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刚: 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 研究方向:汽车领域 对国内汽车发动机产业来说,这种评选具有很好的标杆和促进作用;对消费者来说,这种评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说,这样的评选是国内汽车产业和消费者都需要的。 李君: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内燃机工程系主任。 研究方向: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学术兼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代用燃料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还应该以中小排量汽车为主,国外某些发动机评选往往看重功率及扭矩输出等指标,我们不要走这个路线。这次评选中入围的多款小排量发动机,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 李理光: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清洁代用燃料,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 学术兼职:国际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 参与――评估自己,学习他人;提升――宣传品牌,树立信心;竞争――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创新――自主开发,持续发展。 黄佐华: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领域:内燃机燃烧,清洁燃料发动机,排污机理与控制。 学术兼职: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这项评选从公正客观的第三方角度对市场上的发动机产品进行评价,并给出明确的比较结果。这对于消费者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汽车消费向专业消费和理性消费转化。 王建昕: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内燃机燃烧,汽车燃料。 学术兼职: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主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汽油机分会副主任。 2003年秋,我在美国短期访问时,第一次看到了《Ward"s Auto World》杂志的十佳发动机评选宣传画,深深被它吸引,我的朋友从办公室的墙上取下来送给了我。那时我就在想,中国也应举办这样一个高水平的评选活动。《汽车与运动》杂志在参考Ward"s等杂志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成功举行了第一次“中国十佳发动机”评选。祝愿它越办越好,在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过程中发挥重大影响。 许敏: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研究方向: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整车系统集成。 很高兴在国内也看到这样的评选,而且它的评选规则和体系很符合国内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我们作为发动机领域内的科研人员,应该支持这样具有社会意义的评选,为民族发动机产业发展尽一份力。 姚春德: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内燃机工作过程,内燃机废气净化技术,内燃机石油替代燃料。 学术兼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和特聘专家,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柴油机分会副主任。 十佳发动机评选活动所确立的评价体系,对于国内发动机产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发动机也成为入围的热门,这说明它们正在努力攀登世界先进发动机的顶峰。 尤林华: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究员级高工。 研究方向:汽车发动机性能、可靠性、排放性能评价方法研究,汽车发动机排放自动测试系统与相关试验技术研究。 学术兼职:国家机动车环保技术法规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保总局重型汽车环保专家委员会委员。 用客观、公正、公平,权威的方式,评选出技术先进、消费者认可的中国十佳发动机。促进中国汽车发动机技术水平提高,提升中国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卓斌: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内燃机性能优化,汽车动力系统及其电控。 学术兼职:上海市内燃机学会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 面对这么多高水平的发动机,要从中评出十佳,每次都难以取舍。很又为我们的企业骄傲,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会出现这么多高水平的发动机担任着汽车产业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