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_static/assets/images/user_logo/e0f380c550dc1ad2fbfab789c2d1eda4eb224627.jpg)
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摘要:设计了基于LP3947的太阳能充电电路,通过脉宽调制对锂电池充电进行智能控制,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及锂电池的使用效率,达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和时间的目的。关键词:太阳能;LP3947;锂电池1.引言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的产业也逐渐成为目前非常具有开发潜力的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应用的主要产业之一。在我国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惊人。如果将这些太阳能充分加以利用,不仅有可能节省大量常规能源,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常规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目前光伏发电在小型电器电路上的运用也逐渐的成熟,随着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离不开手机、mp3、数码相机等一系列的数码产品,它们的充电问题成为了使用者极其关心的问题之一。设计一个利用光伏充电原理的充电器来为这些数码产品进行充电可以在很多方面解决各种问题。太阳能充电器具有携带方便、外型美观时尚,甚至可以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为手机等一系列的数码产品进行充电。2.太阳能电池板种类及工作原理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目前处于主流的是应用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太阳能电池,其基本原料为以半导体.当P-N 结受光照时,样品对光子的本征吸收和非本征吸收都将产生光生载流子,即引起光伏效应,产生一与P-N 结内建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其方向由P 区指向N区.此电场使势垒降低,其减小量即为光生电势差,P 端正,N 端负,由此生产的结电流由P 区流向N 区,形成单向导电,发挥出与电池一样的功能。由于太阳电池板输出电压不稳定,故增加了稳压电路,通过稳压电路、充电电路为负载电池充电,同时还可以为内部蓄电池充电以备应急之用;光照条件较差时,太阳电池板输出电压较低,达不到充电电路的工作电压,因此增加了升压、稳压电路,以便为充电电路提供较稳定的工作电压.阴天、夜间等光照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可利用系统内部的蓄电池,通过升压电路为后续设备充电。另外,充电器还设计有照明灯,当夜间光线较暗时,通过蓄电池为照明灯供电,可供应急使用。3.充电器设计3.1电池充电原理 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若发生过充、过放或过流时,会造成电池的损坏或降低使用寿命,图3为锂电池的充电曲线,共分三个阶段:预充状态、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阶段。以800 mAh 容量的电池为例,其终止充电电压为4.2V。用1/10C(约80 mA)的电池进行恒流预充,当电池端电压达到低压门限V(min)后,以800 mA(充电率为1C)恒流充电,开始时电池电压以较大的斜率升压,当电池电压接近4.2 V 时,改成4.2V恒压充电,电流渐降,电压变化不大,到充电电流降为1/10C(约80 mA)时,认为接近充满,可以终止充电。 手机电池充电曲线3.2充电器设计思想 太阳能手机充电控制电路的设计思想,从手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控制出发,同时配有锂离子蓄电池.当在户外无220V 交流电时,采用太阳能对手机锂离子直接充电,同时对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当阴雨天天气或夜晚等阳光不足时,采用配置的锂离子蓄电池对手机锂离子充电,以保证任何情况下不间断.即:系统的设计以太阳能充电为主,在有足够的阳光且蓄电池又有足够供电能力的情况下,系统能够以太阳能充电为主给手机充电,蓄电池给手机补电;在无阳光或阳光弱时,以蓄电池充电为主给手机充电,太阳能为手机补电。3.3充电控制电路设计3.3.1升压电路设计由于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太阳光照强度不同,太阳电池板输出电能不稳定,需加人相应的升压、稳压等控制环节。直流升压就是将电池提供的较低的直流电压提升到需要的电压值。3.3.2稳压电路设计稳压电路的设计以三端集成稳压器W7800为核心,它属于串联稳压电路,其工作原理与分立元件的串联稳压电源相同。由启动电路、取样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环节、调整环节和过流保护环节等组成,此外还有过热和过压保护电路,因此,其稳压性能要优于分立元件的串联型稳压电路。而且三端集成稳压器设置的启动电路,在稳压电源启动后处于正常状态下,启动电路与稳压电源内部其他电路脱离联系,这样输入电压变化不直接影响基准电路和恒流源电路,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3.3.3充电电路设计 锂电池以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电池循环充放电次数多(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地被使用在许多数码产品中。但锂电池对使用条件要求较严格,如充电控制要求精度高,对过充电的承受能力差等。因此,为了保护锂电他,该充电电路包括电池充电控制电路与电池电量检测控制电路两部分。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用来控制升压或稳压电路对锉电池进行充电,同时也是锂电池的充电电路。电池电量检测电路,用以检测充电电量的多少,当电池充满电时,充满指示灯亮,逻辑电路控制充电电路断开,停止充电。4结束语 随着现代的科技发展电子产品几乎可以普及,但电子产品的电池却一直困扰这我们。我着次的研究的目的不是让电池的容量增大,而是把太阳能充电器安装在电子产品表面上这样就可以大量增加电池的使用时间。
开题报告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电源装置是指功率为数千瓦至50 MW小型模块式的、与环境兼容的独立电源。可以用于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特定的要求。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开题报告分布式电源,希望对你有帮助!
