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论文论题是,论李清照的愁苦
关于《红楼梦》中的酒令,笔者之前已有五篇小文加以解析,分别是抢红与射覆、猜拳与拇战、女儿令、牙牌令、占花令,除此之外,书中还有一种多次描写的酒令——“击鼓传花令”。与前几种酒令有所区别,这种酒令特点是场面大,声响大,适用于人多的场合,随机性强,停鼓灵活,罚酒偶然,因此令人多有提心吊胆的感觉,易于活泼场面,壮观有趣。[1] 击鼓传花,是集氛围热闹与情绪紧张双双涵盖的一种酒令游戏。通常是在酒宴上大家依次而坐,为了以示公正,由一人击鼓,或者蒙上击鼓人的双眼,或者击鼓人与宴席用围屏隔开。随着击鼓开始,花束也开始依次传递,鼓声落时,花束落在谁手,则该人便被罚酒。因此大家传递的很快,唯恐花束留在自己手中。而击鼓之人利用技巧,或紧或慢,时断时续,忽行忽止,让人难以捉摸,现场造成一种分外紧张的气氛,一旦鼓声戛然而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关注持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的气氛也随之一消而散。持花者接受罚酒的同时,还要依据事先定好的行令规则行令,如讲故事、说笑话或出谜语等。 《红楼梦》中所涉及“击鼓传花令”的场景有三处,第一,是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时所行的“喜上眉梢令”;第二,是第六十三回平儿等人在榆荫堂以芍药相传取乐;第三,是第七十五回中秋赏月时以桂花相传为令。其中第六十三回的相传芍药令仅是一带而过,没有具体描写,但大体和其他两次的描写类同,所以不再赘述。第五十四回和第七十五回的两次“击鼓传花令”都属于诗词曲文类酒令中一种,都是以讲笑话为一种惩罚措施完成行令游戏,而曹雪芹巧妙的把酒令与笑话融为一体,在阖家团圆的大型宴席中,以酒令为载体,以笑话为契机,不仅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还突出了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也为后文的情节做以铺垫或伏笔,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其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 一、元宵夜宴之“春喜上眉梢”令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时,凤姐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一个‘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笑道:“这是个好令,正对时对景。”所谓“春喜上眉梢”,红研所校本《红楼梦》中的解释为:即“击鼓传梅”的雅称,“梅”、“眉”谐音,将“传梅”说成“春喜上眉(梅)梢”是讨吉利的口彩。[2] 书中写到:“那女儿们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乱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这段描写完美的体现了击鼓传花令的独特韵味,虽然简短,但却异常精彩,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觉,足见曹雪芹的描摹能力之强。 这次所行的“春喜上眉梢”令,曹雪芹设定被罚者讲笑话。笑话,是指民间口头创作,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一种文体,以篇幅短小精干,情节简单巧妙,题材通俗广泛为特点,但往往在突然之间给人意料之外的结局,从而取得哄堂大笑的艺术效果。傅憎享先生在《红楼梦艺术技巧论》中指出:“读者先知先觉,不能引人发笑,听后仍不知不觉,也不能发笑。妙在先藏后露,读者期待急于求知,说者抖开包袱突然意外,听者当然开怀大笑了。”[3]因此,这可以说是对《红楼梦》中的笑话最好的注解了。本回书中一共讲了三个笑话,一个是贾母讲的“巧嘴媳妇”,余下两个是王熙凤讲的“一家子吃年酒”和“聋子放炮仗”,这三个笑话在书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不妨一一析之:1、贾母所讲“巧嘴媳妇”(红研所校《红楼梦》第五十四回743页): 这个笑话,曹雪芹借用笑话真假相映、虚实相生的技法,巧妙的揭示了贾母与凤姐的关系。毋庸置疑,凤姐的聪明伶俐大家有目共睹,她也是贾府中最会讨贾母开心的人,因此贾母对她格外宠爱。古谚云“过慧易夭”、“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些都是古代人生智慧的总结,历经繁华和风雨的贾母,不仅深沉大度,还能洞察入微,最能明白其中的深刻寓意。对于凤姐的“太聪明”,贾母是有所担忧的,书中贾母不止一次把凤姐称为“猴儿”,如第二十二回“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了,怎么说不过这猴儿”、第二十九回“猴儿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头地狱”、第三十五回“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做人情”、第三十八回“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可见凤姐在贾母心中是最为口齿伶俐的,这次又借用“吃了猴儿尿”的笑语来委婉提出,既表现了她对凤姐的喜爱和肯定,也表现了她对凤姐的劝诫之心。贾母能够信手拈来编成笑话应景,足见其阅历丰富、胸有丘壑的大智慧。从另一方面说,这个笑话也体现了凤姐性格中聪明伶俐的一面,充分契合凤姐的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可见一个小小的笑话所包含的内容何其丰富。贾母的笑话以《西游记》为基础,巧妙的讽刺了凤姐,又不失笑话的娱乐功能,就连一向矜持的薛姨妈也说“笑话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因此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2、凤姐所讲“一家子吃年酒”和“聋子放炮仗”(红研所校《红楼梦》第五十四回744页): 凤姐的两个笑话都具有“应时应景”的特色,而且有深层次的寓意。第一个笑话,分明就是从贾府元宵夜宴的即景得来的,此时的贾府处于鼎盛之巅,国公府邸的奢华达至顶峰,元春封妃的喜悦依然笼罩着贾府,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曹雪芹运用笑话加以渲染贾府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而这个笑话不仅形象、贴切地描绘出贾府元宵节合家吃酒赏灯的热闹喜庆气氛,也再一次体现了凤姐性格中的“刚口”的一面。 戴从喜先生《<红楼梦>笑话试论》一文中对凤姐所讲的第二个“聋子放炮仗”的笑话的解释是:“源于明朝冯梦龙《笑府》中的‘拾爆竹’,这则笑话本嘲笑近视者,凤姐将取笑对象转向聋子,并由此编出一句歇后语:‘聋子放炮仗──散了罢。’