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楚国历经八百余年的发展,由僻处丹阳一隅,到拥有 中国半壁河山;从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到问鼎中原,饮马黄河,不断 地发展壮大,成为“天下强国”。此间,楚国不仅位列“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而且创造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楚文化。秦灭楚后, 海内一统,而楚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则流传至今。 屈原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不仅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且还要有体现本民族精神 的典范。楚国的屈原就是这样一位跨越时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典 范。 屈原见闻广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正道直行,竭 忠尽智以事其君”,在受怀王重用期间,努力实行其“美政”理想。 他主张以法治国,“举贤才而授能”,并从制订“宪令”入手改革内 政。在外交上,则竭力主张改传统的联秦政策为联齐抗秦政策。这两 方面的改革虽符合历史实际,有利于楚国的发展,但触动了一些权贵 以及秦国的利害关系。内外反对势力因此互相勾结排挤诬陷屈原,怀 王不能明察,怒而疏远屈原。顷襄王即位后,又偏听“短屈原”的话, 将屈原放逐江南。但屈原并不因被放逐而改变“前志”,而是时刻 “眷顾楚国”,为表达其“存君兴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之意,以辞赋进谏。他痛恨那些祸国殃民的奸佞党人,同情人民的疾 苦,敬仰人民的英雄,特在《九歌》中作《国殇》一章,热情歌颂那 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在极度的抑郁苦闷中,他多次产生“远游以自疏” 的念头,但或以“览民尤(灾难)以自镇”(《九章·抽思》);或 因“怀乎旧宇”,终于没有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直至以身殉国为止。 正是这种执著的爱国情怀,似“受命不迁”,“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九章·橘颂》)的“后皇佳树”,构成了屈原精神的特色。 千百年来,历史选择了屈原这个实有的历史人物,充当体现中华 民族的精神的典范。历代帝王着眼于屈原“竭忠诚而事君”(《九章 ·惜诵》):唐代昭宗特地追封屈原为昭灵侯,宋代神宗等封屈原为 “忠洁侯”、“清烈公”,元朝仁宗封屈原为“忠节烈公”(《旧唐 书》、《宋史》、《元史》),等等。一些文人学者多从儒家角度, 引经据典评论屈原精神及其作品,汉代刘安首次把屈作楚辞同《诗经》 的《国风》、《小雅》相提并论,并对屈原忠廉正直、出污泥而不染 的操行予以高度评价:“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班固《离骚 序》引)。宋代晁补之认为:屈原爱君,“被谗且死而不忍去”,其 行其辞,“实羽翼六经于其将残之时”,可与儒圣同等。故他说: “原之敬王,何异孟子?”(《鸡肋集》朱熹认为:屈原“乃千载而 一人”,其“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其书可以发“天性民彝 之善”,“而增夫三纲五典(常)之重”(《楚辞集注》)。皆意欲 将屈原纳入正统的儒家范畴。而人民则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所受到的 不公正待遇深切地寄予哀思,不仅在他的故里秭归和投水的汨罗江畔 修建了屈原庙、屈子(原)祠和屈原墓,而且还以端阳节吃粽子和赛 龙舟的形式来纪念他。 屈原及屈原精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甚至于不同的国 度,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所倡议纪念的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就有屈原。诚如毛泽东所言:“(屈原)不 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 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 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费德林回忆录: 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 屈宋辞赋与中国文学 先秦时代,随着(《诗经》)热的衰落,以楚辞楚赋为代表的文 学崛起于楚国,并将我国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高峰。所谓 “自风雅(指《诗经》)寝声,莫或抽绪(继承),奇文郁起,其 《离骚》(代指楚辞楚赋)哉!”(《文心雕龙·辨骚》)即指此而 言。与此相应,涌现了以屈原为首,包括宋玉、唐勒、景差在内的楚 辞、楚赋的作家群体。其中,屈原以楚辞著称,宋玉等人皆效法屈原 而以楚赋见长。而水平最高、作品最多者,首推屈原,次为宋玉,故 后世或以“屈宋”并称。 楚辞作为一种文体,在民歌体式的基础上,开拓了宏大的篇体和 错落有致的句式。摆脱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的束缚,节奏韵 律富于变化,表情达意更为深刻而委婉。屈原利用自己所创的这一文 体,“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 界,把执著的人生追求与爱国主义思想融为一体。故“其称文小而其 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还采 用一系列的艺术手法,尤其是把当时流传的巫文化引入辞章,神游幻 境,驰骋想象,开创了以现实为基础、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特色的新文 学天地,从而成为当世及后世文学艺术的典范。 