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阿Q正传·英文版序》)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的。《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名无姓。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具有惊人的健忘症。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转嫁痛苦,耍无赖。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的体现。阿Q参加革命,其实对革命并不了解,一个把自由党变成了“柿油党”的流浪汉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本能来确定其含义的。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得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杀,把秀才等杀掉,把王胡杀掉;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搬不快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更加可怕。阿Q性格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它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相联系。是那种虽然破落,但还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鸵鸟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社会的产物。中国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同时,阿Q的性格还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释家文化相连接。回避现实和不敢面对现实,是阿Q和传统的道家和释家文化的相通点。《阿Q正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鲁迅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现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小说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阿Q时代属于过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所以现在阿Q是现代中国国民的灵魂。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主义的思想。《阿Q正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1)采用了典型化的手法。这里的典型化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是嘴再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这部作品中的阿Q 形象,作者说采用了这种“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手法,将众多不同的人物的突出的特点综合起来,然后进行化合创造,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象。二是采用了现实主义文学基本创作方法。作品所塑造的阿Q这个形象具有符号的意义,因为他不仅是阿Q这一个体,而同时也是“国民性”的浓缩体;他所生活的环境也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从中可以窥见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状况,人性状况。(2)叙述体的结构。对诸如《水浒传》等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的继承,但又加入了现代的精神分析的对人的精神的深度透视。作品中的“序”“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生计问题”等是众多故事/事迹的并行排列、堆积,各个故事之间缺乏有效的时间联系,因此都是空间性的叙事。只有到了“革命”和“不准革命”尤其到了结尾“大团圆”,才进入一种时间的流程,形成时间性叙事。(3)犀利的幽默和讽刺。在小说的批判与讽刺特色方面,小说不仅有头尾两部分议论,而且其他诸多地方都穿插有议论,这些议论具有批判与讽刺特色,是突出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部分。例如,小说开头关于作品的名目和阿Q的性格、籍贯的探讨和借题发挥,一方面对儒家的“正名说”,旧社会的阔人和立言的人,以及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人进行了讽刺。