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家乡的风俗都不同,然而家乡也有很多有趣的风俗,让人爱不释手,那么家乡的风俗 作文 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欢迎阅读!
家乡的风俗作文1
每年的正月十五,我们村里的人都要去南斗星君庙赶庙会、祭拜南斗星君。
这座庙是我外公亲手建造的。我外公一生信仰佛教,非常虔诚,逢年过节,都要上香祷告,行三叩九拜之礼。外公之所以建这座庙,是因为他偶然间做了一个梦,梦到南斗星君下凡,夸他一心行善,必有后福,子孙也会受到庇佑。外公非常高兴,为了感谢南斗星君的大恩大德,就为南斗星君建庙,才有了现在的南斗星君庙。妈妈说,南斗星君掌管寿命长短,人们拜南斗星君也就是希望自己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正月十四,舅舅带我去镇上买香纸香钱。两个路边都是卖香纸香钱的小商小贩,各种各样,村里人都在买香纸香钱,有的在问老板一袋多少,有的在打量哪个比较实惠。看到这些,我心想:村里人准备的那么隆重,明天一定很热闹!我们也买了香和纸钱,为第二天的庙会做好了准备。
正月十五,我们村里的人都到庙里去拜,热闹得很,有念祷告的,有排队上香的,有烧纸钱的,络绎不绝。
拜南斗星君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拜的时候点燃三根香,两手的手指碰在一起,手指中间的缝隙就用来夹住香,90度鞠躬3次,每一次闭上眼睛再鞠躬,以表示尊敬。三根香要一起点燃,我问妈妈三根香分别代表什么?妈妈指着南斗星君雕像,说道:“一,对天的敬仰,希望自己的生活风调雨顺;二,对地的敬意,希望自己的庄稼更加丰收;三,对老祖宗的感谢,没有老祖宗的根基,就没有我们如今富足的生活。”我也去拜了拜,心里想:如果南斗星君能在梦里找我并告诉我,我会长命百岁,平平安安。那得多开心啊!拜完后可以拿桌上一个糖或水果,据说吃了无病无灾。
人们喜欢把美好的心愿寄托在神灵之上,因为他们希望神灵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就是村里人的心愿。
家乡的风俗作文2
说到我的家乡习俗,我最早接触到的是“叫魂”。
在我四岁那年,记得我和妈妈经过一处工地,大概的位置我也记不清了。工地发出的巨响,让我心惊胆战,感觉好像要地震了。回到家后,我不吃不喝,就连睡觉也做噩梦。妈妈见此情景,便说:“这孩子一定是惊了魂了……”我不知道“惊魂”是啥意思,刚想问,就被妈妈拉到王土楼那里。
我们小跑到一间小屋旁,妈妈按了一下门铃,一会便从屋里走出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她们商议着什么,我隐约听到她们说太阳什么的。
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位老人让我面向天空中那轮太阳,然后她大声喊:“琨凯啦——回家了——琨凯啦——回家了——”
我听不懂后面说的什么,可说来奇怪,这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我很好奇,随后,我问妈妈那是干什么,但她笑而不答。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理解了“惊魂”的意思,我努力分析着:“惊”是惊吓。“魂”是灵魂。哦,我明白了,惊魂就是被吓的灵魂。对,我最近学了一个 成语 “魂飞魄散”,“叫魂”就是把被吓跑的“魂”给叫回来。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盯了我半天,笑着说:“你整天无精打采的,就为了想这个?”
我又去问爸爸:“我的发现对吗?”爸爸说:“你想的是对的。叫魂是淮北一带的民俗,使孩子获得安全感,目的是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是一种对 儿童 心理治疗的 方法 。”
后来,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民族,各种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民俗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民俗就是我们的祖先对大千世界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啊!
家乡的风俗作文3
端午节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奇怪的风俗,比如:做香角子,系百索子,贴五毒之类的。不过我不是个心细的人,自然做不了这些,我最感兴趣的自然就是吃粽子。
我记得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就是粽子。总是忘不了那糯糯的口感和扑面而来的粽叶香气。小时候的我,每到了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眼巴巴地盼着妈妈做粽子,妈妈磨不过我的软磨硬泡,总是无奈的系上围裙,宠溺的说我是个小馋猫。在粽子下锅后,妈妈都要抱着我与我讲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屈原大诗人遭_ 人陷害,对当时朝廷充满了失望,然后就跳江自杀了,人们到江打捞他的尸体时并没有打到。于是,人们就将粽子投入江中,喂江中的鱼虾,希望他们不要吃掉屈原的尸体。
记得有一次,妈妈因为忙碌没有包粽子,我特别不高兴,故意在吃饭时把碗弄得直响。妈妈有些无奈的看着我,忽然对我说:“想吃粽子,就去买材料自己包!”说罢,就起身开门走了。回来后将材料都一一处理好,和我一同坐在客厅中,叫我手把手的包粽子。
想找两片大小相似的粽叶弄成一个小漏斗的样子,不过底部不可以留有孔。再把水浸泡过糯米缓缓倒入其中,不过这一步还真不好弄,动不动就是粽叶松了或是压不实糯米,让人恼火得紧。我只好找来回形针把粽叶固定好后再压入糯米。接下来便是要更加小心的把粽子包成一个紧紧的立体三棱体,这也是最难的部分,我只好请妈妈帮我弄好。看着不是由自己完全完成的粽子,心中便冒起了那么一丝丝的不服气,但还是把它压了下去。找来针和线,开始进行最后的步骤,小心翼翼的将粽叶固定住后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入煮沸的锅中。不一会,那记忆中的粽叶清香便扑面而来,我的眼睛也变成了弯弯的月牙。
这就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家乡的风俗,吃粽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家乡,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端午风俗。
小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只是觉得这天有好吃的,好玩的罢了。
早早的算好了时间,得知今天是吃粽子的日子,我一大早就喜得快要发疯了。
懒得在卧室与灶房间来回周旋,我干脆搬了个小板凳来,就这么坐在奶奶跟前,看着她包粽子。
“这里脏,妮儿,你快出去。”
“没事儿,我不嫌脏。”相比关注这脏兮兮的瓦灶和墙壁,我还是更想看奶奶包粽子。
那双布满皱纹的手是多么灵巧啊!一弯,一放,一折,一绑,短短几步,短短几十秒,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诞生了。
要煮粽子了,奶奶怕熏着我,硬是把我推出了灶房。自己留在那儿随时准备着添柴火。
望着灶房烟囱里冒出的浓浓的烟,不知为什么,我感到那次的粽子格外的甜。
“五月里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在我的家乡,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油条、糖糕一类的油炸食品。雄黄油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关于鸡蛋的端午风俗。在这天,我一起床奶奶就会拿来一个提前煮好的热腾腾的鸡蛋,然后让鸡蛋从我的头顶一直滚到脚尖,嘴里还念念有词“骨碌骨碌灾,小病大灾都滚下来........”滚好后,再让我把鸡蛋猛地一摔,然后立刻拿起来,剥掉壳,给我吃掉。