连贾母也跟着说:‘他提炮仗来,咱们也把烟火放了解解酒。’这里不仅表现了凤姐诙谐幽默,更重要的是凤姐的笑话自然引出元宵节的热闹场景。”[4]笔者以为,这个笑话在此处出现,除了戴从喜先生所分析的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其一,作为贾府内宅的当家人,凤姐对一家老小的起居安排时时在心,刻刻留意。她这个笑话在必要时刻对整个酒宴时间流程的把控可谓恰到好处,不仅起到了活跃气氛的作用,更不会因此而打断众人的兴致,也是巧妙的提醒沉浸在欢乐氛围中的贾母,一是该“放烟火”了; 二是,夜已深,大家该“散了”休息了,这是“爆竹”和“散了”的浅层寓意。 其二,曹雪芹借用放爆竹的故事,把书中两次描写贾府“元宵节”前后融合起来,在本是举家团圆的上元佳节,一而再点出“散了”的主题,赋予了“爆竹”更深层次的哲学意蕴。第一次描写贾府元宵节时,“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贾元春谜底是“爆竹”的灯谜诗“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可以说是元春得宠和短寿的形象写照,正合庚辰批语“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5]。而同回中贾母的灯谜“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谜底是荔枝,取“离枝”之音,寓离散之意。庚辰夹批曰:“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6],再点“散”字,可谓用意深远。面对在元宵佳节时的几个不祥灯谜,贾政犹自沉思:“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贾政所表现出来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更充分说明了贾政为家族未来的种种担忧,以及曹雪芹借此隐寓的“离散”之意。戚序本此回的评点更是令人为之一振,“作者倍菩提心,捉笔现身说法,每于言外警人再三再四……犹恐不入,再以灯谜试伸致意,自解自叹,以不成寐,为言其用心之切之诚。读者忍不留心而慢忽之耶”[7],可见此批者堪称曹雪芹之知音也。 第二次描写贾府元宵节时,凤姐又讲了这个以“爆竹”为主题的笑话,两者结合而看,“爆竹”在《红楼梦》中的特殊寓含已经呼之欲出,一响而散的爆竹,就好比元春昙花一现的恩宠,虽然轰轰烈烈,但却难逃弦断曲终的命运。而贾府的尊贵奢华也难敌末世运消、好景不长的规律,最终一败涂地而无可挽回的惨景,正如一支爆炸的爆竹,烟消云散之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在这样喜庆的时刻,曹雪芹却以令人捧腹的笑话来层层深入的渲染出一种悲凉之气,其寓庄于谐、喜中含悲的写作手法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确实是独树一帜。 二、中秋家宴之凸碧山庄桂花令 《红楼梦》中虽然三次描写到“击鼓传花”,但各具风格,特犯不犯。第七十五、七十六回中的“击鼓传花”令,除了讲笑话,随着曹雪芹的笔锋一转,又插入以作诗代为行令的情节,使得两次描写的“击鼓传花”令有了很大区别。1、贾政所讲“怕老婆的汉子”(红研所校《红楼梦》第七十五回1052—1053页): 这个笑话,历来被认为是表现贾政的低级趣味,因此贾政也被贴上了“道貌岸然”的标签。其实,在曹雪芹的笔下,贾政这个人物虽然处于次要地位,对他的描写也比较零散,但这个人物在“亲情”这一方面的表现还是比较突出的,只是大多数人把眼光聚焦在贾政和宝玉的父子关系上,因而忽视了他和其他人的关系。综合而看,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素性潇洒,从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或者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然因案牍纷烦,不免有些迂腐古板,但他对家人的关心书中一直有所描写,如:第四回,薛家上京,他非常体贴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又如:第十三回,可卿死后所用棺木,贾政也表示“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再如:第二十二回,对于孩子们所制的灯谜,贾政心内自忖道:“……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因此“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回至房中仍是思索,“翻来复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更如:第七十九回,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道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等等。这些简短的描写,正是对贾政这个人物在亲情方面的着重之笔,而且书中写他有意承欢母亲的情节不止于本回,类似的场景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时已有描写,因他在场大家拘束,但他依然坚持陪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因此,脂批也道“贾政如此,余亦泪下”[8]。 至于这个笑话的插入,笔者以为,此时的贾政较之前文,“因年景渐老,事重身衰,又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概益发付于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子夫妻共叙天伦庭闱之乐”,这是借此进一步描写贾政对亲情以及天伦之乐的向往。 本回写到鼓声两转,桂花偏偏落在贾政之手,大家的表现是:“众姊妹弟兄皆你悄悄的扯我一下,我暗暗的又捏你一把,都含笑倒要听是何笑话”,由此可见在家人的眼里,贾政本是一个墨守成规之人,平日里和他同处较多的清客也多是酸腐文人,所以,在贾政的世界里或许根本没有“笑话”的存在,这个笑话或许也是他临机而编。因此对于他不苟言笑的一贯表现,是否能讲出笑话才是大家对他最大的好奇之处。而他讲的这个笑话也实在算不上高明,比起凤姐、贾母等人的笑话真是相差太远。结合本回脂批“竟能使政老一谑,真大文章矣” [9],我们可以窥见贾政生活中的另一面,也体现了脂砚斋对曹雪芹塑造人物的良苦用心的深深理解,如此一来,贾政这个人物就摆脱了古板守旧的单一面孔,即刻灵活生动起来。而同回另一条脂批“这方是贾政之谑,亦善谑矣”[10],又明白无误的提示读者,贾政这个笑话,初衷是以善为谑。由此可知,贾政是个极重孝道之人,为了冲淡老母亲心头笼罩的伤感,他一反常态,效仿“戏彩斑衣”的典故,讲了这个通俗诙谐的笑话,以博得贾母开怀一笑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脂批固有“这方是贾政之谑”的结论。