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及感想的写作思路在于:首先对自己看这本书的缘由做简要介绍,然后对书中内容做简要介绍,最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正文
前段时间看了《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里面几次提到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而想到自己本身对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田野调查的兴趣,就产生了看这两部作品的想法。其实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借了书来看,但一直没耐下心看完,之后想了想就买了《乡土中国》。
书的话我应该是在上上周末就看完了,真正开始做读书笔记是上周末。做了前三章节的笔记之后,发觉自己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停留在对于某段文字的浅要理解,并没有深入地去看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去理解这样写是要说明什么。于是变得很惶恐,这么一想好像前段时间看的另一本人类学书籍也是白读了一番。
作者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十四个篇章来讲述乡土社会的一些现象,并试图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前段时间看了《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里面几次提到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而想到自己本身对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田野调查的兴趣,就产生了看这两部作品的想法。其实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借了书来看,但一直没耐下心看完,之后想了想就买了《乡土中国》。
书的话我应该是在上上周末就看完了,真正开始做读书笔记是上周末。做了前三章节的笔记之后,发觉自己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停留在对于某段文字的浅要理解,并没有深入地去看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去理解这样写是要说明什么。于是变得很惶恐,这么一想好像前段时间看的另一本人类学书籍也是白读了一番。
作者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十四个篇章来讲述乡土社会的一些现象,并试图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作者首先提出总的观点:“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费孝通认为大家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的很好,因为他们离不开泥土,要种地。史禄国先生说中国人远住到西伯利亚,却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颇有意思。
从农业本身来看,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故而在乡土社会,人和空间的关系是不流动的;而耕种活动其实分工很浅,许多人群居也不太有必要,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人的概念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是孤立和隔膜。
那么农民聚村而居乃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作者认为有四种:一是各户耕种面积小,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距离至于太远;二是水利方面的合作;三是安全;四是因为土地继承,人口一代一代累积。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生于斯,死于斯”,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这样的熟悉社会中,社会和个人通了家,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故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前面也提到在读另一本关于多瓦悠人的人类学笔记,从作者的描述中,些许也印证了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传统社会的现象,觉得这种书与书之间的联结还蛮奇妙的。
我认为本章和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都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文字下乡在乡土社会是否真的有意义。费孝通首先阐述了文字发生的原因: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
而在文字下乡这一章从空间间隔来讲述。其实,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有话可以当面说清楚,不必求助于文字。文字在此情境下是多余的,就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因为还有动作和表情。
因此作者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因为“愚”,而是因为乡土社会的本质,它是关于知识的问题,并非智力问题,城里人知道的知识乡下人或许不懂,但乡下人知道的很多知识城里人也不懂。
前段时间看了《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里面几次提到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而想到自己本身对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田野调查的兴趣,就产生了看这两部作品的想法。其实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借了书来看,但一直没耐下心看完,之后想了想就买了《乡土中国》。
书的话我应该是在上上周末就看完了,真正开始做读书笔记是上周末。做了前三章节的笔记之后,发觉自己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停留在对于某段文字的浅要理解,并没有深入地去看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去理解这样写是要说明什么。于是变得很惶恐,这么一想好像前段时间看的另一本人类学书籍也是白读了一番。
作者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十四个篇章来讲述乡土社会的一些现象,并试图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前面也提到在读另一本关于多瓦悠人的人类学笔记,从作者的描述中,些许也印证了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传统社会的现象,觉得这种书与书之间的联结还蛮奇妙的。
接下来的部分是我对于这本书的梳理,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理解,有很多都是原句,不过在写思维导图的时候没有标注,在此先声明一下。
作者首先提出总的观点:“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费孝通认为大家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的很好,因为他们离不开泥土,要种地。史禄国先生说中国人远住到西伯利亚,却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颇有意思。
从农业本身来看,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故而在乡土社会,人和空间的关系是不流动的;而耕种活动其实分工很浅,许多人群居也不太有必要,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人的概念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是孤立和隔膜。
那么农民聚村而居乃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作者认为有四种:一是各户耕种面积小,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距离至于太远;二是水利方面的合作;三是安全;四是因为土地继承,人口一代一代累积。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生于斯,死于斯”,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这样的熟悉社会中,社会和个人通了家,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故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我认为本章和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都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文字下乡在乡土社会是否真的有意义。费孝通首先阐述了文字发生的原因: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
而在文字下乡这一章从空间间隔来讲述。其实,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有话可以当面说清楚,不必求助于文字。文字在此情境下是多余的,就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因为还有动作和表情。
因此作者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因为“愚”,而是因为乡土社会的本质,它是关于知识的问题,并非智力问题,城里人知道的知识乡下人或许不懂,但乡下人知道的很多知识城里人也不懂。
本章紧接着前一章从时间阻隔来阐述,时间阻隔又被分为两种:个人的今昔之隔以及社会的世代之隔。
首先从个人的今昔之隔说起,人和动物的差别在于人是有学习能力的,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反复去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也即形成一种新的习惯)。
因此,学习需要人们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新习惯和旧习惯)——靠的是时间的桥梁,也就是记忆。而人的习惯有一套象征体系帮忙,我们不断学习说话,把具体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用词来表现。(说明了“词”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象征体系)
乡土社会中人们也要学习,要习得,也必然会记忆,但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把具体情境抽象成普遍应用的概念时,只要用到“词”就已经够了,并不一定要使用到文字。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但不一定有“字”,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
再从社会的世代之隔来说,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的生活需要而决定的。乡土社会生活很安定,世代之间生活基本一致,连“历史”都是多余的,人们得到的经验也就是祖先的经验。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