平的一种综合训练。
因此,应该把结课论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当成一门课,当成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看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4普通论文格式 亲爱的朋友,由于这里不让发网站网址,我们发了搜索结果给您,您在搜索结果页面点进去后会见到我们网站网址,然后在我们网站里即可查看到您想要的论文或者资料,本站有数十万篇免费论文,希望对您写作有帮助,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
151 浏览 6 回答
205 浏览 2 回答
152 浏览 5 回答
192 浏览 4 回答
277 浏览 3 回答
95 浏览 2 回答
304 浏览 2 回答
333 浏览 2 回答
147 浏览 6 回答
140 浏览 6 回答
291 浏览 2 回答
146 浏览 4 回答
197 浏览 4 回答
82 浏览 3 回答
198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