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说明一、课文内容本文选自《语文常谈》,全书共八篇,包括:1.语言和文字,2.声、韵、调,3.形、音、义,4.字、词、句,5.意内言外,6.古今言殊,7.四方谈异,8.文字改革。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题为“古今言殊”,含四个标题: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选入课本时,删去了最后一节,并将前面三个小标题换为序数词一、二、三,题目也由作者改为“语言的演变”。语言包括语音、语汇(也称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语言的演变同样也涉及这三个方面,其中语汇的变化最明显、最迅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章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接着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各种不同方式,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最后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全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发展的全貌。语言的演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现象,为了把这个复杂的问题说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综合运用了分类、举例、比较和引用等说明方法。从分类说明看,文章先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即语汇、语法和语音;再把这些大类分成小类,如语汇的变化,分为语汇的消失、出现、渗透和词义的变化、事物改变了名称;再把词义的变化细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特别是语汇部分的分类说明,不仅说明了语汇变化的社会原因和内部原因,显示了语汇变化的梗概,而且细致地展示了语汇变化的具体特征,更易于为读者理解。从举例说明看,有三种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就从语音具有时代特征的角度说明了语言的演变,既明确,又使人感到有趣味。二是典型举例,如第一部分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就举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从字形、语汇、语法等方面加以证明,有代表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又如在讲到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时,就举了《诗经·鲁颂·》这首诗,其中提到马的十六种名称,由于现代社会马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了,所以绝大多数现在已经不用了。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等一连串例子,非常明确。从比较说明看,本文各部分都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因为,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这个问题。因此,本文大量运用比较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从引用说明看,主要是引用资料,借以说明语言演变的情况。如以“涕”为例说明词义的转移,就引用了《庄子》和王褒的《僮约》;说明“信”与“书”古今不同,就引用了《世说新语》。这些引用针对性强,具有说服力。二、学习重点1.理清层次,把握重点。课文的标题点明了本文论说的重点:语言的演变。这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但是作者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地展示了语言的这一特征。教学时,应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层次来说明这个问题的,说明的重点是什么。文章从人们的认识规律出发,第一部分用典型实例总说古今语言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说明语汇的变化,第三部分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语汇的变化是重点,因为语汇的变化最快、最显著,在语文学习中最应该给予重视。语汇的变化,内容比较复杂,课文中讲的也比较多,可以帮学生作一下梳理。文中谈到的变化情况:(一)语汇的消长:1.旧词消失: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2.新词出现:有些字眼儿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3.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二)词义的变化:1.词义缩小:“几”“床”等;2.词义扩大:“江”“河”等;3.词义转移:“涕”“信”等;4.词义弱化:“很”“普遍”等。(三)事物改变了名称:1.词语替换;2.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把这些变化梳理清楚了,学生对语汇演变的种种情况、演变的原因也就比较清楚了。2.