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人的早茶文化
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就有“二厘馆”卖早茶。广东的茶馆有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市,以饮早茶的最多。
茶楼的早市清晨四点左右开门。茶客坐定,服务员前来请茶客点茶和糕点,廉价的谓“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点心。配茶的点心除广东人爱吃的干蒸马蹄糕、糯米鸡等外,近年还增加了西式糕点。
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二、广州人的甜品文化
世界糖水在中国,中国糖水在广东。”长久以来,广式糖水一直以其甜蜜清润、健康养生和品种丰富享誉中外。
广东糖水甜品的种类十分多样,豆类的有红豆沙、绿豆沙;糊类的有芝麻糊、杏仁糊、花生糊、核桃糊;药材类的有百合糖水、莲子糖水;牛奶类的有窝蛋奶、姜撞奶、双皮奶。另外,诸如银耳炖木瓜、芝麻汤圆、养颜西米露、黑糯米这样的甜食,也是糖水店里的常备之物。
三、广州人的广州菜
广州菜又称广府菜,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粤菜的代表,发祥地广州,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广州菜集南海菜、番禺菜、东莞菜、顺德菜、中山菜、四邑菜等地方风味的特色,丰富精细的选材和清淡的口味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广州菜味道讲究“清、鲜、嫩、滑、爽、香”,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广州菜调味品种类繁多,遍及酸、甜、苦、辣、咸、鲜。但只用少量姜葱、蒜头做“料头”,而少用辣椒等辛辣性作料,也不会大咸大甜。
这种追求清淡、追求鲜嫩、追求本味的特色,既符合广东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科学的饮食文化。由于国外华侨华人大部分来自粤语区,故广州菜也成了国外中国菜的代表。
四、广州人的婚嫁习俗
广州地区的婚嫁习俗,传承了中国传统婚俗三书六礼,同时兼具地方特色。随着时代进步,保留下来的习俗主要包括:过大礼、回礼、搬嫁妆、安床、上头、铺床、迎亲、过火盆、敬茶、踩床、压床等。
五、广州迎春花市
广州迎春花市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盛会,广州人民的一场嘉年华。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海如潮,热闹非凡。作为明代“广东四市”之一的广州迎春花市,早就名扬五洲,饮誉四海。
迎春花市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其不但呈现了古老的岭南地区人民群众的春节习俗,更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迎春花市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花卉语言。
扩展资料
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 。广州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南越国水闸遗址等三处南越国史迹正联合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广州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民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 。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口味上以清、鲜、嫩、滑、爽、香、脆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既符合广东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科学的饮食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广州 (广东省省会)
百度百科-广州人的早茶文化
百度百科-甜品 (小食)
百度百科-广东糖水
百度百科-广州菜
百度百科-广州婚嫁习俗
百度百科-广州迎春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