2、贾赦所讲“偏心母亲”(红研所校《红楼梦》第七十五回1054页): 贾赦的这个笑话,从侧面反映出他与贾母的关系。很明显,这个笑话的主题——“偏心”,曹雪芹采用了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林兴仁先生在《红楼梦的修辞艺术》一书中对这个笑话的解析可谓深浅得当,他认为:“这个笑话整个由谐音双关构成。‘肋条离心还远呢’,就是‘偏心’;这个‘偏心’又与作父母的‘偏心’双关;而且它的言外之意又与贾母的‘偏心’双关。这个笑话很对景,所以贾母说:‘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鲁迅曾经说过‘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使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红楼梦》的作者也深知这一窍门,他在这儿夹杂运用谐音双关所讲的笑话,既表现了贾赦和贾母之间的矛盾,又使文章增添了活气,的确使读者感到格外有趣。”[11] 贾赦这个人物随着情节的推进也在不断变化,因篇幅关系,仅举一二为例,前期贾赦为了督造大观园,不仅时时关注一应景点事物的安插摆布,还亲自督率匠人扎弄省亲所需花灯烟火之类,在第二十五回,凤姐与宝玉遭遇魇魔法时,身为父亲的贾政尚有放弃之心,唯独贾赦“也不理此话,仍是百般忙乱”,由此可知,贾赦对家事和家人还是非常关心的。及至四十六回,贾母拒绝了他讨要鸳鸯之后,母子关系也就发生了微妙变化,他对贾母、贾政的不满也渐渐显现出来,,此时的中秋夜宴,虽然人在一处,但已经貌合神离,并且借饮酒行令对贾母偏向贾政表示出丝丝不悦。《酒令丛抄》列“说笑话”令曰:“须对景,便觉可笑。人或不笑,说者自饮。”说笑话内容宜雅,不得低级庸俗,最忌以同席人之外貌、生理缺乏,或姓氏、身分取笑。此外,还应注意同席者的身分、职业等特点,所讲的笑话不要引起别人的误会,否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以为你在讽刺他,就会造成不愉快[12]。果不其然,贾赦这个借故发挥的笑话,引起了贾母的误会,半日笑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贾赦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出言冒撞,让贾母疑心,虽以别言解释,但母子之间的芥蒂更加难以释怀了。而贾赦这个人物,且不论他的好色贪酷,这被家族边缘化的处境却是事实存在的,所以他的不满也是人之常情。而曹雪芹简单的运用一个笑话,就非常高明而又隐晦地表现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刻画人物的精巧之法。3、贾政所限“秋”字令(红研所校《红楼梦》第七十五回1053—1055页): 本回的“击鼓传花令”,行令方式区别于前回的单一讲笑话,又增添了“限字令”。这里是为书中不善讲笑话的人物所特设的环节,宝玉、贾兰、贾环在书中所行之令,既是限字令的一种,也是即景诗的一种,都属于诗词曲文类酒令。具体到书中,贾政所限之字为“秋”,即作诗令中的诗中必须含有“秋”字。《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赋中秋诗处有批云“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13],由此可知“秋”和“春”在书中已经被曹雪芹赋予了特殊含义的同时,应该还有互为对应的作用。现存的八十回中“三春”被一再重申,如“三春争及初春景”、“堪破三春景不长”、“将那三春看破”、“三春去后诸芳尽”、“三春事业付东风”。很明显,这些“春”字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意义,或者是表达对时间长短的概念(即三个春天),或者是表达对人物结局的蕴含(即三个人物元春、迎春、探春),总之,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关于“秋”字的描写,除却贾雨村的中秋诗和上述的一条脂批,再无其他描写,而本回所缺的宝玉、贾环、贾兰三人的中秋诗即以“秋”为题,在书中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是否可以据此理解“三秋”暗指宝玉、贾环、贾兰呢?奈何《红楼梦》未完,此处所缺三首诗终将会成为永久的遗憾。而且,这三首诗是否对有关人物或者整部书的结局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寓意,我们更加无从得知,唯有对着一句脂评“缺中秋诗,俟雪芹”[14]空叹了!4、尤氏所讲半个笑话(红研所校《红楼梦》第七十六回1059页): 关于尤氏这个笑话所取得的效果,应该从尤氏这个人物本身来分析。凤姐说她“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既有有理的一面,也有无理的一面。尤氏有没有口齿,看“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一回可知;有没有才干,看“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也可了解;但为什么被形容为“锯了嘴子的葫芦”?因为她在贾府的地位非常尴尬,虽然贵为族长之妻,但续弦、无子的身份,都是她无法改变命运的羁绊,所以很多场合下对很多事情的处理她只能采取三缄其口的方法,小心翼翼的维持“贤妻良母”的名头。此回所讲这个笑话,笔者以为智绪彪先生在《尤氏讲的并非笑话——<红楼梦>人物形象浅探》的解释比较合理,他认为笑话中的“四个儿子”暗指内容是典出《左传》中的一个成语:“自郐以下”。其“四个儿子”所特指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言而不应是尤氏一生四位一体的悲剧命运。尤氏所讲的‘笑话’正是对这一悲剧命运所做的理论的概括和教训性的总结,并使这一悲剧思想得到了升华,同时又是对《红楼梦》全书悲剧构想的一次重大铺垫。”[15]另外,曹雪芹把尤氏所讲的这个笑话放在中秋赏月的末尾,且戛然而止,正合了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见贾府最终也必将是难以万全的,中秋赏月说月缺月圆,大观夜宴说悲欢离合,皆非吉兆,这一系列场景的安排都应是贾府离散悲音大剧目的一曲前奏。 三、 小 结 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中描写饮酒行令的形式多样,除了作诗联句、牙牌令、掷骰行令、摇抽令签,还有我们上述的击鼓传花令。在“击鼓传花令”这类酒令中,曹雪芹把酒令和笑话杂糅一体,以酒令为形式、以笑话蕴寓意,在刻画人物和推进故事情节方面都取到了非同一般的效果。因为曹雪芹描写的这些酒令不仅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同时这些行令场面还全方位的体现了当时贵族的生活方式,以及清代酒令文化的繁荣,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红楼梦》及其当时时代背景的一个切入点。 