另一方面,又写出了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地位,因而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密切相关的。(4)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性格化上。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却能准确的表现人物的身份和突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其次,小说使用了不少古语,如“谁料博雅如此公”等,不仅简洁明了,而且给文章增加了诙谐的意味和讽刺性。第三,语言包含幽默感,好用反语,喜欢夸张,如“老Q”等;第四,使用了大量口语,如“儿子打老子”;最后,小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力。(5)游戏模仿的解构性。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首先选择的颠覆对象是封建传统文学中的“史传”文体。中国传统文学中,“传”的种类很繁多,如本纪、列传、自传、外传、内传、大传和小传、家传,等等。这些所谓的“传”,不但等级森严,如皇帝用“本纪”体,大臣则用“列传”体,而且血缘意识浓厚,如家传、家谱专叙家族衍传家族行状,专为后代“寻宗问祖”服务;更有甚者,中国史家虽然都崇奉“秉笔直书”的修史之德,但这些“帝王将相的家谱”中却充斥着歌功颂德粉饰传主的虚浮之词。另外,封建社会中,书写语言为地主知识分子所垄断,一般市民百姓本无缘入“传”,如阿Q就不但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而且连名字也不甚了了。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栖息的家园。不掌握语言文字,又没有在历史的语言中得到书写的百姓,当然也就在历史的时空中被湮灭了。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历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家谱”。鲁迅先生将一个没有姓名而仅仅剩代码的农民流浪汉入“传”,显然是“有乖史法的”。尽管小说的“正传”是取自“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但这名目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相混,而真正具有了史传的含义。它的语义实际上暗示了传统文化的所有的“传”,皆是“歪传”。给阿Q这样的悲剧小人物作传,体现了鲁迅先生写作的人民性特征。鲁迅不但给小人物阿Q阿作传,而且他的创作姿态也很“不恭”。过去的中国史传,每叙述到传主,必正襟危坐,一副恭敬的姿态,语言的叙述语调也因而显得滞重呆板。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家传”更显示出祖宗崇拜和血缘家族制度的偏执个性。鲁迅先生借用史传的物质外壳,采用诙谐、戏谑的反讽语调来写阿Q,将传主置于被解剖客体的位置,从而调整了创作主体与形象主体的位置,使二者不仅以平等对视,甚至从更高角度来进行俯视,这样就消解了史传的崇拜意识,因而也使作家的文笔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游动空间。正调和反调皆相宜,就打破了传统史传僵硬的文本外壳,史传也就成为一种活泼灵动的文体了。这样史传的使用范围也被拓宽了,它不仅适用于帝王将相,也适用于贩夫走卒。在鲁迅的仿制中,文体的血缘等级性也因而被解构了。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戏仿是全方位的。鲁迅在《阿Q正传》中还对传统的章回体的结构和大团圆的形式进行了模仿。章回体小说是中国晚近时期流传最广的一种文学叙述形式,它吸取了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的诗词化的特征,追求一种平衡的对仗。这种章回体在近代为鸳鸯蝴蝶派小说所大量运用,成为阻碍新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鲁迅在小说中,采用章回体分章分回的形式,来讲述阿Q的生命历程。鲁迅对章回体的模仿,并在模仿中加以拆解,既达到了借助它流传的目的又在使用中使之被解体。中国传统文学陈套,喜欢营造善有善报恶有恶的大团圆的结尾,喜欢在“皆大欢喜”中使弱者得到麻醉的欢欣;文化中喜欢奉承别人福禄寿喜,喜欢用“九”象征长寿。中国传统小说的喜剧性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国民“十全十美”心理的表征,精神胜利法的典型体现。在艺术上,它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的长期匮乏。鲁迅对此所进行的仿制,使读者在截然相反的结局中,在欢乐和悲哀的巨大落差中,在实际的悲哀与叙述的幸灾乐祸中,让阿Q被绑缚杀场砍头,并设计出阿Q为圆圈——画押没有画圆而遗憾的细节;尤其是结尾,他故意将悲剧性的结局写成喜剧,让读者看到如此的“大团圆”和如此的“九”是多么的可怜和可悲。