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 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名噪一时的散文作家。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葡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8月在北平逝世。对此,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朱自清先生一生中,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该做珍惜时间的人。 朱自清当衣买书朱自清先生虽然以散文名世,但他后来长时间在大学任教,讲授“诗选”(以《古诗源》为教本)、“歌谣”、“陶渊明诗”、“新文学研究”等课程;出版有《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经典常谈》等文艺批评。其学术研究著作,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这种厚实的为文积淀,似乎是那一代学人所共有。这种积淀的得来,自然与他们读书、爱书有大关联。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引发他对哲学兴趣的一部《佛学易解》,就是从这家书局得到的。 后来到北京大学读书,专业就是哲学,朱自清就更喜欢佛学书了。当时佛经一类书多在西城卧佛寺鹫峰寺一带,他曾到寺里面买了《因明入正理论疏》、《百法明门论疏》、《翻译名义集》等书。当时是一个阴沉的秋天的下午,街上就朱自清一人,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时还说:“这股傻劲回味起来颇有意思。” 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了。 这件大氅,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它拿到了当铺。 当铺在学校后门,转身就到。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作当价:14块。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 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在江浙一带中学教书,后来被聘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朱自清没有力量缝制棉袍,便到街上去买了一件马夫用的毡披风。这种披风有两种,一种式样较好且细毛柔软,但价贵,朱自清买不起,便买了一种粗糙但便宜点的。 这件毡披风由于太过显眼,成了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以致后来多次出现在回忆朱自清的朋友的笔下。但它却为朱自清进城上课拦挡了风寒,晚间又铺下当褥子,虽然说起来颇叫人心酸。此时,再想想那件当出而不能赎回的皮大氅,叫人更感到读书人痴迷于书的程度。 朱自清的读书方法朱自清关于读书的理论和方法的论述颇丰。他不仅重视读书的数量和质量,更注重读书方法,在读书方法上极力主张通读的方法,强调“读”的功夫。在《论朗读》一文中,他推崇清人姚鼐“放声疾读,久之自悟”和曾国藩“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大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的观点。读古文如此,读白话文也是。他认为,读书当然是为了理解,“读”字本作抽出意义解,“包含着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怎样学习国文》)。因此,必须注重读,“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他指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 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不仅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而且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他在《论百读不厌》一文中指出:“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朱自清一生刻苦读书,勤奋写作,流下著述近30种,200余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集《诗言志辨》和《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到亲切、悲愤。事隔十几年了,现在读到这几句话,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所谓“救济粮”是这么一回事: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也正当这个时候,美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侮辱的叫嚣。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 声明是这样的: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他一看见我,也就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我记忆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签名的。也有不签的时候,原因是文字的火气大了一些。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时比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数签了名,但也碰过钉子。有个教授只有三个孩子,但他的答复很乾脆:“不!我还要活!”