据说,这个习俗的由来是因为老人们坚信,热腾腾的鸡蛋可以粘走孩子们身上的一切病灾,在下一次端午节前都平平安安,幸幸福福。
端午在奶奶对我的关怀中走来,又在奶奶对我的祝福中离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们家乡每逢到 春节 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 除夕 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可说是大丰收,红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满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 冬至 ”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 教育 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
家乡的风俗作文6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但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能够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能够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 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务必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期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此刻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信息拜年、打电 话拜年。完美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期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情绪,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期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家乡的风俗作文7
春节,是我国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当地人俗称过年,我的家乡中卫,也不例外。
中卫人最看重过年了。
腊八是过年的前奏,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腊八饭里就全表现出来了。腊八这天用米、面、花豆、肉、蔬菜等做成美味的“腊八饭”(俗称和和饭)。腊八这天也是当地数九寒冷之时,“腊八的雪,老鼠的药”,如果这天降了雪,就预示着来年的吉祥和丰收。俗话说“吃了腊八饭,汉子跟上婆姨转”,这意味着,过年的活动也就开始了,过年用的衣物、食品全由家庭主妇操劳,男人碾米磨面,女人扯布买线,拆洗被褥,缝制衣帽,家里人杀猪宰羊,购置年货,宁穷一年,不穷一日。
“腊月二十三,灶老爷上了天”,这一天是祭神的日子,也叫小年,家家都把灶神换成了新的。
从年三十起,商铺的工具、用具洗干净封存起来,戏班、皮影在年三十反串唱几天。
大年初一,各自在家里给神明、祖先牌位磕头,给老人拜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吉祥、喜庆的 对联 。街坊见了都要问声“过年好”。
初五家家早上吃饺子,叫“填穷坑”,意味人们穷怕了,吃了干饺子耐饱,表示全年不挨饿。
初七,当地人叫“人七日”。下午家家必定吃长面,叫“拉魂面”。
过年的高 潮是在正月十五,从正月十四起,连续两天,立灯架,耍社火,灯架多是牌坊式的,灯面 彩绘 神佛、三国、西游记等 故事 ,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在一些街口巷道还有 泥塑 判官,下跪着秦桧夫妇像,泥塑腹空,一点燃烟煤,七窍冒出烟,说明了中卫人爱憎分明。
民谚“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干”,这一天黄昏,家家门口点燃干柴,大人小孩从火堆上反复跳过,嬉笑耍闹,火熄之后,灰烬用铁锨撒向空中,火星乱舞,近似礼花。
正月二十三一过,年事算是忙完了,人们便又学习的学习,工作的工作,春耕的春耕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8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和特色,我们顺德也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想知道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春节是广东最重大的传统节日。顺德的春节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就会去商场买过年的必需品,最少不了的就是红瓜子、开心果、龙江煎堆等.
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按照习俗是要送灶君上天,有的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一般都是一碗炒米,两片片糖和一些水果。谢灶时用一个大盘子,装着祭品去拜。
置鲜花是家家必置的。这时候,大家都会去迎春花市。迎春花市大多数是在农历的12月28日至到除夕都会举办。到时候,数以千计的人都会去“行花街”。
到了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这一晚,比较大的孩子就会帮忙“拜神”。而小点的孩子就四处串门,跑去玩,大人做大人的,小孩做小孩的。到了11点,那更是小孩们的天下了。每个孩子都拿起挎包,跟着“大部队”去派财神了。只要一听到哪家在放鞭炮,我们就立刻寻着声音赶紧去找。找到后大喊一声“财神到!”大家就一窝蜂地跑进别人家里。一边对人家说吉利的话,一边给别人财神纸,别人就会给你一封红包。据说家里来的孩子越多,今年就会财源滚滚。
到了年初一,早上大人们匆匆忙忙地煮斋。吃过斋后,便会有一些人来家里拜年,当人快要走时,我们主人家就会往别人的袋子里放慈姑和桔。初一至十五,亲友或相识的人互相拜年时,已婚或年长者要给未婚者或小孩一封红包。
到了 元宵节 ,家家户户吃汤圆,在一起聊天。过了元宵节,春节就大概结束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9
很庆幸,我们老家在村里,所以还保留了许多过节时的传统。
最让我像印象深刻的就是春节了,过春节时我们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响彻通宵,村里的景象简直不比大城市差几分!大家还放鞭炮,要是在城市里那连鞭炮都不让放,但是在小乡村里就没有那么多拘束了!大家都买一桶一桶的鞭炮。到了12点时,空中一片闪亮,鞭炮声响彻云霄,那形势就好像万千牡丹花骤然盛开一样!
过年前我们还要吃年夜饭,我爷爷的兄弟们,制定了一个规矩,一年一家吃年夜饭,五年正好轮一轮!今年轮到四爷爷家了,桌上可谓是满盘盛宴!虽然可能我们自己做的并不是那么好吃,但不过我们吃年夜饭,并不是为了好吃,而是为了我们的一份心意啊!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都在守岁,呃,虽然我们的守岁并不是那么的正经,不过大家都非常的快乐!我的小爸爸正在和我的小娘娘在打游戏,我也端着电脑跟他们争着说一起来玩吧!我的小堂妹在玩我的游戏机,而我的堂弟似乎也非常想加入到我们当中,于是从他爸爸妈妈手里要来了手机与我们一起游戏,我总感觉我的爸爸有那么一丝老不正经,他竟然与我们那边的年轻人打起了牌,可能是太无聊了吧!
