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天妒英才,帕斯卡只活到 39 岁就去见上帝了。如果他们能长命百岁,计算机的发展是不是会提前来到呢?对不起,不会,即使帕斯卡只活了 39 岁,他的最后十年左右的生命也是去研究“神学”去了,不理科学了。嗯,“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种扯淡理论的一个重要且重量级的例证。
社会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计算机这门科学还是要继续发展的,帕斯卡不理人家啦,还是有其他人的。于是,莱布尼茨在帕斯卡去世后,一个机缘巧合,发现了一篇由帕斯卡亲自撰写的“加法器”论文,勾起了他强烈的发明欲望,决心把这种机器的功能扩大为乘除运算。
嗯,莱布尼茨就是这样的有决心,有意志的牛人,想干啥就干啥,牛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且先看一下这货的一生都干了点啥?
20岁,初版《论组合术》,陈述了“推理计算”的思想,提出了关于推理的通用系统的早期规划,目的是以经济的、行之有效的符号将语言的推理过程表述出来,把理论的真理性归结为一种计算的结果,从而开创了符号逻辑和数理逻辑的研究。
25岁,发明微积分;
40岁,完成《形而上学论》;
55岁,论述二进制的《数字科学新论》
68岁,完成《单子论》;
70岁,去世前几个月,完成《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用0和1来解读易经。
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早年历经坎坷。在获得了一次出使法国的机会后,为实现制造计算机的夙愿创造了契机。在巴黎,莱布尼茨聘请到一些著名机械专家和能工巧匠协助工作,于1672年到1694年之间发明了一种“步进计算器”(Stepped Reckoner),采用了他独创的“莱布尼兹轮”(Leibniz wheel)——把刻度播到几,齿轮就转几个齿,相当于数据输入功能。除了普通的乘除法,它还能计算结果在10的16次方以内的乘除法。
步进轮是一个有9个齿的长圆柱体,9个齿依次分布于圆柱表面;旁边另有个小齿轮可以沿着轴向移动,以便逐次与步进轮啮合。每当小齿轮转动一圈,步进轮可根据它与小齿轮啮合的齿数,分别转动1/10、2/10圈……,直到9/10圈,这样一来,它就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在转动手柄的过程中,使这种重复加减转变为乘除运算。
莱布尼茨发明的机器叫“乘法器”,约1米长,内部安装了一系列齿轮机构,除了体积较大之外,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就是下图所示的这种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