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网络用词“女汉子”一词爆红,受到很多女性的追捧,很多女性甚至以“女汉子”自称。“女汉子”一词在当代是一种褒义词,特别用来代指那些外表漂亮柔美而内心坚强、果敢,性情爽直的女子。她们生活中不娇弱做作、处理问题的能力高于普通的女子,对待生活热情认真,人际交往能力强,同时她们内心又有柔软的一面,细腻而又富有同情心,这样的女子不仅受同性者的欢迎,也得到异性的青睐。现实生活中的女汉子比比皆是,例如范冰冰、杨颖等。女汉子形象是对传统意义上女性角色的突破,是当今时代女性个性的表达。这些身上同时具备女性化特质和男性化特质的“女汉子”正是双性化女子的代名词。女性的双性化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中国古代就有花木兰这样的代表人物,花木兰不仅能够像其他女性一样在闺中绣花纺布,还能够像男人一样代父从军。古今中外,双性化的女子络绎不绝,只不过在当今中国“女汉子”作为双性化女子的表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双性化女子只是双性化人格的表现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双性化男子。国外关于双性化的研究最早来源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潜意识双性化”的内涵是他最先提出的。随后,Carl G. Jung(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提出了“Co-body theory”(“男女同体论’)指出男人和女人都含的双方特质。“双性化”这一概念是由于1974年第一次提出的。在1974年,美国心理学学者Bem(贝姆)提出了,男性化气质和女性化气质是两个独立的维度,他认为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这两种气质,该理论突破了对传统非男即女单一维度的性别的认知[]。在次基础上Bem将人类的性别角色分为四种,分别是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和未分化。我国对于双性化的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距今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双性化人在总体的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下面将引入两组数据予以说明。第一组数据源自Bem的研究,如表1,第二组数据来源于1999年我国学者郑淑杰的研究,如表二。表格 1人 群性别角色色色色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女子27%14%32%28%男子32%34%8%25%表格 2人 群性别角色色色色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女子男子通过对上面的表格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双性化人格在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有必要对双性化人格予以解析。(二)研究意义各种的研究都表明双性化与其他性别角色相比有更多的优势,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心理健康、智力水平、情绪控制上等)都优于男性化、女性化或者未分化,双性化人格在当今如此普遍,笔者想要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探究影响双性化人格形成的因素,进而寻求双性化人格培养的方式。(3)研究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通过阅读双性化的相关期刊、著作了解其理论发展的沿革。同时运用理论分析法,研究影响双性化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双性化。并且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将性别与心理相结合,探究双性化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