1 题目研究的意义
1.1 分布式发电的概念
分布式电源指的是规模不大、分布在负荷附近的电源,是相对于传统集中式电源而言。目前,分布式发电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很快。在大电网供电的基础上,在配电系统靠近用户侧引入容量不大(一般小于50Mw)的分布式电源(DG)供电,可以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向用户提供可靠和优质的电能。当在配电系统中引入分布式电源后,引起了配电线路中传输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数量和方向的改变,配电系统成为了一个多电源的系统,称为分布式发电系统,实际上即是含并网运行的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现在全世界的供电系统是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式单一供电系统。虽然全世界90%的电力负荷都由这种集中单一的大电网供电,但是当今社会对能源与电力供应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大电网由于自身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由于大电网中任何一点产生的故障都有可能对整个电网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时会引起大面积停电甚至是全网崩溃,造成灾难性后果,这样的事故在国外时有发生;而且这种大电网又极易受到战争或恐怖势力的破坏,一般的军事打击都把摧毁大电厂或电站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一旦大电网受到破坏将严重危害国家的安全;另外集中式大电网还不能很好的解决跟踪电力负荷变化的问题,而为了短暂的峰荷建造发电厂其花费是巨大的,经济效益也非常低。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大电网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相结合是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主要方法。
1.2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传统配电网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期间网络中空间负荷预测的结果和现有网络的基本状况确定最优的系统建设方案,在满足负荷增长和安全可靠供电的前提下,使配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最小。
但分布式发电的接入,使得配电网规划突破了传统的方式,对配电网规划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影响系统的负荷增长模式,使原有的配电系统的负荷预测和规划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2)配电网本身节点数非常多,系统增加的大量分布式发电机节点,使得在所有可能网络结构中寻找最优网络布置方案更加困难。
(3)对含多种类型分布式发电混合联网供电系统,根据各类型能源分布特征建立模型,在配电网中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协调有效利用各种类型电源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1.3 潮流计算的作用以及DG引入后对潮流算法的要求潮流计算的作用主要有: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然而分布式电源引入配电网系统后,对潮流计算的有了新的要求。分布式电源不同于一般的负荷节点,且要复杂得多,因此必然会在潮流计算中引入新的节点类型。因此要形成一种能有效处理各种分布式电源的潮流计算方法。原来呈辐射状结构的系统中有可能出现环网,因此形成的潮流计算方法必须有处理环网的能力。而影响到传统潮流算法的应用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对分布式电源的建模及其在潮流算法中的处理方法上。将分布式电源简化成一种节点类型,将其代入传统的潮流计算中。一般的简化处理有,将同步发电机处理成PQ节点,即用一个三相平衡的电压源接同步发电机三相阻抗所形成的功率输出恒定的模型,而在能处理PV节点的算法中,也可以将其直接处理成有功输出和电压幅值恒定的PV节点;而对异步发电机,虽然其吸收的无功是随该点的电压幅值而改变的,但在配电网中,各点的电压标幺值基本都在1.0附近,因此可以近似认为异步发电机的吸收无功恒定,将其处理成PQ节点。
2
2设计任务
