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渐趋不同,这种变化在高中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现在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高中生作为中学生的主流,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消费方向又如何?影响的因素又是什么?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了对本校高一年级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通过对本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1.高中学生的消费自主程度高 据统计:74.1%的学生对自己的零用钱有绝对的支配权2.消费结构不合理,但消费趋向多元化目前,一中有近30%的学生拥有手机,话费超过60元的占了61%。而且将15%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网的学生也近3成。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了绝对的优势。精神消费却反而更少。文具和书刊的消费每年只在80元左右。
1、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部分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远远没有达到富裕的程度。况且,我国目前还有6000多万人没有摆脱贫困,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高消费所支出的巨额开支,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沉重负担。现在一个中学生每年正常的开支(包括各种学杂费、正常的生活费支出)就需六、七千元,如果加上诸如择校捐资费、辅导费之类的支出,恐怕要数万元。许多低收入的家庭常常要为此借债度日了,如果子女们在学校里再任意挥霍浪费的话,家庭经济哪能承受得了。我班的一位男生过生日宴请同学时花了700元,由于家长给他的生活费已花完了,同学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却不能换钱用,这笔钱又不敢向家长“报销”,因此只好欠着。为此,我和几位老师一起到他家进行了家访。他家有6口人,母亲有病而不能干活,两个哥哥虽做生意,但不仅没赚到一分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全家日常生活开支仅靠他那已逾60岁的父亲的农业收入。为了培养他,全家已负债累累,现在听说儿子在学校里这样不争气,花钱大手大脚,全不顾家人的死活,父母气得说不出话来。这笔欠款最后还是他的姨夫为他还的。2、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家长每月提供的二、三百元生活费,对于奢侈消费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在中学生中由于高消费而带来的负债现象也处于蔓延的趋势。在我校的中学生中,欠债几十元的相当普遍,有的甚至达数百元、上千元。一些住校生每次回家拿来的生活费,仅够还债,而后又开始借债,造成了恶性循环。这些本来不必要的债务负担,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学生的思想负担,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业。一些学生由于负债,白天烦燥不安,夜晚常做恶梦,上课根本无法做到专心听讲,对学业和集体活动,逐渐失去了兴趣。随着还债期限的临近,他们的恐惧与日俱增。有的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长无法替子女偿还债务,只好提前告别了校园。如我校有一个名叫刘某某的高二男生,在临近期末考试时,突然离校出走。班主任、同学、家长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在他的一个朋友家找到了他。追问出走原因,竟是因欠债日期临近而躲到朋友家避债。仅就我校而言,在初中占3%,高中占5%的流生中,因负债而辍学的高达18%,因负债而逃学的比例则更高。3、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的学生来说,靠什么来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提供巨额消费支出呢?一些中学生为了满足物质欲望,往往不择手段地去捞钱,最终陷入了违法犯罪的泥潭。如一个来自本县偏远山区的高中女生,带着大学梦来到了我校就读。开始时比较安分,成绩还算不错。可是不久,结识了社会上一批不三不四的男女朋友,跟他们进舞厅、下酒馆、逛商场。钱不够花,朋友们就“慷慨”地借钱给她。而后,她越借越多,高达2千多元。这时她的那些朋友就翻脸不认人了,开始向她逼债。此时,她才悔恨不已,但她又不能向那在土中刨食、掰着手指过日子的父母要钱,在走投无路之际,在那班朋友的“开导”下,铤而走险,伸出了罪恶之手。最后因盗窃事发而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又如我校原初三(2)班学生池某某,由于家长的溺爱,花钱一向大手大脚。他先是被社会上几个小青年敲诈,等父母发现限制了给他的零用钱后,便开始向同学借钱,只借不还的池某某在别人不再借钱给他而无法还债的情况下,反过来与原先几个敲诈过他的小青年交起了朋友,伙同他们里应外合,敲诈起其他同学来了。三、中学生高消费现象形成的原因任何一种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现象相联系的。当前,中学生高消费问题比较严重,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而造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学生自身的原因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这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虽在生理上、心理上发展很快,但还未成熟,还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时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着物质欲望增多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独立自主要求与依附关系的矛盾;活动能量大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现在与未来的矛盾等等。