迁移运用,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学习本文,了解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这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古汉语和现在的汉语不同,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本文语汇方面的变化讲得比较多,语法和语音讲得比较少,教学时,可以结合学过的文言文,补充一些语法和语音方面的例子,让学生作出解释,看看变化在哪里。语法方面,如古汉语中的“……者……也”句式、宾语前置、状语多用补语表示、极少使用量词等。语音方面,可介绍古诗词中因读音变化而影响押韵的词语。这些迁移,可以联系学过的文言课文,简明扼要,不求详解,只要能稍微增加一些了解就可以了。●解题指导一、本题旨在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第二部分,分类说明语汇变化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重点。第三部分,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二、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融会贯通,掌握语汇演变的主要内容。1.语汇的消长(1)旧词消失: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2)新词出现:有些字眼儿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3)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2.古今词义的变化(1)词义缩小:“几”“床”等;(2)词义扩大:“江”“河”等;(3)词义转移:“涕”“信”等;(4)词义弱化:“很”“普遍”等。3.事物改变了名称(1)词语替换;(2)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三、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意在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注意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从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材料,要体现出汉语语言的变化。●教学建议一、教学本文,可以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入手,也可以从学生学过的语汇、语法或语音的变化入手,引出“语言的演变”这个主题。二、语汇的变化是重点。在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一)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代著作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要实事求是。比如古代“去”有“离开”意,不是今天的“往”;“是”经常当“这”讲,偶尔表示判断;“坐”有时是“因为”的意思等,不注意就会出错。当然“叶公好龙”的“叶”也不一定非要依古音读“shè”,如此等等。(二)因为语言在变,就不免会出现一些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只要社会上已经约定俗成,就要承认它们存在的合法性。(三)语言虽然在变,但就某一阶段说,不变是绝对的,因此某些词义、某些说法、某些句式还要认认真真掌握和使用。(四)因为语言在变,要想学好,就要下苦功,多熟悉。三、讲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时,可由老师或请学生补充些例子,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演变的认识。四、要重视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是用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解释文言文中遇到的一些语言现象。●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吕叔湘(1904—1998),中国语言学家。江苏省丹阳县人。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1938年回国,历任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5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77年5月起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曾任所长。一生曾任许多社会兼职。吕叔湘先生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同时在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语文论集》等。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在社会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有《吕叔湘文集》(六卷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行世。二、补充注释朱熹的《论语集注》主要是集宋人的注释,兼采古注,而以发挥义理为主。其优点是注释简明扼要,阐发含意透辟,便于阅读;缺点是多用宋儒理学来解释,颇有不符原意的地方。外来语、意译词、音译词、译音词:外来语,也叫外来词或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的外来语,一般分为音译和意译两种。