到了半夜,就快要到12点了,大家都该回家睡觉了,但是我的爸爸还有非常多的事要忙活!他搬来了一箱一箱的鞭炮他看着我,说:“你要不要来放下鞭炮呢?”我说:“嗯,这么难的事情我能做吗?嗯,我还是在一边看着吧!”爸爸说:“好吧!”于是他拿起了他的打火机,把鞭炮的尾巴给拔了出来,那就好像在揪他的小辫子一样!然后爸爸用力的擦响了他的打火机,咔嚓一下,打火机头钻出了一束火苗!爸爸拿着“火苗”蹭到了鞭炮的尾巴上,然后慢悠悠地地走开。那鞭炮尾巴便开始燃烧了,一点点化成了灰烬,嘭,一枚鞭炮从地上,一飞到了天上,就好似火箭升空一样,就是这个火箭没飞出多久就引燃爆炸了。空中开出了一朵美丽的牡丹,我们又惊又喜抚着耳朵瞪大眼睛一起目睹每一颗束炮爆的升空,鞭炮炸完之后都会像天女散花一样,从天上掉下来一堆堆的碎星!不敢想象!就是这些碎星组成了那些鞭炮爆炸出的美丽的图案!
桶装鞭炮放完了,爸爸拿出了他的绝招,串装鞭炮,与之前不同的是,爸爸点燃了鞭炮尾巴后,立刻就跑开了;我们看着他跑开的样子,立刻也跑开了,那个火星烧到了鞭炮的尾巴,“噼里啪啦!”那个鞭炮剧烈的爆炸了起来!霎时间,空中布满了火 药味,一个个碎星飞来飞去,好像是在下流星雨似的!经过一阵阵剧烈的爆响,鞭炮放完了,大家都回到床上去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六点钟,爸爸又要起来放鞭炮了,据他们说这是开门红!
经过这一长段的经历,我总算是了解了我们家乡的过年习俗。以前因为太小,都是七八点钟就睡着了,今年我却见到了一个完整的除夕夜,看到了真正的年味,这一切真是美妙啊!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说起我的家乡呀,那真的是有许多特色呢。如盐水鸭、桂花糖芋苗等等一系列美食,说到这里,你一定猜到了吧,那就是南京,虽说南京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但是我们这里的节日风俗那就更有特色了。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每当这时,大人们都忙着包粽子,粽子的种类也很多,有白粽子、肉粽子、咸蛋黄粽子、红豆粽子等等。小孩们也不闲着,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做香包,据说香包能达到驱虫的效果。
去年,端午节的前一个星期,我们社区通知将在端午节期间组织一次包粽子,做香包的活动,要求社区的小朋友也要参加。看到这一通知我十分期待这天早日到来。
期盼已久的活动日子终于到了,我们来到社区,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了。活动开始了,先由一位大姐姐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再由一位奶奶给我示范了如何包粽子。现在该我们上场了,我按照老奶奶教我们的方法,首先,将两片粽叶拼在一起,把它们理平整;接着,把它们卷成一个带柄的漏斗;然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再拿一片粽叶封口;最后,用一根细细的棉线在粽子底部和封口处绕几圈扎紧。可是不管我怎么包,粽子都会漏米。这时,一位老奶奶看了之后就说:“你包的粽子米多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米放多了。经过几次练习,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它像一只小号的靴子。等我包好五个粽子,已经满头大汗了。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做香包,就是用热熔枪将两片带有图案的布片的三边粘在一起,再往里面放入一些干花和中药材,最后把口封好,这样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活动快要结束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会把我们包的粽子和做的香包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这时,我感觉家乡的风俗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快乐,还是一种 文化 的传承。家乡的风俗我爱你,你带给我汗水和快乐。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10篇相关 文章 :
★ 春节的家乡风俗作文(精选10篇)
★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精选10篇
★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范文10篇
★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5篇
★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0篇
★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10篇
★ 介绍家乡风俗的作文精选6篇
★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10篇
★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
★ 家乡的风俗作文300字左右10篇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每一种风俗都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 文化 的民风民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家乡的风俗 作文 600字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风俗作文1
每年的 元宵节 ,我家乡可没有花灯可赏,更没有灯谜可猜,有的是热闹、火爆的“玩意儿”。“玩意儿”是大人们的说法,其实是跑早船、跑纸马的总称。
“玩意儿”在家乡可算是最热闹的和最让人喜爱的文艺形式了。过去的过年过节既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手机网络,人们只能自编自演创作一些娱乐节目。每年冬天,人们农活一忙完,便凑在一起编演这些“玩意儿”,这样一直闹腾到元宵节后。村村锣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儿”演“玩意儿”,有时村与村还要比试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会了。小伙子们拼命地跑,村村锣鼓敲得震天响,再加上人们的叫声、欢呼声,好像是千军万马混战在一起,厮杀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人们却觉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响了几槌鼓声,随即是一阵锣响,再之后锣鼓齐响,人们又摆弄起了被遗忘的“玩意儿”。开始是一个村,逐渐的十里八村全响起来,人们离开电视离开手机离开网络,走出家门又凑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扬威响着串铃的纸马,永远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着尺把长高跷的孙悟空翻跟头……
近几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多希望家乡的传统风俗会一直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2
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 传说 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家乡的风俗作文3
说起咱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就拿过 春节 的风俗来向大家介绍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这一天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一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而且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这也是节目的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到愉快,在新的一年里为人们带来吉祥。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当然就是吃饺子了!为驱邪恶,图吉利,饺子必须要煮得多还得有余,饭后还要在锅里放上几个馒头,这些都意在年年有余。要是饺子煮破了,不可以说“破了”要说“挣了",就是赚了的意思。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思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人丁兴旺。吃饺子时还有许多乐趣呢!新年里吃的饺子里包有枣子、栗子、钱、花生米等物质。吃饺子时吃到的第一个饺子里包有什么象征物质,新的一年里就会像物质象征的那样。如果吃到红枣,新的一年里就会红红火火勤劳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做事有干劲;吃到花生米,就意味着长命百岁,行大运;吃到钱,那就意味着发大财,日子红红火火……不管谁知道哪一种,大家都会衷心的祝贺。如果是小孩吃到钱,那就代表学业有成,大家都要祝贺他(她)。
春节时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问好,晚辈向长辈问好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拜年,给别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你们的家乡也一定也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吧?那就把你们家乡的风俗也结介绍给大家听听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4
我的家乡在福建永春。每年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家乡举行着各种各样古老的庆祝活动。我最喜欢的是“游神”。
正月初,“游神”活动是最隆重的。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不仅准备好各种果蔬肉类等供品,还要备好一叠叠金纸香炮,然后会召集一些强壮的青年人去用轿子抬神灵,围绕着村子游一圏。一路敲锣打鼓,游到哪家门前,那家人就会拿出备好的供品祭拜,还要烧金纸、举香、跪拜神灵,祈求菩萨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健康。
这天,我们全家早早地准备好,等待着“游神”队伍到我家门前。锣鼓声终于越来越近了,我兴奋极了。看见了好几个人走在前面,穿着道家服,手上拿着专用放炮器,炮声“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后面跟着舞狮队,舞的狮子可真精彩。再后面,几个人抬着轿子,上面坐着从庙宇里请出来的神明。只见“游神”队伍围绕着祭品桌转圈。大人们把烟炮点燃了,现场出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烟花,有的像肥肥小猫,有的像可爱的小狗,还有的像雪白梨色的小马……好看极了。我手上举着点燃着的香,跪在地上,眼睛却偷偷瞄着桌子上各式各样的巧克力、饼干、苹果……“祭品好丰盛。”我嘀咕着,忍不住直流口水。
家乡的春节习俗真有趣,欢迎来年到我的家乡过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奶奶家有一种习俗叫打花脸,小时候,我就玩了这一项目,至今记忆犹新!