朱自清的胃病是饿出来的,家里人口多,要他养活。在昆明的后期,有人算过帐,我们这类人的薪水折合战前的银元仅约十几元钱。 朱自清对政治是关心的,但不大发表意见,可说是温文尔雅,没有火气。抗战时期,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对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消极抗战,对共产党却积极摩擦,掀起几次反共高潮的真实情况,大后方的人们是不清楚的。他认为只要抵抗,生活过得苦一些也应该,很少发牢骚。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闻一多,他感到极大愤慨。复员回到北平以后,又看到美帝国主义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大打特打,他的态度变了,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除了很少几次的例外,他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了。有几件事值得提出,一件是他对编纂《闻一多全集》的努力,我在全集的跋文中曾指出: 佩弦先生是一多十几年来的老友和同事,为了这部书,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搜集遗文,编缀校正。拟定了目录……一句话,没有佩弦先生的努力,这集子是不可能编辑的。 在当时,编印一多全集这一举动,就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和谴责。相反,和有些人相比,这些人曾经是一多的同班或者旧时同学,有二三十年的交谊,但在一多**后,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件事,也没有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另一件是他对青年学生的爱护。举一个例子,有一回他系里的两个学生打架,一个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个是国民党三青团的。打架的原因当然是政治性的,两人都到老师面前告状。 自清先生怕民青这位同学吃亏,背地里劝他让一点。我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写一封信提出意见,请他要考虑政治上谁对谁不对,大概措辞的口气尖锐了一些。第二天他就到我家里来了,非常认真严肃地说明他的用意,春秋责备贤者,他说了进步的学生几句,目的是为了保护他,免遭三青团的报复,同时,他也同意我的意见是正确的。事后我把这情况告诉了民青的同学,这个同学也很感动。他对国民党特务统治的反对,虽然没有大声疾呼,却也可以从我亲身接触的一件事看出来。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挽救濒于**亡的命运,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特务控制。为了抗议,我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明初的学校》,说的是明初,骂的是国民党反动派,送给学校刊物《清华学报》发表。学报的编辑有些是国民党员,他们当然不肯发表,认为这不算学术性文章。我和自清先生谈起,他也是学报的编辑委员,写信给主编,极力主张发表,终于发表了这篇文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于他被胃病长期折磨,身体过度衰弱,但他也明白天快亮了,乌云就要过去了,好日子要来到了。他感到欣慰,在自己的书桌上玻璃板下,写了两句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从唐人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套来翻案的。这两句诗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7月23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我亲自到他家请他,和他一起漫步从北院走到工字厅。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断断续续地对我说: “你们是对的,道路走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大习惯,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样就跟上你们了。”开会时他也发了言,主要一段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他说:“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一条是向下的。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 要许多知识分子都丢开既得利益,是不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是知道应该接受的,是习惯上变不过来。” 自清先生在理性上知道要丢开既得利益,要过群众生活,他又进了一步了,这是大踏步前进的一步。他拒绝购买美援面粉,在签了名以后,这天的日记记了这件事:6月18日,此事每月须损失600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不止如此,在逝世前一天,他还告诉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着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他说话了,行动了,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坚决不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当时有人要他参加国民党办的中间路线刊物《新路》,他坚决地拒绝了。但是他却带病参加了我们的座谈会。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1499页)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友的责任。