此外,还有情节结构安排的巧妙和细节描写的精彩。阿Q被逮捕时的夸张的情节,阿Q向吴妈求爱以及阿Q与闲人等打架的细节,阿Q的“大团圆”结局等,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具有别致的意味。总之,《阿Q正传》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俄罗斯作家高尔基都曾给予崇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阿Q正传》,以其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分析及对社会的清醒认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作者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达到治病救人、改造国民性的目的。《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 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阿Q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里的典型性格。阿Q的阶级地位决定他欢迎革命 ,但他不了解革命,认识糊涂,精神麻木,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鲁迅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为目的,遵循现实主义原则,通过艺术描绘,深刻地指出:即便阿Q这样不觉悟的农民,也真心向往革命,身上始终潜藏着革命的可能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启发农民觉悟,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当时封建统治者对帝国主义侵略本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我们从《阿Q正传》中就可以看出,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从更远的思想根源来说,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思想陈陈相因,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规范一代代从精神上麻醉和毒害劳动人民。这种麻醉和毒害造成了阿Q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更深刻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小说有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表达了作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观点。鲁迅对于中华民族的劣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对决定本民族生死存亡的环境和内弱的无情批判精神。对于明灯,正常人要看的是它的光线,用它来照明;只有疯子才用放大镜去找到它上面的灰尘,并因此打烂它。鲁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旗帜,不要以找到旗帜上的灰尘就沾沾自喜,正常的是要抹去它的灰尘,使它更鲜明,更光辉。鲁迅精神的认识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的,那种精神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空中,呼入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活着的理由,但的确深入到我们的血液深处,影响着一代代“精神领域的后来者”。鲁迅所刻画的阿Q及其种种弱点,应当永远是我们的警钟。鲁迅那疾恶如仇的精神、战斗不息的风格、甘当孺子牛的品德,我们是永远不能丢的,丢掉了这些也就丢掉了鲁迅,也就是丢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病态的灵魂和畸形的革命——读鲁迅的《阿Q正传》2007年04月19日 星期四 08:51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评论得最多的一部小说。在国外,它被翻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在国内,一代一代的读者都欢迎它,阿Q的名字家喻户晓,几乎无人不知。它为什么能获得这样大的成功?首先当然是阿Q这个人物。鲁迅曾经说过,在写《阿Q正传》以前,阿Q的形象已经在他心中酝酿了好多年了。他所以从事文学,就是要唤醒昏睡的大众,因此,向读者描画出我们“沉默的国人的魂灵”,以此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的麻木,就自然会成为他的夙愿。