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杏坛的奉献者——记宝鸡市前岐山高中校长范玉虎老师“苟全性命于西岐,不求闻达在教育。自得杏坛情与趣,哪管世上名和利。”这是范玉虎老师写的一首小诗《投身教育》,仔细读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钟爱教育的热忱之心。一、工作中的他范玉虎,一位已经退居二线的教育人士,他的名字在宝鸡市岐山县家喻户晓。从1981年开始至2011年,在这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他为岐山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退居二线时说道,“此时,我可以坦诚客观地对自己的良心说,在有限的30年的工作历程中,我从未懈怠,从未偷闲,把全部心血和忠诚献给了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从最初的范家营高中的生物老师到后来的县教育局副局长、岐山高中校长,他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在工作上,坚持力争上游的拼命精神,努力把事情干到最好。确实,他完美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2007年,他在极其艰难的时刻接手了岐山高中,不出人们所望,他交出了一份让岐山人民满意的答卷。他出任校长后,带领岐中的全体师生们,凭借信念和毅力、心血和汗水、忠诚和友谊,打了质量的翻身仗,使岐中的二本上线人数从300多人迈向了千人大关。岐中可喜的教学成果本为他退居二线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可热爱教育的他,禁不住亲友的劝说,又奔向了蔡家坡西北高中,出任该校校长。他一心为教育,即使到了休养的年龄,他也不闲着。忙在教育,他心甘情愿。二、生活中的他范玉虎当了多年的校长,他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大朋友”的形象。也许,有的人上了3年高中连校长是谁都不知道。可范玉虎当任校长期间,大家总会对这位留着西瓜太郎发型的校长留下深刻的影响。比起校长的身份,大家更愿意把他当做朋友。在校园里,你常可以看见他。他经常端着碗筷去学生餐厅吃饭,和学生边吃边聊,帮学生解答疑惑,听取学生对学校的一些建议或意见。他也亲自建立岐中朋友群,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的平台。学生们常叫他西瓜太郎,而他对这个绰号也不反对,反而很喜爱,索性将qq上的网名也改为了西瓜太郎。当其他老师开着私家车、或骑着摩托车进出学校的时候,你却会发现,这位时常住在学校的校长,经常骑着自行车在学校里转悠。而他的自行车也着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2010年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六点多时,还有一些毕业生在搬行李。由于车辆不容许进入校园,家长和学生基本上都是抱着行李从宿舍到校门外的。这时,范校长推出自己的自行车,帮学生们送行李到校门,如此反复,总共跑了23趟。三、学习中的他作为一名教育人士,范玉虎始终以身作则。在他50多年的历程中,他对学习从未放松过。小时候,他的父亲就告诉他,“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在入学前,他就学会了200多个汉字。上学期间,他的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后来先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专业、宝鸡农校畜牧兽医专业、西北大学党政管理干部专修科、进修结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尤其是通过十多年自学考试完成了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的全部专科、本科学习,在1997年西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中获得北方十省本届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名。他的学业很多都是在工作期间自学完成的,正如他的那首七律诗《自学》所言:“白日劳作弓上弦,自学多谢灯作伴。春熬五更不觉晓,秋读两点未成眠。痱痛尚盼夏夜长,骨寒犹嫌冬晚短。最叹光阴难停留,候车如厕不释巻。”他在节假日坚持读书至少10小时,工作日的晚上经常是12点以后,第二天早上和同学们起得一样早。他一年最多写完过12瓶墨水,创造了超过学生时期的记录。他在用实践挑战极限,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在教育这块圣地上,范玉虎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他在30年的教育生涯中给人们留下的点点滴滴,永远会成为学生们最珍贵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