这种心理特征,容易导致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偏差。对于自我意识不健康,自控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社会上各种腐朽的思想和没落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下,由于得不到及时、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以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容易受外界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强烈追求物欲,从而在生活方面产生了种种不良的消费现象。比如现在有些中学生过分讲究衣着打扮,追求吃喝玩乐就是为了吸引别人或逞强好胜,以显示自己“大方”、“富有”。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在作怪。生活在集体中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有一种自我表现以吸引别人的特殊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加上错误观点的影响,一些学生把穿戴名牌服装,抽高档烟,上酒馆一掷千金,看成是标榜家庭富有、身份尊贵的一种手段。而穿着朴素、生活精打细算的同学,往往被认为是“小气鬼”、“寒酸相”。正由于这样,一些本来很俭朴的学生,有时在大庭广众之中也只得硬着头皮来点奢侈消费,以表示自己并不“小气”、“寒酸”。所以,不少中学生刻意打扮,任意挥霍,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以吸引异性的生理、心理因素所致。2、家庭方面的原因(1)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加之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多数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生活上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对孩子也就由宠爱发展到溺爱。许多父母都尽量买高级食品给子女吃,买高档的服装给子女穿,子女要什么给什么,总怕让别人的孩子比下去。有一位家长就曾经这样对我说过,“我们过去苦是因为没钱。现在我们有钱了,就不能要求孩子过着象我们过去那样的穷日子,应该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我们挣钱也就是为了孩子能过上好生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家长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盲目地满足子女的要求。平时给孩子的钱,一出手就是几十元、几百元。逢年过节,更是大把大把地给钱,使得许多中学生在小小年纪时就已养成挥霍浪费的坏习气。(2)家长教育目标和方法的失当。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支配下,父母热衷于子女考试得高分,指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大学成大器。因而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最起码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给子女花的钱越多,智力投资也就越多,学习效果也就会越好。不可否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家庭用于子女教育方面的费用也会迅速增加。但这仅仅是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物质前提,要想使孩子成才,家长还必须给予一定的精神帮助,给予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但不少家长只管出钱,不管用钱,只管学习不管思想,只管智育不管德育。甚至有的家长当面对子女说:“只要你学习成绩好,能考上大学,花多少钱我都舍得。”这样就养成了学生乱用钱的坏习惯,这种家长并不少见。(3)家庭的不良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对他们影响很大的启蒙老师。因此,家庭环境和家长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家长自己平时也经常赌博、玩牌、请客送礼,讲排场、比阔气、摆派头,这无疑会对青少年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些学生模仿家长请客送礼的做法,在生日或逢年过节之际,相互吃请。平时互赠礼品,定期或不定期地会餐,出现了攀比风和盲目消费的现象。3、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决定性环节。然而一些学校由于办学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放松了德育工作。目前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认为“升学率=教育质量”。由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力度不够,缺乏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教育,致使许多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学生由于受社会上“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而又没有受到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因而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盲目崇拜明星,追求物质享受。认为“一生不乐,一辈子白活”,“男人不抽烟,白在世上颠;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之中。