《楚辞》同《诗经》一样,是我国文学两大源泉之一。历代文人 学者几乎没有不读《楚辞》,没有不受屈作楚辞影响的。他们追慕屈 原,摹拟屈作楚辞,宋玉、景差开其端绪,入西汉而形成热潮。汉代 摹拟屈作楚辞的作品甚多,王逸《楚辞章句》所见11篇,如郑振铎先 生所言,“不过百中取一而已”。汉代以后仿屈作者较多,唐代柳宗 元“为骚文(楚辞)数十篇”(《旧唐书·韩愈等传》);清初王夫 之还将自己的仿屈作《九昭》收入其所撰《楚辞通释》一书中,尤为 典型。屈作楚辞真可谓“其衣被辞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 骚》)。至于“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诗 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吸引中国乃至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研究楚辞,是屈作楚辞的 一种深远影响。对楚辞的整理研究当始于宋玉,在汉代、宋代、明清 以及20世纪,都分别形成研究热潮。20世纪的楚辞研究不仅专著多, 单篇论文更多;涉及多种学科,影响更加广泛。此外,楚辞对其他诗 文、戏曲等等也影响至深。 《楚辞》在汉文化圈内影响也很深广,它在唐代传入日本,对日 本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此外,还被译为多种外语版本流传欧美及俄 罗斯诸国。 楚赋与楚辞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文体。楚赋虽“拓宇于楚 辞”(《文心雕龙·诠赋》),但它是在与楚辞完全不同的创作环境 中形成的。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本来“好辞”,但因在襄王身边 奉命而作,受宫廷御用性质所决定,结果不是以楚辞见长,“而以赋 见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司马迁将“辞”与“赋”明 确区分开来。但后世学者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导致了对楚赋的忽略。 楚赋是一种问答对话的方式,铺陈其事,极声貌以穷文,韵散结 合的文体。屈原的《卜居》、《渔父》发其端,宋玉的《风赋》、 《钓赋》,始标赋名,“与诗划境”(《文心雕龙·诠赋》),而宋 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是赋的成熟之作,其写法开汉赋名篇 《子虚》、《上林》诸赋的先河,对汉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宋玉的楚赋诸篇及其楚辞佳作《九辨》,借助《楚辞》、《文 选》、《古文苑》,得以广泛流传,影响后世。李白“屈宋长逝,无 堪与言”、杜甫“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的诗句,分别 表达了一些文人对屈原、宋玉的仰慕。他们的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 喜爱。总之,屈宋辞赋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文 化韵味,感染国人,影响世界。 楚人的巫、道与中国的哲学和宗教 楚人的巫、道,是指先秦楚国的巫文化和道家学说。巫以楚为盛, 道家学说是楚文化的特色内容,已为共识。这二者在中国哲学和宗教 的发展过程中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 楚人的巫文化可上溯到远古时代的楚先祝融。祝融为帝喾高辛的 “火正”,主“司天”,因功显名,故后世楚君多具有巫文化的传统。 熊绎、平王、怀王等,是“巫祝之道”的比较突出的信奉者,而著名 的巫学大师则是被称为“国宝”的楚臣观射父。 就其内涵而言,楚国的巫文化包括多神崇拜、各种巫术、飞升成 仙等等内容。它不仅渗透到楚国文学艺术等诸多层面,而且对后世宗 教信仰影响深刻。如:先秦时代,唯有楚人以东皇太一为至上神。马 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太一出行图》,太一在诸神中处于主神地 位;汉武帝重祭祀亦以太一神为至上神,显然继承了先秦楚人奉太一 为至上神的传统。神仙观念是道教的基本观念,得道成仙是道教的终 极追求。先秦时代的神仙观有两大系统,燕齐方士刻意于海上求取仙 药,楚地则重在借助灵物飞升成仙。楚地这种神仙观及其各种巫术, 都是后世道教神仙观和道教法术的重要来源。 道家学说,渊源于晚商时代的楚君鬻熊,而代表成熟的道家哲学 思想的则是春秋晚期的老子和文子。文子是老子的学生,楚平王的大 臣,他的思想对楚国朝政产生过影响。入战国中期以后,道家分化为 两大派系:即老庄学派和黄老学派。老庄学派以庄子为代表,黄老学 派,主要有�冠子、环渊等人。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在先秦各家学派中最富哲学内涵,对后世影 响极为深广。汉初,黄老之学作为“君人南面之术”,清静无为,与 民休息,治理战争创伤,使天下殷富,社会获得稳定发展。东汉以后, 道教兴起,道家学说成为道教的理论基础。老子被奉为教主,称之为 “太上老君”,其书《老子》被奉为圣典,称之为《道德真经》。后 来,文子、庄子也分别被尊为“通玄真人”、“南华真人”,其著作 《文子》、《庄子》也被视作“真经”,列入道藏。魏晋时代,玄学 兴起,玄学以老庄道家的无为学说为本,探讨纲常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最终使汉末陷入危机的名教重新焕发活力。唐初,李氏帝王出于巩固 统治的需要,信奉道教,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使老子的地位 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儒、释、道三教长期合流兼容,老庄思想对 佛、儒二家产生过重大影响。宋代理学开创者周敦颐的“自无极而太 极”的理论,就来源于道家的“有生于无”,“复归无极”(《老 子》)。老庄道家学说几乎在历史进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发生思想共 鸣。