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这一篇文字,只能算是重读《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所引起的一些回忆罢了。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毕,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小舱中的现代 “洋糖百合稀饭, 三个铜板一碗, 那个吃的?” “竹耳扒,破费你老人家一个板; 只当空手要的!” “吃面吧,那个吃饺面吧?” “潮糕要吧?开船早哩!” “行好的大先生,你可怜可怜我们娘儿俩啵--- 肚子饿了好两天罗!” “梨子,一角钱五个,不甜不要钱!” “到扬州住那一家? 照顾我们吧; 有小房间,二角八分一天!” “看份报消消遣?” “花生、高梁酒吧?” “铜锁要吧?带一把家去送送人!” “郭郭郭郭”,一叠春画儿闪过我的眼前; 卖者眼里的声音,“要吧!” “快开头了,贱卖啦, 梨子,一角钱八个,那个要哩?” 拥拥挤挤堆堆迭迭间, 只剩了尺来宽的道儿; 在溷浊而紧张的空气里, 一个个畸异的人形, 憧憧地赶过了--- 梯子上下来, 梯了上上去。 上去,上去! 下来,下来! 灰与汗涂着张张黄面孔, 炯炯的有饥饿的眼光; 笑的两颊, 叫的口, 捡点的手, 更都有着异样的展开的曲线, 显出努力的痕迹; 就像饿了的野兽们本能地想攫着些鲜血和肉一般, 他们也被什么驱迫着似的, 想攫着些黯淡的铜板,白亮的角子! 在他们眼里, 舱里拥挤着的堆叠着的, 正是些铜元和角子!--- 只饰着人形罢了, 只饰着人形罢了。 可是他们试试攫取的时候, 人形们也居然反抗了; 于是开始了那一番战斗! 小舱变了战场, 他们变了战士, 我们是被看做了敌人! 从他们的叫嚣里, 我听出杀杀的喊呼; 从他们的顾盼里, 我觉出索索的颤抖; 从他们的招徕里, 我看出他们受伤似地挣扎; 而掠夺的贪婪, 对待的残酷, 隐约在他们间, 也正和在沙场上兵们间一样! 这也是大战了哩。 我,参战的一员, 从小舱的一切里, 这样,这样, 悄然认识了那窒息着似的现代了。 细雨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赠友 你的手像火把, 你的眼像波涛, 你的言语如石头, 怎能使我忘记呢? 你飞渡洞庭湖, 你飞渡扬子江; 你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 地上是荆棘呀, 地上是狐兔呀, 地上是行尸呀; 你将为一把快刀, 披荆斩棘的快刀! 你将为一声狮子吼, 狐兔们披靡奔走! 你将为春雷一震, 让行尸们惊醒! 我爱看你的骑马, 在尘土里驰骋--- 一会儿, 不见踪影! 我爱看你的手杖, 那铁的铁的手杖; 它有颜色,有斤两,有铮铮的声响! 我想你是一阵飞沙走石的狂风, 要吹倒那不能摇撼的黄金的王宫! 那黄金的王宫! 呜---吹呀! 去年一个夏天大早我见着你: 你何其憔悴呢? 你的眼还涩着, 你的发太长了! 但你的血的热加倍的薰灼着! 在灰泥里辗转的我, 仿佛被焙炙着一般!--- 你如郁烈的雪茄烟, 你如酽酽的白兰地, 你如通红通红的辣椒, 我怎能忘记你呢?
10月21-23号要去泰州洋思中学学习并上一节展示课。 有两个课题可选,《散步》和《背影》。接到这两个课题,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背影》,也说不清为什么,是我喜欢这类文章吗?还是对这篇散文有说不清的情结?
大学毕业第一年我教的是初一语文。有没有《背影》这一课,我不记得了。只模模糊糊记得好像在一篇杂志上看到一位老师讲述自己教学《背影》的经历。印象深刻的是,那位老师正上课时接到父亲去世的电话,他流着泪坚持上完了课,师生动容,令人回味。我看了文章也心有戚戚,所以至今记得。
从毕业的第二年,我就一直任教高中语文了。与《背影》的教学一直无缘。到2014年8月,种种原因,我任教新沂市钟吾中学(初中),巧的是又要了二胎,时光就在大宝二宝间悄悄溜走。也许都是我不思进取的借口吧,反正没有认真研读过《背影》。
有一段时间,网上有这样的段子流传:一同学送别另一个同学,送行的这个同学说,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给你买几个橘子去。这是个冷笑话,没读过《背影》的人还真被唬到了。当然这说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已经深入人心。
所以,说起《背影》,心中不免有一丝遗憾。趁着这次机会,我是必须得好好研究一番了。
《背影》作为经典名篇,自然是被无数名家解读无数遍了,想有新的解读估计很难。但是我相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对文本的感受是不同的。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我还是乐意把《背影》解读为表现“父子之爱”的文章。
即使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读《背影》这篇文章,说句实在话,我还真的没有被感动。倒是记得我的现代文学老师评论了一句:你说朱自清写背影,还花那么多力气写祖母去世,徐州转车什么的,不是多余吗?当时的我颇有赞同老师的意思,但是自己没有深入研读,也就不了了之。
人到中年,有了很多人生阅历和积淀,再读《背影》,不免长吁短叹。令人动容的自然是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因肥胖而走路”蹒跚”,为儿子一“攀”一“缩”爬月台的背影。现在才明白,那背影啊,岂不就是中国式千千万万父母的代名词嘛!孩子上学,你千叮咛万嘱咐路上注意安全;孩子外出,哪怕是跟老师去夏令营,哪怕老师再三跟你保证有多么多么的安全,你还是一颗心完完整整地盯在孩子身上,孩子在外的那几天,你都不知要多少电话跟着,关心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你什么都想尽自己全力给孩子最好的。哪怕你手里很拮据,你从来都不能委屈孩子!你能狠狠委屈的,只有你自己。可是,可是啊,孩子呢?很多时候,孩子认为你已经老啦,不合时宜啦,听你的每天无数遍的叮咛嘱咐,都觉得耳朵起茧子啦。看到你因为买只鸡跟人讲价,都觉得没面子,都嫌你小气,尽管你买鸡是做给他吃的。
为人父母的痛并快乐着,孩子哪里能体会万一?
