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新修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症瘕,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
《滇南本草》:“味酸、咸,性微温。入胃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痔疮红肿疼痛。能催生下胎。叶捣汁服,能解铅毒。”
《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开宝本草》:“治疮痈,杀诸虫。”
《食疗本草》:“作膏,涂湿癣、白秃、杖疮,……煮粥止痢及疳痢。”
《唐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症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
《本草拾遗》:"止消渴。"
《蜀本草》:"主尸脚(人脚无冬夏常拆裂)、阴肿。"
《生草药性备要》:"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
二、现代研究:
成分:主含草酸、苹果酸、柠檬酸、β-香树脂醇、丁基帕迷醇、甜菜苷,异甜菜苷,以及多巴、多巴胺、不饱和脂肪酸、黄酮类、氨基酸、单糖及多糖等。全草含大量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等。
作用:本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兴奋子宫,还有利尿、升高血钾、抗氧化、促溃疡愈合等作用。
药理:对各型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性真菌也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提取液对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产妇口服其鲜汁液,可见子宫收缩增多,强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