如前所述,配电网潮流计算是配电网经济运行、系统分析等的重要基础。在大电网供电的基础上,在配电系统靠近用户侧引入容量不大的分布式电源(DG)供电,可以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向用户提供可靠和优质的电能。但分布式发电(DG)的引入给电网的潮流、电压质量、功率损耗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配电网潮流算法难以满足分布式发电系统潮流计算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配电网潮流算法进行改造和调整才能适用于含DG的系统,开展此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根据任务书要求,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为:
1、研究常用的几种适合三相不平衡配网系统的传统潮流算法--牛顿拉夫逊法,改进前推回代法。并选择一种重点研究;
2、分析常见的DG的特性,建立其模型;
3、研究能处理DG的潮流算法;
4、MATLAB编程,IEEE标准及改进算例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
3 设计方案
3.1分布式发电类型及其特点
常见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
(1)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技术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输出功率由风能决定。风力发电是目前新能源开发技术中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商业开发前景的发电方式。
(2)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流趋势。
(3)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微型燃气轮机是一类新型燃气机,其功率范围在30~300KW更小。微型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商用推出大大增加了DG面向较小用户的可能性,微型汽轮机发电装置的紧凑性,可靠性和遥控运行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意味着它们特别合适DG的区域性应用。
(4)燃料电池发电:燃料电池发电不同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其燃料不经过燃烧,而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将燃料与空气或氧气之类的氧化剂相结合,发生化学反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应,在生产水的同时进行发电,因而其实质是化学能发电。
3.2 传统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配电网潮流算法是配电网网络分析的基础, 配电网的网络重构、故障处理、无功优化和状态估计等都需要用到配网潮流的数据。因此,一套性能优良的配电网潮流程序是开发DMS系统的关键。与输电网相比配电网的网络结构有着明显的。
3.2.1牛顿拉夫逊法
牛顿-拉夫逊法是一种通过计算非线性方程的方法,只要状态量达到其解的某一个领域,便以平方速度收敛,具有与解题规模无关的特性,即不论网络大小如何均可经2~5次代收敛,适用于目前各种复杂配电网(辐射状、环状或网状)线损理论计算的实际算法。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基本步骤:
(1)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2)将各节点电压设初值U;
(3)将节点初值代入相关求式,求出修正方程式的常数项向量;
(4)将节点电压初值代入求式,求出雅可比矩阵元素;
(5)求解修正方程,求修正向量;
(6)求取节点电压的新值;
(7)检查是否收敛,如不收敛,则以各节点电压的新值作为初值自第3步重新开始进行狭义次迭代,否则转入下一步;
(8)计算支路功率分布,PV节点无功功率和平衡节点注入功率。
以上即为牛顿拉夫逊法, 其优点为计算精确,原理简单;易于编程;计算速度快。
3.2.2改进前推回代法
该算法采用了一种独特新颖的分层方法,将网络节点从末稍节点依次向上层搜索至根节点,形成了一个链式层次的分层节点数组,省去计算过程中对节点和支路的复杂编号;同时考虑到配电网的三相参数不对称和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直接采用相域模型进行计算;而对于环网问题,则运用功率补偿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处理。有收敛速度快、迭代次数少、节省内存的优点。