晚清民国初年,受社会危机与西方思想的影响,一些文人志士如 谭嗣同、严复等,重新审视老庄文本,并从中发掘“民主”、“自由” 的思想,再度将道家学说视为匡世安邦理论。当今世界提倡返朴归真, 回归自然,遵从自然规律,加强环境保护,道家“天人合一”的整体 观念,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不仅在国人中,而且在世界上 都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共鸣。 出土楚文化资料与现代学术文化 出土楚文化资料,主要是指考古发现的先秦楚人的文化遗存,包 括有文字的和无文字的两类。其中一些重要的发现,在我国乃至世界 学术界都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20世纪30~40年代,因盗掘先后在安徽省寿县和湖南省长沙楚墓, 出土了著名的“寿县楚铜器群”和“楚帛书”等重要文物资料。这两 大发现当时就在学术界形成了研讨热点。尤其是楚帛书流落到美国后, 其研究也逐渐国际化,促进和掀起国内外的帛书研讨热潮,并为中国 史研究走出疑古时代提供了帮助。 20世纪后半期,是楚文化考古成就最大的时期。 楚简批数多,数量大,居全国先秦简牍之冠。迄今为止已发现30 余批,其中已产生较大影响的有长沙仰天湖(M25)楚简、信阳长台 观(M1)楚简、荆门包山(M2)楚简、荆门郭店(M1)楚简和上海博 物馆馆藏楚简。尤其是郭店楚简,资料一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学 术界接连在北京、美国、武汉举行3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青铜器及其铭文也有重大发现,如安徽省出土的鄂君启节、河南 省浙川下寺春秋墓铜器群、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器群,等等。其中尤 以曾侯乙编钟编磬举世闻名,复制演奏,令世人耳目一新,为我国音 乐文化大增光彩。 楚国的货币也很有特色,主要有蚁鼻钱和金币。蚁鼻钱,是一种 有面文的仿海贝的铜质铸币。楚金币是一种称量货币。楚国是先秦时 代唯一通行黄金铸币的国家。据初步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土 600余件,总重量接近4万克。其中江苏省盱眙穆庄乡南窑庄出土的11 件“郢称”金币里,有一件长12.2、宽8厘米,重610克,有完整的 印记54个,半边形印记6个,是所见最大最重的一件。这些楚币不仅 为楚文化学界所重视,而且也吸引了经济学界人士参与研讨。 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享有盛誉,而领先于 东周列国的楚国丝织工艺则是先秦中国丝织工艺的代表。湖北江陵马 山1号战国楚墓,出土丝织衣物38件,丝绸片452片,既多且精,品种 齐全,色泽鲜艳,被誉为“丝绸宝库”,甚为丝织与服饰研究者所重 视。 楚地多宝,地下矿藏丰富,湖北大冶县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南北 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开采时间上起西周下至汉代,出产过大量的 铜矿,揭示了楚人,也揭示了我国古代采矿和冶铜的生产情况,填补 了中国冶金史上的一大空白。 楚文化丰富多彩,对楚文化的考察研究既有利于开发地域文化资 源,也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荆楚文化的八大特点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八大系列:1、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掘《长江开发报》1996年4月10日四版,裴高才同志题为《盘龙考古新发现,“商代”过大别崇山峻岭,我国兴建古城的历史重新改写》文章介绍,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教授20年来潜心研究整理盘龙城遗址及其文物史料得出结论:被誉为中国南方第一古城的商代盘龙城遗址,最近有新发现,该城的兴废历经近300年,它将我国兴建古城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提前到商代。“……将武汉城市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年。……改写了‘商代文化不过大别山’的历史……”。文章说,盘龙城于1954年防汛时发现,于70年代大规模发掘,迄今共发掘文物二千余件,其中大铜鼎、大铜、大玉戈等数十件文物为罕世珍品,属当今中华古文物之最。……令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叹为观止。中外专家们称,盘龙城系我国迄今发现最大最早,保护最完好的商代古城,是古代南方的文化瑰宝,是江汉大地的一座文物宝库,是“研究中国古城不可多得的标本。”文章说,盘龙城遗址东西长二千一百米,南北宽一千八百米,中心面积一百一十万平方米。拥有古城址、古宫殿、古城墙、古作坊、古墓葬等八大古迹景观……在已发掘的两座宫殿中,一座设有四室,周围是回廊的宫室,另一座布局为一大空间厅堂。两座宫殿为前朝后寝格局,系当时祭祀、册命、听政、出师、盟会等举行国家大事的地方,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同时,四周作坊林立、酿酒、制陶、冶炼业十分发达,系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据考古研究所近期鉴定,盘龙城兴建于商代二里岗期,荒废于殷墟一期,历经时间在二百五十至三百年之间。盘龙古城遗址与武汉市城区仅一河之隔。……为古代河流滠水、汉水注入长江的交汇地带!《长江开发报》的上述报道,无疑是“汉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命题的最新支持论据。一、它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兴建古城的历史是在汉水之畔开的先河,打破了史学界关于“兴建古城于春秋战国”的统一认识。二、“属当今中华古文物之最”的、代表汉水文化的数十件文物是从汉水之滨出土的;在商代汉水流域就有了“我国迄今发现最大、最早的”古城。