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论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各有特点,那么,下面请看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人对于饮食的要求很高,但并不在营养方面,大部都在口味、形式上,对于口味的追求表现出中国人的调和思维,而烹饪也追求这种调和之美。此外,在文化礼节上,中国人把饮食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比如日常生活中朋友好久不见,为了表示对其尊敬要一起吃饭,为了促成与客户的合作,要一起吃饭,逢年过节大家团圆,还要一起吃饭;总之,饮食以成为一种礼节性的需要,不再仅仅是果腹充饥的功能。相对于中国对口味注重的饮食观,西方人则比较注重营养的搭配,强调饮食的营养,对于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等方面的要示较高。西方人在进行烹饪时,他们会将营养的追求放在首位,仔细的研究食物中有没有副作用、营养失衡等,并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总而言之,在西方人的饮食思维里,吃饭不简简单单地是为了填补肚子,也不是为了享受美味,而是自己生存与健康的保证。从此能看出,在饮食观念上,中国强调口味追求形式,而忽略了食物的营养搭配,西方人则较为注重食物的健康分配,注重营养均衡。
一、用餐方式的差异
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与西方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是喜爱热闹的,因而逢年过节,人们都喜爱一家围在一大桌饭菜前一起就餐;在公司年会时,领导与下级员工也会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说有笑,边说边聊;在吃饭时人们都会很活跃,相互敬酒、劝菜等等,整体营造出一种热闹温暖的氛围。这样的饮食方式,在中国的很多场合都会用到,特别是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里,全家人从四面八方回到一块儿过节,家里的老人或者是擅长烹饪的人会做一大桌子的菜,其乐融融的一起吃饭,并祝福、拜年等等,讲究的是一种和睦、团圆的气氛。通常中国人在进行聚会时,不会给每个人定食定量,而是会准备很多的饭菜,至于吃多吃少,并没有量的要求。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的用餐方式就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没有中国人团圆与热闹的吃饭习惯,他们喜爱在安静、优雅的环境里就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盘,而每个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并没有中国式的一大桌子人围着一堆菜共同而食。而在吃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能拿着自己的餐盘随意走动。西方人的这种用餐方式体现了他们注重个体的思维方式,他们强调个人空间,讲究个体的尊重。但是,西方人的用餐方式也存在着不足,人们在吃饭时不能进行感情的交流,因而缺少了一些中国人共乐的情调。
二、饮食礼仪的差异
很多人说,中国的餐桌,能谈成合作、能求婚、还能联络感情,总之中国人大部分事情都能在餐桌上解决。因而,餐桌不再是单纯的吃饭的地方,更是一种交际方式,在用餐这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中,礼仪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一般来讲,中国人在进餐时十分看重座次的安排,除非是一些家庭内部的吃饭,其余场合里人们进餐时都十分重视尊卑、长幼。在集体进餐时,人们一般都会等客来齐了才会入席,而座位则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正对着门口的位置为最高,其次以东为尊,而请客者或主人一般都坐在门口的位置。宣布开始入席时,会先叫一些位高权重、重要的人先开始,随后主人才会开始。但在西方,饮食礼仪则与中国存在着很多不同。西方进餐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绅士风度,男性要对女性表示尊重,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与女性一起参加宴会时,面对门口的最为重要位置是女主人的,而男主人则座在女主人的对面,即门口的位置,显示出对女性的尊敬。而在具体的进餐时,男士要起身先为女士拉开椅子,让女士先入座;在就餐时,男性并不能先进餐,必须要等女主人及其他女士都开始进餐后,男士才开始进餐。在进餐结束时,女主人离席之后,男性才能离席,而男士仍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表示男性的绅士风度。
三、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饮食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谷物为主,其次中国的蔬菜种类很多,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食物中所包含的植物最多,是西方国家的七倍,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吃植物就有六百多种。中国人之所以将植物作为主菜,这与佛教对国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唐朝以后,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认为,动物是仅次于人的一种生灵,人们不能将其杀死,也不能把他们的肉用来烹饪;相比之下植物就不然,它是没有灵魂的,所以中国就形成了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内容。因此,有人将中国人的性格称之为植物性格。中国人在进食时喜爱将菜做熟了吃,因而大部分菜都是热的,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菜如果凉了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只有趁热吃,菜的味道才真正发挥出来。西方人则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食物中动物居多,这与他们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关。在原始西方社会,很多人以打渔、捕猎与养殖为生,而种植业在西方社会并不发达,因而人们习惯在动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国家,食物中动物类居多,如牛肉、羊肉与猪肉等,在烹饪方法上,也十分注重营养的均衡,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考虑的因素。由于西方人食物中的动物类居多,因而他们也被称为是有动物性格的人。此外,西方人不喜爱热食,他们喜爱冷食,比如色拉、蔬菜拼盘等,一直是西方大从所爱;他们在吃蔬菜时,也喜爱生食,如生菜、黄瓜等,并不将它们做熟,而是直接食用。
四、烹饪方法上的差异
在中国,烹饪是十分讲究的一门艺术。中国的烹饪方法是五花八门的,如煎、炒、爆、炸、溜、焖、蒸、煮、炖、烤、烩等,都是厨师们对食材进行改造的方式,在进行烹饪时,中国人讲究口味与形式的统一,做出的食物更加讲究色、香、味俱全,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失败的烹饪。中餐的工艺十分复杂,一道菜品,往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可能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也可能更久,这一道道工序下来,原本食材的模样已经不见,变成了菜桌了各式各样的精美菜品。由于烹饪过程的复杂性,同一道菜品,经不同的人做,由于火候、佐料与方法不同,味道也会有所不同。人们在烹饪过程中,单纯的吃饭的目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反乐趣与形式的追求,则更加深厚。但是在西方,人们在进行烹饪时并非如此。西方人认为一位好的烹饪师,是能够将食物的营养搭配到最好,在烹调的过程中应完全按照科学的要求去做,因而西方菜品具有规范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每一道菜品里调料的分量、时间的精确都是其重要的考核项。在烹饪方法上,西方人大体只有四种方式:煎、烤、焖、炸。这是因为,西方人注重营养的保护,他们认为过多的烹饪工序会破坏食物的营养。综上所述,中西方饮食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方式、用餐礼仪、饮食内容、烹饪方法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是由于中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不同、文化起源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充分认识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文化,我们应加以吸收,以此来弥补我国饮食文化的不足,以此达到科学饮食、健康饮食与美味饮食相结合的目的。
摘 要: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结构的差异、烹饪的差异等方面入手, 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明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消除界限,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关键词: 中西方饮食文化 文化差异 形式和礼仪 观念 结构
一、引言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饮食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因其生活地域、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饮食的差异则深刻透露自身的文化背景。
