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网络教育有了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将其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网络教育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一) 1. 网络研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概念、特征及实施框架 3. 财经类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4. 远程开放教育数学课程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5. 探究移动平台教学模式在盲人按摩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6. 基于微博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探索 7. 硕士生精品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分析 8. 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对我国高校线上教育的影响与研究 9. 高等院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10. 应用于网络教育的大数据技术探析 11. 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12. 语料库构建实用性与商务英语网络化的发展 13. 混合式教学在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4. 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探讨 15. 省级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融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7. 病例驱动的“医院虚拟实习”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18. 面向区域医疗协同的可扩展远程医学教育系统设计与实现 19.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应用 20. 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满意度影响因素 21. 运用网络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2. 网络视频课件在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23. 基于CiteSpace的网络教育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4. 网络课程开发中教学设计人文化的实践 25. 网络机房与校园网接入的设计方案研究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二) 1. 我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 “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教师的心理反应与调试策略 3. 网络教育背景下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探析 4. 浅析智慧教育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搭建及运行 5. 网络环境下知识建构模型对比研究 6. 成人网络教育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7. 借鉴微课教育功能创新网络德育工作 8. 远程教育高校以党建工作促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9.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构建 10.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下中小学教育网站安全防护研究 11. 美术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12. 成人网络教育的学习监控策略初探 13. 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4. 对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15. Java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 16. 网络环境下“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7. 网络环境下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 18. 网络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9.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传统成人教育的模式研究 20. 农村老年教育网络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2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创新思考 22. 生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实践探索 23. 基于云平台的口腔内科学微课程开发应用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三) 1、网络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 2、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探析 3、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4、基于新媒体的管理机制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5、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6、基于网络技术条件探讨中职政治教学策略 7、网络游戏对教学活动的可借鉴性研究 8、网络学习空间中交互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9、泛在学习视角下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模式 10、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1、远程开放学习者网络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2、“微课”教学模式下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13、网络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学科的应用 14、基于Moodle平台《建筑测量》网络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5、网络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多单元评价模式的构建 16、动漫、游戏等网络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审美取向的影响 17、基于慕课教学理念的中西文化对比课程建设与实践 18、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19、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 猜你喜欢: 1.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2. 网络教育有关发展的论文 3.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4. 网络教育浅析论文 5. 网络教育方面相关论文
out our petty tasks, hardly aware of our listless attitude toward life.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语简称,“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课程动辄上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随时与教授和其他学习者实现在线交流,并且依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支持为自己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学习的过程就像体验游戏的通关设置,在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评估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通过考核之后,学生还可以拿到不同层次的证书。慕课浪潮来袭,我国高校也纷纷加入国际MOOCs阵营,开始建设我国MOOCs课程。其迅速发展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新机遇。MOOCs课程模式会对目前的大学外语教学有哪些贡献?将给后者带来哪些创新与变革?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乘着MOOCs的浪潮前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本期热点聚焦邀请国内慕课研究前沿的几位学界同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享他们的思考与探索。