把别种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词就是音译词,如咖啡、沙发、苏打;利用汉语构词方式,把别种语言中的词所表示的概念介绍过来的词就是意译词,如电话、发动机、铁路。若再细分,音译词中还有一部分是译音加表意的词,如卡片、芭蕾舞、啤酒等,可称为译音词。涕:《说文》:“涕,泣也。”段玉裁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说文》:“洟,鼻液也,从水,夷声。”《周易·萃卦·上六》:“赍咨涕洟。”孔疏:“自目出曰涕,自鼻出曰洟。”《诗·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哭泣的时候,眼泪鼻涕一起流下,所以汉朝以来有人把鼻液也叫“涕”。但是应当看到,并非汉以后诗文里所有的“涕”都指鼻液,也有人照古人的用法,仍然把眼泪叫做“涕”。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登岳阳楼》:“凭轩涕泗流。”这几个“涕”字,都是指的眼泪。信:《说文》:“信,诚也。从人言。”段玉裁注:“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这些古籍里,“信”都是“诚”的意思。说“信”在古代只指送信的人,那仅仅就其和书信有关的意义,古今用法相比较而言。若笼统地讲“信”在古代只指送信的人,就欠全面、欠确切了。“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安)看书竟,默然无言。”此句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原句为“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公,即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曾指挥过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谢玄,谢安之侄,东晋名将,曾在淝水之战中立下战功。此句是说谢安在战报传来时,不喜不忧,从容冷静,有大将风度。三、关于语汇的演变(一)新词的产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新事物和新概念不断出现。随着新事物和新概念的出现,也相应地创造出一些新词来代表它们,以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新词的产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的。1.造词。造词是利用原有的材料和方法创造新词。例如,现代汉语“火”和“车”复合成新词“火车”,英语由highway加上前缀super构成新词“superhighway”(高速公路)。这些虽是新词,但是都是利用原有的材料和方法造出来的,人们对它们并不陌生,而是有似曾相识之感,掌握起来并不困难,所以一经创造出来,很快就被群众接受了,成了通用词汇的成员。2.借词。对借用者来说,借词也是新词,这种新词都是随着事物和思潮的传入而借来的。例如,汉族本来没有沙发这种东西,后来沙发这种东西传入了汉族社会,于是也借来了它的名称“沙发”。我国的茶由陆路传入俄国,于是俄语就产生了依照北方方言发音的“чай”(茶)这个借词;由海路传入英国,英语就有了依照福建方言发音的“tea”(茶)这个借词。民族间的接触是经常发生的,因而各种语言大都有数量不等的借词。只有把音和义都借过来的词,即一般所说的“音译词”才是借词。不过这种借词很少,一般情况是,根据本族语言的特点,对借词的音、义加以适当的改造。例如,英语的“mutton”(羊肉),借自法语的“mouton”(羊,羊肉),音与义都与原词有所不同。意译词(“火车”“飞机”等)、仿译词(“马力”“蜜月”等)是汉语的自造词,并不是借词。有的词,从甲语言借给乙语言,又从乙语言借给丙语言……周游列国,好像“旅客”似的。当然,词汇中“旅客”的旅游路线,不像人的旅游路线那么明确,还需要我们去仔细考察。有的词,从甲语言借出去(或者还周游了列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甲语言又从乙语言(或者丙语言)借了回来,对甲语言来说,这种词好像是个“归侨”。例如汉语“大风”──英语“typhon”──汉语“台风”。一个词,如果从甲语言借给乙语言,又从乙语言借给丙语言,那么对乙语言来说,这个词是直接借入的,对丙语言来说,是间接借入的。这是词“旅游”的一种结果。汉语的借词有两种特殊的现象。①半借半译。新词的一部分是音译,另一部分是意译。例如,“剑桥”来自英语的“Cambridge”“Cam”音译为“剑”,“bridge”意译为“桥”;“新西兰”来自英语的“New Zealand”,原来是个固定词组,借来以后,把“New”意译为“新”,“Zealand”音译为“西兰”,组合成一个词“新西兰”。②音译加注。为了便于理解,在借用成分之后加上汉语的表示类名的成分或意译成分。例如,“沙丁鱼”“卡车”“沙皇”,都是在借用成分“沙丁”“卡”“沙”之后,分别加上表示类名的“鱼”“车”“皇”这些成分构成新词。3.旧词新用。这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现象,指的是有的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被沿用下来,只保留在古文献里,成为旧词。后来由于交际需要,这些词又被“起用”,赋予新义,从而被改造成为现代语言的词汇的新成员。例如汉语的“革命”,在《易经》中就出现过,(《易经·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意思是“改朝换代”。它没有沿用下来。现代汉语又“起用”了它,意思是“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4.词义分化。词义的分化可以产生新词。这种新词多与孳生它的词同音,但也不尽然。这里仅举汉语的一个例子。“叉”,《说文》的解释是“手指相错也,从又一,象叉之形。”段玉裁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歧头皆曰叉。是以首笄曰叉,今字作钗。……此字(按:指“一”)今补。像指间有物也”。