背影里的朱自清岂不就跟我们身边的这些孩子一样?故事发生时,朱自清才20岁,也就是一个大孩子而已。三毛在《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一文中写道:“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她是一个逆子,她追求每一个年轻人自己也说不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的那份情怀,因此,她从小不在孝顺的原则下做父母请求她去做的事情。”三毛的这份叛逆情怀,我想,朱自清在20岁的年龄上也该是有的吧。
在《背影》里,仅第5 段就写父亲为我做了6件事。看行李,讲价钱,送上车,拣椅子,叮嘱我,嘱托茶房。但是换来的不过是儿子对自己的暗笑。朱自清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从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朱自清《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父亲的信触动了朱自清,父亲对自己的好,也许跟我们很多人的感受一样,随着时间的消逝,一切归于烟消云散。当然,我也可以这样理解,没有父亲的信,就没有《背影》这篇文章,如果不是父亲的信,朱自清可能很难再想起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这也许就是中国式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所以说,《背影》回忆的就是“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就是表现亲情这个永恒的话题的。
所以说,从教学角度讲,我们扣住“父爱”这个主题就够了。如何让这些十来岁的孩子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如何让孩子们感动,这是需要动脑经的。但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唤醒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唤醒了情感体验,才能心有戚戚,才能心涌波澜。而情感体验的唤醒离不开反复朗读,文本教学没有朗读就没有体验。
在反复研读文本的时候,我还注意到了“迂”这个字。仅仅第五段就写父亲为自己做了六件事,可是作者却是暗笑父亲的“迂”。而父亲所做的这些事是每一个做父母的都会为孩子做的。从这里切入学生也容易理解。
因此,我这样设计这一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背影”在文中的作用。
2、能够赏析有表现力的词语。(重点)
3、能够深入体会文中的父子之情。感悟如山父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满文军的《懂你》这首歌音乐中老师感情朗读:
你静静地离去
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都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优美的旋律深情地唱着那个远去的承载了爱的背影。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一片篇散文,作者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一个背影呢?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朱自清的《背影》。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第13课,轻生朗读文章,读完后想一想,你能从文中读到什么?
二、整体把握
生:父爱
师:课文是围绕(背影)展开写作。文中几次写到背影?(4次),找出来,齐读。
第一次写背影是点题,点背影;第二次是详细地刻画背影,画背影;第三次是目送背影,送背影;第四次思念背影,念背影。我们的课题是“背影”,这样“背影”就形成了一条线,贯穿全文。除了开头的点背影,其它三次写背影还写到了作者的眼泪,这是一个让作者流泪的背影。
可是老师在读文章的时候发现第五段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板书 迂),注意读音,看课下注释,迂是言行不合时宜的意思。从感情色彩上来说,“迂”是一个贬义词。反复读一读,读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情绪?
老师可以造句帮助学生理解: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出手大方,每次跟妈妈去市场买菜,看到她为了省一毛两毛钱,跟卖菜的讨价还价,我觉得她真迂。
这个人真是迂!
学生能理解出不耐烦的心里。
轻声朗读第五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对父亲不耐烦?用合适的语气,语速,语调读出来。
【读迂之可笑】
@父亲讲价钱,让我很没面子。
@父亲拣椅子,很琐碎。
@父亲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顾我,很啰嗦。
生读,生评,师示范,齐读。
师:老师在第六段里又读到了这样的句子: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老师就不明白了,刚刚还那么不耐烦,怎么一下子又流泪了呢?
