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Jakob Nielsen)是一位人机交互学博士,于1995年1月1日发表了「十大可用性原则」。尼尔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则是尼尔森博士分析了两百多个可用性问题而提炼出的十项通用型原则。它是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要参考标准,值得深入研究与运用。
二、系统与用户现实世界的匹配 产品设计应该使用用户的语言,使用用户熟悉的词,句,概念,还应该符合真实世界中的使用习惯)
三、用户的控制和自由 用户经常会在使用功能的时候发生误操作,这时需要一个非常明确的“紧急出口”来帮助他们从当时的情境中恢复过来,需要支持取消和重做
相关可用性问题 在不可逆转的行动之前没有提供足够的警告 没有在适当的时机提供取消的功能 取消功能不明显或者是很难找到 不支持撤销的功能
四、一致性与标准化 同一产品内,产品的信息架构导航,功能名称内容,信息的视觉呈现,操作行为交互方式等方面 保持一致,使界面看上去熟悉并且易于理解,使用用户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执行新的操作,并 可以预期操作结果,产品与通用的业界标准一致。
五、防止错误 在用户选择动作发生之前,就要防止用户容易混淆或者错误的选择
六、再认而不是回忆 尽量减少用户需要记忆的事情和行动,提供可选项让用户再认信息
七、灵活高效的使用 系统需要同时适用于经验丰富和缺乏经验的用户(为用户提供便捷,好的软件不但考虑到新用户的需要,也要考虑到熟练用户的需要。不但应对新用户来说简单易学,还要对熟练用户来说快捷,高效,尤其是可以方便地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
八、美观,简洁的设计 界面中不应该包含无关紧要的信息,设计需要简洁明了,不要包括不相关或者不需要的内容,每个多余的信息都会分散用户对有用或者相关信息的注意力
九、帮助用户认知,判断和修复错误 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解释错误信息,精确指出问题的原因并且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十、帮助文档及使用手册 提供帮助信息,帮助信息应当易于查找,聚焦于用户的使用任务,列出使用步骤,并且信息量不能过大
相关可用性问题 帮助信息或用户手册不存在 帮助信息没有意义或使用户更加迷惑
以上来自网易云课堂交互微专业及相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