三、从它改写了“商代文化不过大别山”的历史,把中国兴建古城的历史由春秋战国时期提早到商朝时期这一史实上看,正召示出了“商代文化过了大别山”,还是“汉江文化影响、造就了商代文化”这一新的急待重写的中华文明起源学说课题。《湖北日报》1996年5月31日第七版报道:“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海内外学者近三百人来荆州研究楚文化的冶金、纺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专家们认为,楚文化成就包括铜铁冶炼与铸造技术,磨漆彩绘工艺,丝绸加工技术,道家哲学,楚辞散文和音乐舞蹈,在当时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英国大英博物馆馆长罗森夫人说,“楚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生命力。(汉江流域的)楚文化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更令人叫绝:世界上第一块可锻铸铁;世界上第一块每平方厘米纺织170根丝的高密度绢;世界上第一件脱胎彩绘漆器;世界上第一架可连续发射20箭的弩,世界上第一张可折叠的大床……楚文化的精髓不仅熔铸于楚人后代的心底,而且成为中华民族所共有财富。”2、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3、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4、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5、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6、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7、江城武汉文化。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江城武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8、现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心打响第一枪,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以辛亥武昌首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创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曾经是大革命的中心。“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武汉保卫战、新四军五师司令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湖北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荆楚文化这八大文化系列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它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创新特质,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一是“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二是“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三是“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四是“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五是“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荆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楚辞读后感2000字(精选5篇)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楚辞读后感2000字,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以前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楚辞,但是总没有读过相对完善的全集,最近因为写论文要拓展阅读一些资料,便把楚辞放在了阅读计划中。
这本书注释有的相对繁杂,有的又失之简略,不算是最好的初级读物,作为研究级的初等读物倒是可以。在阅读古代文学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学术式的读法,但又不能过分感性蜻蜓点水,总的来说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比如读《论语》,读杨伯峻先生的注译,感觉非常好,也有学术上的启示,也会刻意挑出一两个问题拓展研究一下,但不会针对大量问题找几十种资料来参考。
我也做过少量的专题学术研究,学习使用严谨的方法讨论问题,得出看似正确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我追求的方向。还是希望自己能感性地与作品接近,但在叙述中不要出现知识性的硬伤。
文学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考证与解读,考证务求详实,解读则多自由,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解读者呢?且从平凡的阅读者开始吧。
《楚辞》在诗歌发展历程中是一种极其特别的文体,可以说“空前绝后”,集中取得了成绩(尤其集中在屈原身上),后代很难有大范围的发扬。这种文体就像一个绝顶高手,发了一阵大招以后就成为了传说。
学习汉语的人从古到今当然都无法绕过楚辞,通行的语文教材也不可能忽略,但是一般的阅读者总与之隔阂较深。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例,节选的《离骚》虽然是高考必考内容,学生却背诵困难理解更困难。不仅楚辞,《诗经》也差不多。真正喜爱《诗经》的读者如今并不普遍。