打花脸呢,就是把炉子里的锅底灰往你的亲人或你认识的朋友脸上抹。据爸爸说,如果你变了小黑脸,接下来的一年你都会有好运。
爸爸说这些的时候是早上,我很想现在就玩这个游戏,可是爸爸说要到晚上才能玩,这一天,我的心情都痒痒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晚上7:00,我发现爸爸一直紧握拳头,可是妈妈比我还好奇,让爸爸给她看看锅底灰,爸爸说“好”的同时给妈妈抹了一把锅底灰。“啊!”妈妈大喊一声,措手不及,变成了大花脸!我也趁机偷偷的拿了一点,战斗悄悄开始……
爸爸反应真快,刚才还在笑话妈妈,现在只用了0。1秒,就恢复了战斗状态,我表现得很慌张,但心里却有七个字:我―要―为―妈―妈―报―仇!
爸爸刚要抹我,我立刻躲到了一边去,爸爸可能没想到我速度这么快,我很是机灵,趁爸爸不注意,赶紧往爸爸脸上抹了深深的三道黑印。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差点笑得喘不过气儿来。再看我自己,更喘不上气来了,原来在我不注意的时候,爸爸给我画成了小老虎!
打花脸是不是很有趣?这段童年回忆让我着实难忘!
家乡的风俗作文6
传统节日有非常多,但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 中秋节 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做月饼。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书上说:后羿把太阳射下来,留下一个,西王母来到后羿前,给了他两颗仙丹,嫦娥在千均一发的时刻下吞下了两颗仙丹,飞到了天上孤独的月亮上,这一天的月亮很圆,而两个人十分想对方,却不能相见,思念之情,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做月饼,到处都是月饼的香味。再炒几道菜,月饼的样子多种多样,有兔子形状,有的都是花形状,做月饼的时候,要十分小心,而且要做各种各样的月饼,需要有巧妙的手,和多年的 经验 ,这样做出来的月饼才香甜可脆,让人吃了,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到了晚上,大家都把菜和月饼搬到桂花树下吃。大人和小孩都非常高兴,大人让小孩朗诵几首诗,还唱起自己最好的歌,来配晶莹而又圆圆的月亮,桂花飘落,就像是嫦娥姐姐撒下的花朵,广寒宫里嫦娥姐姐孤独地在跳着舞一遍又一遍,以此来来思念后羿。我们在桂花树下有说有笑,桂花亲吻着脸颊,祝福着:世间思念的人能相见,不要再哭泣,孤独了。我们的脸红彤彤地像喝醉一样,不是好像,是真的,醉在今夜,而这样的画面却少了一个角!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而却有一对苦命的人,要是世间不那么邪恶,那嫦娥也不会孤独,而是幸福美满,该是个令人醉在其中,不想走出来的日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7
我们家乡,节日气息十分浓烈。不管是春节还是 清明 节、 端午节 都很隆重。
每年的春节,在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做些室内外的祭祀活动。家里,要给自家祖宗烧香烧纸,燃放鞭炮;室外要到外公家的祖坟上去祭祀;正月初一和十五天就去自家的祖坟上去祭祀,都表示对去世的长辈的哀思,还要祈祷祖宗对祭祀人及家人的保佑。
在我们镇每年春节都要舞龙灯、跳花灯和舞狮子。异常是舞龙灯,近年来越来越时兴,正月十三是我镇的赶集日,镇政府专门设置奖项,让几十条龙龙凤呈祥,对舞得好的龙灯队成员实施经济奖励。在晚上观看龙灯更为壮观,烟花鞭炮浓烟四起,响彻云霄,观众人山人海、满街遍布。
关于龙灯,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新婚夫妇若是出钱买下“龙宝”放置家中,来年准能生下一个胖小子。你说神不神?
花灯,此刻在我们镇就更加时髦了,很多家庭办喜事,都要请他们去“坐堂”,新式的老式的花灯舞应有尽有,档次越来越高。
新年,新结婚的年轻夫妇,必须要到女方娘家去拜年。玩耍几天后,回家时,每家亲戚都要发给新人“红包”和一些“回篼粑”,决不让姑爷空手而归。其他亲戚之间为了表示素有往来,也要相互拜年。一般是小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长辈才去给小辈“还礼”。这样亲戚之间的感情联络得越来越浓厚。
亲戚之间除了春节来往甚密外,要数每年的 清明节 了。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要买上亲纸和炮仗以及礼物到外公家去“挂亲”——挂念亲人。生的送礼,死的烧纸钱和挂亲。这一天,能够说比春节燃放的鞭炮还要多,比春节外出的人也多得多,大人小孩熙熙攘攘、漫山遍野,鞭炮烟花从早晨连续不断地响到午时七点左右。漫山遍野的坟头都挂上了白色的亲纸,整个人间悲切沉沉、白蒙蒙一片。
每年的端午节,也是家乡的隆重节日。我们家乡人过端午节、吃粽子很有讲究。到端午节这天,男方要带上礼物去女方家“打端午”,女方则要送给未婚夫新布鞋和一个棕丝斗笠。此刻,人们经济发达了,男方都要给未婚妻买贵重礼品,如高档服装,手表,项链什么的。
吃粽子也有传说,包粽子的人会在某个或几个粽子中隐匿小粽子或硬币,煮熟后看谁能吃到它,吃到的人,端午后会有好运气。
异常是大端午——五月十五,县城每年都要到乌江大河举办“赛龙舟”,场面十分热闹。江面车水马龙,河边沙滩上观众比比皆是,临时摊点应接不暇,参赛船只锣鼓喧天,吆喝声连绵不断、魂牵梦萦……此情此景使人觉得比过春节更胜一筹。
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你了解了?还有很多的乡情待下次告之,好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8
彩线轻缠红玉臂
我的家乡每到传统佳节,都有许多风俗,人们常常要举办一些活动。像中秋节要赏月,元宵节要闹花灯, 重阳节 要赏菊……
这不马上到端午节了,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散发着艾叶香味的香囊、香包,还有款式各异的五彩手链、五彩绳。尤其是一些小孩子,手腕上早早带上了彩莲、彩绳……我很好奇,为什么要带彩链呢?
