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里,古建筑文化让榫卯惊艳千年。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它是一种充满中国智慧的传统木匠工艺,甚至被称为我国传统家具工艺的灵魂。它作为古代工匠的必备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在古代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堪称奇迹。这些就是榫卯的功劳。所以,榫卯工艺堪称媲美京剧的中国国粹,不仅外形精致唯美,而且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极强,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榫卯工艺也充满了中国古人的大智慧,一阴一阳,一盈一亏,互补共生,缺一不可。正由于古建筑的文化底蕴,使得榫卯惊艳千年。
随着国内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榫卯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古代没有金属螺丝与粘合剂的条 件下,工匠们充分发挥智慧,通过各种精巧的榫卯结构来建造出复杂的建筑和家具。不过,这种费时费力的工艺当下已经很难满足大批量的市场生产需求,因此榫卯结构逐渐淡出了我们视野。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阶段中的钉子和胶水,因为成本压缩后所获得的利益更为诱人。特别是随着现代化机械生产的进步和人们对效率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榫卯工艺正逐渐被抛弃。结合这些来看电影《榫卯》,就更清楚其难能可贵了。影片中,主人公陈文远是一名古建筑复建工程师,却在景区工地意外遇见自己的父亲陈守拙。原来,绵延山路所搬运的建筑碎片正是陈家的家庙——陈家祠,父亲陈守拙舍不得家祠木雕的祖上手艺,追随被买走的家祠奔赴山区。陈守拙这种追随其实是不希望榫卯淡出自己的视野,因为这种淡出则可能就意味着失去甚至断层。
电影《榫卯》呼吁要大家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实际上必须先触动现代人的灵魂。中国古建筑文化在国内现代建筑市场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首先传统式的中国民用居住建筑,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对住宅的功能要求有比较大的矛盾。其次,其结构形式又是以木结构为主,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都有先天不足。从中国各地城市建设情况看,在新建建筑的设计中缺乏考虑民俗和地方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复制品。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真的有丧失的危险。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知识却被日本长期传承下去,甚至成为西方工匠精神的代表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导演甘小二与希望观众能耐心地看完这部故事片,对目前中国普遍存在的文化断层现象有所思考的原因所在。如果现代人的灵魂没有被触动,那么就不可能会有过多的思考,甚至于有具体的行动。
庆幸的是,现实中总有一群人怀着独特的情怀,用无形的力量感召着更多人前行,追寻古建筑的灵魂。2015年5月,中国共产党网和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中国古建筑的灵魂——榫卯结构》的文章,引发了相当一部分网民的关注,该文通过33种榫卯模型,着力使大家拾起已被遗忘的灵魂,一起感受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今天电影《榫卯》的出台和网友的支持,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人开始在思考,开始在追寻古建筑的灵魂。其实导演甘小二所表达的就是独特的情怀,一种家国情怀,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切入点不同,我们期待通过这部电影,可以让惊艳千年的榫卯触动你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