(《说文解字段注》121页,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影印本。)这就是说,从“叉”分化出了“钗”;现代汉语的“汊”(河流的分岔)、“杈”(一种用来挑柴草等的农具)、“杈”(旁出的树枝)、“衩”(“裤衩”的“衩”)、“衩”(衣裙两边开裂的缝子),也都是从“叉”分化出来的。(二)旧词的消失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有些词由于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种。1.旧事物消失。在无文字的语言里,某种事物消失了,代表这种事物的词也就随之消失了。在有文字的语言里,代表已经消失了的旧事物的词很多保存在文献中。2.社会生活的改变。以畜牧业为主的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跟牛、羊、马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对牲畜的区别极为严格,只要毛色、年龄、公母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词来代表它们。例如公马叫“骘”(zhì)、母马叫“”(shè)、后左脚白色的叫“”(zhù)、四条腿膝下都白的叫“”(zēng)、三岁或四岁的叫“”(táo)、七尺以上的叫“”(lái)……汉族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以后,人们不再重视牲畜肤色等方面的区别,因而它们的名称大大简化,从而引起大量旧词的消失,只用一个“马”称呼了。如果要加以区别,那就用短语来表示,如“白马”“大马”之类。(三)词语替换词语替换就是“事物改名”,是词汇发展中的常见的现象。从旧词被淘汰来说,这是旧词的消失,从新词出现来说,这是新词的产生。词语替换现象的产生,有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变了,于是就用另外的词去代替原先代表那种事物的词,被替换下来的词也就逐渐消失了。解放以后,现代汉语中反映旧社会意识的词语改变了说法,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如“北平──北京”、“演员(艺人)──戏子”、“炊事员──厨子”,等等。有的词并不反映社会意识,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改变了说法,出现了词语的替换现象。下面是汉语词语替换的例子:头 代替 首脖子 代替 颈脸 代替 面眼 代替 目嘴 代替 口牙 代替 齿脚 代替 足电话 代替 德律风民主 代替 德谟克拉西……被替换下来的成分大都成了构词词素,有的仍以词的身份保留在词语中。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替换现象,原因相当复杂,有的我们能够说出,有的则还说不出替换的原由来。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失,是词汇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但它们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更替关系,在各种语言中,旧的消失总比新的产生要少,词的数量是越来越多。此外,还产生了一些意义更概括和差别更细致的词。结果是词汇越来越丰富。(选自《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四、关于词义的演变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三种,那就是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词义的扩大是指有些词原来概括和应用的范围比较狭小,可是后来它概括和应用的范围比以前广泛。词义的扩大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一个词的一个义项概括的范围扩大了,“手”原来是指身体的一部分,后来扩大到指“人”,如“拖拉机手”。这就是用部分来代替全体。又如“江”古代专指“长江”,后来变为指所有的江,由专门名词变为普通名词,概括的范围就扩大了。词义扩大的另一种类型是一个词概括的范围扩大,因而增加了新的义项,变成多义词。由于两种事物的特征、性质、功能相似,或者由于感觉上的相似,使用原来的词称呼另一种事物或感觉。这样便使一个词的意义扩大了,义项也比原来增多了。如“根”是植物茎干最下端吸收营养的器官,后来用它来指事物的本源,就产生了“祸根”“刨根问底”等词语。又如“健康”本指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现在我们说“思想不健康”,那就扩大到指思想意识有毛病了。再如“甜”和“苦”两个词,本来都指一种味觉,由于感觉的相似,后来扩展到形容幸福、愉快、舒适的感觉也叫甜,如“甜蜜”,凡是生活和工作上有困难或心情难受都叫苦,如“愁眉苦脸”。这样一来,一个词便增加了一个新的义项。随着词义的发展,词义概括的范围越宽,义项就增加得越多。词义的缩小是指有的词原来概括的范围比较大,后来变得狭窄了。如“丈人”一词原指一般的年长的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这里“丈人”就是年长的人。唐朝以后,以妻父为“丈人”,从一般称呼变为专用称呼,以后一直沿用至今,词义明显地缩小了。前面讲词义的扩大和缩小是指词义在概括范围大或小方面的变化。而词义的转移却是指词义由一个范围转到另一个范围里去了。如“权”的原义是“秤锤”,所以衡量轻重也叫权,如“权衡得失”就是衡量的意思,现在这个词的意思变为:人对事物有支配和指挥的力量就叫“权”,如“掌握大权”,这个“权”就是由权衡的意思转变过来的。“权”的原意几乎没有了,词义便发生转移。又如“涕”本来指“眼泪”,现在却指“鼻涕”,原义已经改变。英语的pen,俄语的перо原意是“羽毛”,后来人们用它来作书写工具,所以现在“钢笔尖”也叫pen、перо。