在《阿Q正传》之前鲁迅写下的一些作品,在某种意义上都像是在给《阿Q正传》作准备。譬如《药》,就是用一种极为尖锐的方式,揭露了农村中一般民众的麻木相,而这正是《阿Q正传》中未庄和县城里居民的普遍特征。至于《风波》中的那位赵七爷,更活脱脱就是一个未庄里的赵太爷。所以,阿Q这个人物是和鲁迅笔下的其他农民形象,譬如《风波》里的七斤和《故乡》中的闰土,都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产生于那种想要描绘某个具体人物的冲动,也不是作者为了制造某种氛围而虚设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可以说,它其实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性的全部感受的结晶,鲁迅是要用它来显示“愚民的专制”的真相,在鲁迅心目中,阿Q正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表。阿Q非常穷,穷得只剩一条裤,甚至连姓名都没有。但是,他的可悲却主要还不在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而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他被压在未庄生活的最底层,什么人都能欺负他,可他却并不在乎,常常好像还很得意——这里的关键,是他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分明挨了别人的打,他却想:这是儿子打老子;分明是别人借乱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就是受了再厉害的欺凌,他都能依靠类似这样的方法转败为胜,最后就莫名其妙地高兴起来。这都是精神胜利法,阿Q身上最重要的精神特征。仔细分析起来,阿Q这精神胜利法是包含了好几个因素的。首先是懦弱,受了欺压,不敢真刀真枪地反抗;其次是恼恨,虽然不敢反抗,但受欺压产生的恼恨却依然存在,必须要用某种方法加以排遣;再就是自欺,因为不敢向外界报复,就只有作自我辟解,而这辟解的唯一办法,就是对现实闭上眼睛,用想象的胜利来安慰自己;最后是健忘,如果不健忘,自欺的效力就不能维持,只有借着自欺迅速忘却恼恨的直接原因,心境才能恢复平和,阿Q也才能重新高兴起来。这就可以看出,贯穿阿Q这精神胜利法的全过程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一种遭受压迫之后不敢反抗,甚至不敢正视这压迫的奴性。在阿Q的恼恨中,本来是包孕着反抗的萌芽的,但这萌芽要长大,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恼恨必须进一步发展成为憎恨和报复的冲动。可现在阿Q却把这恼恨改变成为自我欺的动力,这就泯灭了反抗的可能。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被压迫者身上最不可救药的一种精神病态。在阿Q身上,除这精神胜利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愚昧的表现。譬如他对女人的那种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蔑视,譬如他那种到更弱者身上去发泄恼恨的劣习,挨了假洋鬼子的打,却去调戏小尼姑,等等。如果说小说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集中刻画,已经证明了鲁迅是要借阿Q来刻画国人的灵魂,那么阿Q身上的其他这些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态,就更进一步证明,鲁迅的确是完成了他的创作意图,把阿Q写成了整个民族精神病态的典型。他的精神状态具有非常大的代表性,中国历史上遗传下来的种种奴隶意识,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半殖民地化而产生的许多畸形心理,都在阿Q身上得到了生动而又透彻的表现。难怪《阿Q正传》一出版,社会上就有不少人惴惴不安,以为鲁迅是在专门讽刺他。这种强烈的反应正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小说成功的原因。正因为鲁迅把我们国人的病态灵魂如此深刻地勾勒了出来,只要这病态尚未根除,《阿Q正传》就仍然能强有力地震撼读者。鲁迅写阿Q,当然是为了刻画民族的精神病态。但是,他把阿Q和整个未庄放在辛亥革命前后这样一个时间背景下来描写,就使未庄的变迁和阿Q的遭遇同时还具有了另一方面的意义,那就是以一种概括的方式表现出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形。这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价值所在,但由于在当时的文坛上,还没有人能以这样透彻的笔力描绘出辛亥革命的严酷真实,因此,《阿Q正传》的这一部分也就还是具有了相当重要的价值。小说的第七章,一开头就讲到辛亥革命,讲到半夜里一只大船,载着城里举人老爷的财物靠上了赵太爷家的河埠头。这个细节意味深长,它是一个暗示:革命一起,城里的老爷们便要到乡下的赵太爷们那里去找依靠,这就说明了,大大小小的未庄正构成了中国各级专制的统治基础,倘若赵太爷们在未庄的权威依然如旧,那城里形形色色的举人老爷也就不会真正被推翻。