酒令艺术在中国古代的文坛酒域自成体系,独显风姿。尤其是随着雅令的成熟与丰富,以诗、字、名、典将中国文化的每个侧面浓缩于一体,为酒令活动增添了迷人的文学色彩和无穷的艺术魅力,在酒文化的汪洋大海中推波助澜,涂染绚丽[16]。在古代,文人墨客与酒结缘,以酒为乐,也以酒消愁,在不断的演变中,酒令也成为古代文化中一支馥郁馨香的奇葩,诗人赋诗,文人作文,在很多方面做到了诗、文、酒、令融为一体,表达着诗人的情怀,也抒发着文人的感慨,尤其以酒令为体裁的诗文更是构成了我国文学创作中独特的酒令文化。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酒令失传,但我们应该通过古代诗词或古典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去领会酒令文化的魅力,以及其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重要性。后 记: 《红楼梦》中有关酒令的文章至此已全部完毕,共六篇,分别是《抢红与射覆浅解》、《猜拳与拇战浅解》、《女儿令浅解》、《牙牌令浅解》、《占花令浅解》、《击鼓传花令浅解》,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的酒令形式多样,可以说是古代四大酒令之古令、雅令、通令、筹令无不涉及,而且通过人物和场景的绝妙搭配,也充分体现了酒令的三大基本作用,其一调节气氛,增添乐趣;其二形式别致,情调高雅;其三,陶情怡性,增进智力[17]。 众所周知,一代文豪曹雪芹是个嗜酒如命之人,现有资料中有关他好酒的记述比比皆是,如敦诚的《赠曹雪芹》中“举家食粥酒常赊”和“司业青钱留客醉”、《佩刀质酒歌》中“雪芹酒渴如狂”和“鹿车荷锸葬刘伶”,又如敦敏的《赠芹圃》中“卖画钱来付酒家”、《题芹圃画石》中“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等句,都说明曹雪芹是一个有傲骨、好饮酒之人,他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贫困中只能借酒浇愁,而历经秦淮繁华的他,又曾是豪门酒宴的主人或常客,因此在《红楼梦》中有如此精细又如此多种形式的酒令描写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与酒结缘,视酒为知己,既能借酒遣怀解忧,又能遗世而独守。 历代文人以酒为情绪的调解,激发智慧的火花,通过酒的宣泄与升华,深层感受到艺术的韵味,也成为他们寻悟一条条生命出路,一座座精神家园的有效途径,曹雪芹也不例外。但,与其他文人不同的是,曹雪芹挥洒自如的运用小说这一体裁,把各种酒令穿插、融合在多处酒宴场合,并且独辟蹊径的把酒、酒令与情节、人物及其结局巧妙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条鱼贯始终的脉络,既有烘托之巧,又有伏脉之妙,不仅达到了寓悲于喜、喜中见悲的绝佳效果,更体现了其刻画人物寓意之深,描写事件用法之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文人与酒及酒令这种独特文化的交融,可以作为我们具体把握中国整个文化精神发展脉络的一个窗口,从而更深一层对中国酒及酒令文化的特征、形成、演变、传承有一更为全面的认识,而对《红楼梦》中这些酒宴、酒令的研究也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深入其中。综上所述,故拙作对红楼诸酒令的解析虽然粗浅,但还算小有意义,只是不到或不妥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孙浩宇,闫琳琳著;金开诚编,《饮酒与行令/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 [2]《红楼梦》(红楼梦研究所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742页注释①; [3]傅憎享《红楼梦艺术技巧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9页; [4]戴从喜,《红楼梦》笑话试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3),117; [5]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出版,出版,第七十五回第337页庚辰夹; [6] 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出版,出版,第七十五回第337页庚辰夹; [7] 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出版,出版,第七十五回第339页戚序回后; [8]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出版,出版,第七十五回第337页庚辰夹; [9]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出版,出版,第七十五回第541页庚辰夹; [10]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出版,出版,第七十五回第541页庚辰夹; [11]林兴仁《红楼梦的修辞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5-186页; [12]宋涛主编:《酒经》,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出版; [13]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出版,出版,第一回第18页甲戌眉; [14]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出版,出版,第七十五回第539页庚辰回前; [15]智绪彪,《尤氏讲的并非笑话——<红楼梦>人物形象浅探》,《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四辑,338页; [16]《茶文化 酒文化》,刘利生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 [17]李元秀编著:《茶道与酒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18]本文涉及到的《红楼梦》原文,均出自曹雪芹著,无名氏续,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随着我国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红酒在国内已形成一股新的饮酒 文化 ,那大家对红酒文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为此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酒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西方葡萄酒差异