词义演变的三种结果中,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主要趋向,词义扩大使词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使语言在表达意义时能够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选自《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五、关于语法和语音的演变人类语言的语法结构是千百年来的产物,是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语法比词汇的变化慢得多。但语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变化还是看得出来的。语法的历史演变主要表现在类化、异化、实词虚化等方面。类化是指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几种形式由于其中一种形式的影响而统一起来的过程。词序的改变是类化的主要表现。在古汉语中,“动──宾”组合方式占优势,而“宾──动”式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由于类化的作用,现代汉语中“宾──动”式已基本上消失了。再如,在古代日语中,“宾──动”组合方式占优势,“动──宾”处劣势,也是由于类化的作用,但现代日语已经几乎看不到“动──宾”组合方式了。此外也有类化还在进行之中的现象,例如英语修饰语按传统语法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而在当代英语中,修饰语却可以移到中心词后面。这就出现了“教师的书”既可用“the teacher’s book”表示,也可用“the book of the teacher”表示。用“of”表示原来属格所表示的意义,使修饰语后置,是类化规律的作用,但这种类化并未完成。与类化相反,异化是指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某一种形式,在其他几种形式的影响下,发生异化的过程。例如,俄语动词“дать”(给)、“есть”(吃),在古代现在时的第一人称是:单数第一人称复数第一人称дамдамимемедим后来由于异化的作用,复数形式分别变成了“дадим”和“едим”,因为现代俄语中“ь”已消失,“ь”单独也就不起作用了。再如,法语是由拉丁语演变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由于语音的演变,重音之后的语音部分消失,词形变化大量减少,原有的某些词形变化消失,终使语法结构失去平衡。这就要求有新的语法形式予以补充,这方面的典型实例就是人称表示法的异化过程。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异化实际上是一种补充,即创造新形式以弥补“空缺”,使失去平衡的语法结构再度平衡,进而使语法结构体系更加严密。实词虚化是指表示词汇意义的实词逐渐变成单纯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这是词汇补充语法的例证。例如,现代汉语中的时态助词“了”“着”“过”在古代汉语里是没有的,它们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出来的。“了”最初是“完了”的意思,南北朝时,“了”已经半虚化为“终了”之意。到了唐代,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了”已完全虚化为表示动作完成的时态助词。“着”最初写为“著”,表示“附著”“著落”意思。到唐代以后,“著”已作“着”,完成了实词虚化过程。“过”是从“过去”的“过”演变而来的。又如,古代汉语中只有少数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而现在的“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即使……也”等,都是在最近一个历史时期中出现的。“关于”“对于”“通过”以及“──上、──下、──起、──住”等,也都正在实词虚化,逐渐成为表示语法意义的助词。再如,英语里的助动词“have”,俄语系词“быть”也都是实词虚化的结果。语法规则的民族性决定了每一种语言语法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但它们发展的趋势是雷同的。未来的语法将日益精密和完善,抽象性和概括性将大大增加,规律也将更为整齐,以之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选自倪明亮著《人类语言纵横谈》,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汉语语音的演变就很有规律性,从其演变现象可以概括为公式。例如,汉语语音的浊音清化就是一条语音规律。在代表中古汉语的隋唐时期,其语音中有一整套全浊声母。后来,这些全浊声母逐渐朝着同部位同方法的清声母演变。到近古时期,元代周德清著《中原音韵》中全浊声母大部分已经消失,这标志着浊音清化过程已基本完成。至今,现代汉语普通话里,一个全浊声母也没有了。浊音清化规律是:第一,全浊塞音和塞擦音声母,一律演变为同部位的清声母,属平声字的变为同部位的送气清声母,属仄声字的变为同部位的不送气声母,如表4所示。表4浊音演变规律简表第二,全浊擦音声母一般变为同部位的清擦音,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如表5所示。表5全浊演变规律简表中古时期全浊擦音声音演变结果例字Z(邪)S寺、颂续、序、详(禅)睡、逝、树(匣)雄、学、贤x华、滑、黄通过表4、5的例子可知,汉语语音演变规律的成效主要在辅音方面,而辅音作为声母尤为突出。(选自倪明亮著《人类语言纵横谈》,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六、教学《语言的演变》的一些想法(张中行)(一)关于讲课文课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能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所以讲解不会有什么困难。自然也要适当组织,分别轻重。课文分一、二、三,共三节。一是总说语音、语汇、语法的变化,二是说语汇的变化,三是说语法、语音的变化。语汇的变化是重点,因为变化最大,在语文的学习中应注意之点最多。语法、语音的变化列为其次;但也不可轻视,因为语文课有文言教材,想学好文言,古今语言文字的语法,语音差异就必须知其梗概。语汇,也可称为“词汇”,课文谈得多,内容比较复杂,帮助学生整理一下也许是必要的。比如可以顺序排列多少种情况:(一)不变的情况:有些词,古今都用,意义相同。(二)变的情况:
关于文字发展的学术论文篇二 文字的形成和发展 摘 要:通过对文字起源和形成的简单论述知道了汉字的主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汉字的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从而让我们对汉字有更加深入和系统化的理解,正确把握文字发展方向,以便于我们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字。 关键词:文字的起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有着文化传承的国家。汉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汉字的形成 1.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就像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样有着很多古老的传说。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最有名的要算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然而成系统的文字是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只是文字整理者或编辑者。文字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最初只是一些传递简单讯息的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是原始社会晚期被人们刻在或彩绘在陶器上面,还有少量的被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这些符号比殷墟的甲骨文要早的多,它们可以说是汉字的源头。 2.文字体系形成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目前商代文字资料主要是河南安阳殷墟占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上的文字,被叫做“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也最能代表商代的文字特色。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在造字方式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字构形上看,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象形性,便于理解。 二、文字的发展 当一种成熟文字的体系形成之后,它要想延续下去必然要有一定改变和发展。作为世界上唯一保留至今的古老文字,汉字的发展经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这几个过程。 1.甲骨文和金文 距今约3400年前到2700年前的殷周时代,可以称之为甲金时代。甲骨文和金文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汉字体系,其单字的数量已达到4000-5000个,足以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于是便被叫做甲骨文。 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2.战国文字――小篆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整个工作由丞相李斯主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以秦国文字作为规范的基础;二是将秦国已有的正统使用的籀文即大篆的形体,加以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的字体中的一些简体、俗体字,进行规范。统一后的字为了与原先使用的大篆相区别被称为小篆。秦小篆书迹保留下来的以秦始皇所立诸石最为主: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残存,都是小篆很好的体现。 3.隶书 隶书的产生也有一个传说。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的么牌用篆书写很麻烦,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且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假,我们知道隶书是在秦代的时候就产生了,但是他的兴盛却是在汉代。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作为书法艺术,它打破了原来篆书单一用笔的局限,而有了十分丰富的变化。汉代隶书蕴含着一种博大的气势,充溢着雄健的力量美。 4.楷书 楷书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代就逐渐成熟,是对隶书略加改造的一种字体。因其可作为习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书,也叫“正书”、“真书”。到三国魏钟繇和晋王羲之,进一步规范了楷书的体势,使楷书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书体。和隶书比较起来,楷书的线条更平直,字形更加方正。