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也许不只是毕业生自身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社会和教育制度也有关系。教育制度因素虽说国家一再强调,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理论和实践兼优,然而,不可否认,在今天的现实的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马克思实践论告诉我们,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应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认识,理论也就必然受制约于 实践。当今大学生虽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但是实践经历极为有限,因此对本专业的基层实践缺乏真正的了解。这就导致写毕业论文时无话可说,在一定字数的约束下,瞎蒙乱造、空空其谈的现象便不可避免。而毕业论文又与其他文体不同,真实是其生命!从此种角度说,毕业生写不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便不足为怪了。社会因素认可,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人们对大学生开始进行过多的贬抑,比如在毕业论文方面。很多专业学者就认为,一个本科生能写出什么东西,一些言辞和态度中透漏出诸多怀疑,甚至不屑。甚至有些老师就认为,本科生水平太低。很多老师经常“告诫“学生:写论文时不要写那些xxx策略、战略、模式之类的,你们还没那水平,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写的,你们先去写一些综述之类的,那比较好些一点。先学会走,才可能会跑,某些老师的教导亦可谓词恳意切,然而,他们忽视一些问题,这在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对学生的否定,会直接导致学生的激情的冷却与勇气的丧失,时间长了,他们也便真的认为,自己没能力去写某种东西,甚至不再去想,这完全不符合人才培养的道理。老师、社会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也许会多一些优秀的毕业论文诞生!社会上存在的学术抄袭的学术环境对广大毕业生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专家尚可抄袭,学生怎么不可?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学校因素很多学校里,写毕业论文和论文答辩似乎更像走过场。由于毕业论文与学校、老师没有太大的直接利益关系,学校对此没有显示出足够的重视。只要学生写了,老师随便问问就行了,老师一般会对学生展示出极大的仁慈之心,甚至答辩的很多问题都是事前告知的,至于论文的好坏就不那么重要。因此,很多学生也便应付了事。 至于评选优秀论文,更没有客观的标准,甚至听说有些是抓阄!学生自身因素这种类型的因素很多,比如临近毕业要忙着找工作、实习、考研等一系列事情,比起关系自身命运与前途的这些事,论文撰写不显得无足轻重,不值得花费心思。创新能力差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缺乏创新力,先出的论文大多雷同、毫无亮点。还有专业理论基础不牢,检索文献的能力有限,文字组织能力差等因素。简而言之,制约大学生写出优秀毕业论文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要想这一现状有所改观,不仅大学生要转变态度,切实做出努力,学校、社会以及相应的教育制度都要进行必要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