翻开历史的画卷,酒就像人类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有人的地方必有酒的出现。因此,在无尽的岁月中,酒文化渐渐沉淀成型,成为一本厚重又充满历史韵味的教科书,留给后人品评。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拥有悠久灿烂的酒文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东方的诗仙李白这样热烈的去爱酒;并在酒给的灵感下,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所以后人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李白对酒的喜爱。同样的,西方也有对酒情有独钟的名人。如:西方的红酒之父巴斯德把葡萄酒比作赐予万物生命的阳光,说:“没有葡萄酒的日子就相当于没有阳光”,他把葡萄酒当做自己毕生热爱的事业,燃尽生命的去热爱直至生命终结。李白和巴斯德两个同样热爱酒的人人,把对酒热爱的火种分别在东方和西方洒下,茁壮成长,孕育出截然不同又各有千秋的东西方酒文化。
葡萄酒的诞生是大自然的杰作,葡萄酒的历史远比人类文明史要长。公元前3世纪左右,海上开拓者将之带到希腊诸海岛,随即传人高卢(今法国);同时,罗马人也从希腊学到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罗马帝国进行殖民扩张将这种技术传遍了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15世纪至16世纪,这种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19 世纪中叶,传入美国。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随着葡萄酒进入人类文明并与之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并得以广泛传播。这种葡萄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宗教的兴起与发展,海内外殖民扩张,政治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艺术的传播密不可分的。当我们尝试着去了解葡萄酒文化的时候,也必须先去了解人类文明入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
“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中国人几乎耳熟能详的诗句是葡萄或葡萄酒这种舶来品与中国 传统文化 相融合的结晶。在中国,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的传入应归功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也。”后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元三朝发展,这种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葡萄酒文化也逐渐形成发展,并到达一个顶峰。但当时只有极少的地区如凉州能栽培葡萄,加之交通并没有像现在那么发达,葡萄酒只能作为一种流传在王孙贵族以及部分文人之间的珍贵饮料,没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没有成为大众饮料。
因此,葡萄酒文化在古代中国的普及有很大的局限性。明清两代葡萄酒业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直到1892年张弼士创建张裕葡萄酒厂,中国葡萄酒业开始工业化生产。然而大多数酒厂在长时间的内外战争中遭到严重的打击,逐渐衰落下去,纷纷倒闭。新中国成立之后,葡萄酒业得到政府的重视,才慢慢的再次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受欢迎的饮品。因此,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还没来得及形成深入民心的浓厚的属于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可以说存在着文化断层。
从广义上讲,葡萄酒文化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法律制度,酒俗酒礼,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画、诗文词句等,狭义上的葡萄酒文化则仅指葡萄酒品饮的礼节,风俗,逸闻等。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并没有得到全面地发展,多数停留在简单的论述及文人们的饮酒逸事上,没有发展出如白酒类似的酒俗酒礼,没有让中国人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
与此相比,西方国家的葡萄酒文化要更为完整的多。在西方国家持续不断的探索中,葡萄酒文化得到了全面地发展,大大牵引了东方的葡萄酒文化的成长。举例为证:如 中国人在饮用葡萄酒的礼仪方面,会受到西方葡萄酒文化的引导。具体来分析:在中国,葡萄酒仅仅被作为一个新的酒种来推广,人们是出于猎奇心理和跟风心理来购买葡萄酒。缺乏对葡萄酒的欣赏与辨别能力,缺乏文化的支撑。相比之下,西方人则多为了喝酒而喝酒,更注重喝酒的过程,注重对酒本身的品尝和欣赏。
在西方的宴会上,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酒杯高举齐眼,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喝多少酒则随个人喜好,轻松自在。另外,他们在斟酒,倒酒,品尝,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我想,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有此差异也离不开饮食结构的影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注重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搭配,而多数西方国家如法国,美国,英国饮食结构偏向动物性食品,肉,蛋,奶占较大的比例,高脂肪高蛋白,而饮用葡萄酒有助于消化,适量引用能预防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西方独特的饮食结构使西方国家更偏向于饮用葡萄酒。
那么,我来具体向大家介绍一下中西方葡萄酒的不同。
1酒种的不同