(2)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健全。政教处、团委、班主任、政治老师等,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管理队伍。目前,有些学校人员配备不齐;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领导教师有的思想不安定,工作没干劲;不少老师不愿当班主任,有的当了班主任后,只求班里不出乱子就行了,很少主动地去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3)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管理失严。一些学校的领导、老师不善于通过抓管理,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出现了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好坏不分的状况。如面对学生在校园内吸烟、喝酒的现象,有的老师直言不讳地说:“他们都要走上社会了,谁愿意得罪他们呢?再说管紧了,也有可能遭到学生的报复”。这样的老师,怎么能够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搞好呢?学生也掌握了老师的这种心理。有的学生说:“实际上我们抽烟、喝酒即使被老师知道了也没什么,他要是罗嗦,我们一瞪眼,他也就不响了。”(4)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教课平淡无味。他们只求教学进度,不管学生是否学懂;只管课内,不管课外对后进生的辅导和兴趣活动的开展。因此,学生听课不带劲。有的学生对我说,一进教室脑子就发胀,感到精神压抑。课堂对他们来说不再是神圣的科学殿堂,而成了禁锢他们聪明智慧发挥的地狱。于是部分学生就厌学逃学,和社会上的流氓鬼混,在吃喝玩乐中寻找安慰和乐趣。(5)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缺乏联系、缺乏协调。老师对学生的家访一般化,甚至为了告状才去家访,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有的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到校听告状,也引起了家长和学生的反感。由于校内校外教育脱节,对中学生思想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得不到保证,影响德育的效果。4、社会方面的原因 (1)认识的偏差和社会舆论的误导。由于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有效需求不足,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我国政府明确地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提了出来,随后一系列启动消费市场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这既是现实的逼迫,也是符合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的理性选择。但是,在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呼声中,有人对此产生了误解,认为扩大内需就是多花钱,多消费,就是要放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甚至还有一些人把那种纸醉金迷、追求腐化生活的畸形消费、奢侈消费称之为“扩大内需,为国家做贡献”。社会上种种对国家消费政策的误解,也给学生的消费观念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同时,一些宣传媒体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味迎合商家的要求,片面宣传诸如“高收入、高消费、高享受”、“能赚会花”等消费观念,甚至公然推出象“贵族的象征,帝王的享受”等带有封建等级观念的广告语。这些无疑会给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中学生造成消费观念上的误导。(2)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对他们诱惑很大。目前社会上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很少,对青少年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场所也日益商业化。满街的电子游戏室使他们废寝忘食;营业舞厅、录像厅、游艺场之类的场所没对青少年加以限制;一些饭店、餐馆让学生用餐记帐并对老师、家长保密;有的娱乐场所、溜冰场等只考虑赢利,对大肆花钱的青少年不闻不问,缺乏严格的管理。此外,社会团伙的感染、影响,对一些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吸引力、腐蚀力。有些社会无赖、流氓还经常到学校威逼、利诱少数思想蜕变的学生离校出走、厮守鬼混、吃喝玩乐。(3)社会上高消费和攀比风的影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高消费和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并非置身世外桃源的中学生也是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校园中掀起了一阵阵高消费的“生日热”。原先同学过生日,大家送一张贺卡之类的礼物表示祝贺,而现在则要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礼物。而生日聚会的地点也由家里发展到卡拉OK厅、大酒店包厢,并出现了聚会越来越频繁、花钱越来越多的趋势。无可否认,社会上出现的高消费和盲目攀比的风气正在腐蚀着中学生纯洁的心灵,使许多中学生由于盲目消费而陷入困境。(4)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分必要的。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及各项管理措施没有跟上,一些西方的文化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进入了国门,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一些书刊、杂志、报纸、音像,偏离了四项基本原则,直接或间接地宣传西方腐朽没落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对中学生的高消费观念和行为起着推波助浪的作用。