具体说来,汉隶的笔势大多是扁方形状,向外摊开,而楷书笔势则大多是长方形状,向内集中。汉隶的用笔大多带有波折,粗细变化很大,而楷书用笔较平稳,在转折的地方是硬折,粗细变化相对少些。楷书的特点是:用笔规矩、结构严谨、重心平稳。是古往今来很多人习书的首选字体。 5.行书 行书起源于汉代,隶书还占主要地位。因此这时的行书则是隶书的简易流行书体。汉末的行书是隶书的手写体,带有隶意,晋以后的行书,是楷书的手写体,具有楷法。因此行书,则有汉末和晋后之分。东汉的刘德升,擅长这种便于挥运的手写体,写得“风华婉约”,独步当时。其实刘德升所创行书正如李斯所造篆书、秦邈所造隶书一样,只不过是在当时的民间流行书体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改造、提高罢了。行书通过王羲之的推陈出新糅进楷书写法才完美起来。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更方便人们的使用,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化的过程。但是,是不是汉字的发展方向就是一味的简化下去呢?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的汉字除了书写交流等使用功能外,与其他文字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的审美功能以及它本身的文化内涵。过度的简化必然会让这些独特的内容缺失,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因此,我们只有正确地把握住了汉字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宝贵文化财产。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王世征主编,云志功等著:《中国书法理论纲要》,首都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3]王镇远著:《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看了“关于文字发展的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大一学术论文3000字 2. 学术论文的格式及字体要求 3. 关于学术论文怎么写 4. 大学学术论文格式 5. 关于信息的学术论文怎么写
关于《语言的演变》淅江洪波吕叔湘先生的《语言的演变》是谈语言的变化发展问题的。文章写得深入浅出,要看懂它并不太难,但是有关这篇课文的一些问题,也有说一说的必要。一、吕叔湘先生与他的《语文常谈》吕叔湘先生(1904-1998),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为当前我国最具权威的两部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学术顾问。他主持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工作,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在语言文字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课文节选自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据作者在序中说:“1964年春天,有一天《文字改革》月刊的编者来看我,问能不能给那个刊物写点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结果就是后来在《文字改革》月刊上分期发表的《语文常谈》。原计划写8篇,可是刊出7篇之后,文化大革命来了,杂志停刊,第8篇也流产了。后来也曾经想把旧稿整理印成一本小书,可是那几年的风气是以不读书为贵,也就迟迟没有着手。最近受到一些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们的督促,才又鼓起劲来修修补补送给出版社,离开最初发表已经16个年头过去了。给这些文章取这么个名字,无非是说,这些文章内容既平淡无奇,行文也没有引经据典,当不起‘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叫做‘常谈’比较恰当。”吕先生在《序》中,带着某种遗憾,介绍了这些文章的写作缘由及其所遇到的波折。《语文常谈》是一部讨论汉语常识问题的著作。全书共8章.分别阐述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汉字读音、文字三要素、语句的结构、词义与句义、古今语言变化、方言与普通话、汉字改革与拼音问题。只要读一读《语文常谈》,就会感到,吕先生给这本书取名时不用“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而用了“常谈”之名,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自谦。这本书虽只有6万多字,但几乎把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论和知识都涉及到了,给初学语言学理论的人,尤其是我们这样的青年学生了解语言学理论和知识会带来很大的帮助。课文节选自《语文常谈》中的第6篇《古今言殊》一文里的前三部分。这三部分在原文中都有题目,其题目分别是《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只有第四部分《从文言到白话》课文没有选入。课文编者对选入课文的那部分内容让吕叔湘先生作了删改。二、语言的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课文告诉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语言总是处于演变之中。