这种情形首先跟《诗经》与楚辞距离我们的时代过于遥远有关,尤其是现代文成为主要表达工具以后,许多词语都被束之高阁,成为了语言上的“文物”,缺少使用,自然不能普及。
然而,了解过去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冲动,我们总会一再回望过去,接近那些优美的辞章,并且总会有人从中获取幸福。
谈论《离骚》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足够长,足够丰富,足够荡气回肠,说实在的,我这样的平庸读者配不上这样的作品——很难平视,不免仰视。
大学的时候在湖边背《离骚》,重庆的空气很少流动,因此全身呼吸不是特别顺畅,湖水也不是活水,现在想来都有些气闷。勉强把这第一长诗背完,算是证明了自己确乎是个文学院的学生。
后来就渐渐忘掉,只留下一些印象。阅读就是如此,你与许多作品作美好的相遇,却难以一一长相厮守。此次重逢,可以仔细聊聊,分别之后,不知道又要何时才能有机会聚首。作品是最无私的,你在红尘载浮载沉,它们一直在那里静静守候,等着你抛掉多余的顾虑,来作安静的交流。
屈原这样的做过大官,心系家园,最终殉国的大诗人,也许“向死而生”四字可以较为简洁地说明他的生命。一千多年后,同样是爱国诗人的文天祥写过这样的诗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两句诗如果屈原读到,也会“于我心有戚戚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到这里,屈原介绍了自己值得骄傲的出生以及自己对高洁人格的执着追求,使用的笔法可以说十分雅正。
生来即是贵族,并且极其在乎自己的身份,竭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种勇于自我担当的贵族如果多一些,则国家幸甚。而楚国的现实恰好相反,许多王朝的实际情形也是,贵族着力于维护并扩大自己的利益,推着国家进入灭亡的深渊。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历史的反复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好的时代制约人性之恶,发扬人性之善。坏的时代释放人性之恶,遮蔽人性之善。
对现世生命有高尚追求的人总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更多的事情,遗憾的是屈原生命的许多时间还是被迫浪费掉。另一个没有浪费掉的例子是诸葛亮,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我这样断第二节,可能与一般的断法有区别。这样断的理由是本节主要表达对君主和党人的不满。通篇里,对党人一般都是极尽斥骂之能事,对于君主则主要是怨刺。作为臣子,在古代大概也就只能是这样的态度了。从今天的社会契约立场出发去抨击屈原的所谓愚忠,倒也可以启示今人,但也无损于屈原的伟大。在古人那里,美政理想总是与君主联系在一起的,君主即是国家,国家即是君主,摊上一个昏君,做不成大事,就只能被迫成为一代诗人。幸耶?不幸耶?屈原自己恐怕并不喜欢这样的命运。
本节前四句突然从讲自己转到谈政治,从笔法上来说不够圆转,算是一处瑕疵。
离骚,犹离忧也。我看离骚,通篇“寻求”二字。屈原实已看破,但不罢休,看破之后,还要寻求,上天入地,求不得,死。屈原是中国的浮士德。浮士德临死之前,说:美!得其善终了。离骚末段,屈原写“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居”。屈原到底看破之后,没有看破这个看破。这是老子的境界。唯有如此,天地之间,才能相安无事。
屈原是很有姿态的,他哭,不是胡乱大哭,要拿柔软蕙草,才掩面大哭。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他手持兰草,菱叶为衣,莲花为裙,帽子高耸,佩剑奇诡,行走在幽昧竹篁之中,极其讲究,做足悲哀的姿态,有趣,如同电影画面。屈原创造了中国第一个诗人形象。中国第一个诗人就是如此器宇不凡。“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制支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各的乐事啊,我偏好美洁已成自然。)中国最早的唯美主义宣言。
骚体,浓醉之体。屈原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实为不然,屈原是浓醉之后说醉话,酣畅淋漓,反反复复,老子是酒后吐真言,说一是一,不肯多说。
愈是古代的人,与神的关系愈近。抛去“生产力不先进”不说,我认为彼时的人,更有神性。现在的人,只剩下了被教化了的“人性”。 屈原笔下天地、日月、山川、鬼神,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诗经是穿着粗葛布,风中沁着汗水味的,最常见的植物是篙和艾草、葛叶,间或提到桃花、杨梅。离骚,九歌,熙熙攘攘地涨满蕙草、灵芝、椒树、莲花、荷花、兰草、木兰、秋菊、辟芷、江离的香气。“芳芳菲兮袭予”“芳芳菲兮其弥章”。时人著有一本《夏木簌石的百合》,也可写一本《屈原笔下的植物》。
“余处幽篁兮不见天,路险难兮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兮神灵雨。” 54字,幽篁道险山巅云朵黑夜东风。 汉语的浓度。屈原是造境的大师。屈原幽昧之境,后世李长吉得其真味。
屈原字灵均,灵,神也,均,调也。“灵”与“天”结合,“均”与“地”对照。上可安天,下可安地。忠君为地,忠君不得,飞天。
宋玉的悲哀是天高气清的悲哀。木心说屈原是瓦格纳交响曲。那么宋玉就是肖邦小夜曲。
宋玉的写法有现代因子。他写:凄凉,若人在远行,又像登山临水送人踏上归程。“憭溧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读楚辞,陌生化的观感,经验之外的诗性。古文,陌生的兴奋。
读书是自我流放的教育。
现代人,比以前可怜的,要被迫接受更多的试探。
越思索,越茫然,于是,便把茫然写下来,这就有了文学。看书,和看画一样,看不出真理,而是一团茫然,一片美感,是一阵钟声,消失在云里。
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心无杂念,宁静超然,不滞于物?