一.背景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在中学生消费中有许多问题,足以引起中学生朋友和家长们的重视。 二.内容零点公司调查:7300万中学生消费什么?我国目前有7300万中学生,因此,他们的消费趋向及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力是市场走势的重要参数。最近,零点调查公司和北汽福田公司对北京、保定、上海、苏州、广州、佛山6市的1589名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进行了消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每年的零花钱人均为8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包装食品和饮料)和文化用品(文具、书报、磁带、VCD);男生乐于去运动场所和书店,女生则是书店和商店;对体育用品的名牌印象集中,购买自己的衣服、零食、自行车、杂志、VCD、录像带和卫生用品基本自主,晚餐、看电影和出外游玩对家长有较大影响力;读报方面,以晚报和电视节目报接触率高;中学生印象深刻的广告则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尤其是冷漠、酷的女影星。中学生“人情消费”知多少?激动网讯据天津日报道,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中学校园里,没有送过礼的同学很少。男生多采取是清吃饭,而女生则以送小饰品、小工艺品、小玩具为主。每个学生一年用在“人情消费”至少几十元,有的甚至要花几百元。据了解,这些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向父母要。学生:这是“礼尚往来”,没办法。一位初二女同学说,自从上了中学之后,“人情消费”比从前多多了。好朋友过生日,过节什么的,不送礼物,就会被同学瞧不起,还容易“伤感情”。一位高中生告诉记者,他们班里同学送礼物都分关系好的送贵重一点的,关系一般送差一点的。有的同学经常为了买礼物发愁,既要买得有新意,又要让对方喜欢,时间长了心里觉得挺累的,但也没办法“礼尚往来”嘛。 “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一些学生反映,他们的“人情消费”是跟大人学的。某高中生晓妍16岁生日,班上凡是和她要好的同学都送了她礼物,还将生日小礼品送到小妍家,小妍的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还礼”,花了几百元钱在饭店订了单间,把和小妍要好的同学都请了来。第二年,小妍过生日就主动要求在饭店招待同学。家长:孩子不该背上人情债。一个姓刘的家长说,平时也给孩子不少零花钱,孩子大多也都用在校园“交际”上了。没想到现在的中学生也这么讲“人际关系”。另一位家长认为,孩子重视友情是对的,但是应该教育孩子,友谊不是可以用钱买的。回想我们的中学时代,那时候同学之间也没互相送礼物,可那时的同学友谊相当纯洁,相当深厚。她认为,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是间接影响孩子背上人情债的原因。谁来为孩子卸下“人情包袱”。有关专家认为,十几岁的中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辩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下,难免会模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会对孩子人格的塑造产生影响。如何消除不良影响,家长和学校都要做出努力。首先,在学校里,老师要从正面教育学生,什么样的校园人际关系才是正常的,过分的“人情消费”。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要在学生面前做个榜样,已正才能正人。校园“人情风”该刹了!学生追名牌,是耶?非耶?青少年的心目中崇拜各类偶像——影星、歌星、运动明星……在追逐和攀比中,他(她)们有意地装扮自己,在名牌运动服饰的消费上,他(她)们是极具购买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阶层。曾有人就《中学生零花钱消费现状》这一问题,对北京的71所学校中的187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多种消费情况。在月消费金额一项,约有40%的学生消费在100——300元之间,年消费额中有31%的学生在2000——5000元之间。在中学生消费倾向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食品、服装、学生用品。在对校服满意程度一项中,有35%的学生认为不满意,有32%的学生认为一般,有12%的学生填上了“死都不想穿”和“宁死也不穿”。在服装类中,中学生拥有名牌运动服的前三位分别是:阿迪达斯、耐克和李宁牌,占53%。购买时主要考虑样式的占31%,考虑价格的占23%,考虑质量的占22%,在休闲系列中,拥有最多的是真维斯,其次是堡狮龙和班尼路,购买牛仔系列前三名的名牌是:派、LEE、LEELOOPER,占其比例的40%。有关部门在对北京、广州两地少儿消费状况的调查中表明,名牌对孩子们的影响极深,有75.8%的孩子表示,他们买东西主要看是不是名牌,此外,还有33%的孩子认为价格高就是好东西,就是名牌。孩子们的购买欲望有30%来源于广告宣传的诱惑,更多的是来源于商品直观外表(42.5%),还有24.3%的孩子是出于攀比心态。那么,处在名牌运动服饰包围中的工薪族们,对名牌又有什么体验呢?在调查中走访了不同职业的不少人,尽管他们的月收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大多数却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属于工薪族,只是因经济实力不同,而购买能力不同而已,自然他们消费名牌的心态与经历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惊人地一致,在对孩子用名牌的选择是几乎都曾经给予认可并购买过,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一、 作为学习奖励品。二、 条件还可以,不必考虑太多。三、 过去自己没条件,如今自己好了,所以……。四、 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而且他又喜欢。五、 怕孩子在同学中丢面子而产生自卑感。六、 穿什么都是穿,只要不惹事就行……。