未庄的情形究竟怎样呢?当革命的消息刚刚传到时,赵太爷们着实惊慌过一阵子。当阿Q大声叫嚷“造反了!造反了!”的时候,赵太爷竟怯怯地迎着低声叫他“老Q”,赵白眼们也惴惴地想去探他的口风,就仿佛真的乾坤倒转,转到阿Q来执掌生杀大权了一样。但是,这实际上却是一种错觉,就像阿Q当天晚上在土谷词里所做的那个美妙的梦一样,都不过是一种幻觉。真实的情况是,赵秀才和假洋鬼子迅速地勾结起来,一面到尼姑庵里去砸龙牌,顺便发一笔革命财,偷去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一面又由假洋鬼子进城去,花四块洋钱买来一个自由党的徽章,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了。而那昨天还在洋洋自得的阿Q反倒遭到假洋鬼子的斥骂,不准革命,依旧像从前一样被赵太爷们踩在脚底下。既然未庄是这样,城里也就可想而知。从小说的第八章开始,作者就写到城里传来的消息,说是知县大老爷,举人老爷和老把总全部换了名目,维持原状,依然是他们在执掌政权。而到第九章里,更写到阿Q被抓进城去,当作强盗枪毙了。这就是辛亥革命的严酷的真实,除了剪辫子以外,其他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受苦人甚至更加受苦,阿Q的杀头自然是一例,而那与阿Q同牢房的农民的诉说(举人老爷要追他祖父欠下来的陈租),就更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说明了在辛亥革命之后,专制势力是如何变本加厉地盘剥人民。这是鲁迅的又一个成功之处。他把未庄写成了全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阿Q的遭遇更成为了无数贫苦农民苦难命运的象征。辛亥革命似乎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但这希望很快就归于破灭,随着举人老爷的重新上台,阿Q们的苦难反而愈益加重。这并不是鲁迅看问题过于阴暗,而是因为在未庄,没有人能对赵太爷构成真正的威胁。在这方面,作者对阿Q式的革命的刻画是极为深刻的,当农民尚处在种种精神愚昧的重压下面的时候,突如其来的革命是不可能很快地改变他们,并进而从他们那里获取真正有力的支持的。鲁迅在写完《阿Q正传》之后说过,今后倘有革命,就还会有阿Q式的革命党。而他在《阿Q正传》里已经写得很清楚,只要广大农村还是只有阿Q式的革命党,那任何革命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正是阿Q支撑着赵大爷的专制,这在辛亥革命之前是如此,当革命爆发之后依然是如此。在《阿Q正传》中,对阿Q的精神病态的刻画是和对辛亥革命的严酷真实的揭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惟其对前一方面的刻画非常深刻,对后一方面的揭示才那样令人信服。作家打算在作品中表达什么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他将要采取怎样的表达方式。既然鲁迅是想在阿Q身上画出整个民族的精神病态,他实际上就是把阿Q当作了一个象征。因此,象征的形式就势必会成为贯穿整部《阿Q正传》的一个基本的因素。事实上,不但阿Q这个人物是象征,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像假洋鬼子、赵太爷,尤其是那个小D,以及小说结尾那些叹惜自已“白跟一趟”的看客,都带有很大的象征意味。就是未庄本身,不也是中国农村的一个极其真实的缩影吗?既然鲁迅要借用一个人物来表现许许多多中国人的普遍的精神病态,就势必得运用夸张的手法,不但在他身上植入许多远非他个性所能包容的精神重负,更要最大限度地凸现他身上的那种具有极大概括性的心理特点。这在小说对阿Q那种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的刻画当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无论是“儿子打老子”,还是自己打自己嘴巴,这样的行为,倘若孤立地看,似乎都不太真实,显然是经过了作者夸张的处理的。倘说它们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的精神病态,那是指在概括和象征的意义上,而不是就这细节本身来说的。再譬如假洋鬼子这个人物,他的言行也明显是用了漫画化的笔法描绘出来的,因为鲁迅也同时是把他当作一个象征,要用他来暴露当时的许多投机的革命党。可以说,象征意味越是浓厚的人物和情节,小说在描写的时候,就越是频繁地使用夸张的手法,阿Q和假洋鬼子是这样,小D和阿Q的那一场“龙虎斗”也是如此。在以前和此后的许多作品中,鲁迅都是用写实的白描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可在《阿Q正传》中,他却大量使用了这种大幅度的夸张的手法,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是把阿Q和未庄当作愚昧的中国人和封建农村的象征来描写的。(此文原载于王晓明随笔集)作品简述《阿Q正传》是一篇中篇小说。鲁迅著。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鲁迅以巴人为笔名在《晨报副刊》分章刊载,共9章。后收进小说集《呐喊》。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 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却以“精神胜利法”自