有多少人,在平静的外表下,有太多的纠结与挣扎在内心深处暗流涌动?
又有多少人,能把这些纠结与挣扎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没有赤子的情怀,没有博大的胸襟,如何能够?
在《楚辞》诸文中,出现了许多许多人物,如女媭、灵氛、厉神、太卜郑詹尹、渔父和巫阳等。而这些人,或者曾经存在,或者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其实这些人的角色、话语、观点就是屈原内心深处复杂矛盾心情的展露,纠结挣扎内心的呈现,但到最后,他都做了明确的抉择。
一、欲立功业与弃世离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老冉冉其将至,恐脩名之不立”。在此,屈原明确表达了作为一个已达知天明之年的有志之士的政治抱负与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可是却一再从罢官到流放“九年而不复”,乃至再流放。国君也从寄予重任到“不余听”到怒而迁之……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认同感又有很强的政治预见性与参政能力的人来说,这种境遇是多么的郁闷啊,内心将是多么的纠结。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一再吟咏“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欲立功业而不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竟至“呼号莫吾闻”,最后只能以自沉作为自己最后的一声呐喊!
二、思君与怨君
屈原对怀王是有着深深的眷恋与感激的,“惜往昔着曾信兮,受命诏以朝诗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秘密事之载于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可是后来,却被党人蒙蔽,“中途而改道”,“含怒而待”,最后还签下“黄棘之盟”,这与屈原提出的“联齐抗秦”的主张南辕北辙,且最后也使得自己命丧异国。对于这样一位君主,屈原既有出于怀王最自己态度的幽怨,自然也有对楚王离贤君太远的无奈。于是他又吟咏“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介子忠而里枯兮,有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悠悠”。
在这段文字中即提到明君,又提到昏君,还提到先寐后寤,可是悔之已晚的晋文公。这是多么的委婉曲折而有愁肠百结啊。在诸文中,直接出现怨句“君无度而弗查”、“惜壅君之不识”、“与余言而不信兮”、“施黄棘之枉策”。甚至想到要选择一个明君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也有如慈父般的眷眷之情:“恐皇舆之败绩”“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何不改乎此度”。如此的拳拳,如此的百转千折,最后选择依然是为国沉躯。
三、去与留
“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借灵氛之口,屈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一种呼唤,即离开楚地,另奔汤、禹、武丁、齐桓之类的明君,乘“方壮”之年,“远逝而自疏”,周游上下,立一番功业。可是,就在“忽乎吾将行”之时,用仆悲马怀,顾而不前来来表达自己最终的抉择。即使是在流放且毫无起用征兆时,“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返”、“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最后“鸟飞返乡,狐死首丘”。在《招魂》一文中,也借用巫阳之口,一再重申此种抉择。
四、坚守自志与随波逐流
借助女媭责备的口吻和厉神占卜的梦境,屈原向我们展示了发自内心的另一种声音——“何不变此志也?”,并用了鲧“直以亡身”的实例,这其实也是一种现世的深切关怀,即可以荣享富贵,又可以朋友相交,至少可以温饱终日。可是同时,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发出嘹亮的呐喊:“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离愍而不迁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宁逝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常态”。最终在《渔父》一文中明确抉择:“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五、执着与逍遥
在《九章。悲回风》中,屈原为我们展示了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在《渔父》一文中,更是通过渔父这一艺术形象给我们明确展示了“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的游戏立场。在给予明确回应,之后,还留给我们莞尔一笑的神情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余音。足可饶梁三日。
可是,同样最终是皎皎于世,最终,屈原无法只忘情于个人的逍遥,不能放任对楚国的责任感,最终离去!
纠结、挣扎、抉择、自沉、殉国,由这些组成的的内心,经历后的抉择,你能不感动吗?