中国的酒文化渊远流长,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酒是白酒文化。因为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她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中国为农业大国,因而食物酿酒最为普遍。
而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 种植 ,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所以,从某种角度可以说西方的酒文化是红酒文化。
2饮酒礼仪不同
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大差异,因而饮酒礼仪也各不相同。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在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拼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3饮酒目的不同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人们更多地是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之外的东西。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
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功能,但人们更多地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 思维方式 的差异。中国人的大写意式的 发散思维 ;西方人则是工笔 素描 式的直线思维。
目前,中国葡萄酒文化仍然不尽成熟。这主要是由于葡萄酒消费在中国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中国葡萄酒不讲究与饮食的搭配、价高质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
可喜的是,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日益增大,中国人对葡萄酒的兴趣也愈加深厚。对于西方葡萄酒的文化关注也日益增多。相信随着葡萄酒在中国的普及,国人的葡萄酒消费心理和方式将越来越成熟,而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之梦也将很快实现,不再遥远。
浅议红酒文化
一、红酒的历史文化
葡萄酒的历史很长,向上可以追索到远古时代。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据说,葡萄酒酿造的 方法 ,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____,基督____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红酒文化的起源,在不同的产地,都附会着不同的 传说 。这也许就是红酒中,蕴藏着浪漫文化的根源之一。不同的世界文明史都在红酒文化中,发酵滋生了世界最大的流行性红酒文化。在中华大地,最早可查的记录是在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带回了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工艺,那时,中国就开始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
但是由于战争、朝代更替等历史原因,虽然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在唐代和元代时曾取得过长足发展,但是,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几乎是空白的,直到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然而,由于战乱,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依然没有得到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开始有了比较好的发展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环境,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也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中国的酒在以前几乎都是以粮食为主原料,做酒耗损的粮食难以计数。全球粮食与农业组织的研究曾发现全球生产供人们食用的粮食,有三分之一损失或浪费。瑞典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对该 报告 研究分析后说,全球大约近13亿公吨的粮食因为食品供应链的低效率而浪费。
研究者说,在现在全球价格普遍上涨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减少食品损失对人们的生活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在一些贫穷国家也可以起到维持粮食够用的水平。据该报道研究表明,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年中损失的粮食量大约相同,分别为670万吨和630万吨。食品的损失也意味着农民的收入减少,而食品价格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贫穷农民。又太高。可以说,粮食安全问题,用与酒类生产的粮食,已经引起了国家的关注。俗话说,一斤酒,三斤粮。大力发展果酒产品,减轻粮食压力,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国策。
早在2008年,在粮价波动时,国家粮食部门明确发出了:"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保障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供给"。从长远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步伐缓慢,而城市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数量下降、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的制约、自然灾害发生、粮食消费需求增加,使得粮食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在我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命题,国家粮食安全并不能高枕无忧。只有改变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倡导健康饮酒,饮健康酒的理念,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贪杯误事,贻害自己和他人的恶果。而大力提倡果酒产业,也是改变中国粮食现状,实施粮食安全的国策。红酒文化的推广,其积极意义也在于此。