目前,前推回代法主要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编号的分层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对网络的节点和支路重新编号,并记录下每个节点的层次,这样处理起来比较复杂。本文对节点的分层方法进行了改进,直接记录下节点和支路的关联关系,不需要重新号而是直接形成一个一维的链式结构分层数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一、项目概括1.1项目简介及选址本项目电站选址地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的响塘学校屋顶上,经过去现场实地的了解和勘测后,此学习周围无森林无高大树木,附近也无任何其他房屋,距离其最近的房屋也有数十米的距离,该屋顶无女儿墙无其他建造物,是一个平面的屋顶,其屋长为43米,宽为32米。本项目将在此学校屋顶上建造一个100kw的并网型光伏电站,实施全额上网措施。选址卫星图如图1-1所示,选址平面图如图1-2所示。 图1-1 选址地卫星图 图1-2 选址平面图 1.2 项目位置及气象情况经过百度地图的计算,得出了此地经纬度为:北纬27.96,东经为112.83,是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典型的冬冷夏热气温,年降雨量充足达1450毫米,最高气温为夏季的41.8度,最低气温为冬季的-12.1度,年均气温17度。该项目所在地最高海拔为793米,最低海拔达30.7米,总的平均海拔为48.2米。该地年总辐射量经过PVsyst软件的计算后,得出了1116.6的值,不是特别高,属于第三类资源区,但建设一个电站也不是特别亏。湘潭市地理位置图如图1-3所示。 图1-3湘潭市地理位置 图1-4年均总辐射值1.3项目设计依据本项目设计依据如下:《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4-20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2005《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与安装》10J908-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5086-2013《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20046-2006《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晶体硅光伏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18210-2000二、电站系统设计2.1组件选型组件是电站中造价最高的设备,投资一个电站几乎一半的钱是砸这组件上去了,为此我们选择的组件一定要是最适合本电站的,不管是组件效率还是组件的其他参数在同功率组件下都应该保持最佳,这样才不会亏本。组件的类型有很多,以不同的材料来说,组件又分为了晶硅组件、薄膜组件,在电站中使用最多的便是晶硅型组件,而晶硅型组件又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它们都是市场上十分热门的组价。单晶硅的效率比多晶硅高了很多,其使用寿命时间也长了不少,但价格方面却比多晶硅高了很多,但考虑到平价上网的时代,单晶硅的价格远远不如过去那样昂贵,所以本电站选取的组件为单晶型组件。表2-1伏组件对比表组件品牌及型号 晶科Swan Bifacial 400 72H 晶科Swan Bifacial 405 72H 晶澳JAM72S10 400MR最大功率(Pmax) 400Wp 405Wp 400Wp最佳工作电压(Vmp) 41V 41.2V 41.33V组件转换效率(%) 19.54% 19.78% 19.9%最佳工作电流(Imp) 9.76A 9.83A 9.68A开路电压(Voc) 48.8V 49V 49.58V短路电流(Isc) 10.24A 10.3A 10.33A工作温度范围(℃) -40℃~+85℃ -40℃~+85℃ -40℃~+85℃最大系统电压 1000/1500V DC(IEC/UL) 1000/1500VDC(IEC/UL) 1000/1500VDC (IEC)最大额定熔丝电流 20A 20A 20A输出功率公差 0~+5W 0~+5W 0~+3%最大功率(Pmax)的温度系数 -0.350%/℃ -0.35%/℃ -0.35%/℃开路电压(Voc)的温度系数 -0.290%/℃ -0.29%/℃ -0.272%/℃短路电流(Isc)的温度系数 0.048%/℃ 0.048%/℃ 0.044%/℃名义电池工作温度(NOCT) 45±2℃ 45±2℃ 45±2℃组件尺寸:长*宽*厚(mm) 2031*1008*30mm 2031*1008*30mm 2015*996*40mm电池片数 72 72 72第一款组件晶科Swan Bifacial 400 72H和第二款组件晶科Swan Bifacial 405 72H的型号牌子都一样,除功率和其效率有点差距之外,其他的参数基本一样,但其第二款组件晶科Swan Bifacial 405 72H组件的效率高,相同尺寸不同效率下,选择第二款组件更好。第三款组件晶澳JAM72S10 400MR是3款组件里效率最高的组件,比第一款和第二款分别高了0.37%和0.12%,并且尺寸和部分温度系数也是3款里面最小的,开路电压和工作电压以及短路电流等参数也是3款组件中最高的,从数据上来看,第三款组件晶澳JAM72S10 400MR是3款里最棒的组件。综合上面的分析,本项目最终选择第3款组件晶澳JAM72S10 400MR作为本项目的组件使用型号。