此外,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追名牌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要是穿着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时,便会生邪念,不择手段地得到它,追名牌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是学生不务正业的一种表现。不可否认,名牌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不光是孩子、家长、学校都面临着如何正视它的问题,纵容、回避与压制并不是好办法,有效的途径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探讨。三.结论中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应该牢记历史的使命,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超前消费、攀比、追名牌,变味的“人情消费”,无节制、无计划地把钱挥霍掉,这些学生在他们享受金钱的“乐趣”时,是否想到了受穷苦的人们。要知道贫困地区求学多么艰辛,中国消费水平尚不高,勤俭节约之风绝不能丢。同时钱要花得有意义,真正做到物有所值。面对一些不良消费现象,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而应量入而出。社会机构也应对一些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行为,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中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日期:2006-01-15] 来源:本站转载 作者:倪文君等 [字体:大 中 小] --------------------------------------------------------------------------------报告内容: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寒假中及开学不久,我们对东台的主要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二月零用钱数额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以上是我们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的一些结论,仅供大家参考。(附研究过程及调查报告)研究过程: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个问卷,通过它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一些看法。调查对象:初中生和高中生 调查区域:台城各中学调查人数:250人 有效问卷:200份中学生的消费观调查问卷1. 你是:男/女2.你有没有零花钱A有 B没有3.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4.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其他亲戚 D.其他5.零用钱的主要用途A.买书籍 B.储存起来 C.买零食D.玩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其他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们需要什么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7.你对中学生统一穿着校服的看法A.应该,一些特殊场合需要 B.没什么理由,应该C.没必要穿校服,抹杀学生个性 D.说不清楚8. 是否购买一种商品,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商品的用途 B.商品的价位C.商品的款式及包装 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9. 你经常购买的书籍A.科技丛书 B.报刊杂志 C.专业用书D.漫画书 E.文学著作 F.其它10.你对中学生品牌消费的理解是:
高中生的消费观目 录1一,问 题 提 出二,具 体 目 标三,研 究 过 程四,分 析 结 论五,研 究 成 果六,问 卷 调 查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家长们对子女过度宠爱,所给零用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到哪些方面呢 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 高中生应建立怎样的理财观念 这些问题,都是家长,社会十分关注的.而我们作为高中生,作为消费的直接参与者,对此也感到十分好奇,很想知道与我们同龄人的想法,做法.因此,我们决定对中学的消费状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研究.一,问题提出二,具体目标1,预设目标: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大体了解现代中学的消费情况,能够找出其特点,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2,达到目标: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状况,分析中学生消费状况合理的一面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撰写论文,实现预先设计的目标.三,研究过程1,准备工作:选择课题,寻找李挺老师指导,查询资料.制作100份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2,调查过程:调查对象是高一男女生;调查地点:教室和宿舍.3,统计过程:回收98份问卷调查,组员利用课余时间采用人工统计法进行统计.4,报告撰写:首先对统计的数据和参与查询到的资料做了认真彻底的分析,确定报告格式,分析对象,撰写论文.四,分析结论 (一)中学生消费状况的合理性1,合理的消费观念据第二题调查结果表明,约83,6%的中学生消费比较合理,只有部分中学生的开销比较大.据第十一题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在消费时,注重质量,实用的占75,2%,这说明过度追求名牌的消费观念将成为过去,理性消费渐渐成为主流.