快速浏览第六段,找找流泪的原因。
学生都围绕写背影的一段文字展开。老师顺势引导欣赏。
【思背影泪流】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这段文字是从衣着和动作两个方面对背影进行刻画。
先赏析几个动词。
@“攀”“缩”“倾”写出了父亲动作费力,艰难。作者看到父亲的那么费力的攀爬,心疼得流泪了。
@从动词可以看出月台很高,父亲攀爬不容易,我感受到了父亲的不容易,感动得流泪了。
@从这些动词还可以读出父亲的年老,如果是作者的话完全可以跳上去,作者看到了父亲不再年轻,感到心酸,所以流泪了。
再看看从父亲的衣着又能读出什么呢?在这短短的三个小分句中,作者用了两个“黑”字,三个“布”字,为什么呢?
同时大家可以思考这个语段里的一个动词“爬”,再到第六段里找找有几个“爬”字?
同学们可以仔细阅读第2、3、5、7段,读出你的发现。
@前面写到祖母去世,父亲是在守孝期间,两个“黑”写出了父亲的悲痛心情。想到父亲的悲痛自己也悲从中来,所以流泪了。
@用三个“布”字,写出了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起”,想到家道衰落,心酸流泪。
@三个“布”字跟我的“紫毛大衣”做对比,想到家道艰难,父亲自己穿“布”的,而给我做“紫毛大衣”,把最好的都给儿子,想到父亲对自己的深情,不禁落泪。
@从“父亲的差使交卸了”“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很多大事”看出父亲是个有官职,在外做事的人,第六段里连用三个“爬”以,一是写出了父亲买橘子时路程的艰难,动作的艰难;二是写出父亲不顾自己的体面,为儿子买橘子爬上爬下。让作者感动落泪。
@作者为自己嘲笑父亲的迂而感到惭愧落泪。
师:祖母去世的悲痛,家道衰落的心酸,父亲年迈的感伤,父爱的艰难深沉,嘲笑父亲的羞愧,在父亲爬月台的瞬间潮水般向作者涌来,让作者如何不落泪,让作者怎能不落泪?孩子们,让我们再读读这段文字吧,读出父子深情。
【学生动情朗读这段文字】
师:孩子们,背影的故事发生在1917年,这背影深深烙在作者的脑海,这背影承载了太多的情感,父亲离去的时候,作者的泪又来了。当1925年作者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8年已经过去了。在晶莹的泪光中作者又清晰地看到父亲的背影。孩子们,听老师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感受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
【在《懂你》音乐伴奏中,老师深情朗读】
师:多年过去了,父亲的背影依旧清晰如昨,父亲,你那肥胖的身子,臃肿的穿着,艰难的动作,父亲,等孩儿拉你一把,孩子们,你就是当年的朱自清,请以“父亲,等孩儿拉一把”为开头,写出你想对父亲说的话吧。
【悟父爱如山】
【请你以“父亲,等孩儿拉你一把”为开头,写出你想对父亲说的话。】
【学生练笔展示】
@父亲,让孩儿拉你一把,月台太高了,您已经老了,让我来帮您。
@父亲,让孩儿拉你一把,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让我陪你一起走。
@父亲,让孩儿拉你一把,父亲,孩儿长大啦,什么事都让我来做吧,你就放心吧。
师:孩子们,对父亲,我嘲笑过,感动得流泪过,多年以后,我才能真正懂得父亲当年的迂原来都是满满的爱呀,就让这爱定格吧,定格在那一“攀”一“缩”又一“倾”的背影里吧。
【教师板书】
背 影
朱自清
笑
迂----------爱
泪
以上是在洋思上课的基本教学过程
下面的是我刚开始的设计,对第五段从两个角度进行2次解读,当时因为时间关系,千割万舍,才舍弃了,当然,作为家常课来上,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第一次设计的时候对第5段是做了2次解读
设计如下:
第5段话里有个字最容易读错,是哪一个?