我赶紧查阅资料:原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也称“毒日”)的禁忌。因为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时节,俗称“恶月”(也称“毒月”),端午节这一天俗称“恶日”,正是“诸虫百毒尽消灭”的传统节日。针对五月恶月,民间采取积极的预防 措施 ,就 编织 五彩绳,拴在孩子手腕上,以驱妖避邪保护 儿童 。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将五彩绳放在水里,随水冲走的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 雨水 流走,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奥,原来是这样。
我坐在桌边思忖着:“粽子包了……香囊挂了……”我探头朝门上看了一下:“艾草也插了,龙舟划不了……嗯?我手上没有缠五彩绳哎!”
我看了一眼空荡荡的手腕,去找妈妈:“妈妈,端午节要缠五彩绳,我没有啊,怎么办?”我求助的看着妈妈。妈妈说:“你可以自己编一个啊,不会的话我可以教你。”我双眼亮了起来,立刻把妈妈拽到了书桌前,看着妈妈从针线筐里找出了各种颜色的线。
我紧紧盯着妈妈的手,仿佛像个追踪器,双耳竖起来,生怕错过什么。五彩的丝线在妈妈灵巧的手中穿梭,活像花丛中飞舞的花蝴蝶。不一会儿,几根零散的丝线已经变成了一根美丽的彩绳,我不禁在心中赞叹:“妈妈可真是心灵手巧啊!”
我亲自上手的时候才发现,真难!要这样?还是这样?……我费了不少功夫,才把五根丝线勉强凑到一起。我把自己编的“类似五彩绳”缠在手腕上,美滋滋的想,这也算“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了。
彩莲带在手上,香包佩在身上,再吃一口糯糯的粽子,这个端午过得不一般。
家乡的风俗作文9
端午香包
一提起端午,大家可能都不约而同第一个想到的,是那一个个用荷叶包裹着的,充满清香,圆乎乎,甜腻的粽子吧!吃粽子可能是因为它是端午节一个重要的习俗吧!
我却不然,第一个想到的,却是那一个个小巧精致,散发着浓浓艾香的香包。
香包也叫香囊,古人云:“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佩戴香包,也是端午节里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人们认为这些布制的吉祥物都有灵气,都具有保护子孙平安成长的特性,因此在端午节这天佩戴香包受到人们喜爱和欢迎。但不知怎的,这个习俗渐渐的被人们淡忘了。
你瞧!端午节还没到呢,那些小贩便拿着一根小竹竿走在街上,开始卖端午节的五彩绳、小香包、艾草枝……看那些香包,除了最传统钱袋子形的,还有很多花形的,蝴蝶形的,十二生肖的……香包花花绿绿的成一大堆,挂着铃铛的箱包和彩绳摇着、舞着,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好听极了。虽然样子有些夸张,但也并不缺乏美感,几十个凑在一起,艾叶的香味便被风带着,飘出去很远很远, 猛然间,我的思绪触碰到了一个最温柔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
“外婆,外婆,我想要一个香包包!”
“好,好,霏儿喜欢哪个就买一个。马上也就要到端午了,买个香包,祝霏儿平平安安,快乐快快!“外婆慈祥溺宠地摸摸我的头。
我兴奋地在香包堆里钻来钻去,左瞅瞅,右看看,拿起一个香包又放下,再拿起一个,又放下,挑了好一会儿,才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拿着一个荷叶形,上面带有蓝珠珠的紫红色香包,上面用五颜六色彩绳绣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好看极了。
“外婆,外婆,我要这个!“
一路上,我一手拉着外婆,一手捏着香包,把玩着香包上的蓝色玻璃珠。高兴了,时不时抛到天上,接住,再抛天上,再接住,外婆也不恼,就这样看着我。于是,一路上,走走停停,本来十分钟就可以走完的路程, 这次花了二十多分钟。
现在想想,小时候不过只是喜欢香包上零碎的小玩意儿和它好看的样子罢。
慢慢地,我长大了。但我对香包的热情依然不减,一到端午,第一件事就是买香包,浓浓的艾香总能在我身边萦绕好久好久……
在我的心中,端午佩戴香包不亚于任何一个习俗,我爱香包,更爱充满浓浓亲情的端午。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这就是我们漯河过小年的特殊风俗,是不是不一样呀,你们那里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相关 文章 :
★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10篇
★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
★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600字10篇
★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汇总10篇
★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5篇
★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7篇
★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五篇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精选5篇
★ 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5篇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什么有趣的风俗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家乡的风俗 优秀 作文 600字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 范文 一
俗话常常说:“三月三,鬼上山”。这就是说鬼节。鬼节在我们中国还有部分地区进行,在我们家乡至今也过这种节日。按我们这农历三月三就过鬼节。有人一听鬼节中的“鬼”字,不禁浑身发抖,冒冷汗了。这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很早的时候就信奉鬼神之说,所以鬼就被比喻成一切不好的东西了。虽然有不少人讨厌鬼节,但也有不少知道鬼节来历的人吧,我也知道。
相传一个靠山的村子里有一个人到山上砍柴,因为太累了,在山上睡了一觉,可是做了噩梦:遇见鬼了。村民被吓醒了,一看天色也已经漆黑一片,于是准备下山回村,但不料碰到几团浮在空中的紫蓝色火焰,由于村民从小生活在山里,知识不广泛,一见这火,丢了柴,撒腿就跑。吓得半死的柴夫以为自己梦成真,是被鬼发现才这样,于是告诉村民,并劝告别上山砍柴。一些大胆的人不信,依旧去那儿砍柴,但先后先看见“鬼火”。
事情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知道有鬼,便在柴夫遇见“鬼”这天定为鬼节。每年这天,家家户户晚上都关门大吉,百里空无一人,家家吃大鬼粑驱鬼。先用面粉做成球形,并在里面放肉馅,菜馅,吃起来还是很美味的,为了驱鬼造福,吃打鬼粑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到现在农历三月三这天晚上,街上都没有多少人,有的是为了目睹鬼火才出来,但也是成群结队的,大多会垂头丧气回家,因为大街上十不可能看得到的。后来就有科学证明,鬼火之所以出现在祖先们的坟墓旁,是因为人遗体骨骼存放久了会出现化学反应,产生磷元素,这种元素燃点很低,温度高一点便会燃烧,聚起来成了“鬼火”,它轻与空气因此会漂浮起来,人们看见后定会吓得逃跑,产生风,也带动“鬼火”飘动,所以鬼火就想跟着人走一样,才导致人们以为是鬼神的原因。
虽然人们过鬼节只为图个吉利,但一定要相信科学,不能光信鬼神之说,让外国人看笑话。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二
