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急不躁,寻找造成困境的原因。对症下药,逐个加以解决。 2·可以更换环境,重新适应新环境。 3·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更新观念。 4·不断了解行业动态,能够把我职场的动向,从中发现未来发展的机会。
有的人一天到晚在公司忙得四脚朝天,有的人却整日在办公室里闲来无事混日子。 做资料管理的Mark说:“我的工作太无聊了!每天上午一点事情做完后就开始守着电脑发呆,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可干,领导难得想起还有个我。每个月到手才2500块,工作没有价值。都27岁了,感觉自己每天就是在虚度人生。” 在某集团公司上海分公司做文员的Lisa也在为工作太“闲”而发愁:“基本没什么事,整天上网聊天、偷菜、打游戏,听上去好像很舒服,但我不喜欢这样的状态。有事做我会觉得比较充实,而且这份工作我并不喜欢。有人说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的是这样吗,我很困惑!我只是希望看得到前面的出路,现在的状态,烦透了!” Demo在某营业厅卖手机,她说:“我的工作就是站柜台,有人的时候介绍推荐一下产品,没人的时候就坐在那里发呆。几张产品资料彩页翻了又翻,实在没啥可看的。大家都在上网各玩各的,一上午接待只接待了3个客人。闲,闲得要发疯了!” 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职场,职场“闲人”有着相似的通病:工作没有价值感,前途迷茫看不到出路;职业危机深重,被边缘化,成为了最易被踢出局的“隐形人”。 造成“闲”的原因可能来自主、客观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事者缺乏对自我职业的掌控和规划。这类职场“闲职”往往可替代性强,缺乏目标和价值感,常此以往,不仅影响个人的职业心态,对长远职业生涯发展也极为不利。 职业规划师提醒职场“闲人”们,要寻找走出当前职业困境的突破口,有三大策略可行: 策略一:“混沌”之时找方向 这些觉得苦闷的“职场闲人”们,大多是空耗大把时间的迷茫者。之所以会困惑的根本原因是,懵懵懂懂撞上了一条自己不适合也不了解的职业道路,始终无法正确判断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不喜欢、没 *** ,不适合、不顺利,造成了工作混沌和游离的状态。 不仅如此,长期处于“混沌”状态下的人,终日浑浑噩噩,工作能力差强人意,都使得“混沌”群体在寻求新工作的过程中无所适从,举步维艰。更多人苦于不知道今后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起步,深陷于职业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欲摆脱目前的“混沌”状态,首先要“找方向”,即积极行动,做好准确的职业定位: 1、理性分析,调整心态。首先要理智客观地审视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心理状态,把自己的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和不匹配之处都如实地摆出来,理性分析目前工作不如意的深层原因。 2、分析利弊,扬长避短。找出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同时把自己过往的知识和经验重新梳理,启用潜在的价值。 3、找准定位,远离混沌。通过职业取向、商业价值以及职业机会三大系统找出的最佳职业定位及职业。澄清自己内心的想法,学会调整和沟通,在新的阶段抓住最重要最想要的,牢牢锁定职业目标。 策略二:“悠闲”之际找事忙 假如暂时没有很好跳槽机会,或者认为转型的时机还未到,那么当前要做的就是充实那些空闲的时间,找事干,让自己忙起来。 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有计划地参加一些有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可以是提升个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也可以是提高自己表达、演讲、销售技巧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还可以加强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参加求职及职业规划技术方面的特训等,以保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另外,可以主动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主动担当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看似是替他人分担工作,实则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工作经历,也向老板展现了个人的能力,为将来争取更大的工作平台。 策略三:“边缘”之上找机会 “闲”处待久了,压力也小了,不受人重视,处在公司的边缘地位,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做的工作没有什么价值,得不到同事和上级的承认,产生职业疲惫感。职业规划师认为,要积极摆脱这种状态,“闲”人应该找机会来表达自己不希望被忽视的愿望,发出自己的声音。 比如,可以与上司充分沟通,让他知道你的职业抱负和职业发展规划。抓住一些好的工作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多与同事交流,开启人脉等。 不过,面对形同“鸡肋”甚至没有希望改变的闲职,且真的干得不开心,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建议还是要果断弃之,结合个人职业定位和规划,找一份更能展示和锻炼个人能力的新平台。 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理想工作的首要标准是“做自己喜欢并且有成就感的事,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可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实地工作,为更好的“收成”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 尽管累到极点时,很多人会做一些希望能够“钱多活少”的白日梦,可事实上,一旦真的“闲”下来,马上又会陷入恐慌的危机。职场“闲人”想要尽快让自己忙碌起来,认清自己,准确定位,盘活个人所具备的潜力和资源,规划长远才是关键。 来源:《经理人》杂志