楚地,一个文化的烙印,其倜傥神秘,犹如含情脉脉的眸,时时抓住我的灵魂。
屈原,一个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辞,犹如无处无形的风,时时拂过我的心尖。
那种忧郁,那种愤懑,那种千转百折解不开理还乱的惆怅,归根结底,都缘于那些溶入灵魂的深沉的爱。
一、对楚地的爱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就是这个句子让唤醒了久违的泪水,如此的不加设计,不加酝酿的流泪!能够想象,当屈原在吟到此处时,该是如何的百转千折,如何的泪雨滂沱!
其实,凭着屈原的才能和见识,要在别的诸侯国谋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职位并不会是什么难事。况且在东周时代分邦建国的体制下,离故土远赴他国并不是什么“叛国行径”,也不会有来自道德的谴责。士的横行各国,诸侯、卿大夫的养士之风也非常的盛行。
在《离骚》一文中,借助灵氛口劝屈原离开楚地,远走他国:“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又有巫咸更为明确的指向 ——臣择君并用了一系列的史例:“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在此屈原也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极端矛盾之情,也考虑,甚至真的要“历吉日乎吾将行”。可是就在那一刻,他还是以仆悲马怀的委婉表达来展示自己的选择。真的,什么才能让一个极具才能的人人在即将远离故土时体会到仆悲马怀而不是壮志满怀,最终还是以自沉作为挽救楚地的悲壮的讽谏?而如果《招魂》确系屈原所作,则更借巫阳口吻明确“魂兮归来”的抉择。而在《橘颂》中则借颂橘再申自己“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志向。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表达,最后都归结于对楚地深深的眷爱。
二、对楚君的爱
对于怀王,屈原是怀着深深的知遇之情的。虽然在血统上屈原也算是一个贵族,但要被重用,官至左徒,对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也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在《九章.惜往日》中,屈原明确提到怀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的程度。所谓“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如此的待遇让屈原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可是后来的怀王,却是“羌中道而回畔兮”、“与余言而不信兮”。最后,屈原被罢官甚至流放。而流放的原因居然是屈原对“黄棘之盟”的强烈反对!而他的反对、抗争的所带来的反应却是:“荪佯聋不闻”,乃至流放,“九年而不复”!美人迟暮,人生几何啊?
历史证明了屈原预见的准确性,盟约只是让秦国可以更好的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而其的`虎狼之心更甚。怀王果然被扣,最后客死他乡。可以想象,当时的屈原应该是多么的无奈伤悲加愤懑。可是即使这样,他也只是强调楚王是聪明但被党人遮蔽、欺。当我们一篇篇看下去:《哀郢》、《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我们怎能不被感动?
在怀王被扣后,主张积极营救,可是对于顷襄王而言,难道不是乐观其势?为了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残杀都常见,更何况是借他人之手曲行己意!
可怜的屈原,爱的如此的坚贞,如此的不识时务。可是因时务而流变的所谓的爱,是真的吗?
三、对修德的爱
在《楚辞》诸章中,无时无处,都洋溢着屈原爱德胜过爱身的情怀。用大量的丽花香草来借喻自己高洁的品德,江蓠、芷、秋兰、木兰、宿莽、留夷、揭车、杜衡、菌桂、薜荔、芰荷、芙蓉等等。不仅自己,对于自己担任三闾大夫时培养出来的楚地人才,也是一样的期望。“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也就是宁可看到他们因故萎绝而不愿看见他们被污秽直道德败坏。因直谏而遭到如此待遇,却不随流俗而改志。在《离骚》一文中,借女媭之言责备曰:“鲧婞直以亡身兮......夫何茕茕独而不予听”。又借厉神之口劝之曰:“君可思而不可恃兮......何不变此志也?”。可是在诸多文章中,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申明: “亦余心之所善牺,虽九死其尤未悔!”、“宁溘死已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罚!”......
他放弃苟且钻营,随俗流变,坚持己志,最后以自己的躯体的陨落为修德作最后的殉葬,为他的一生画上史诗般的悲剧结尾。这样沉重的爱有多少人能够拥有?