组件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组件图2.2最佳倾斜角和方位角设计本电站建造在平面屋顶上,该屋顶无任何的倾角,由于组件是依靠着太阳光发电,但每时每刻太阳都是在运动着,为此便会与组件形成一个角度,该角度影响着组件的发电量,对于采取固定支架安装方式的电站来说,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角度能够让电站发电量达到最高,因此最佳倾角这个概念便被引出了。对于本电站而言,根据其PVsyst软件的计算后,得出了湘潭最佳倾角为18度时,方位为0度时,电站一年下来的发电量能够达到最高。PVsyst最佳方位角、倾斜角模拟图如图2-2所示。图2-2 PVsyst最佳方位角、倾斜角模拟图2.3组件排布方式本项目选址地屋顶长43米,宽为29米,采取横向排布方式无法摆下其电站中的整个阵列,因此本项目组件方式采取竖向排布,中间间距20mm。如图2-3所示。 图2-3 组件排列方式2.4组件间距设计 太阳照射到一个物体上时,由于该物体遮住了光,使得光不能直射到地上时,该物体便会产生一个阴影投射到地上,而电站中的组件也类似于此,前一个组件因光产生的阴影投射到另一个组件上时,被照射的组件便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电站,这对于电站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在设计其组件之间的间距时,一定要保证阴影的距离不会触及组件。 图2-4间距图在公式2-1中:L是阵列倾斜面长度(4050mm)D是阵列之间间距β是阵列倾斜角(18°)为当地纬度(27.96°)把以上数值代入公式后计算得:2-5组件计算图根据结果,当电站中的子方阵间距大于2119mm时,子方阵与子方阵便不会受到影响。 图2-6方阵间距图2.5逆变器选型逆变器是电站中其转换电流的设备,十分的重要,而逆变器的种类比较多,对于本项目电站来说,选择组串式逆变器最佳,因此本项目选择了3款市场上热卖的组串式逆变器。表2-2 逆变器参数对比表逆变器品牌及型号 华为SUN2000-100KTL-C1 华为SUN2000-110KTL-C1 固德威HT 100K最大输入功率 100Kw 110Kw 150Kw中国效率 98.1% 98.1% 98.1%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 1100V 1100V 1100V各MPPT最大输入电流(A) 26A 26A 28.5AMPPT电压范围(V) 200 V ~ 1000 V 200 V ~ 1000 V 200V ~ 1000V额定输入电压(V) 600V 600V 600VMPPT数量/输入路数 10/20 10/20 10/2额定输出功率(KW) 100K W 110K W 100K W最大视在功率 110000 VA 121000 VA 110000 VA最大有功功率 (cosφ=1) 110KW 121K W 110KW额定输出电压 3 × 220 V/380 V, 3 × 230 V/400 V, 3W+N+PE3 × 220 V/380 V, 3 × 230 V/400 V, 3W+N+PE380, 3L/N/PE 或 3L/PE输出电压频率 50 Hz,60Hz 50 Hz,60Hz 50 Hz最大输出电流(A) 168.8A 185.7 A 167A功率因数 0.8 超前—0.8 滞后 0.8超前—0.8滞后 0.99 (0.8超前—0.8滞后)最大总谐波失真 <3% <3% <3%输入直流开关 支持 支持 支持防孤岛保护 支持 支持 支持输出过流保护 支持 支持 支持输入反接保护 支持 支持 支持组串故障检测 支持 支持 支持直流浪涌保护 Type II Class II 具备交流浪涌保护 Type II Class II 具备绝缘阻抗检测 支持 支持 支持残余电流监测 支持 支持 支持尺寸(宽 x 高 x 厚) 1,035 x 700 x 365 mm 1,035 x 700 x 365 mm 1005*676*340重量(kg) 85kg 85kg 93.5kg工作温度(°C) -25°C~60°C -25°C~60°C -25~60℃3款逆变器的功率均在100kw以上,其效率也都是一模一样,均只有98.1%,其额定输出电压也都为600V,对于本电站来说,这3款逆变器都能使用,但可惜本电站只会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品牌。第一款逆变器华为SUN2000-100KTL-C1和第二款逆变器华为SUN2000-110KTL-C1是同种类同型号,但不同功率的逆变器,这两款逆变器大部分数据都一模一样,但第二款逆变器功率比第一款逆变器功率高了10k,比本电站的容量也高了10k,并且价格了略微高了那么点,选用第一款逆变器不仅省钱而且还不会造成功率闲置无处使用,最大发挥逆变器的作用,因此第1款比第2款逆变器好。第三款逆变器是固德威HT 100K,它的最大输入功率高达150kw,明明是一个100kw的逆变器,但其输入功率却不同我们往常见的逆变器一样,它居然还高了50k,如果选用这款逆变器,那么阵列输入的功率超过100都能承受。虽然最大输入功率很恐怖,但其他参数正常,对比第一款逆变器,仅只是部分参数略微差了点,总体是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差别。本项目根据上述的分析和对其逆变器的需求,最终选择了固德威HT 100K型逆变器为本电站逆变器。