二、红酒文化的推广
说起饮酒,女人最有发言权。因为女人是男人饮酒最大的受害者。红酒文化的推广,可以让女人从健康的角度,引导更多的男人,正确饮酒,健康饮酒。红酒文化,在西方被称为,绅士文化。因为葡萄酒在西方,最早来源于贵族阶层的使用和推崇,来源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和传播。红酒文化中,蕴含的礼仪要求也很严格,如果饮用红酒,不懂得红酒文化中的礼仪会闹出笑话的。正是这种礼仪的内涵,使得红酒成为大型酒宴和庆典的礼仪用酒。在现在的大型庆典场合,已经很流行红酒作为礼仪用酒。而真正的红酒文化,被各个阶层接纳,才会彻底扭转中国酒文化中的传统饮酒观念。中国是礼仪之邦,恰恰在中国的饮酒文化中,却缺乏了礼仪的传承和扩散。这与饮酒文化普及天下大众,而礼仪讲究仅停留在祭祀,国典等场合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西方国家喝葡萄酒有着一系列严谨的规矩、复杂的讲究,可不像我们喝二锅头那样简单地"感情深,一口闷"。葡萄酒的乐趣正是体现在这些"繁文缛节"之中,一个人的修养、趣味、风度,以及沟通能力,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过程中暴露无遗。因为,每一个红酒文化的要求细节,都会影响到饮酒者品尝红酒的色香味的过程和结果。中国红酒文化与世界红酒文化的差距数百年,这个差距很多地方就来自于红酒文化中,礼仪、欣赏、品尝的细节。我们常常看到,中国人饮红酒,一片狼藉,脸红声粗,大声喧哗,这无疑都大煞风景。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7万多名中年男性的数据,4年间,210人被诊断患肺癌。研究发现,喝啤酒、白葡萄酒或含酒精饮料与肺癌的发病无关,但随着这些人消费的红葡萄酒的增加,患肺癌的风险逐渐减少,每增加一杯酒一个月相应下降约2%的患病风险。这对于男性烟民来说,应该算个好消息,每天喝一杯红葡萄酒可能会减少60%的患肺癌风险(相比那些不喝红葡萄酒的男性烟民)。优质的红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铁,对女性非常有好处,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使脸色变得红润。
同时,女性在怀孕时体内脂肪的含量会有很大增加,产后喝一些葡萄酒,其中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脂肪的氧化堆积,对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红酒可美容减肥,是因红酒中所含的丹宁能抑制细菌繁殖,有效帮助消化,其所含的维他命C、E及胡萝卜素,亦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预防老化,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使体形不会随岁月流逝而逐渐臃肿走样。要发挥红酒的瘦身效果,最好在睡前饮用。含有少量酒精的红酒可以辅助睡眠,更能缓慢升高身体的温度,让本来新陈代谢缓慢的夜晚也能参与脂肪的燃烧代谢,红酒中的葡萄多酚还能舒缓身体压力,有效抑制压力性的暴饮暴食。
葡萄酒带给人的价值有两大方面,一精神方面,这是葡萄酒特有的贵族文化,典雅而高贵。这方面的心理暗示,不低于单纯的营养价值。二营养价值,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美容,预防癌症等。葡萄酒一般按颜色分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从营养角度讲,红葡萄酒功效多,白葡萄酒香甜,口感好,桃红葡萄酒居中。任何的酒都要讲究适量,不可过度,一旦,过度都有害健康。从这方面的意义上来说,红酒文化的推广,更是健康理念的推广。
三、"人类的第二生命"
葡萄酒,在中国俗称半汁酒或勾兑酒,以前没有严格的标准规范,随着葡萄酒标准的规范,只有100%的葡萄汁经过酿造工序完成,生产的葡萄酒才可以叫葡萄酒。我们在选用红酒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阅读标签上的各种含量标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寻常人都有机会品尝真正的葡萄酒,但是,要喝到真正的高端葡萄酒,也需要仔细甄别厂家和产地。目前的葡萄酒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沿海进口的散装葡萄酒,被国内分装后出售。在外国很多的劣质酒和低端葡萄酒,大量进入中国。
葡萄酒在运输过程中,质量会发生变化,很难保证纯正的质量要求。因为葡萄酒对温度、湿度以及在运输、保存环境等要求很严格。有一个环节出问题,葡萄酒品质就难以保障。山西欧美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的葡萄酒都来自智利、澳大利亚、法国、葡萄牙、南非等原产地的原包装瓶装酒。在质量上,可以保障纯正的原产地葡萄酒品质。严格设计的酒窖,保证恒温、恒湿等储存技术要求。窖藏的20万瓶原包装进口瓶酒,有1/3的高端酒。各个进口品牌系列酒,从50多元/瓶到1000多元/瓶,可以满足各个阶层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是13亿的人口大国,但是红酒的消费平均量很低,所有红酒类产品加起来,中国每人年均消费不足一瓶。在外国,人均消费红酒,年平均每人8瓶。
增加红酒消费量,可以抵抗患各种疾病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酒普及以及红酒文化的普及,对与民族健康这篇大 文章 ,是有着其他消费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红酒文化的普及,可以提高人的素养,特别是红酒礼仪文化、绅士文化的要求,更可以使得消费者身心健康人类对葡萄酒的认识历史就像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一些有古老文化的民族曾相信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都是由神赏赐的,所以把"饮用适量的葡萄酒"比作"人类的第二生命"。
猜你喜欢:
1. 中国葡萄酒产业文化
2. 有关葡萄酒市场营销论文
3. 有关葡萄酒市场研究论文
4. 浅谈葡萄酒市场营销论文
中西方酒文化论文
人的情绪情感是一种复杂而又高级的心理活动,喝酒能加速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与构成。那么,中西方酒文化有什么不同呢?