“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大家反复读一读这个字,至少5遍,读这个字的时候是什么心里?孩子们,把这个字能传达的情绪读出来
鄙视 看不起 不屑一顾 轻视 嫌弃 漠视
师:孩子们,不对呀,父亲在车站是一直忙着的呀,作为儿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心里呢?请大声朗读文章第5段,让我们看看父亲忙些什么事情呢。
@忙着照看行李
@忙着讲价钱
@送我上车
@给我拣椅子
@叮嘱我
@嘱托茶房
我们把父亲做的这些事集中一下,就是这样的: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读迂之可笑 思迂之深情】
父亲这么忙,我怎么还有鄙视,不屑一顾这样的心里呢?
预设:
@我觉得父亲忙着跟他们讲价钱,让我很没面子。因为”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从“他终于讲定了价钱”,“终于”两个字,让我觉得父亲跟别人讨价还价费了好长时间,我觉得很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拣”,让我想到父亲做事好像很繁琐,一张椅子有什么好挑拣的呢?
@“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简直就是妈妈式的唠叨。前面作者写了“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那么大的人,就没有必要再唠叨了吧。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一个“又”字,也写出了父亲的啰嗦。前面已经写过“他再三嘱咐茶房”,对茶房不知叮嘱多少遍,显得很烦琐。
师:孩子们能理解的这么到位,是不是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
@每天早上去上学,妈妈总是要说:路上慢点,都听得烦了。
@每天吃饭的时候,妈妈总是劝我多吃蔬菜,有的我不想吃,妈妈都要说无数遍,我很烦。
@有时跟妈妈去买东西,看到妈妈跟人家讲价,我感觉很尴尬,很丢面子。
……
师:妈妈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很烦,很尴尬,很嫌弃,妈妈为什么还做呢?
@因为妈妈很爱我们。
@唠叨是妈妈爱的表达。
师:是啊,孩子们,唠叨,啰嗦,一遍又一遍的叮咛,那都是妈妈对我们的爱呀。可是我们发现没有,我们都是在讲妈妈,而为朱自清做这些琐碎的事的却是爸爸呀!大家再仔细默读这一段,围绕深情二字寻找字眼,看看能不能读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呢?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我从“终于”两个字读出了父亲舍不得随便花钱,但是从“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又读出了父亲舍得给儿子花钱。
@从“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拣”我读出了父亲为了一张椅子都要为我拣来拣去的,体现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从“靠车门”看出父亲“拣”的很周全,为我上下车方便考虑。
@“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我读出了父亲的不放心,时时刻刻牵挂我。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连“我”都懂得“他们只认得钱,拖他们只是白拖!”,可是父亲还是要“又”嘱托,我读出了父亲对我是一万个放心不下,自己不能陪在儿子身边,哪怕茶房能照顾儿子一
点,也能减轻自己对儿子远行的担心。
师:哦,孩子们啊,原来父亲的“迂”是给儿子做的一件紫毛大衣,父亲的“迂”是为儿子挑来拣去的一张椅子,父亲的“迂”啊,是儿子远行路上的一声声叮咛,孩子们啊,父亲的“迂”都是因为爱呀!爱,要有多深,才能让一个父亲“迂”的那么深啊?请大声朗读第六段
[学生自由朗读第六段]
师:第六段是写 背影。
【大屏幕】
【齐读】
我看见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 向左微倾 ,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大家看过电影吗?(看过)现在能想起来电影里会有的特写镜头吗?作者对背影的描写就有两组特写。一组是 衣着 ,一组是 动作。
我们先来读一读写动作的词语:
他用两手 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老师做爬月台的动作]
(学生笑)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写衣着的句子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这衣着有什么特点?
(朴素)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刚上课的时候在那个小测试里,老师强调的两个不太好写的词语吗?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也需要掌握一下
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赋闲:这里指失业在家。
联系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再体会一下这衣着除了简朴还有什么特点?