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等一直饱受质疑。随着MOOC浪潮席卷全球,大学英语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MOOC的最大优势是使名校名师的名课程全球免费共享,学习者可自定步调学习课程内容;学有余力的在校学生可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学习,完成限时作业(含同伴互评和测试),参与全球网络社区讨论课程内容,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 在通用大学英语越来越难以受到学生重视的今天,我们可根据MOOC课程需要,适当调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根据学习者MOOC学习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学好大学英语。通过国际MOOC的学习,我国学习者不但可以检验、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或人文素养。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语言学习需求,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我们应该依据MOOC在某种程度上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分别针对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一般尤其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不同的MOOC类课程体系,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具体来讲,MOOC给我们的启示是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可以由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负责开发课程,实施教学和在线答疑。教学团队之间优势互补。无论是国家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可创建自己的“微MOOC”课程,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每个人对学习方式的喜好不同,MOOC并不一定会适合每一个学生;另外。由于政策、技术、学籍、学分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我们还要审慎、科学地研究和利用MOOC。 参考文献:马武林、胡加圣,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外语电化教学,2014,(2):48-54。MOOCs课程模式的贡献1.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目前,不管世界教育还是中国教育、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其不平等和不均衡,有了MOOCs带来的新的技术手段与新的教育思想,人类知识生产力、知识传播力及人类智力都得到了解放,校园的围墙被推倒,贫富的藩篱被拆除,时空的界限被消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免费或廉价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真正实现了人学机会的均等以及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民主。2.重构了高等教育基于技术的结构性生态架构 经过两年的发展,MOOCs完善、优越的生态环境初步显现。MOOCs已经形成了由“社会环境”(教育引领与社会参与)、“技术环境”(学习支持与技术支持)以及“教学环境”(学习模式与教学研究)等三套马车协同驱动的结构性生态架构(王萍,2013;18)。3.从“push”到“pull”的学习模式的演变 MOOCs具有自主性强、可重复和强调学习体验与互动等基本特点,强调一个“学”字,反映的是以“学”(pull)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这些都从根本上冲击了现行课堂以“授”(push)(邹景平b,2013:54)为主的教学模式及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绝对话语权。在“pull”学习模式引发下,基于自主性强、可重复的特性,学习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活动,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通过有计划或重复的视频观看、指导性的自觉阅读、针对性的系统练习和个体参与互动带来的思考,完成课程的学习过程(王萍,2013),有效地避免了现行课堂模式的满堂灌;同样,体验和互动的教学取向强调的也是学生的学习。4.社会化学习环境的形成和交互的常态化 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1975)把社会因素引进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Gorge Siemens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强调MOOCs所必备的社会属性,即有效的学习需进入并借助特定圈子,通过与小伙伴们交流探讨,分享并获取知识。MOOCs的聚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圈子”的角色,它汇拢一批有共同兴趣的学习者,共同开展系统化的学习。学习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学习环境中因为有了学伴而不再寂寞和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的完成提供了黏性。更有意义的是,社会化学习环境还是学习交互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之一。5.妙招不断的教学设计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MOOCs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创新不断,西方一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会巧思不断,且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MOOCs课程设计原理是将授课内容与交互分开,使内容顺从碎片化的学习要求,交互则由社会化学习环境来完成。具体设计步骤一般包括内容设计、互动设计和作业设计三个主要环节。教学内容一般不多,视频按知识点切割,通常不超过10分钟,每周累计不超过一个小时,且拍摄、制作精良,教师大都善于取舍,只教“need to know ",而非"nice to know”的内容;互动设计无时无处不在,课前、课中、课后、视频、社区讨论和作业均有互动环节;作业构思则强调“做中学”及完成后的“成就感”和“自信感”。6.大数据突破了个性化教学的难题 大规模、长期地测量、记录、存储、统计、分析这些数据,所获得的海量数据就是大数据(big data)。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综合技术背景下的MOOCs,可以利用平台上产生的海量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学习者个体真实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行为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教育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是数据支撑的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监控、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即他们在哪个阶段遇到困难以及花费时间较长、重复访问的页面、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效果最佳的时间段等,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每个学生行为建模,判断他们在未来学习上的能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导学和建议,从而突破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的难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陈冰冰,MOOCs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外语电化教学,2014,(2):38-43。新教育范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MOOCs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形式,对英语教师是挑战,也应该是机遇。要想跟上时代步伐,英语教师就应该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外语教育技术素养,提升新范式下进行外语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的能力。 1. "翻转”自我,改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权威的知识源,网络已经成了学生们的知识外存空间。 2.“翻转”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建设性的学习服务。 一是导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便是这个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突出面对面的学习与线上学习的结合。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先在网上学习教师授课的内容,而课堂则用于提问、进行互动讨论。