员工们日复一日工作,尊敬上司、待人热心、处世诚恳,深信总有一天能实现心中的梦想。然而,却总是被加班、减薪、中年危机、解聘、银行催房贷等梦魇折磨。无所依靠的念头,偶尔也会让他们发出质疑:为何越是勤奋努力,就越是要在微薄薪水和生活现实间挣扎?到底这属于社会的常态、抑或是自己正缓慢地被社会淘汰? 努力的烦恼 何平坐在专为公司高层员工设定的高职餐厅里吃饭,看着周围的餐桌上大家都在低声谈笑,自己却总是独自一人,很有挫败感。 从深圳调往北京总部不久,同事们开始疏远何平,5年来,“午餐文化”这一写字楼现象似乎渐渐与何平无缘。何平的同事和下属都不喜欢他,这一点何平自己心里很清楚。但是无论他做何努力,都收效甚微,他越想和同事们亲近,同事们就越排斥他,即便何平主动要求和他们在一起吃午餐,餐桌上的氛围也由轻松变得低沉。何平很沮丧,干脆也不再做努力——自己一个人吃饭还清净些! 人际关系寡淡也就罢了,工作场合毕竟不是交朋友的地方,但是工作上似乎也越来越不对劲——越想做好,就越是无法得到好的结果。 受母亲的影响,何平奉行“万事不求人”的行事原则,什么事情能自己做,就绝对不愿意麻烦别人,他不喜欢“骚扰”别人;同理,若别人请他帮忙,只要他认为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就会断然回绝。事实上,他很反感自己的下属之间有太多的工作上的交流和互助,原因有二:一方面,部门的有关工作内容必须保密;另一方面,只要员工们之间走得太近,何平就总是会有“失控的感觉”。 若有员工向他请教,他总是很不屑一顾的样子,说一通教训的话,然后让下属自己想办法“找出解决方案”,并随时向自己汇报,这样的做法非常挫伤下属的自尊心。 为了能够“控制全域性”,即使工作繁重苦闷(他并不是很喜欢自己这些乏味的工作),何平也不会放手给下属或者向其他同僚求援。每天从早到晚努力加班,成了公司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由于夜夜加班,何平回到家倒头就睡,与父母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他妈妈曾忧心地说:多年来你几乎夜夜加班,个人生活上却没有什么进展,钱也没挣多少,你究竟在忙什么?你怎么想的? 何平的心里其实想得很多:原本期待靠努力和勤奋可以晋升、加薪、买房、买车,然后娶妻生子,不再依靠父母…… 可他发现自己离这样的梦想愈来愈远——最近,老板提拔了何平的一个下属,还给了他“高阶经理”的职位,原因是这个新经理“喜欢与他人分享资讯,善于调动和共享资源”。在老板的授意下,新经理正在逐渐接手何平的工作,老板还对他提出了减薪的“建议”。 何平知道老板是在架空自己,希望自己主动提出“辞职”,但是何平心有不甘,他不明白:为何那个总是在上班时间和同事们谈笑、一到下班时间就离开公司的人能够替代终日加班、辛苦忙碌的自己?为何自己“越是努力,就越失败”? 出于沮丧的心态,何平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一个推销员之死》——年届不惑的威利,辛勤地工作,深信总有一天会实现他的发财梦。却接连面临减薪、解雇、家庭破碎,最后威利在落魄潦倒、身心俱疲的情况下,选择了“砰”一声巨响撞车,留下钜额保险金给家人。 目睹一个“好人”的悲剧总是让人鼻酸,威利的故事对何平尤其震撼,自己目前的处境几乎就是威利的翻版。“我会不会是下一个?”无所依靠的念头,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压迫著何平的胸口,让他透不过气。 很多员工在抱怨:为什么我努力地想解决问题,可是总是无效,甚至情况越来越糟糕?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是同样有效的,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上,当一个员工陷入“人脉”的泥潭时,如果他越努力地挣扎,他就下陷得越快。显然,何平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注定了效果会适得其反——越努力,越失败。 人脉的“泥潭” 在人际关系上,很多类似何平的员工会陷入“越努力与人亲近,却越受排挤”的怪圈之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从内心排斥人脉资源的维系。“万事不求人”的信条使他们只注重提高工作技能、注重工作投入,却从未好好考虑到人际关系——一种如何让自己更好地融入组织文化、更好地使他被组织其他人接受并理解的智慧。 当周围的同事渐渐与他们疏远之后,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寻找问题滋生的原因,而是找了一个生硬的解决方案,令同事与下属不敢接受自己的友好。遇到了拒绝之后,这些员工也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耐心,于是又立刻回到原点。 与何平一样,许多新员工每每来到一个陌生的职场环境,带着满腔的热情与 *** 投入到工作中,以为只要埋头苦干就可以赢得上司赏识、受到同事欣赏,其实这种想法非常错误。 在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往往就是人脉的比拼:谁把人脉经营得好,谁就能更容易受到领导及同事的支援,拥有更多的人脉资源与潜在机会。 职场上很多人做着单调乏味的苦差事,就像苦行僧一直忙碌地工作著,而这个时候,另外一些渴望成功的人正在建立自己的人脉。