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对香烟产品消费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除香烟产品生产环节的消费税政策有了较大改变,调整了计税价格以及提高了消费税税率外,卷烟批发环节还加征了一道税率为5% 的从价税。甲类香烟的消费税从价税率由原来的45%调整至56%,乙类香烟由30%调整至36%,雪茄烟由25%调整至36%。同时,甲乙类香烟划分标准也由原来50元上浮至70元,即每标准条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为甲类卷烟,反之为乙类卷烟。除税率调整之外,征税范围也进一步拓宽至卷烟批发环节。从事卷烟批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批发销售的所有牌号规格的卷烟,都要按批发的销售额(不含增值税)5%的税率缴纳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缴纳时间在纳税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销售款凭据的当天。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结论:对香烟征收的消费税率提高肯定会导致香烟的消费数量降低,同时香烟生产产家和批发商的利润会降低。上面是直观得出的一般性结论,但是,它们在市场中会实际发生吗?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由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可以知道,对香烟征收消费税,政府可以从中得到收入,而政府得到的收入是由消费者和厂商一起所支付的,它们之间缴纳的比例是与香烟的需求弹性以及供给弹性决定。右图是假定香烟市场为完全竞争性市场时所得出的一个价格分析图。假定香烟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如图,香烟的均衡价格为PO。因为香烟对于消费者而言是缺乏弹性的,设供给弹性为2,需求弹性为。则根据“转嫁”公式可得转嫁因子=,表明消费者承担着大部分的税收。此时,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为Pb,厂商的销售价格为Ps,由于市场会再次均衡,此时的销售量由Q0降至Q1,生产者剩余也减少了C+D。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在竞争性市场中分析,若对香烟征收消费税,将导致香烟销售量降低,生产者利润减少,消费者剩余减少,消费量同时减少,香烟的消费得到了控制,政府也从中获得一笔收入。但是,香烟市场不是竞争性市场,是近似于垄断市场的,香烟的生产往往由少数几家烟草商所垄断。那么,对香烟的课税就必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了,那就是课税对垄断性市场的影响。我们知道,垄断市场中是没有供给曲线的,垄断性厂商对商品的定价和产量考虑的方法是与竞争性厂商对商品的定价和产量的考虑方法截然不同的。由于没有商品的供给曲线,当垄断性厂商考虑到如何来给商品定产量的时候就必须要满足MC=MR的产量最优化原则,此时价格P=MC/(1+(1/Ed))。设对垄断性厂商每一单位征税t元,该垄断者就必须为多生产销售1个单位商品上交t元,即有MR=MC+t。因为这时价格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需求弹性,同上文假设需求弹性为。则有(MC+t)=,即价格上涨,同时该垄断者的利润减少。至于消费者,由于价格的上升必定会导致消费者需求量的减少,同时导致消费量的减少。于是,在垄断性市场中分析,对征收香烟消费税同样会导致香烟消费量下降,生产者利润降低,政府从中得到收入。通过上述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对香烟征收消费税的分析,均可得出香烟的消费量下降、生产者利润下降的结论。但是,从政策的内容来分析,可能就会导致一些与之有出入的结果。根据对政策内容的实际分析,因为将甲乙类香烟的划分标准由50元上调至70元,这导致50元至70元之间的香烟由以前的甲类烟下调为乙类烟。因此,以前是征收45%的税,现在税率调整之后,反而仅需要征收36%的税,再加上新开征的从价税,这类烟的价格将会不升反降,只需要列出一些简单的式子或者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综上所述,香烟的价格不一定是下降的,但是香烟的消费量下降,香烟生产产家的利润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就是一定的。我们在利用微观经济学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的时候不能盲目地直观地就去对它下结论,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内容下,可能分析得出的结论会有差异甚至是对立的。分析了政策会导致什么结果,那么它具有什么作用呢?政府对香烟的消费税税率上调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增加财政收入,抑制香烟的消费量,促使一些香烟消费者不再购买香烟或少购买香烟,增强国民健康水平,这样社会医疗费用将大大降低等等。虽然这些都是推出这一政策所带来的结果和政府推出这一政策的意图,但是这些已经超出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