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现有系科14个: 中文系、政法与历史学系、外国语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化工系、生物系、旅游与资源环境系、体育系、美术系、音乐系、计算机科学系、财经系、教育技术与传播系。就这几年的就业方向来看,生物化工均属热门专业,但是就业面很窄。我觉得财经不错,就业面很广。旅游与资源环境系这几年也很热门,相对也不错。中文系中文系创建于1978 年,是该校建系最早、师资力量最强、首批升本的重点系科。现有汉语言文学(本科)、语文教育(专科)和文秘(专科)三个专业。目前有教职工48人,外聘教授4人(1位博士生导师,3位硕士生导师)。在43位专任教师中,教授 4人,副教授1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6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10人。现有5个教研室,系属资料室藏书万余册,专业期刊20余种。 政法与历史学系 政法与历史学系原名政教系,始创于1980年,是枣庄学院建系较早的系科之一,迄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该院颇具特色的重点系科。 外国语系 外国语系创建于1978年,是枣庄学院最早的系科之一,也是首批升本系科。设有英语本科专业及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电大英语等专科专业。现有普通在校生16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外籍教师5人,硕士5人,特聘教授2人,在职、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8人。仪器设备总值200万元,拥有5个现代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专业音像资料室。近年来,我系教师共发表各种高层次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部,并承担省级课题2项。我系专升本工作成绩显著,升本率位居全校前列。办学27年来,累计培养了优秀毕业生2400余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张丕迪、CNN编辑协调人黄天波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创立于1978年,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和数学教育专业(专科),在校生889人。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人,2人博士在读, 1人博士后在读。在全体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共承担了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4项,出版著作教材32部,发表学术论文324篇,其中28篇被《中国数学文摘》收录,获省、市、校科研成果奖18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二次获得全国二等奖,一次省级二等奖,一次省级三等奖。物理与电子工程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始建于1978年,是该校设立较早的系科之一,经过20余年的沐风栉雨和各届系领导与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物理学本科专业和物理教育、应用电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三个专科专业的重点系科。建系二十七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1400余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并先后有100余名毕业生直接考入本科院校,有2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有6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化学化工系 化学化工系创办于1977年,是该校建系最早的两个系科之一,二十多年来为枣庄市及周边地区输送了1500多名毕业生,近几年来,各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00%,在校专科学生专升本保持在40%左右。现设有化学专业(本科)和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三个专科专业。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硕士研究生8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1人。有1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次获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3等奖,枣庄市科技进步奖1项,承担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1项,科研项目2项,枣庄市科委项目26项,获新型实用专利8项,论文被SCI收录7篇。设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教研室,分析与检测、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学和材料化学、功能超分子化学等四个科研群体。化学实验室设有12个基础实验室 ,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综合热分析仪、分子荧光等精密分析仪器,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92万元。生物系生物系创建于1983年,是山东省地方高校首批设置的生物系之一,是枣庄学院首批升本的系。建系20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1500多名专业人才,毕业生中直接考入本科院校的150多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40多人。20多年的发展,生物系已由当初仅有生物教育一个专业在校生80人,发展到现在拥有一个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和生物教育、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生物技术三个专科专业,在校生600多人的系科。目前,生物系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2人,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7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4人。生物系现有基础实验室9个,建有专业实验室、生物园地和生物工程研究所,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应用开发于一体的特色系科。生物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育,注重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锻炼和培养,向社会输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生物系注重教师水平的提高,坚持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3项,有12项成果获得了省、市级奖励。生物系注重国际交流,先后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植物系、俄立冈州立大学农业基因中心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基因工程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进行了学术交流。旅游与资源环境系旅游与资源环境系的前身是地理系,创建于1984年,是全省最早的地理系科之一,现有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地理科学(本科)、地理教育、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旅游管理四个专业。目前在校生546人。现有在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7人,并有数位教师正在读硕士、博士,另有3位外聘博士生导师作兼职教授。建系以来,已培养了优秀毕业生1000余人,专升本人数占招生人数的40%,有56人考取了研究生,10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分布在教育、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为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建有系资料室1个,拥有专业图书1万余册,价值10万余元;建有规范的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116万多元。体育系体育系始建于1988年。现有30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设有本科专业一个(体育教育)、专科专业两个(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在校生200多人。目前,体育系拥有综合体育馆一座,标准塑胶田径场一块、标准草皮足球场一块,体育场地面积达万平方米。专业图书资料2000余册,解剖、生理实验室各一座。有三位教师荣获过全国、全省优秀体育教师称号,有8位教师获得学校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和科研奖。国家级田径裁判1人,田径、武术、篮球、体操一级裁判员各2人,2人获得国家优秀裁判员称号。近年来有50名学生直接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在全省首届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在山东省第十届大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女子组团体成绩第六名,5人次获得个人单项冠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近几年来,全系教师主编著作、教材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1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3等奖、2人次获得枣庄市社科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5人次获学校科研奖。美术系美术系成立于1990年,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和美术教育、艺术设计两个专科专业,普通在校生382人。现有教师25人,其中副教授4人,兼职教授2人。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专业设置齐全,教师结构合理,艺术氛围浓厚,具有较强学术能力和艺术特色的专业群体,重基础教育、重应用能力和创造性等多元化艺术思维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学美术教育及设计部门的骨干人才。音乐系音乐系始创于1992年,该系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富于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音乐教育群体与艺术表演群体,现有音乐学本科专业和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两个专科专业。目前,音乐系专任教师16人,客座教授、副教授5人,研究生2人。教学区面积达6000平方米,其中包括;高标准音乐厅、多功能音乐欣赏厅、多媒体教室、网络钢琴集体授课教室、标准琴房150间、舞蹈排练厅一个。 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2000年10月,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四个专科专业。目前,计算机科学系已成为全校最大系科之一。计算机科学系始终坚持“做严师、育优生、创强系”的办学原则,专升本升学率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60%以上。科研方面,有三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一项成果通过市级鉴定;有三个项目分别获得山东省及枣庄市科研资金的资助,系教师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拥有软硬件实验室12个,微机800余台,并有省级一类实验室。图书资料方面,院图书馆现有计算机类书籍1万余册。财经系财经系成立于2002年7月,她是枣庄学院成立的非师范系科,现设有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三个专业,现有在校生560多人。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人。近几年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十余篇发表在《中国软科学》、《税务与经济》、《商业研究》、《农业经济》等核心刊物上。目前承担省社科基金项目和校教研改革课题各1项,曾获市级优秀成果奖5项,校级优秀成果奖7项。教育技术与传播系教育技术与传播系成立于2002年7月,是适应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而组建的全新系科,现有教育技术学(本科)、现代教育技术(专科)两个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特聘教授4人;硕士5人,在读博士2人,他们曾先后获得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学校教学优秀奖等,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有5个科研课题通过了省科技厅鉴定,有三项成果获枣庄市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拥有高标准配置的数字影像实验室、专业机房、微格实验室、演播厅等教学实验设施,仪器设备总值260余万元,专业图书资料10000余册。该系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融现代教育理论、视听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科专业的时代性与前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