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之一,汉文帝也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明君的典型。因此,诸多史学在提及汉文帝的时候都更多着眼于他的“广恩博施”(《太史公自序》)、功德无量,鲜于涉及汉文帝的性格缺陷。而司马迁以其“良史之才”(裴?S《史记集解序》)在《史记》中塑造汉文帝形象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褒扬他的圣明和功绩,而是恪守着“不虚美,不隐恶”这一史学家的实录原则,以“互见法”的方式多方面地展现了仁爱宽厚、从谏如流的汉文帝赏罚不明,又感情用事。使我们看到作为帝王的刘恒既有君临天下广施恩泽、体恤民生疾苦的一面,也有当个人意愿得不到满足时人性中难以避免的自私和刻薄。而只有这看似矛盾的性格统一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时,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古代帝王的全貌。据笔者了解,有关汉文帝的学术论文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克己自律、广开视听、谦虚宽容、惠爱躬俭的颂歌,绝少提及他的自私和轻率。本文试图通过《史记》中汉文帝的缺陷和不足,展示作为皇帝的汉文帝人性自私的一面,包括他在个人生活中无法掩盖的不足,并分析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怎样与他的另一面统一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