说起咱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就拿过 春节 的风俗来向大家介绍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这一天为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一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而且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这也是节目的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到愉快,在新的一年里为人们带来吉祥。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当然就是吃饺子了!为驱邪恶,图吉利,饺子必须要煮得多还得有余,饭后还要在锅里放上几个馒头,这些都意在年年有余。要是饺子煮破了,不可以说“破了”要说“挣了",就是赚了的意思。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思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人丁兴旺。吃饺子时还有许多乐趣呢!新年里吃的饺子里包有枣子、栗子、钱、花生米等物质。吃饺子时吃到的第一个饺子里包有什么象征物质,新的一年里就会像物质象征的那样。如果吃到红枣,新的一年里就会红红火火勤劳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做事有干劲;吃到花生米,就意味着长命百岁,行大运;吃到钱,那就意味着发大财,日子红红火火……不管谁知道哪一种,大家都会衷心的祝贺。如果是小孩吃到钱,那就代表学业有成,大家都要祝贺他(她)。
春节时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问好,晚辈向长辈问好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拜年,给别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你们的家乡也一定也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吧?那就把你们家乡的风俗也结介绍给大家听听吧。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三
我们濮阳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那天,人们采用米、枣、豆等八种不同的农作物煮成粥,取名腊八粥。吃腊八粥的时候,还习惯把腊八粥里面的米饭抹在枣树上,寓意是来年的枣儿结的像米饭一样疙疙瘩瘩。美味的腊八粥刚一出锅,就让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在那一天,人们还会泡腊八蒜,把掰好的蒜瓣儿放进醋坛子里,再把醋坛子给封起来,到春节那天再取出来就着饺子吃,醋有了辣味儿,蒜瓣儿也成了翡翠的颜色,可谓是色香味俱全,无论是看着还是吃起来都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到了腊月二十三,就是人们说的小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芝麻糖,俗称祭灶糖。家乡还有句 顺口溜 :“二十三,祭灶官”也就寓意着吃了祭灶糖长大能当官儿。“二十四年下气,家家户户扫房子”,说明春节马上到了。
到了大年三十,大人们更是忙活的不可开交。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都要做。到了中午,伴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大家会做一大桌子的菜开始吃团圆饭了,年三十的晚上必须吃的是饺子,所以,在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狼吞虎咽的吃饺子。到了 除夕 之夜,才是真正好玩儿的时候呢!一家人聚在家里,边吃零食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午夜十二点钟,楼下又响起了鞭炮的声音。再过几个小时就该起床了,这叫起五更,起床后还是吃饺子,这次的饺子吃一半剩一半儿呢!这寓意着来年的“年年有余”!吃完之后,仍然不可以睡觉,因为在这一天,除了很小很小的孩子们,人们都会守岁。
大年初一可就和大年三十截然不同了!这一天,大街上热热闹闹!大人们要去亲戚、邻居家互相拜年!从初一到初七这几天吃完饭、放放炮、上上网、看看书,真是美哉!悠哉啊!人们都会沉浸在春节的快乐之中。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四
家乡的“拔拔灯”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那儿没有千古遗迹,但有鸟语和花香;没有奇特景观,但有和煦的阳光;没有神秘活动,但有美好的习俗。我们那儿的“拔拔灯灯会”就是一个令人神往,陶醉的风俗······
大概在宋元时期,英都镇便是富庶之乡,里面有一条河,名叫英溪,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溪道“九曲十八弯”,水急滩险,运送货物只能使用驳船——就是那种不能自己游,需要人们来划或拉的船。到逆着水行驶的时候,便需要船夫来拉纤,俗称“拔船”。后来,这种劳动被人们融入到了民俗活动当中,百姓以拔灯代替拉纤,祈盼平安,年丰兴旺,一直延续到今天。
过完年没几天,便到了正月初九,母亲开车,带我和堂哥来到镇上。天还没暗,但是街上已是车水马龙。为了节约空间,多数人把车开到了别处,这才不会占位子。路两旁,他们已经开始,摆卖灯笼了:有红的,,有黄的,有圆的,有方的,有三楞的,有有流苏的,有有提绳的,有有挂钩的,多种多样,形状也不同,真是惹人喜爱,我为此挑选了好久,终于挑了一个红的,圆的,既有流苏又有提绳的,拿在手上,一边逛灯会,一边等着黑夜来临。
好容易等来了这黑色的帷幕,尽管还没到时间,那些小贩便把摊子收进去,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所有人的手里都拿着灯笼,各种样式的都有,之前那些小贩卖的样式,现在几乎全都有了。“开始了!”我等了一个小时左右,终于迎来了灯会的开始。我把手伸进我的灯笼里,打开开关,那黄色的光芒透过红色的纱布,散发出红色的光芒,大家都亮着,一切都有如过年时分,街上满是红色,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步一步的走着,在一幢大房子前停了下来——那儿已经开始拔灯了,那些人,穿着红色的衣服,提着灯走,人们纷纷让出路来,让他们过去。我挤到前面去,看着那些叔叔在走,他们显得那么有精神,但脸却不很严肃——本来嘛,在这个盛大的活动上,都是开开心心的,没有人会愁眉苦脸的。我退出了人潮,一摇一摆的提着我的灯笼,灯跟着一摇一晃,我的影子也一摇一晃的来凑热闹,这下可好玩了,我和堂哥,弟弟便边随着人潮走,边享受着拔拔灯灯会的乐趣玩得不亦乐乎······
天已破晓,人们陆续回去,含着睡意的我们,尽管还想再玩会儿,但也必须得回去了······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五
正月十五是 元宵节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放烟花、猜灯谜......还有啊,就是要吃汤圆。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年的元宵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没有下雪,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到了晚上,很多人都走出家门,到广场看放烟花,赏灯,猜灯谜。
烟花还是像往年一样好看,今年是在淄博体育中心集中燃放,天刚黑下来,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很多人,周边的道路都封闭了。七点半,焰火晚会正式开始了,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鸣响,夜空变成了一块美丽的画布,各色礼花腾空而起,竞相绽放,似流星,似蝴蝶,似花冠,似奔腾的骏马,似奔流而下的瀑布......展示出一幕幕流光溢彩,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人间胜景。我们忍不住欢呼起来,真是太美了!
