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犬疥螨病(Canine scabies,Sarcoptic mange)是由犬疥螨(Sarcoptic mange var、canis)感染导致的无季节性瘙痒性皮肤病,是犬非常高发的一种外寄生虫感染疾病;疥螨病俗称癞皮病,是由疥螨虫所致,伴有剧痒、脱毛和湿疹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该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在潮湿寒冷的秋末、冬季和早春病情比较严重;
一、病原
犬疥螨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蜘蛛纲(Arachnida)、螨目(Acarina)、疥螨亚目(Sarcoptiformes,又称无气门亚目),疥螨科( Sarcoptidae ),疥螨属( Sarcoptes);很多哺乳动物都有其相应的专属疥螨种类,犬疥螨(Sarcoptic mange var、canis)感染家养犬非常常见,相对而言,猫背肛螨(notoedres cati)对猫的感染比较少见,人也有其专属疥螨(Sarcoptes scabiei hominis);
犬疥螨(Sarcoptic mange var、canis)是种较小的圆形螨虫,直径200-400μm;短嘴(Short rostrum),腿很短,各有2对前肢和2对后肢;前肢顶端长出小柄,小柄较长,顶端具有小吸盘(图1);后肢近乎退化,带有很长的触须(没有吸盘);背部3-7对棘突形触须(类似“地毯钉”);肛门开口于尾部末端;研究发现疥螨进入皮肤的时间为30分钟,具有昼夜节律的生活习性;雄性疥螨和雌性疥螨在宿主的皮肤表面交配,随后雌虫在表皮的角质层内横向挖掘隧道,以每天2-3mm的速度向前推进,隧道的线路为锯齿形,排卵部位就是锯齿形的折转点;3-10后幼虫从卵中孵出,六腿幼虫(larva)和八腿若虫(nymph)和成虫一样游走在皮肤表面;因周围环境和条件而定,生活周期14-21天不等;
二、生活史
疥螨的发育需经过卵、幼虫、稚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其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犬身上度过,一般在2~3周内完成;疥螨在皮肤的表皮挖凿隧道,雌虫在隧道内产卵,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20~50个;卵孵化为幼虫,幼虫有3对足,体长0、11~0、14mm;孵出的幼虫爬到皮肤表面,在皮肤上凿小穴,并在穴内蜕化为稚(若)虫,稚虫也钻入皮肤,形成狭而浅的穴道,并在里面蜕化为成虫;雌虫寿命约3~4周,雄虫于交配后死亡;
三、流行病学
疥螨主要是由于健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通过被疥虫及其虫卵污染的犬舍、用具等间接接触引起感染;另外,工作上的不注意,也可由饲养人员或兽医人员的衣服和手传播病原;疥螨病主要发生于冬季、秋末和夏初,因为这些季节,日光照射不足,犬毛长而余,特别是在犬舍潮湿、犬体卫生不良,皮肤表面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最适合疥虫的发育和繁殖;
四、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于头部(鼻梁、眼眶、耳廓的基部),有时也起始于前胸、腹下、腋窝、大腿内侧和尾根,然后蔓延至全身;病初在皮肤上出现红斑,接着发生小结节,特别是在皮肤较薄之处,可见到小水疱甚至脓疱;此外,有大量麸皮状脱屑,或结痂性湿疹,进而皮肤肥厚,被毛脱落,表面覆有痂皮,除掉痂皮时呈鲜红色且湿润,往往伴有出血;增厚的皮肤特别是面部、颈部和胸部的皮肤常形成皱褶;剧痒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中,当气温上升或运动后体温升高时,痒觉更加剧烈;病犬终日啃咬、磨擦,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采食和休息,消化、吸收机能降低,日渐消瘦,继之衰竭,甚至死亡;发生于眼周围时,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五、诊断
据皮肤的变化,有无瘙痒及传染性等虽可与此类症鉴别,但必须证明患部有虫体方可确诊;钱癣(秃毛癣)及皮虱一般不使皮肤增厚;蠕形期(毛囊虫)病没有瘙痒,或很轻微,多数形成脓疱、湿疹、无传染性,痒觉不剧烈,而且在湿暖场所也不加剧;
六、治疗与预防
1、一旦确诊犬疥螨病,药物治疗就应该马上开始;可以使用2-3天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应给予抗过敏的足量,1mg/kg/日;这样能缓解过度搔抓引起的自我损伤;
2、局部用药:0、25%费泼罗尼(Fipronil,氟虫腈)喷剂有两种用法,幼犬,3ml/kg,喷涂全身,间隔三周,连续三次;成犬,6ml/kg,散在涂于全身,间隔一周,连续两次;
3、 伊维菌素:剂型包括注射、口服和外用浇泼剂;不能用于柯利和牧羊犬,及其杂交品种,以免引起神经症状;
4、多拉菌素:禁忌同伊维菌素;建议剂量:0、2mg/kg,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周一次,直至痊愈;赛拉菌素:方便、安全,可以用于柯利犬;但剂量不足时效果不佳;建议剂量6-12mg/kg,每隔2-3周一次,连续三次;
预防:
(1)平时搞好犬体卫生,定期用硫磺皂水为犬洗浴,以除去其身上的痂和污物;
(2)保持犬舍干燥、清洁、通风,不接触患病犬,定期清洗消毒用具、犬舍;
(3)畜主平时注意观察宠物的健康状况,发生脱毛、体痒等应立即就诊;
(4)畜主应注意自身保护,防止人自身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