@从“交卸”可以看出,父亲是为公家做事的人,这样一身打扮还是很讲究的吧。
师:是啊,这身打扮就好比老师穿着这身衣服去爬马路上的栏杆啊。
【老师强调所穿的衣服,再做爬月台的动作】
(生大笑)
师:孩子们啊,穿着讲究的衣服,在车站这样一个公共场合,一攀一缩爬月台,这是不是才是真正的迂啊,是不是才真正的可笑啊,可是为什么作者不但没有笑,反而流泪了呢?孩子们,请再仔细默读第六段,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以“这是——的泪,因为——”的句式说说你的理解。
@这是感动的泪。因为从“蹒跚”一词,我读出了父亲老迈和肥胖,行动不方便。虽然这样父亲还是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让作者很感动。
师: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这个词语要掌握的,一起读两遍。
@这是感动的泪。因为我从“慢慢”“探”两个词读出了父亲行动缓慢。行动缓慢的父亲给儿子爬上爬下买橘子,让作者很受感动。
@这是愧疚的泪,因为父亲衣着简朴却讲究,在车站这样的公共场合,爬月台给我买橘子,让作者感到父亲为了自己可以不顾尊严,作者为之前嘲笑父亲感到愧疚。
@这是心酸的泪,因为作者看到了父亲的年迈,家道的衰落。
@这是自责的泪。因为作者看到父亲为了给自己买橘子而不顾爬月台的艰难。
@这是心疼的泪。因为父亲不顾自己的行动不方便为儿子上上下下的爬月台,作为亲生而已感到心疼。
【让我们带着流泪的心情再次朗读这段文字】
我看见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斜体部分,男女生,师生各交换读】
师:孩子们啊,这就是父亲!虽然他已年迈,虽然他步履蹒跚,虽然他衣着讲究,但是啊,为了给儿子买橘子,他不再顾及自己的形象,那一攀一缩又一倾的努力又不太雅观的动作,诠释了父爱是多么的饱满葱茏!孩子们啊,作为儿子怎能不感动的流泪呢?此时儿子纵有千言万语又如何说出口?请孩子们拿起笔,写出“我”想对父亲说的话吧。
[学生读写的话]
师:孩子们,请跟我一起深情朗读:
你静静地离去
一步一步
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
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
就让我们把这首《懂你》献给爱我的和我爱的父亲吧!
【洋思听课】
听来自海南的王兰妹的《背影》。整节课扣住“一个冬天”“一点迂腐”“一个背影”关键词来讲。看得出,王老师解读文本是花了功夫的。特别是冬天,解读出了季节的冬天,祖母生命的冬天,父亲事业的冬天,家庭经济的冬天。紧接着是“一点迂腐”,让学生在第五段找出父亲做了几件事,作者为什么笑话父亲迂,迂体现了什么?读出“爱之深,迂之切”。最后是对背影的解读,设计两个问题:1、文中“背影”出现了几次?哪次描写最详细?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在讲课开始,王老师出示了朱自清和父亲的矛盾的资料。我觉得没有和后面的讲解形成环行。
回忆性散文里有两个“我”,如果借助资料把朱自清父子的矛盾和开头的冬天巧妙结合,最后在思念背影的泪水中,父子的冬天消融,我觉得就更好了。有时间,我也从这个角度挖掘一下。
【教后反思】
在教学作者为什么“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个环节时,没有充分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只有作者被触动才会流泪,没有触动,哪怕父亲再艰难也不会流泪。教学时单独从父亲的角度挖掘有失偏颇。
朱自清的小说《背影》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①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②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③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运用修辞论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著名散文《背影》的“重复”现象作细致分析,可以发现《背影》的深层蕴含:它揭示了朱自清在传统与反传统之间的矛盾和焦虑,而这种矛盾和焦虑是20世纪上半叶1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境遇,《背影》正是这种矛盾和焦虑的1种审美置换。 1、重复叙述的意蕴 2、《背影》的文化语境 (1)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冲突是尖锐的、长时间的(2)54精神对朱自清的巨大影响 (3)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原忧” 3、《背影》:朱自清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
138 浏览 5 回答
184 浏览 5 回答
315 浏览 5 回答
112 浏览 6 回答
109 浏览 3 回答
125 浏览 7 回答
110 浏览 5 回答
85 浏览 8 回答
89 浏览 5 回答
161 浏览 4 回答
104 浏览 6 回答
187 浏览 4 回答
162 浏览 3 回答
340 浏览 4 回答
289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