2.6光伏阵列布置设计2.6.1串并联设计图2-7串并联计算公式2-3、2-4中:Kv——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温度系数-0.00272K——光伏组件的工作电压系数-0.0035t/——光伏组件工作环境极限高温(℃)60Vpm——光伏组件的工作电压(V)41.33VMPPTmax——逆变器MPPT电压最大值(V)1000VMPPTmin——逆变器MPPT电压最小值(V)200Voc——光伏组件开路电压(V)49.58N——光伏组件串联数(取整)t——光伏组件工作环境极端低温(℃)-12.7——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1100把以上数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可得:5.5≤N≤21 经计算,本电站最终选取20块组件为一阵列。如图2-6组件串并联设计图。 图2-8组件串并联设计图2.6.2项目方阵排布据2.6.1的结果,每一个阵列共有20块组件,单块组件的功率是400w,一个阵列便是8kw,而本电站的总容量为100kw,总计是需要13个阵列。本电站建设地屋顶长43米,宽为32米,可以完整的摆放电站中的所有子方阵。如图2-9所示。 图2-9项目方阵排布图 2.7基础与支架设计2.7.1水泥墩设计本电站所建地点是公办学校,属于公共建筑,如果使用其打孔安装方式,便有可能使得其屋顶因时间长久而漏水,一旦漏水便需要进行维修,这也是得花费一些金钱,又因是学校,开工去维修可能将使部分学生要做停课处理,因此为了避免这个麻烦,本电站还是选择最常见的水泥墩来做基础设计。考虑到学校有许多的学生,突然出现了事故,作为电站建设者肯定会有责任,因此为了避免组件出现任何事故,特地将水泥墩设计为一个正方形,其长宽高都为500mm,这样的重量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如图2-10水泥墩设计图和2-11电站整体水泥墩设计所示。 图2-10水泥墩设计图2-11电站整体水泥墩设计图2.7.2支架设计都已经把基础设计水泥墩做好了,那么接下来则是考虑水泥墩上的支撑设备支架,对于支架的设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选材上,一般电站中的支架会持续使用到电站报废为止,使用时间长达二十多年三十多年甚至更久,对此支架的选型便是十分的重要,其使用寿命必须得长,抗腐蚀能力强。如图2-12支架设计图所示。 图2-12支架设计图2.8配电箱选型配电箱在光伏电站里又分为直流配电箱和交流配电箱,对于本电站来说,是选择其交流配电箱。配电箱的容量是根据其逆变器的容量选择,必定不能小于其逆变器的容量,否则可能会出现配电箱过压的情况,然后给电站造成事故危险。配电箱具备配电、汇电、护电等多种功能,是本电站必须要又的设备,经过配电箱型号的对比,本电站最终选择了昌松100kw光伏交流逆变器。表2-3配电箱参数项目名称 昌松100kw光伏交流配电箱项目型号 100kw交流配电箱额定功率 100KW额定电流 780A额定频率 50Hz海拔高度 2500m环境温度 -25~55℃环境湿度 2%~95%,无凝霜2.9电缆选配电站分为两类电,一类是直流电,必须使用直流电缆运输;一类是交流电,必须使用交流电缆运输,切记不可以乱搭配使用,否则将会造成电缆出线问题,电站设备出现问题。直流电缆选型一般都是选择PV1-F-1*4mm²光伏专用直流电缆交流电缆:P:逆变器功率100KWU:交流电电压380VCOSΦ:功率因数0.8==190A=0.035Ω=976W线损率:976/100000=0.9%<2%,符合光伏电缆设计要求。据其计算结果和下图电缆参数表,本电站最终选择ZRC-YJV22 7Omm2交流电缆。如图2-13电缆参数图所示。 图2-13 电缆参数图2.10防雷接地设计防雷接地是绝大多数光伏电站都必须要做的,目的就是防止雷击破幻电站,损坏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特别是对于本电站而言,建设点是在学校,而学校不仅人多而且易燃物也多,一旦雷击劈到电站上,给电站造成了任何事故,都有可能把整个学校给毁了,为此本电站一定需要做好防雷接地设计。本电站防雷方式采取常用的避雷针进行避雷,接地则是为电站中各个设备接地端做好接地连接。 图2-14防雷接地设计图2.11电气系统设计及图纸本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00kw,由260块光伏组件组成,形成了13个阵列,每个阵列20块组件,然后连接至逆变器,逆变器变电后接入配电箱,最后再连接国家电网。 图2-15电气系统设计图三、电站成本与收益3.1电站项目设备清单根据当地市场的物价,预估出了一个本电站预计投资表。表3-1设备清单表序号 设备 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价格(万元)1 组件 晶澳JAM72S10 400MR 块 260 1.77 18.42 逆变器 固德威HT 100K 台 1 3.3w 3.33 直流电缆 PV1-F-1*4mm² 米 1500 5.2 0.784 交流电缆 ZRC-YJV22 70mm2 米 100 72 0.725 支架 \ 套 39 556 2.176 水泥墩 500*500*500mm 个 78 250 1.957 配电箱 昌松100kw光伏交流配电箱 台 1 1.3w 1.38 运输费 \ 总 18 1000 1.89 其他 \ \ \ \ 4.1510 人工费 \ \ \ \ 7合计:41.57万元3.2电站年发电量计算本电站总容量为100kw,而电站选址地的年总辐射量为1116.6,首先发电量便达到了89328度电。 (式3-1)Q=100*1116.6*0.8=89328度Q——电站首年发电量W——本项目电站总容量(85KW)T——许昌市年日照小时数(1258.2H)——系统综合效率(0.8)任何设备一旦使用,便就开始慢慢磨损了,其效率也是一年比一年差,即便是光伏组件也不例外。组件首年使用一年后,为了适应其环境,自身的效率瞬间就降低2.5%,而后的每年则是降低0.7%,将至80%左右时,光伏组件也是已经运行了25年。 表3-2电站发电量发电年数 功率衰减 年末功率 年发电量(kWh) 累计发电量(kWh)第1年 2.5% 97.50% 89328.000 89328.000第2年 0.7% 96.80% 87094.800 176422.800第3年 0.7% 96.10% 86469.504 262892.304第4年 0.7% 95.40% 85844.208 348736.512第5年 0.7% 94.70% 85218.912 433955.424第6年 0.7% 94.00% 84593.616 518549.040第7年 0.7% 93.30% 83968.320 602517.360第8年 0.7% 92.60% 83343.024 685860.384第9年 0.7% 91.90% 82717.728 768578.112第10年 0.7% 91.20% 82092.432 850670.544第11年 0.7% 90.50% 81467.136 932137.680第12年 0.7% 89.80% 80841.840 1012979.520第13年 0.7% 89.10% 80216.544 1093196.064第14年 0.7% 88.40% 79591.248 1172787.312第15年 0.7% 87.70% 78965.952 1251753.264第16年 0.7% 87.00% 78340.656 1330093.920第17年 0.7% 86.30% 77715.360 1407809.280第18年 0.7% 85.60% 77090.064 1484899.344第19年 0.7% 84.90% 76464.768 1561364.112第20年 0.7% 84.20% 75839.472 1637203.584第21年 0.7% 83.50% 75214.176 1712417.760第22年 0.7% 82.80% 74588.880 1787006.640第23年 0.7% 82.10% 73963.584 1860970.224第24年 0.7% 81.40% 73338.288 1934308.512第25年 0.7% 80.70% 72712.992 2007021.5043.3电站预估收益计算根据湖南省的标准电价,我们电站发的每度电能够有0.45元收入,持续运行25年后,将会获得2007021.504*0.45=903159元,也就是90多万,减去我们为电站投资的41.57万,我们25年内能够获得大约50万的纯利润收入参考文献[1]王思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能计量方案[J].农村电工,2019,27(09):37.[2]谷欣龙.光伏发电与并网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24):31+33.[3]黄超辉,陈勇,任守宏.基于应用的光伏电站电缆优化设计[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9,48(03):67-71.[4]余茂全,张磊.基于PVSYST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2):35-39.[5]谭阳.家用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J].电子制作,2019(09):94-95+91.[6]石培进.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可行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183.[7]蒋飞. 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决策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8]陈坤. 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3.[9]徐瑞东.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10]任苗苗. 光伏发电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
231 浏览 3 回答
214 浏览 4 回答
167 浏览 6 回答
192 浏览 3 回答
215 浏览 4 回答
240 浏览 4 回答
309 浏览 4 回答
145 浏览 3 回答
90 浏览 3 回答
339 浏览 5 回答
108 浏览 3 回答
166 浏览 5 回答
201 浏览 3 回答
347 浏览 2 回答
254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