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因为授课时间的减少,就可以更多地参与学生的互动,或解答提问,或参与讨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个别化指导。 二是助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意味着教师要将课堂时间充分用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翻转课堂形成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要求教师要成为适时帮助解决问题的助学者。 三是促学者角色。学习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此外,教师角色转变的直接结果是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四是评学者角色。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基于绩效的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程云艳,直面挑战 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挑战与机遇,2014,(2):44-47。依托MOOCs理念,重构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MOOCs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MOOCs是信息化教育的新成就,是教育信息化的集中体现。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借鉴MOOC教学设计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调整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大学英语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能轻易进行变革,但可以根据需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逐步实现“国际MOOCs校本化”、“大学英语MOOCs化”,大学英语“选修化”,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马武林&张晓鹏2014:57 -5 9)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原则1)需求导向 各个高校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必须注意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是否能够同时满足国家战略、社会和学生的多重需求。每个高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各不相同。建设什么样的课程,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况决定。2)因校制宜 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办学特色、学校资源(硬件、软件、师资和学生素质)等因素结合MOOCs新理念,结合办学定位,综合分析大学英语课程在本校人才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3)量力而行 尽管MOOCs风靡全球,但是并不是任何一所高校都能够做的,MOOCs一定是名校、名师的名课程,否则无法成为MOOCs。许多高校由于投资不到位,尽管把MOOCs建起来了,但只是“伪MOOCs",没有学生去访问,没有形成规模,该MOOCs会逐渐变为网络上的垃圾,不能为了跟风、为建而建。重构大学英语课程1)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大学(如“985 ,211工程”)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精英人才的重任,由于学生入校时英语基本功较好,学生对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 )需求不高。结合国家、社会和学生三方需求,充分考虑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建议这些高校给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32-64学时的学术英语(必修)和32-64学时《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选修)。学术英语由听、说、读、写、译五大板块组成,为培养世界一流复合型人才做铺垫,也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国际MOOCs课程、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奠定基础。 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依托中国高校联盟,如“C9联盟”,整合师资,联合开设学术英语专项技能课,即《学术英语听力》、《学术英语口语》、《学术英语阅读》、《学术英语写作》和《学术英语翻译》以及不同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供学生选修,如《英国文化》、《美国文化》、《澳大利亚文化》等国家文化的MOOCs课程。学习者也可以选择世界其他国家著名高校开设的相关学术英语MOOCs(如英国雷丁大学的《A Beginners’ Guide to Writing in English for University Study》和美国华盛顿大学《Introduction to Public Speaking》等)和跨文化交际MOOCs(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学习者根据个人需要选修学术英语MOOCs课程和跨文化交际 MOOCs。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科研 > 文献选摘 > 详细内容慕课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反思与创新作者:张Andy 发布时间:2014-8-10 阅读次数:6322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导言: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语简称,“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课程动辄上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随时与教授和其他学习者实现在线交流,并且依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支持为自己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学习的过程就像体验游戏的通关设置,在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评估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通过考核之后,学生还可以拿到不同层次的证书。慕课浪潮来袭,我国高校也纷纷加入国际MOOCs阵营,开始建设我国MOOCs课程。其迅速发展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新机遇。MOOCs课程模式会对目前的大学外语教学有哪些贡献?将给后者带来哪些创新与变革?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乘着MOOCs的浪潮前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本期热点聚焦邀请国内慕课研究前沿的几位学界同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享他们的思考与探索。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等一直饱受质疑。随着MOOC浪潮席卷全球,大学英语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MOOC的最大优势是使名校名师的名课程全球免费共享,学习者可自定步调学习课程内容;学有余力的在校学生可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学习,完成限时作业(含同伴互评和测试),参与全球网络社区讨论课程内容,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 在通用大学英语越来越难以受到学生重视的今天,我们可根据MOOC课程需要,适当调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根据学习者MOOC学习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学好大学英语。通过国际MOOC的学习,我国学习者不但可以检验、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或人文素养。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语言学习需求,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我们应该依据MOOC在某种程度上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分别针对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一般尤其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不同的MOOC类课程体系,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具体来讲,MOOC给我们的启示是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可以由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负责开发课程,实施教学和在线答疑。