一、宗教信仰的影响
人们的宗教信仰和酒的关系密切:一方面,宗教的教义影响着人们的饮酒行为;另一方面,人们的许多宗教活动又都离不开酒。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较为广泛。
佛教的五条戒律中就有“不饮酒”这一条。
很多中国人信奉佛教的教戒,尽可能地不饮酒或控制饮酒;再加上中国的酒大多是用粮食酿造的。
所以,人们对于饮酒持的是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认为喝酒只要达到一种微醺之境即可,当一个飘飘然的“酒仙”,而不愿当一个喝酒喝到失去常态的“酒鬼”。
可以这么说,佛教戒律对人们的饮酒行为影响很大,甚至起支配作用。
然而,西方人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葡萄酒在《圣经》里多次被提到。
耶稣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后,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其目的在于要人们记住他是为人类赎罪而死的。
因此,基督教徒视葡萄酒为圣血———耶稣的血液。
他们在做弥撒的时侯喝圣血、吃圣体,视酒为耶稣救世精神的化身,认为人喝了酒就能与上帝的心灵相通,从而得到仁慈上帝的佑护。
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葡萄酒怀着一种喜爱、敬仰的心情,教会人员把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看作是他们的份内事。
在宗教活动中,人们分食象征着基督血与肉的葡萄酒和面包,旨在继承基督精神。
在举行酒神祭祀的时侯,人们结队游荡,组成合唱表演队唱酒神颂歌,载歌载舞,在树林里或者在荒野里喝酒纵情狂欢,人的本性得到了完全地释放。
二、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酒文化典型地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倾向于依靠、合作,也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紧密社会结构。
中国人喝酒讲究气氛,三五成群,呼朋引伴。
在喝酒时,中国人常常敬酒、劝酒,遇上喜庆节日的时侯还会有一些活动,比如划拳、行酒令、做游戏等来活跃饮酒气氛。
劝酒不仅表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更与他们的集体主义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一群中国人喝酒要比一群西方人喝酒更热闹、更有趣。
除非是借酒消愁的或者是嗜酒如命的,否则很少看得到独自饮酒作乐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的紧密社会结构使得他们视酒为交际工具,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大都是出于联络感情的需要。
在中国酒被赋予了很多感情色彩,酒是联系中国人感情的纽带、润滑剂。
人们喝的是酒,饮的是感情,重视的是饮酒人,劝对方多喝是为了表示友好、诚意。
夸张点讲,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喝出来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交往中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酒不成席”、“无酒情不厚,无酒礼不真”,以酒寄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中国人还注重“以人为本”,认为酒是为人服务的。
因此,不管是繁多的酒器、敬酒的次序还是在饮酒者座位的安排上,无不体现出了中国酒文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然而,西方的酒文化则是个人主义的体现,一切都以自己为出发点。
尽管他们也会有群聚而饮,但他们更注重的是个人对酒的浅尝独酌。
西方人强调个人民主自由,从不干涉、强迫别人,所以他们在喝酒的时候全凭个人自由自主,不想喝就不喝,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无需客套。
西方人的这种个人主义也使得他们不愿意依赖别人,也不希望别人依赖自己,甚至包括自己的亲属。
他们之间这种关系决定了酒只能扮演艺术品的角色,是聚会的附属品。
西方这种个人主义的松散社会结构使得他们把酒看作是艺术品,他们是为欣赏美酒而饮酒。
西方人也讲究尊重个人隐私,互不干涉彼此,所以他们在酒桌上互相不敬酒、不劝酒,也不兴做游戏如划拳、猜数等。
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他们才会一同举杯。
西方人还注重“以物为本”,无论是酒礼、选择酒器时、还是在品饮的顺序上,他们都会认真考虑每一种酒的性质、味道,力求将不同酒的不同特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心理因素的影响
酒文化也常常伴有心理因素的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饮酒行为。
饮酒,作为一种社会的有规律的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的,反映了人们一定的精神意志,人们的情趣和精神的寄托等,也常会反映出人们心理上的一些积淀。
它们在酒的作用下,就会在一定适宜的时间、场合、气氛中迸发出来。
这些也就构成了饮酒心理,它是酒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往往是其中的核心。
中国人常常赋予酒很多感情色彩,他们的饮酒心理更多地趋向于精神层面。
①表现人格和个性的心理,通过饮酒就表现得更加充分具体了。
比如唐代的李白,对酒的爱好以及他独特的饮酒神态反映了他酷爱自由、不受拘束的个性。
②反映动机和需要的心理。
中国人饮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比如通过喝白酒来抵御寒冷,喝药酒来强身健体或治病。
③显示观念和理想的心理。
人们对某些观念的崇尚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也常会蕴含在酒文化活动中。
比如在中国有不少民族都有“三杯酒”的习俗。
敬三杯酒,罚三杯酒,其中“三”这一数字就包含追求圆满的意思。
④激发思维和灵感的心理。
适量饮酒能刺激人们的思维能力,激发灵感,使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中国历史上许多诗人为了激发诗兴而饮酒,像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他们在酒后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李白斗酒诗百篇”就是此意。
⑤升华情绪和情感的心理。
人的.情绪情感是一种复杂而又高级的心理活动,喝酒能加速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与构成。
所以,人一般在饮酒的时侯更容易吐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即人们常说的“酒后吐真言”。
而西方人更多地视酒为个人愉悦感官、舒缓精神的一种物质。
正如他们选择酒器是为了更好地来品酒一样,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赋予酒很多东西,利用酒来传情达意。
西方人以生命的欢畅为主题。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饮酒就是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整天忙忙碌碌,面对生活的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无常,只有在酒酣耳热后,沉重的心灵才能得以片刻的慰藉,脆弱的人性才能得以片刻的解脱。
总之,酒作为一种饮品得到了很多中外人士的喜爱,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西方人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心理因素、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
随着当今中西方交流的扩大,了解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人们理解酒背后所隐藏的风格迥异的文化、民族意义,能够更好地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河南的酒曲天下闻名
253 浏览 3 回答
186 浏览 5 回答
287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3 回答
89 浏览 3 回答
169 浏览 2 回答
258 浏览 5 回答
305 浏览 4 回答
103 浏览 3 回答
221 浏览 2 回答
139 浏览 3 回答
155 浏览 4 回答
199 浏览 2 回答
353 浏览 4 回答
192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