有多少人在历史的流沙中来了又走了,连淡淡印痕都未曾留下。
有多少事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又谢幕,连隐隐的歌声都未留下。
有多少爱在历史的舞台上如流星般划过,又被夜幕淹没。
可是屈原带给我们的爱却是如此的厚重,如此的感人。这就是他的痕迹,他的歌声,他的那道永恒的光。
我们缅怀每一位先贤的方式似乎只剩下了仰望,正如我们阅读他们遗留下来的作品时永远怀着和其他读者同样的情感——敬佩一样,我们似乎忘记了,我们的先贤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人,而他们的作品也只是对自己生活的反省和回忆。
适合我们缅怀先贤的方式大概只能是仰视了吧,不要觉得这个姿势难受,我们可以找一堆蹩脚的理由让我们舒服一点,比如我们的时代太过和平了,我们的时代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我们的时代大家都在为生存忙碌,我们的时代大家都各自安好??好像,我们的时代不需要英雄,我们是一个务实的时代。
爱国的故事在时间的河流里打起太多的浪花,同样的情节,同样的情感,唯一不同的也只是登台的人。这些“量产”的人事虽然繁多,但从不会觉得枯燥,因为后来者看向他们的目光里只有敬意。是他们,让这个遵循规则的历史的车轮在轮转时发出巨大的声响,是他们,让被生活所支配的活着的人类感受到人性的伟大。那些在岁月侵蚀下的身影,依旧同样挺拔。然而,公元前278年,汨罗江畔的他此时却风骨傲然的从我的脑海路过。那个身影的名字,叫作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有着高贵的血统且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的他,似乎从降生的起就注定了不平凡。他生活的氏族是和楚国皇室有着血脉关系的楚国三大王族屈、景、昭中的屈,贵族的身份和教育为他增添了“内美”和才华,“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他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被提拔为左徒、三闾大夫,入则与怀王商议国事,出则迎接宾客、应对诸侯,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坏消息来的更快。在他忙于为他的大王修改宪令时,志向远大而能力有限的楚怀王轻信了小人的挑拨,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将屈原贬谪,在扼杀屈原的同时,也为楚国敲响了丧钟。人的遭遇就是这样,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而且有时候,做选择的并不是你自己。屈原的第一次流放是在公元前313年,拒绝了他建议的怀王为了秦国的六百里土地,与齐国断交,且贬谪屈原,结果楚国丢掉了汉中的土地。陆陆续续的勾心斗角,最后楚怀王把自己“送到了秦国”,结束了尴尬的一生。屈原的第二次流放是在公元前293年,楚顷襄王在秦国的威胁下“不忘欲反”的时候,屈原向他指明了怀王的下场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然而直言的他再次的被令尹子兰所害,被贬出朝,从郢都到夏首,再从夏浦到陵阳。屈原在走完自己贬谪路线的同时,也悄悄地走到了自己的生命的终点。公元前278年,楚亡。公元前278年,汨罗江畔,屈原投水。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一个悄静无人的时候沉入江底,却不想掀起了滔天的巨浪,以至于后来者看他的角度,从来都是仰视。而能让我们平视的,幸好还有他的文作。也幸好,他除了是英雄,还是诗人,所以我们不用承受与这个时代不符的金戈铁马的沉重。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喜欢申椒、菌桂的人,那里会比得上佩戴蕙茝的君子呢,但是近申椒、菌桂之人高张,纫蕙茝者无名,这该怎么解释?“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看到愁苦而终穷”,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不能转换角色,自然只能贫困潦倒,精神上的清醒,是最大的独活的悲哀。然而我们所的,恰恰是你所忽略的。你用千年前的笔墨,执着的告诉后世的我们你的坚持:“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似乎你忘了自己被贬的遭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不是只要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的事物,你都会为他付出自己的生命呢?你说你要为楚王开辟一条强国之路,但是草木凋零,你所比喻的“美人”早已迟暮,时局易变,你不想就在这个流放之地无所作为,你想“指九天以为正”,来表明你对君王的忠诚,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处,“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举世皆浊,而你独醒,那又能怎样?一支笔,
如何撑得住大厦将倾,如何挽狂澜于既倒?我是不是该觉得,你才是没有醒着的人?“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你也知时光老去,却偏偏还惦记着为国效力;“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你愿做他成功的奠基石,但他愿意选择你的道路吗?也许,当年也有人像我这样的自私的嘲弄你,你给千年的提问者、傲慢者、自私者的答案却始终如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说的也对,成功的路途漫漫,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帆风顺的走到终点,也不是经历险阻之后就会品尝到成功的果实。你比我们豁达,我比你小气。你知道吗?他们说你愚忠?其实,我懂,你忠诚的不是楚王,而是楚民,是楚国,是家族。但,我能看到的全是你的悲壮。
213 浏览 4 回答
291 浏览 2 回答
303 浏览 5 回答
353 浏览 2 回答
318 浏览 3 回答
82 浏览 3 回答
82 浏览 3 回答
162 浏览 5 回答
94 浏览 4 回答
212 浏览 2 回答
324 浏览 4 回答
258 浏览 4 回答
130 浏览 2 回答
242 浏览 7 回答
216 浏览 6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