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有着历史的渊源。
二战前,美国将心理学用于工业,一直称之为“工业心理学”。1892年,雨果·芒斯特伯格在哈佛大学创立了研究工业心理学的实验室,率先提出心理学能应用于工业以提高生产率。他的突出贡献在于,继泰勒之后对工业生产中劳动者的行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在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外,开辟了组织管理研究的新领域。“人群关系理论”闻名于世,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声。从此,更多的管理者关注并致力于对人的行为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不断取得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问题的研究进程,从而导致在一次跨学科的研究讨论会上,经过对这一学科问题的讨论,正式把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六十年代中叶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该研究既注意人的因素,又注意组织的因素,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群关系学派和组织理论的综合。最近20年来,行为科学主要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一些课题发展的,因而目前比较流行把该学科称为“组织行为学”。
近几年许多北美的组织行为学家把自20世纪初以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900—1927年,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
1927—1965年,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 ;
1965—现在,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组织行为的现阶段 。
组织行为学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劳资关系矛盾斗争寻求解决办法的结果。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是资方的目标,而改善工作条件以及提高福利待遇是劳方的要求。资方追求效益,劳方期待公平,满足生活和人性方面的需求。劳资矛盾的加剧,比如,引发的大规模罢工、关闭工厂等,会使得劳资双方两败俱伤。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特别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劳资矛盾非常突出。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认为,劳资双方不应为争夺少得可怜的一小块利益而喋喋不休,而应设法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产出和利润,提高工资和改善条件。只有这样,大家的日子才好过,双方也由过去的心理对抗变为心理协同。泰勒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把心理学应用到管理方面的另一位重要的早期行为科学家是沃尔特·迪尔·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1869—1955),他于1900年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写过许多关于把心理学概念应用于广告和市场销售方面的书,还写了一些关于有效地选拔人才等人事管理实务方面的著作。从20世纪20年代起,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心理学在研究工作环境中越来越重要,工业心理学开始兴起。
1927—1932年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从事著名试验的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1880—1949)、罗特利斯伯格(F.J.Roethlisberger,1898—1974)和其他一些人对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早在1924—1927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与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开展一项研究,以确定照明和其他条件对工人和生产率的影响。他们发现,对试验小组的照明,无论是增强还是减弱,生产率都有提高。
霍桑实验及早期人际关系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概念,其中引人注目之处包括:(1)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个社会系统;(2)个体不仅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而且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的影响;(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强调“民主”而不是“独裁”的领导模式;(5)强调参与管理,重视在组织等级中各层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6)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才能,而且需要有效的社会才能;(7)组织成员都可以通过满足某种社会—心理需要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梅奥等人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闻名于世,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声。从此,更多的管理学者、专家关注并致力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不断取得的成果又促进了对该问题的研究进程,从而导致行为科学这一新兴学科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正式形成。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提出了“行为科学”的概念。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邀请一些大学的著名学者研讨后,正式把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s)。行为科学是凭借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一切与人的行为有关的学科(如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生物学、医学、宗教学等)的理论来研究人的各种行为,因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是由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心理学是其形成的一块重要基石。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促成了行为科学学派的形成。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行为科学进入到组织行为的研究阶段,60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进入80年代,组织行为学又分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宏观组织行为学来源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探讨在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组织结构、组织设计和组织行为;微观组织行为学来源于心理学,研究个体行为、态度、动机与组织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虽然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但这些思想基本上停留在经验和朴素的认识上。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西方引进的。1935—1937年周先庚在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与陈立合作,在北平南口机车厂进行了关于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的调查研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摸索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途径。这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心理实验研究。1935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立撰写并出版了《工业心理学概观》一书,第一次从环境、疲劳、休息、工作方法、事故与效率,以及工业组织、激励与动机等重要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工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已逐步开展工程心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的研究,但管理心理学的起步较晚。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术界对西方正在迅速发展的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知之甚少。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部门感到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调动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心理学界也感到需要开展有关生产管理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正是在这种改革和开放的形势下,管理心理学才逐步得到发展。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组织行为学的起步。中国行为科学学会成立于1985年,实际上是组织行为学会,迄今为止各省市基本上都成立了行为科学学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有两个工业心理学的专门研究机构从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经济与心理行为研究中心(原名工业心理研究室), 2)浙江大学的工程心理学(原杭州大学的工业心理专业)。 它们均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组织行为学有一些新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企业重组、战略管理、跨国公司或国际合资企业管理的研究呈现强劲势头,由复杂性增加而导致研究的注意力全面转向整个组织层面。这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探索组织变革的分析框架、理想的组织模式、干预理论以及变革代理人的角色。
与组织变革密切相关的是领导行为研究。受权变理论的影响,先后出现了多种领导理论。在组织变革中,管理决策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在个体层面上,组织行为学比较注重决策和判断中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在组织层面上,组织行为学主要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权利结构和参与体制,并特别重视决策技能的开发和利用。与组织变革密切相关的还有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它们也成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
2,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组织行为学更加关注研究管理者决策、技术创新和员工适应中必须具备的胜任素质,更加关注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相应的组织行为学研究由原来的局部、分散转变为整体、系统。目前有关胜任特征评价、个体对于组织的适应性和干预问题的研究等人力资源问题正向纵深发展。
3,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在跨国公司和国际合资公司的比较研究、科技投入的行为研究、失业指导研究、劳动力多元化、国家金融安全等方面,均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组织行为学家把组织作为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来看待和研究,研究领域已突破传统框架,涉及管理培训与发展、工业业绩评价、管理决策、组织气氛和组织文化、跨文化比较等新领域。
4,组织行为学研究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组织行为学认为强调生产率与强调工作生活质量并非相互排斥的。如果工作生活质量不令人满意,是很难实现高生产率的。相反,高的生产率是拥有改善工作生活质量所必需资源的先决条件。组织行为学越来越重视有关工作满意度、雇员安全与健康、组织文化、组织承诺、心理契约、压力管理、工作—家庭平衡等方面内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