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历史悠久。
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春秋时为越国地,战国中期以后为楚国辖地。
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鄮、句章3县,属会稽郡。
两汉、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3县除隶属的州、国和郡名时有变动外,其区域范围基本未变。
隋开皇九年9589年,3县同余姚合并,称句章县,县治置小溪(今鄞州区鄞江镇),仍属会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鄞州,设州治于三江口(现宁波老城区);武德八年(625年)改称鄮县,属越州,县治复置小溪。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
慈溪、奉化、翁山4县,州治也在小溪。
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记载,宁波最早的城垣为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刘牢之所筑,称筱墙,故址相传在今西门筱墙巷一带。
五代称明州望海军。
北宋建隆元年(960)称明州奉国军。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辖温台明越四郡。
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为庆元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称庆元路。
大德七年(1303年)设浙东道都元帅府。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称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改称宁波府。
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宁绍台道,驻宁波。
1927年划鄞县城区设宁波市。
1949年5月浙东解放,鄞县城区建置宁波市,城区亦为宁波专署驻地。
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县体制,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逐渐由河口城市向海港城市演进,并形成三江、镇海、北仑三片滨海临江发展的空间格局。
1986年宁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计划单列市。
宁波为何简称“甬”呢?“甬”在《辞海》里是指钟柄。
因“甬”字在古文中与镛字相通,所以其本义是指大钟。
另外,从“甬”的字形来看,也很像我们平时在寺院里看到的大钟形状。
而“甬”作为宁波的简称,则早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了。
当时,宁波这块地方还不叫宁波,仅有鄞和句章两个地名,隶属于越国,是越王勾践的领地。
春秋后期成书的《国语·越语》载:“勾践之地,东至于鄞。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后一举攻破吴国,生擒吴王夫差于姑苏山上,然后将其流放到荒凉的舟山岛。
对这段历史,《国语·越语》记载道:“请达王甬句东。
”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也写道:“请使吴王居甬东。
”300多年后,司马迁在《史记·吴世家》中再一次提到“甬”这个地方“越灭吴。
勾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后夫差自尽。
”史料中讲的“甬”和“句”,就是指今宁波,而“甬东”、“甬句东”则是指现在的舟山岛。
对“甬”字的来历,三国时期的韦昭在《国语·吴语》注:“甬,甬江。
”就是说“甬”这个地名源于甬江,而甬江又源于甬山。
甬山就是今天鄞县与奉化交界处的江口镇塔山,发源于四明山麓,是雪窦山的余脉,山南为奉化,山北为鄞州。
《奉化志》上讲,甬山的得名是这座山很像覆置的大钟,且山上水源丰富,像泉水一般涌出来,而“甬” 即含“涌”的意思,故称甬山。
如今《辞海》里解释:“甬,浙江省宁波市的简称,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
”
在春秋时期,鄞、甬地名己十分出名,而且地域辽阔,到秦朝(公元前222年)建鄞县时,它的地域包括今鄞西以及奉化全境和宁海、象山一部分,县府设在今奉化市的白杜村,其境内惟一通向大海的这条甬江,成为这一地区通往外界的主要水道。
所以,当时甬江名气己很大,鄞、甬两个地名同时并存,指同一地域,但那时所指的甬江,是从剡江、鄞江和奉化方桥方向流来的东江汇合处开始,一直到镇海口出海为止,而不是指今天的甬江。
现在己将从甬山流至宁波市区新江桥的长达121公里江段称为奉化江,而把奉化江和余姚江汇合于宁波市三江口至镇海口的22公里江段称为甬江。
古时将甬江流经的区域都称为“甬地”,尽管这块土地的名称曾经历多次变迁,但“甬”始终作为它的简称,延续至今。
宁波春秋时期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郭、贸、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将明州府改为宁波取"海定则波宁"之意,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