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1日电(见习记者高鑫)“冰花男孩”现象近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何避免“冰花男孩”现象再现?教育事业需做哪些改变,让偏远地区孩子们也能像大城市孩子一样,接受高素质、有创造力、有活力的教育?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二次长安街读书会上,三位教育大家对此进行深度解析。
据悉,此次活动是由长安街读书会联合团中央“青年之声”学习者服务联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中国青年网、“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承办,共同发起的集体读书学习活动。
城市与乡村的教育最根本差距在教师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永新认为,“冰花男孩”现象与学校撤点并校有很大关系。“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五年前就开始给国家写建议,基本上是叫停了。”
朱永新在读书会上发言。特约记者邢燕摄
朱永新表示,这涉及教育理念问题,若从完全效率优先的角度来说,当然是越集中越好。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在农村边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是应该保留教学点的。当然,现在很多地方通过办寄宿制学校来解决这问题也可以。
“冰花男孩”现象给人们留下哪些思考?朱永新说,现在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一般的城市、首都与其他城市之间教育差异,最根本的差距在教师。村里的好教师到镇上去,镇上的好教师到县里去,县里的好教师到市里去,市里的好教师到省会去了,省会的好教师到深圳、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去了。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怎么应对和遏制此种现象?朱永新说,关键是怎么去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去,让最好的教育资源能够到农村去?这需要解决教师待遇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最乡村的、最边远地区的那些教师,这就需要乡村教师收入倍增计划。
朱永新提到,中国还有一支很重要的民间志愿者力量,怎样更好用起来?“比如,说退休教师、知识分子、科学家到农村从教。如果把这个政策制定出来,一个退休教师到乡村去支教,我们提供工资和住处。55岁以上的退休教师很多,若把这支力量调动起来,作为一个国家行动去推动,可解决部分乡村教师问题。”
农村孩子跟城里孩子读一样多、一样好的书
朱永新认为,除了教师以外,就是要营造书香校园。乡村的教育跟城里教育的重大差距之一是阅读。如果把阅读问题解决了,农村孩子不会输给城市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在书的面前,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当农村孩子跟城里孩子都读一样多的书时,读一样好的书的时,他的发展跟城里的孩子就不会有那么大差距。
朱永新举例,随县是一个新教育实验区,整个县全部参加了新教育实验。距今已经有6年了。2017年,随州市数理化统测下来,前十名中随县实验区拿了8个;前20名中,实验区拿了16个。随县一共23所初中,全部进入随州大市的前27名,这说明,阅读对提升农村学校教育品质,提升学生竞争力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永新说,随县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的阅读量,差不多是其他学校平均阅读量的5倍。所以阅读,对于提升农村的学校孩子素质非常重要。“我专门成立一个新教育基金会,给那些边远地区农村的孩子送新教育图书馆,选配一些书,让孩子有书去读。我觉得这是解决关键问题的。”
朱永新说,每一本书,都是经过专家挑选的书。书不一定在于很多,但要把最美好的童书给最好的童年,这样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成长。所以,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第一是教师,第二是抓阅读,把这两个事情抓好了,农村教育会有比较好的改观。
要把学校尽量办到学生的家门口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表示:“冰花男孩的故事经过网络和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我有两点感受。”
一是我们改进工作的余地还很大。要把学校尽量办到学生的家门口,让他们能够就近入学。要按照2012年国办转发的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来严控撤并,根据2017年国务院关于办好农村小规模的学校意见而加大保障。
二是社会很温暖,这个故事并不特别让人心酸,因为消息传播出去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献出很多爱心,这个学校现在有更多发展机遇,并且当央视记者把镜头照到学校时,这个学校是崭新的教学楼,是全面改革计划中,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建设的一个工程。这个“冰花男孩”的新房子,离学校走路不足10分钟。只不过,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盖好房子还没有装修,所以,困难是暂时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王定华在读书会上发言。特约记者邢燕摄
“当然,还要思考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王定华说,要办好农村小规模的学校,增加经费投入,按师生比和班师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经费投入。否则孩子少,经费投入总量就很小。
330万乡村教师撑着孩子成长的蓝天
王定华说,现在我国有330万乡村教师,他们都是工作在镇以下,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扎根乡村,默默奉献,成绩突显,是支撑着乡村发展的脊梁,支撑着孩子们成长的蓝天,所以,我要为他们点赞,向他们致敬。为了让他们真正下得去、教得好,我们要增加乡村教师的生活补贴。
王定华介绍,生活补贴现在已经全覆盖了。其中,对于连片贫困的县,中央财政每个月每个老师现在拿出390元,省级财政、更基层的地方财政还有补贴。乡村的老师和同龄同级别的城镇老师相比,每个月多出700元。
“我们要增加老师们的收入待遇,要拓宽他们的发展渠道,适当提高中级和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王定华说,之前大家评高级比较难,大家就说不考外语、不看论文了,就容易了。后来,我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主要是因为岗位比例太小。此后,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协商,提高了中高级教师岗位的比例。
王定华认为,乡村教师会越来越好。同时,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县培计划、校本教研、影子学习,来提高乡村教师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学习,更多是案例的观摩。
王定华表示,新教育实验这17年以来,有理论、有实践、有探索,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现在正形成星罗棋布的局面。
把教师成长、教师发展作为核心工作来抓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表示,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一线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很多新的机制,全国范围内有国培,现在中国有5级教师培训体系,这是很了不起的。在这个体系之上,还有很多特别的工程,像教育部的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还有各个省地市的未来教育家工程,很多名师工作室、教师成长共同体等。
石中英在读书会上发言。特约记者邢燕摄
“从政府到社会,已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各种各样的平台。”石中英说,对一个老师来说,若他有美好的职业愿景,有澎湃的教育热诚,有专业成长动力,就不愁找不到成长的途径、成长的平台。总得来说,国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素质提升确实做了大量工作。
石中英更关心的是,学校的内部环境对教师专业工作的影响。什么样的学校环境更有利于老师去放飞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他认为,一定是公平的、平等的、民主的。但事实上,有不少老师在学校工作中,教育教学自主权不能得到充分保障,还有很多时间和精力没有用在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上。
“教师在学校改革发展当中的话语权、自主权、参与权还不够,所以,这几年我在呼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供给的质量,这个很重要。但对学校制度、文化还要进行重造。”石中英说。
石中英表示,希望学校能把教师成长、教师发展作为学校提升质量的核心工作来抓。真正的教育是由教师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