这当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作一个深入的了解——其一是,语言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列宁曾经说过: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语言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拉法格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从田野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大事件,都在语言上留下印记。”(见拉法格《革命前后的法国语言》商务印书馆,1978年1版)如果一个社会里,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有皇帝、丞相、太尉、大司马、布衣、庶人、士、薨、山陵崩、箭、戟等等词语,那么我们可以凭这些语言作出判断,这个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到了现在,这些词语当然早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一些旧事物消亡了。代表这些旧事物的词语必定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口语中消失,而只保留在文献中或某些书面里。拉法格在他的《革命前后的法国语言》中还说:“意大利哲学家曾说:‘大部分词都有野蛮的和农村的根源。’正如罗马城中的圆形大理石庙宇永久地体现了拉丁乌姆的野蛮人用树枝和泥土搭成的窝棚一样,任何文明语言中的词都保留着原始人林莽生活的痕迹。”我们现在读《诗经》,对里面的不少篇章,读起来感到比较困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反映当时生活的一些词语,在今天的生活里是早就消失了。于是,我们今天去理解诗经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就感到比较困难了。尽管如此,我们仍可通过“文明语言中的词”所保留着的当时社会生活的痕迹,来获得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又如,我们古代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反映在语言中的牲畜名称(词语),不仅数量多,区别也很细。据统计,仅《诗经》中,表示马的词就不少于50个(课文中,吕叔湘先生仅举《诗经·鲁颂·駉》中提到的马的名称就有16种)。蒙语至今仍有类似的情况,有众多描写牲畜不同颜色、大小、品种、价值的同语。从称谓来看,一对夫妻,妻子叫丈夫的父母为公公、婆婆,叫得亲热一点的,就仍然叫爸爸、妈妈。然而,假如我们今天去读《谷梁传·柜公三年》:“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父戒之日: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日:谨慎从尔姑之言。”再读唐代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刷深浅入时无了”’就会对“舅”、“姑”这些词感到不好理解。、这里的“舅”、“姑”分别指的是丈夫的父亲与母亲。为何古代的媳妇叫丈夫的父母为“舅”“姑”呢?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规定“同姓不婚”,只有不同姓的两个氏族才可以通婚。两个通婚的父系氏族彼此嫁女,实际上是姑舅结亲:从女方来讲,所嫁氏族的公公,正是母亲的兄弟辈,所以称公公应该称舅;所嫁氏族的婆婆,正是父亲的姐妹辈,所以称婆婆应该称姑。同样道理,女婿称岳父岳母也称舅姑。这种称呼习惯,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宋仍然保留着。这样的称谓,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佐证。其二是,社会变迁也必定会影响语言。解放前,我国工业品大多是靠国外运进来的,于是许多物品都带有一个“洋”字,如洋油、洋布、洋袜、洋线、洋烛、洋火(柴)、洋肥皂、洋铁面盆、洋娃娃等等。后来,解放了,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产品,这样,“洋油”改叫为“石油”、“煤油”,那些“洋布”之类的“洋”字也没有了。为什么这样“洋”字会没有呢?因为这些国外运进来的东西消失了,代表这种事物的词语在人们的生活中也逐渐被淘汰了。三、吐故纳新是我们对待演变中的语言的正确态度既然语言是在不断地演变的,那么对语言要采取吐故纳新的态度也是应该的了。以《辞海》为例来说,自1979年版三卷本出版之后,1983年出版了《辞海·增补本》。按照大型辞书十年左右修订一次的国际惯例,辞海编辑委员会与上海辞书社对1979年版的《辞海》进行了修订和增补,于1989年出版。之后,又对1989年版的《辞海》作了修订,出版了1999年版的《辞海》,删去了过时的内容(包括词语),增补了新的内容(也包括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情况,也是如此。自1978年12月第1版出版之后,于1983年1月第2版出版。由于语言在不断演变发展中,所以在1996年7月又出版了修订第3版,2002年义出了增补本。在这个增补本中,收进了不少新出现的词语,如:按揭、暗物质、暗箱操作、扳平、笔友、磁卡、宽带、锁定、双赢、基因芯片,等等。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据语言的演变情况,及时把新词新义吸收到自己的语言储备中来,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越来越丰富,使用起来才有可能更自由更贴切更生动。
178 浏览 2 回答
288 浏览 5 回答
272 浏览 2 回答
121 浏览 2 回答
183 浏览 4 回答
185 浏览 4 回答
286 浏览 3 回答
312 浏览 7 回答
348 浏览 3 回答
270 浏览 2 回答
303 浏览 2 回答
281 浏览 4 回答
125 浏览 2 回答
172 浏览 2 回答
242 浏览 1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