另外,消费有计划性,有步骤想也是中学生所注重.从第十二题调查表明,近54%的中学生有自己的"理财计划",消费的有序进行也是中学生消费观念合理性的表现之一.2,消费内容的合理性据第三题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资料是中学生继食品消费以后,居于第二的消费内容,这说明中学生很重视学习.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比例比较协调.这表明中学生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这些基本消费.报刊杂志,音像制品所占的消费比例显示,中学生的精神消费也日趋完善,信息取得的途径趋于多样化.3,消费方式的现代化3.4%40.7%7.6%48.3%百分比448 957人 数很快就会有 没有偶尔有有拥有情况2.1%37.1%47.4%13.4%百分比23646 13人 数没见过没用过偶尔使用经常使用使用情况关于银行卡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快捷,便利方式受他们青睐.4,对于消费的正确思考第一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8.18%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于父母及亲属,这种经济来源稳定可靠且可观;第六题的调查结果显示,93.87%的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过家庭的经济状况;第十题显示,有84.69%的中学生在心理上做好自食其力的准备,更由37.7%的中学生已进行过实践.这充分反映了中学生对消费的思考正趋于理性化,对于将来消费思考日趋成熟.6.1%93.9%百分比692人数否是消费是否考虑家庭状况16.2%83.8%百分比1683人数否有对高中生进行理财教育的必要性27.5%9%2.7%85.5%百分比310394人数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储蓄其他亲属父母经济来源(二)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1,消费结构的片面性首先,部分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如某几项消费内容占的比重比较大;其次,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进入误区.中学生应该具有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攀比现象严重由第七题圆锥图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比较严重.过分攀比,不但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不利于我们养成了良好的消费习惯.因此,中学生自己要懂得克制自己,父母和老师也要及时帮忙纠正这种歪曲的消费观念.3,家长对理财教育教育不够到位从饼图,我们知道父母忽略了对我们理财方面的教育,这样很容易导致中学生消费不合理的现象.自食其力准备情况自己认为是否懂得理财(三)培养合理消费的建议1,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不攀比, 不追求名牌,提倡艰苦奋斗精神.2,家长应该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3,学校应该积极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如开设理财教育课等.五,研究成果1,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在消费时注重质量和实用,并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同学有比较严重的攀比心理,这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关.2,在研究学习中,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收获.调查过程,我们礼貌待人,向不熟悉的同学认真介绍情况,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在统计数据过程中,高度集中精力,面对没有趣味的数据,也要克服惰性坚持工作,端正了做事情的态度,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我们发现自己遇事更冷静,处事也多了一份成熟.附:中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1,你的经济来源:A,父母 B,其他亲属 C,你的储蓄 D,自己的劳动所得2,你平均每月的花费:A,300元以下 B,300―400元 C,400―500元 D,500元以上3,你的消费内容(从多到少排序,只填序号):A,服装 B,食品 C, 上网 D,音像 制品 E, 报刊杂志 F,学习资料 G,健身器材 H,化妆品 I,美发 J,医疗 K,其他4,你认为高中生每月花费应在: A,300元以下 B,300―400元 C,400―500元 D, 500元以上5,你认为消费合理吗:A,合理 B,一般 C,不合理6,消费时是否考虑经济状况:A,有 B,否7,你认为你周围的同学是否有攀比现象:A, 有 B, 没有8,家长是否对你进行过理财教育:A,经常 B,不经常 C,没有9,你认为对高中生进行理财教育是否必要:A,有 B,没有10,你做好自食其力的准备了吗:心理上 A,有 B,没有行动上 A,有 B,没有11,你消费时更注重:A,质量 B,品牌 C,实用 D,价格 E,无所谓12,你认为自己做过"财政计划"吗:A,有 B,没有13,你认为自己懂得怎样理财吗:A,懂得 B,不懂得14,你是否使用过银行卡: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没使用过 D,没 见过15,你手中有归你使用的银行卡吗:A,有 B,偶尔有 C,没有 D,很快就会有
132 浏览 2 回答
256 浏览 4 回答
295 浏览 3 回答
180 浏览 2 回答
182 浏览 6 回答
156 浏览 3 回答
118 浏览 4 回答
133 浏览 3 回答
271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3 回答
322 浏览 2 回答
274 浏览 3 回答
249 浏览 4 回答
83 浏览 3 回答
230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