野心勃勃的人总是把时间花在筹谋事业上。 此时,何平的直属上司或人事经理应该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并为他提供职场生涯规划:第一条路径,走职业经理人路线。在进行人际关系学习培训的同时,培养其转型为更加独立的、以解决企业问题为核心的职业经理人;第二条路径,在提拔别人的同时,为何平提供横向发展的机会(侧重团队合作),使其快速从职业生涯的泥沼中走出来。 “努力”的偏执员工怎么救 对于HR来讲,与“努力”的偏执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沟通并不容易,他们或害怕改变或缺乏耐心。此时,HR管理者需要与员工一起,帮助其找到纠结与偏执点,并通过规划和提升计划,试着突破瓶颈。 第一步:找职业方 内在探索:通过对职业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四个方面的分析,初步确认员工的综合素质。请他谈谈最困扰的一件事,并讲出他认为的难点在哪儿。此时,可能存在较模糊的范围,HR需要与员工一起,将范围具化,罗列出三项最严重的困难,如与某位同事不和、惧怕交流等。 外在探索:通过对教育背景、职业经历、职场状况、重要他人的探索,将上述3-5个方向缩小到1-2个。 第二步:找执行的动力 物质动力——量化其长短期生活目标。例如:10年内他想要一套房子加一辆车。通过量化后,员工往往会发现,他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比如,他想拥有一套60万的房子,那么他只需要年存款保持7万,通过3年努力,就可以支付首付,实现愿望。通过此类目标细化的方式,点亮员工对工作的热情,细化其如何达到7万存款——接受改变,克服第一步中找出的弱点。 精神动力——通过成就感、人生价值感,促使员工发现工作兴趣所在,积极面对生活。 第三步:制定一个长短结合的执行计划 计划出一个月、半年、一年,员工该做什么工作、学习什么知识或技能。 第四步:在执行的过程中适当调整计划 这一点最重要,因为这是促进员工持续保持状态的关键。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什么样的变化都可能发生,当发现员工原来制定的计划不可能继续执行时,要用职业规划的理念适当调整。否则他们又会陷入职业泥沼。 一些员工越努力越失败,往往陷入了某个极端并拒绝改变。HR及企业需要做的是,为其指明发展方向,并根据员工需要,设计安排一些“发展性”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根据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培训计划及科目,参考能力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当然,对于一些拒绝好意又顽固不化的员工,选择放弃是明智之举。
上下相处之道:尊重 “为上不能爱下,为下好非其上”是指做了上级却不能爱护下级,做了下级却喜欢非议上级。 《孟子 离娄篇下》中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看成为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如同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为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上级若能爱护下级,关心其发展,必然也会换得下级的尊重。 能当上级者,必有过人之处。为下,虽不必事事恭听,但也不应背后评判,处处非议。如三国里,孔融自视望族,对曹操几经辱上。飞扬跋扈,不看主流,混淆是非。一代圣人之后,最后因语言不检点招来横祸。 敬人者,人恒敬之。上级礼贤下士,下级尊敬上级,将心比心,内外相依,上下相随,方有“礼”和“忠”。 同级相处之道:真诚 同级相处之道:真诚 “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意思是当面没有给他人好脸色,背后又毁谤他。 《菜根谭》中洪应明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是说当面不责备他人小的过错,不乱非议他人可以不惹是非祸害。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人生观千千万万,必不尽相同,若非议传入他人耳中,小则影响和谐,大则事事碰壁。遵循宽厚待人的文明指示,真诚待人,不抱成见,远离是非的中心漩涡,可避免自身越卷越深,工作受到冲击。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从管住自己的嘴开始,不伤人,亦会因此少受伤。 识人待人之道:谦虚 识人待人之道:谦虚 “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意为知识浅陋,德行不厚,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又与别人相差悬殊,但对仁爱之人却不推崇,对明智之士却不尊重。 刘邦一介布衣,却能让张良、韩信、萧何为其所用。假若他傲慢地接见高阳名士,却不知改正,最后又岂能让这些名士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幸好他及时察觉自己出身布衣,明白与名士的差距,懂得与名士合作,才成就大业。 朱熹解释孔子的思想时说:“责已厚,故身益修;贵人薄,故人易从。”这种宽厚待人,严于责已的思想方法和处世态度,今天仍然值得学习和发扬。 见识浅薄者容易自大自狂,若不能察明自身,提升自身素质,又对他人狂傲,无法结识有才干的能人,到重要关头,凭自己微博之力,恐不足以担大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首先要带眼识人,提升自身眼界,对能力高于自己的人表示推崇。 身居何位就做好该位置的本分 纵横职场者,需深谙为人之道,摆正位置,身居何位就做好该位置的本分,避免卷入口舌之争,交往远近适宜,真诚谦虚,听善言,去浅薄,方可身在其中,却对是非片叶不沾身,固守自我,提高自我。