我QQ上有 加164419787
南美洲是地球七大洲之一,位于西半球的南部,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人口亿,包括巴西、智利等12个国家和法属圭亚那等地区。居民主要由混血人种、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构成。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古老的文化。这里的人们喜好运动,“骑牛”是他们喜爱的一项运动。骑牛也被人们称为“瞬间运动”,因为它是一项只持续8秒钟便可见分晓的竞赛。这项运动也同样流行于北美地区,它的起源已无从查证,但至今它仍深得美国人的喜爱。比如,美国的俄克拉何马城就曾多次举行全美骑牛比赛和世界骑牛锦标赛。 每年,北美地区最优秀的骑牛士都荟萃俄克拉何马城,历时9天,每当比赛进入高潮时,俄克拉何马城万人空巷。赛场气氛也异常热烈,人们挥动着五光十色的旗子—上面有他们崇拜的骑牛士的名字,摇旗呐喊,为他们崇拜的骑牛士加油鼓劲。骑牛的比赛规则为,骑牛士先骑在关在圈里的野牛的光背上,然后将野牛放入场内,如果骑牛士能在牛背上坚持8秒钟便为成功,另外还根据骑牛士的动作及其惊险程度加分。那些从未被驯服的野牛十分凶恶,它们不仅会把骑牛士从背上掀下来,而且还想用角顶断骑牛士的肋骨,然后再用它硬邦邦的蹄子把摔在地上的骑牛士狠狠地踩上几下。 参加这项运动的勇士除了需要高超的骑牛技巧,还要有超人的勇气、胆量和顽强的意志。一些优秀的骑牛士虽然没有被野牛抛摔致残,但他们在比赛时内脏受到强烈震荡,十分难受。一些人的臀部由于多年骑牛,伤疤累累。骑牛运动得到了美国各阶层人士的支持。1983年9月,美国总统里根亲自主持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场骑牛表演,观战助兴者纷至沓来,人山人海。
斗牛活动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存在,形式各不相同。1532年当西班牙殖民者到来秘鲁,斗牛也开始在这里流行起来,并且至今长盛不衰。秘鲁斗牛保留了西班牙传统,整个过程分为逗引、长矛穿刺、上花镖和正式斗杀四部分,每场表演持续30分钟左右。利马的斗牛表演原来在市中心的武器广场进行,后来为满足观赏需求,专门修建了阿乔斗牛场,这个带有拱形廊柱最多可容纳万人的斗牛场如今成了利马市民观看专业斗牛表演的著名场所。 离开场还有1个多小时,斗牛场内外的气氛却已十分高涨,场外是一个接一个的小吃摊,叫卖的都是秘鲁的传统风味小吃--烤牛心,烧烤的香味和烟雾将人们的欢快之情烘托得更为热烈。尽管门票价格不菲,来看斗牛的观众还是不少,壮汉们头戴草帽,手提好酒,兴奋地等待好戏的上演,不少靓女手捧玫瑰,坐在视角最佳的头几排,准备将鲜花和微笑抛给表现最出色的勇士。 随着一声悠扬号声的响起,衣着笔挺的40多名斗牛士和助手或缓步或骑马依次进入场地向观众致意。走在最前面的是作为这次表演主角的3名斗牛士,分别是西班牙斗牛士马蒂亚斯·特赫拉、米格尔·安赫尔和18岁的秘鲁斗牛士胡安·卡洛斯。 集体亮相之后,斗牛开始。只听传来一声沉闷的牛叫,黑黝黝的甬道打开,一头别着纸花的凶猛健壮的公牛冲入场内,四处寻找争斗发泄的目标。据工作人员介绍,斗牛赛用的牛都要先关在黑暗的环境中,从甬道驱逐到斗牛场上是几个月以来第一次见到光,自然兴奋不已。几名斗牛士助手随之上场,用红布将公牛左右挑逗。几番被戏弄,公牛愈加显得怒气冲冲。这时,手持长矛的斗牛士助手骑着身披铠甲的高头大马上场,一把将锋利长矛刺入牛背,暗红的鲜血霎时顺着牛毛流淌下来。疼痛激起了公牛的斗志,它用锋利的牛角拼死抵向马腹。就在牛、马、人僵持之时,另一名助手双手紧握一尺多长的花镖走向公牛,引开了它的注意力。公牛转头向镖手冲来,镖手骤然跃起,将双镖准确地插入牛背,随即迅速跑回到护栏后。惊险的一刻引来观众异口同声的赞叹,随着第二、三名花镖手的顺利得手,背上挨了一枪、中了六镖的的公牛已经鲜血淋漓,气喘如雷,怒不可挡。 这时,真正的斗牛士上场了。按规定,他必须在10分钟内将疯狂的公牛一剑刺死。但见他从容不迫地用双剑交叉撑开红布,最近距离地靠近公牛,引诱它做最后的冲刺。斗牛士以优美的身姿左躲右闪,尖利的牛角也随之一次次落空,失血和冲刺令公牛逐渐疲惫,却斗志更猛。眼看时机成熟,斗牛士接过助手递上的长剑,闪亮的剑锋瞄准牛背,就在狂怒的公牛再次奋力冲来的瞬间,斗牛士飞身跃起,闪电般将长剑从牛的肩胛骨之间直插牛心。刹那间公牛血如泉涌,四肢颤抖,面对傲立眼前的斗牛士,它再也动弹不得,只是徒然地睁着痛苦而哀伤的双眼,最终轰然倒地。 一辆马车驶入场内,飞快地拖走了战死的公牛,斗牛士在观众的欢呼声中优雅谢幕。休息过后,第二头公牛冲入场内,演绎同样紧张残酷的一幕。3名斗牛士,每人斗杀2头公牛,但西班牙斗牛士米格尔·安赫尔在做最后刺杀时有失准头,剑尖连续四次偏离,引得观众嘘声阵阵,还有一头凶猛异常的公牛,顶翻了长矛手的铁靴,并差点将他从马背上掀翻。 场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斗牛是一项极其危险的运动,需要高度的勇气和极其敏捷的身手。历次表演中,斗牛士被牛顶伤甚至死亡的事件时常发生,斗的好的,被观众欢呼和赞扬,斗得差的,就要忍受他人的讥笑和唾骂。 