回来的路上,妈妈给我讲他们小时候怎么过元宵节,那时候的节目可多呢,一般从正月十四持续到正月十六,每天上午听到锣鼓声一响,大人孩子都聚集到马路两旁,等着扮玩的队伍,那喧天的锣鼓声,整齐的高跷队伍,让人精神振奋的舞龙舞狮,最传统的打铁花......是他们儿时最爱看的节目。
妈妈说她小时候最怕的是扮玩队伍里骑小毛驴的,那些人化妆的像小老太太一样,歪戴着帽子,嘴里叼着大烟袋,嘴角还点着一颗大黑痣,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后面的人拿小鞭子一抽,他就撒欢一样往人群里乱窜,一不小心就来到你面前,吓得大人孩子们直往后退,大呼小叫的,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笑声,哈哈!
我也想看那样的节目,爸爸帮我问了好多地方,这些传统的节目大都被彩车彩灯代替了,太遗憾了。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六
“ 惊蛰 一犁土,春风地气通。”惊蛰预示着春耕开始。
我们河南小孩子都喝过"三根茶",它比汽水饮料好喝百倍。
每年惊蛰时节,妈妈们总会给孩子们熬“三根茶”,味道略有甜味,带有淡淡的植物清香。清热下火,消暑解渴,
放上几粒冰糖,喝起来别提多美啦!
中午喝一大碗还不够,下午上学的时候,还要装上满满一壶。这三根茶,可比哇哈哈流行多了!
所谓三根茶,就是用蒲公英、芦苇根、茅草根三 种植 物熬成的茶,清热去火,性平适宜日常饮用,材料方便易得。
每逢惊蛰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备着的东西。“三根”有卖的,但很多人还是喜欢自己挖。农历二月二开始,野外一片片青色渐渐冒头了,再过十来天,满眼都是郁郁葱葱了。闲暇时间,阿姨婶子们,带上娃,拿上铲子和小筐,去郊外去寻找这些鲜物。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不亚于寻宝的有趣游戏。
芦苇根一般生在水边,茅草根不好挖,孩子们参与最多的就是挖蒲公英了,躲在野草丛中,田埂沟畔,多是凭那一朵小黄花来辨认。所以很多地方也称蒲公英为“黄黄苗”。
以前特别爱把蒲公英和另一种小黄花弄混,这次特地比较了一下,蒲公英花是重瓣,其他的小黄花大都是单瓣,而且蒲公英的叶子边缘带刺,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偶尔有一颗长老的,已经变成毛绒绒的球状。那可是要赶紧摘下,一口气吹远远的!采回来清洗干净,配上老家带来的茅草根,芦苇根,煮上一杯水,仿佛又回到了十二岁的四月天。剩下的晒干,能一直保存过整个夏天。
关于乡土、关于儿时的记忆已经慢慢在时光中消散,唯独每到春天,总会想起妈妈煮的这一碗三根茶。有点粗糙、平凡,却无比妥帖、温暖。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七
我的家乡在浙江富阳的一个小村庄里,这里虽然没有城市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着城市没有的风味,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圆谱圆祠堂便是我们的大事儿一件。
从开始造祠堂的那一天起,便要放鞭炮庆祝开工。造完了祠堂,那更是热闹。第一天早晨,礼数繁多。先是宰猪宰羊,把猪和羊分别绑在两张凳子上,再用红色的红菱把它们的头绑住,端端正正地放在祠堂的左右两边,像两个守门神一般。更是有人用轿子抬着村里最年长的老人,后面跟着许多乐手,围绕着村子走一圈。所到之处,就有许多人围观,不知有多热闹。等这些全部结束后,又得放鞭炮。中午,祠堂周围大摆宴席,邀请每家每户必须有一个人去吃午饭。这一天,锣鼓喧天,鞭炮不绝,到处都摆满了小摊小位。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趁着这几天,买一些好吃好玩的,约上小伙伴们一起去玩,父母们也都不会责骂。
夜幕降临,祠堂的大戏台上,先表演的是我们村里的阿姨们精心排练的节目——锣鼓。结束后,便是戏班子上台表演,咿咿呀呀,吹拉弹唱,是老爷爷和老奶奶最喜欢的节目。他们总是早早地搬来椅子,选好合适的位置,就算看上一天一夜也都不会感到乏味。尽管祠堂很大,但还是会被堵得水泄不通。我们孩子就喜欢在祠堂跑来跑去玩游戏。
这些仅仅是第一日的场景。一般来说,这样的盛事至少要持续三天,并且连续三年。这几天,热情好客的村民们总会叫来亲朋好友,一起吃饭。最多的人家,可能要叫上三十几桌呢,真是热闹非凡。造祠堂的钱都是村民们自愿捐献的,多的达80万元,少的也有二三百元。只要捐献超过2000元的人家,都会获得一本古色古香的族谱。
造祠堂圆谱不仅仅是一种民风民俗,更是象征着一个姓氏的繁荣与传承!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八
每年的正月十六是文昌乡富山村赶庙会的日子。 这天,又到了赶庙会的时间,我与爷爷坐着汽车,早早地来到了富山村。
富山这个小村子,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千岛湖畔,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今天又赶上庙会的日子,电视台还要来拍摄庙会盛况,所以村里早已是人山人海,由于人多地少,有一部分人,没地方站被人群挤进了田中。爷爷牢牢地拽住我的手,生怕我丢了。我心想:“今天我一定要闯到镜头前去露一露,这样我也可以上电视了!”这时,不是爷爷拉着我,而是我拼命拽着爷爷,千方百计往镜头前挤了过去,心里暗喜:“今天我也上电视了!”
