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严师一定出高徒严师是产生高徒的保证和基础。同样条件下,严师出的高徒多,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严师对高徒的成长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了师的“严”,就为徒弟的“高”形成了条件,徒弟的“高”就成为可能。因为学生的自制力毕竟较差,没有教师的“严”,学生往往会多走许多弯路,甚至可能走上邪途。教师严的反面就是“随”,即教师教学行为上的随意性——管理学生随意、教学内容随意、对学生的要求随意、教学方法随意、考试作业随意……“师成于严而毁于随”,假如教师在教学行为中随意而为之,该对学生严的时候不严,不该对学生严的时候反而严,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劣,造成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的被动,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又怎么会高呢? 教师的“随”,只会给学生造成失误,使他们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在学习上一塌糊涂。高徒是严师的必然结果和最好证明。评价一位教师的方法可谓很多,能不能教出“高徒”就是方法之一,这也是比较实用的一种方法。同等条件下,有的班级能出“状元”、“奥赛大奖”,有的班级却本科上线了了,就不能不说与教师无关系。当然,学生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可能只局限在某些方面进行评判。但无论怎么说,能教出高徒的老师最起码决不是差劲的老师,这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当然,“爱师”(对学生的教育以爱为主的老师)也能教出“高徒”,甚至可能比“严师”更能教出“高徒”,这一点不在本文思考之列,笔者将另文论述。对严师能教出高徒这一点,我们是不用怀疑的。而高徒的出现是对教师“严”所具有的作用的肯定。思考五、只有严师才能教出高徒吗? 答案是肯定的:否也!它偏面夸大了教师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是根本条件,外因是辅助条件。一个学生的发展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耐心辅导和积极帮助,但“石头孵不出小鸡”,学生“高”不高,自身的因素是关键。古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严师对“高徒”的成长所起的作用可能是巨大的,但并不等于说:所有的高徒都出自严师手下,也不一定严师都能出“高徒”。 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师教育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相比之下,“严师”比“庸师”“非严师”教得好,但也不敢保证一定出“高徒”。观点二:“严师”不一定出“高徒”自古至今,“严师出高徒”一直被人们所接受,然而,“严师”一定出“高徒”吗?从哲学理论上讲,人的前途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内在因素是主要的,外部条件是次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否成为高徒在与其主观能动性,严师是外部因素,起影响作用。如果一个刻苦好学,自己主观好学的人,即使没有“严师”也能有所成就;假如是一个主观不努力的人,那不管“严师”、“高师”或者是“能师”都是不经用的。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在因素。从实际方面看,古今中外,多少伟人,是否都出自“严师”门下呢?当今社会,“严师”比比皆是,是否每一位他的门生皆为“高徒”呢?张海迪是靠自学成功的,爱迪生也是自己研究的等等可谓举不胜举。中国古代私塾中的先生不能不谓不严吧,然而,他的弟子是否每人都中了进士呢?还是秀才?当今的学校规章制度很多,而培育出的人才多吗?“严师出高徒”是因为“严师”碰上了“高徒”,所以才有“严师出高徒”。其实,“严师”并不一定出“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