斗牛虽然很血腥残酷,但却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这场勇士与猛兽之间的殊死搏斗全是真刀真枪,没有弄虚作假。尽管这项野蛮的娱乐活动被动物保护者和人道主义者所谴责,但喜欢它的人却乐此不疲。也许,为自己的命运拼搏狂奔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公牛,敢冒生命之险的斗牛士的敏捷身手是令观众对它如痴如醉的原因,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智慧、勇敢、不屈、力量和征服。回答者:神武天军 - 秀才 二级 3-26 17:52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恩``谢谢了`相关问题• 南美州斗牛比赛资料 • 2006德国世界杯,代替国名的绰号 • 国家绰号 • 一道有难度的语文试题 • 西班牙景观 其他回答 共 1 条斗牛活动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存在,形式各不相同。1532年当西班牙殖民者到来秘鲁,斗牛也开始在这里流行起来,并且至今长盛不衰。秘鲁斗牛保留了西班牙传统,整个过程分为逗引、长矛穿刺、上花镖和正式斗杀四部分,每场表演持续30分钟左右。利马的斗牛表演原来在市中心的武器广场进行,后来为满足观赏需求,专门修建了阿乔斗牛场,这个带有拱形廊柱最多可容纳万人的斗牛场如今成了利马市民观看专业斗牛表演的著名场所。 离开场还有1个多小时,斗牛场内外的气氛却已十分高涨,场外是一个接一个的小吃摊,叫卖的都是秘鲁的传统风味小吃--烤牛心,烧烤的香味和烟雾将人们的欢快之情烘托得更为热烈。尽管门票价格不菲,来看斗牛的观众还是不少,壮汉们头戴草帽,手提好酒,兴奋地等待好戏的上演,不少靓女手捧玫瑰,坐在视角最佳的头几排,准备将鲜花和微笑抛给表现最出色的勇士。 随着一声悠扬号声的响起,衣着笔挺的40多名斗牛士和助手或缓步或骑马依次进入场地向观众致意。走在最前面的是作为这次表演主角的3名斗牛士,分别是西班牙斗牛士马蒂亚斯·特赫拉、米格尔·安赫尔和18岁的秘鲁斗牛士胡安·卡洛斯。 集体亮相之后,斗牛开始。只听传来一声沉闷的牛叫,黑黝黝的甬道打开,一头别着纸花的凶猛健壮的公牛冲入场内,四处寻找争斗发泄的目标。据工作人员介绍,斗牛赛用的牛都要先关在黑暗的环境中,从甬道驱逐到斗牛场上是几个月以来第一次见到光,自然兴奋不已。几名斗牛士助手随之上场,用红布将公牛左右挑逗。几番被戏弄,公牛愈加显得怒气冲冲。这时,手持长矛的斗牛士助手骑着身披铠甲的高头大马上场,一把将锋利长矛刺入牛背,暗红的鲜血霎时顺着牛毛流淌下来。疼痛激起了公牛的斗志,它用锋利的牛角拼死抵向马腹。就在牛、马、人僵持之时,另一名助手双手紧握一尺多长的花镖走向公牛,引开了它的注意力。公牛转头向镖手冲来,镖手骤然跃起,将双镖准确地插入牛背,随即迅速跑回到护栏后。惊险的一刻引来观众异口同声的赞叹,随着第二、三名花镖手的顺利得手,背上挨了一枪、中了六镖的的公牛已经鲜血淋漓,气喘如雷,怒不可挡。 这时,真正的斗牛士上场了。按规定,他必须在10分钟内将疯狂的公牛一剑刺死。但见他从容不迫地用双剑交叉撑开红布,最近距离地靠近公牛,引诱它做最后的冲刺。斗牛士以优美的身姿左躲右闪,尖利的牛角也随之一次次落空,失血和冲刺令公牛逐渐疲惫,却斗志更猛。眼看时机成熟,斗牛士接过助手递上的长剑,闪亮的剑锋瞄准牛背,就在狂怒的公牛再次奋力冲来的瞬间,斗牛士飞身跃起,闪电般将长剑从牛的肩胛骨之间直插牛心。刹那间公牛血如泉涌,四肢颤抖,面对傲立眼前的斗牛士,它再也动弹不得,只是徒然地睁着痛苦而哀伤的双眼,最终轰然倒地。 一辆马车驶入场内,飞快地拖走了战死的公牛,斗牛士在观众的欢呼声中优雅谢幕。休息过后,第二头公牛冲入场内,演绎同样紧张残酷的一幕。3名斗牛士,每人斗杀2头公牛,但西班牙斗牛士米格尔·安赫尔在做最后刺杀时有失准头,剑尖连续四次偏离,引得观众嘘声阵阵,还有一头凶猛异常的公牛,顶翻了长矛手的铁靴,并差点将他从马背上掀翻。 场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斗牛是一项极其危险的运动,需要高度的勇气和极其敏捷的身手。历次表演中,斗牛士被牛顶伤甚至死亡的事件时常发生,斗的好的,被观众欢呼和赞扬,斗得差的,就要忍受他人的讥笑和唾骂。 斗牛虽然很血腥残酷,但却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这场勇士与猛兽之间的殊死搏斗全是真刀真枪,没有弄虚作假。尽管这项野蛮的娱乐活动被动物保护者和人道主义者所谴责,但喜欢它的人却乐此不疲。也许,为自己的命运拼搏狂奔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公牛,敢冒生命之险的斗牛士的敏捷身手是令观众对它如痴如醉的原因,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智慧、勇敢、不屈、力量和征服。
281 浏览 3 回答
151 浏览 4 回答
121 浏览 8 回答
154 浏览 3 回答
139 浏览 3 回答
131 浏览 5 回答
255 浏览 4 回答
130 浏览 3 回答
100 浏览 4 回答
177 浏览 4 回答
320 浏览 7 回答
283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6 回答
125 浏览 3 回答
9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