职场透明人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成为职场透明人的原因所在,是不是自己只埋头工作,对同事们不够热情,还是说自己的心态不够成熟,才使得领导不便委以重任。只有反思自己,才能找出症结点。 职场透明人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宠辱不惊,心态放平,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失误和挫折,或许情况反而会有好转。 职场透明人应该加强学习,不定期的参加培训班,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职场透明人应该积极主动的展现自己。多参加同事的业余活动,在工作上尽量争取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多主动几次,别人想不注意你也难。 职场透明人的存在应该说跟很多因素有关,同事们不热情、领导不关心自然也是原因之一,然而职场透明人不应该被动的等待别人的关心,应该积极主动的表现真我,才能摆脱被忽视的困境。
职场半新人,也就是在工作半年以上,对工作产生倦怠感,没有 *** ,没有动力,没有方向,倦怠期的职场半新人怎样走出困境?案例分析,如果你的身上也有他们的影子,就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职场步伐啦! “别做穷忙族” 刘余真 入职:6个月 职业:广告公司文案策划 很多有进取心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准备大干特干,显得风风火火。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只是瞎忙、穷忙,没忙出成果来。我刚到公司时,为了表现好人缘和团队精神,老员工们有什么要求,我都尽力满足。给经理打字、帮同事影印、替大家订快餐,工作上也是任劳任怨,什么活都愿意接,想着多做多学习,尽快融入公司。但是,老板对我却没有表现出欣赏之意。开季度总结会议时,他对我的评价是,工作虽然热情,但缺乏主次之分,不善于规划。当时对我打击很大,事后想起来,大概是因为帮同事打杂让老板几次找不到我,差点误了事。毕竟,我来这里工作,最重要的是得到老板的认同,把老板要我做的事情排在第一位。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学习说 “不”了。每天进行计划和总结,每周向老板汇报工作程序。果不其然,年末的总结会上,我如愿得到了老板的夸赞。 总结:倦怠期的职场半新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你的职业发展最重要的人和事上。 “辞职不要瞎起劲” 崔巖新 入职:7个月 职业:IT工程师 工作这半年,我曾经有过跳槽的想法,当时常到网上看人家晒工资条,越看越沮丧。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拿到手的竟然只是人家的零头。心理一下子失衡了,有点怨天怨地的味道。甚至想干脆跳槽得了。后来自己想明白了,高薪有高薪的压力和不满,关键还是看自己想得到什么,职业方向是什么。说到跳槽,我发现我们这些职场新人都有一些共性,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辞职,逃到没有压力的地方。我一个专案组的同事就因为这个原因辞职了,后来也没找到特别好的工作。可能是因为刚毕业的人过于理想化,不能容忍不完美,总想找一份量身定做的工作。其实遇到问题时,多想想,跟朋友、前辈们多请教,肯定能找到应对措施的。 总结:不是不能辞职,而是不要把辞职当做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辞职并不是解决职场倦怠的根本方法。 “懂得平衡工作和生活” 秦文桐 入职:6个月 职业:公司市场部助理 这半年,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学习平衡工作和生活很重要。因为总跟枯燥无味的事情打交道,很容易烦躁,对工作缺乏热情。后来我逐渐想明白,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分开,有明确的界限。工作时全身心工作,生活中也要有丰富的活动。另外,工作的烦恼不要带到生活中来,跟谁闹脾气了,要知道是针对谁,不能任意对别人发火。还要学会在闲暇的时候欣赏路边的风景,放松心情。当然,在工作之余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是很棒的选择,既认识了好朋友,又让自己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放松。另外,做一些个人兴趣方面的社会活动也能给我们的心充充电。我的同事就参加了世博志愿者。不过,要提醒的是,之前一定要与单位沟通好。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总结: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好心态。 职场半新人走出职场倦怠,关键还是做好职场规划,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多和上级领导沟通交流,将有助于快速走出困境。
got out from under 英 [gɔt aut frɔm ˈʌndə] 美 [ɡɑt aʊt frʌm ˈʌndɚ] 脱离困境,解除困境
主要是要挑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名义送给所需要送的人,重点注意把控各方面的火候问题。
脱离险境 escape from the dangerous situation escape from dire straits escape from plight 脱离困境 extricate from dilemma
如果前景光明,可以取得最终的成功,那就值得坚持,而且必须坚持! 如果前景黯淡,看不到希望,那就没必要坚持了……应该换个方向谋求发展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