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数十年的岁月当中,五芳斋的生产规模并不大,一年的产量也就二三百万只。1985年是老店发展的分水岭,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使五芳斋座上了国内粽子行业的头把交椅。这一年,老店利用上级部门提供的53万元优惠贷款,企业自筹资金5万元,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之后,传统的五芳斋粽子终于走出了闺门,亮相于日新月异的大市场。日益壮大的粽子生产以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依托,因为市民早已将往日偶尔享用的粽子视为日常消费食品。五芳斋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92年组建了嘉兴五芳斋粽子公司,为老字号构筑起了集约化经营的框架。随后的一大举措是,投入2000多万元,易地新建了粽子厂,95年4月竣工投产。五芳斋终于走出了它的发祥地,传统的前店后坊模式就此划上句号。工厂化生产使五芳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广阔的市场再次接纳了五芳斋。如今每年通过这些销售点出售的粽子已大大超过嘉兴本埠的销售量。实现了两次腾飞后,五芳斋年产销粽子已达到7000多万只,并拥有完全符合出口商检要求的全封闭式的出口粽子车间,生产出了纯正日本风味的粽子,进入了对食品要求近乎苛刻的日本市场。在快节奏的市场环境中,老字号的生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居安思危的五芳斋人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老字号作了一个大胆的构想:一只粽子、一碗汤、几片水果或蔬菜的中式饮食方式,与一只鸡腿、一只汉堡包、一杯饮料的西式快餐并无多在区别。所以,正如国画名家程十发先生在他的闲话五芳斋一文中所说:世界上快餐始祖,中国的粽子。如今的五芳斋不仅要博个始祖的美名,更重要在是大展东方快餐的宏图。分析了自身特点后,五芳斋果断制定粽子作为东方快餐的发展思路:组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以五芳斋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集科、工、贸、农为一体,利用五芳斋著名商标的品牌效应,实现原料基地化,生产工厂化,销售连锁化,服务规范化,并向粽子以外的其它食品延伸。首先迅速拓展五芳斋粽子的市场覆盖面,设立五芳斋营销公司,招聘专业营销人员,在巩固江、浙、沪市场的同时,主动出击,在全国各大省会城市、经济特区有代理商或设立分公司,使粽子的销售半径由原来的200公里跃升到2000公里,力争销售额再上新台阶,突破亿元。其次是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加快实施名牌战略,为五芳斋拓展海内外市场提供可靠的形象保障和强大的品牌竞争力。三是加快技改步伐,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确保五芳斋的品牌特色。同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五芳斋系列食品。四是深化公司内部各项改革,建立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从人才、管理、技术三方面着手,实现从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