教学团队之间优势互补。无论是国家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可创建自己的“微MOOC”课程,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每个人对学习方式的喜好不同,MOOC并不一定会适合每一个学生;另外。由于政策、技术、学籍、学分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我们还要审慎、科学地研究和利用MOOC。 参考文献:马武林、胡加圣,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外语电化教学,2014,(2):48-54。MOOCs课程模式的贡献1.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目前,不管世界教育还是中国教育、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其不平等和不均衡,有了MOOCs带来的新的技术手段与新的教育思想,人类知识生产力、知识传播力及人类智力都得到了解放,校园的围墙被推倒,贫富的藩篱被拆除,时空的界限被消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免费或廉价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真正实现了人学机会的均等以及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民主。2.重构了高等教育基于技术的结构性生态架构 经过两年的发展,MOOCs完善、优越的生态环境初步显现。MOOCs已经形成了由“社会环境”(教育引领与社会参与)、“技术环境”(学习支持与技术支持)以及“教学环境”(学习模式与教学研究)等三套马车协同驱动的结构性生态架构(王萍,2013;18)。3.从“push”到“pull”的学习模式的演变 MOOCs具有自主性强、可重复和强调学习体验与互动等基本特点,强调一个“学”字,反映的是以“学”(pull)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这些都从根本上冲击了现行课堂以“授”(push)(邹景平b,2013:54)为主的教学模式及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绝对话语权。在“pull”学习模式引发下,基于自主性强、可重复的特性,学习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活动,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通过有计划或重复的视频观看、指导性的自觉阅读、针对性的系统练习和个体参与互动带来的思考,完成课程的学习过程(王萍,2013),有效地避免了现行课堂模式的满堂灌;同样,体验和互动的教学取向强调的也是学生的学习。4.社会化学习环境的形成和交互的常态化 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1975)把社会因素引进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Gorge Siemens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强调MOOCs所必备的社会属性,即有效的学习需进入并借助特定圈子,通过与小伙伴们交流探讨,分享并获取知识。MOOCs的聚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圈子”的角色,它汇拢一批有共同兴趣的学习者,共同开展系统化的学习。学习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学习环境中因为有了学伴而不再寂寞和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的完成提供了黏性。更有意义的是,社会化学习环境还是学习交互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之一。5.妙招不断的教学设计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MOOCs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创新不断,西方一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会巧思不断,且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MOOCs课程设计原理是将授课内容与交互分开,使内容顺从碎片化的学习要求,交互则由社会化学习环境来完成。具体设计步骤一般包括内容设计、互动设计和作业设计三个主要环节。教学内容一般不多,视频按知识点切割,通常不超过10分钟,每周累计不超过一个小时,且拍摄、制作精良,教师大都善于取舍,只教“need to know ",而非"nice to know”的内容;互动设计无时无处不在,课前、课中、课后、视频、社区讨论和作业均有互动环节;作业构思则强调“做中学”及完成后的“成就感”和“自信感”。6.大数据突破了个性化教学的难题 大规模、长期地测量、记录、存储、统计、分析这些数据,所获得的海量数据就是大数据(big data)。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综合技术背景下的MOOCs,可以利用平台上产生的海量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学习者个体真实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行为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教育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是数据支撑的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监控、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即他们在哪个阶段遇到困难以及花费时间较长、重复访问的页面、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效果最佳的时间段等,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每个学生行为建模,判断他们在未来学习上的能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导学和建议,从而突破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的难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陈冰冰,MOOCs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外语电化教学,2014,(2):38-43。新教育范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MOOCs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形式,对英语教师是挑战,也应该是机遇。要想跟上时代步伐,英语教师就应该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外语教育技术素养,提升新范式下进行外语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的能力。 1. "翻转”自我,改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权威的知识源,网络已经成了学生们的知识外存空间。 2.“翻转”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建设性的学习服务。 一是导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便是这个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突出面对面的学习与线上学习的结合。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先在网上学习教师授课的内容,而课堂则用于提问、进行互动讨论。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因为授课时间的减少,就可以更多地参与学生的互动,或解答提问,或参与讨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个别化指导。 二是助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意味着教师要将课堂时间充分用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翻转课堂形成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要求教师要成为适时帮助解决问题的助学者。 三是促学者角色。学习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此外,教师角色转变的直接结果是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四是评学者角色。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基于绩效的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程云艳,直面挑战 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挑战与机遇,2014,(2):44-47。依托MOOCs理念,重构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307 浏览 3 回答
133 浏览 3 回答
95 浏览 7 回答
328 浏览 7 回答
239 浏览 3 回答
265 浏览 3 回答
97 浏览 4 回答
93 浏览 3 回答
175 浏览 4 回答
99 浏览 4 回答
180 浏览 3 回答
136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2 回答
280 浏览 3 回答
187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