听说今年的庙会与去年不大一样,这诱发了我的好奇心。我怀着期待而又兴奋的心情等着。到了上午九点半,我期盼已久的节目终于开始了。远处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吹打声,一排化过装的黑脸人、白脸人、花脸人……穿着古装,正慢腾腾地向这边走过来。爷爷跟我说:“这是文武百官,那统领是元帅。”我点点头表示明白,又自顾自地偷着乐去了。后面跟着很长一排姑娘,个个长得亭亭玉立,娇滴滴的,好似刚出水的芙蓉。头上插满花儿,脸上抹成红鸡蛋,身披薄如蝉翼的纱衣,穿一双绣花鞋。大伙儿直看得心花怒放。有一位演员化装成赫赫有名的孙悟空,那古灵精怪的猴子,蹦着跳着跑了出来,在人们身边跳过来跑过去,逗得人们哈哈笑。
上午的化装游行表演已近尾声,人们纷纷散去,涌进庙堂,因为赶庙会,主要是来祈福的!赶庙会的,人手一个烟花,一撮香来到庙门前燃放,然后在墙角边的青铜锅里点燃香火,最后才能踏进庙门烧香跪拜观音。门外爆竹阵阵,屋内烛光闪闪。我在观音身下跪着真诚地许下了心愿——希望新年全家健康、快乐、幸福,自己也有一个好成绩。最后还要求签,看看自己今后的命运会怎么样。虽然我不会相信签上的话,但我还是去抽了一支,于是让解签的人帮我解一下什么意思,那位解签的人说了一大堆,而我却连半个字也没听进去。
下午还有好节目——唱戏。可惜我对戏剧不感兴趣,也听不懂,因此我讨厌听戏。可这看戏却是我爷爷的最爱。一说起戏,他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还会为我们露两手呢!我只得满足爷爷,无奈地跟着爷爷看戏。戏场上百来多条大长凳,被挤得满满的,有些人还从自家带来了凳子。看戏的人,个个伸长脖子,聚精会神地看着,看得津津有味。
庙会很快结束了,留给赶庙会的人是有趣、快乐……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九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风俗。端午赛龙舟、 清明 祭祖、中秋赏月……在我家乡众多习俗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放天灯。所谓天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孔明灯”。
听大人们说,“孔明灯”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也叫“许愿灯”。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也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传说 中的孔明灯具有着神奇的灵气,只要将心愿写在上面,随着孔明灯冉冉升向苍穹,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因此人们期盼它来普照大地,照亮未来,降福人间,让孔明灯带着自己五彩的梦,遨游天际。燃烧起孔明灯,就会燃起希望,让人心想事成,美梦成真。每当大人们讲起孔明灯的 故事 ,我就向往着放天灯的时刻快点到来,于是我也会央求大人们糊天灯。“不行,要等到下雪才可以。”“为什么?”“下雪后再放,比较安全。”于是,我又开始盼望下雪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冬天,终于下雪了,村民们便兴致勃勃地糊起孔明灯。只记得小时候,我常常钻进人群中,看大人们糊孔明灯。瞧,扎架的扎架,糊纸的糊纸,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碌着。好大的一个孔明灯在一片欢呼声中诞生了,它状如灯笼,底座上还有一些燃烧物。点着了之后,随着又一阵欢呼,孔明灯便冉冉升向了天空。村民们在后面跟着,跑着……有人说,假如孔明灯降落了,就代表玉皇大帝不认可人们的希望,愿望不能实现。所以人们跟在后面,追逐着,仰望着,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它别掉下来。那种景象可壮观了,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记得有一年冬天, 大雪 覆盖着整个村庄,寒风刺骨的,但我们村头却是一片热气沸腾的景象。原来,村民们又要放孔明灯了。我站在家门口,看着天灯慢慢升上天空,母亲在一旁低声念叨着。仔细一听,原来母亲在为我们家许愿,希望我们家平安幸福。我受到母亲的感染,也在心里默默祝福着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祝福着我和姐姐学业有成。
现在,科技发达了,这种习俗也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但每每雪天到来时,我仍会回忆起那放天灯的时光。尽管我现在已经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习俗,只是代表人们的某种期盼而已,然而就是这种期盼铸造了充满风趣的生活。
好怀念过去呀,尤其是那放天灯的快乐时光;也多么希望,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 文化 的那些习俗,永远都不会被人们遗忘,不会被时代遗忘!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范文十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关于除夕,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我们这儿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吃了年夜饭之后,我们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等待穿新衣,嚷着叫妈妈把新衣服拿出来。妈妈说:“不急,不急,还要洗头,洗脚,把一身的脏气洗掉,迎接崭新的一年。”说着,妈妈就从早已准备好的大锅里舀起了热水为我们洗头、洗脚。穿新衣,戴新帽,从头到脚一身新,心里美滋滋的。我们蹦蹦跳跳地走出家门,和别的孩子比比谁漂亮。个个孩子的脸上喜气洋洋。
除夕夜的高潮是长辈们发“压岁钱”。弟弟的嘴此时特别甜,围着大人转个不停。奶奶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大大的红包,数了一遍又一遍,总也数不厌。
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贴了 对联 又挂 年画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像在锅子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是啊,现在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提高了不少,这一切,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好,全靠党的领导好啊!除夕,这一天是多么的热闹,我最爱这一夜——除夕夜。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10篇相关 文章 :
★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五篇
★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10篇
★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00字7篇
★ 家乡的风俗随笔作文10篇优秀
★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0篇
★ 小学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汇总10篇
★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5篇精选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0篇
176 浏览 3 回答
267 浏览 6 回答
156 浏览 6 回答
132 浏览 3 回答
350 浏览 5 回答
154 浏览 3 回答
131 浏览 3 回答
355 浏览 3 回答
312 浏览 4 回答
158 浏览 5 回答
350 浏览 5 回答
128 浏览 3 回答
203 浏览 1 回答
111 浏览 5 回答
260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