二、中西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仪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开席时都有一家人在一起就餐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中国人的聚食制延续千年。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营造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火上安放陶釜、陶鼎,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延续至后世。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思想。此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也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西方,由于基督教影响深远,人们将基督教文化中对圣母的虔诚和尊敬延伸至社会生活中,因而形成了尊重女性的社会风尚。法国人赛尔在《西方礼节与习俗》一书中提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影响把妇女置于社交生活的中心地位,使妇女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故而,在西方宴会中,人们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安排的标准,在安排座位时,先将宾客的性别列出名单,再以此安排具体座位。男女同时赴宴,男士需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由男主人为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
三、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很难涵盖其所有意味。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构成了中餐过于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最终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方人对待饮食的态度主要坚持其实用性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重视食物对人体的健康,不追求花样和饭菜的其他功能。他们认为“吃”只是为一个生物的机器加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的运行,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抵御病菌的攻击,则其他方面并不讲究。由此可见,饮食在他们心中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享有美食之称誉的大国法国,更是追求高质量的营养。法国烹调虽追求美味,但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在现代西方社会,除了营养的需求外,还十分重视养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四、饮食结构的差异
据西方统计,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是西方的六倍还多。在中国的日常饮食结构中,素菜占据主导位置,而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饮食结构中,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菜食”的说法。这种饮食传统,主要与佛教徒的鼓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认为植物为“无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素食主义。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由于西方大多数国家地理位置处于高纬度,有些国家甚至终年积雪,这就造成了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喜食肉类食物,而且西方人注重营养采取了生熟结合的方式,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饮食结构的不同有时也反映出了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不同态度。
五、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烹饪的差异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科学。在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这种菜谱似乎是科学的,实际上,这种科学性,也有其弊端,缺乏特色。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都精确到秒。此外,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皆为同一味道,毫无变化。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标准。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是随意性。比如同样一道菜肴,由于地区、作用、等级等不同,能在操作上做不同的处理。以红烧鱼为例,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
六、结语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笔者相信对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礼仪进行比较,能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认识到宽容、理解及尊重文化差异对提高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一、研究目标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意识。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3、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二、理论依据1、哲学依据人的认识是由外物到感觉再到思维的过程。即人的认识:外物——感觉——思维。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即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是:直观——思维一一实践。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为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是经历了由“未知”转化到“已知”,再由“已知”转化到“应用”这两个“转化”过程的。即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未知——已知——应用。因此,学生能增强自主意识,掌握烹饪技巧,提高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开设“学会烹饪”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2、教育心理学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实现全人的教育理想。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 型和方法。因此,我开设学生感兴趣的几种烹饪方法,每个学生可 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天性。(2)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即: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如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内容。所以一个人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的生存问题,假如连基本的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那就更无从谈及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真正掌握烹饪的能力。(3)全纳教育理论全纳教育有五大原则:①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②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③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④学校要满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3、学科理论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发展;②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③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研究内容自理:培养学生的自理意识与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自理。自律:从知识上使学生懂得守规矩才能成方圆。从情感上使学生有较 好的心理状态。从行为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强: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战胜自我、战胜对手的竞争的意识,树立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信心,强化学生的毅力。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习各种制作技法,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人际交往:儿童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影响孩子的每个层面。小组活动能帮助学生在“人我关系”、“自我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成长。行业体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增强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四、实验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由于小学生天性喜欢活动,因此在课题实践中采用大量的实践活动,如:包馄饨活动中,学生分组进行,个个动手,有些还是第一次包,虽手忙脚乱,却也兴致勃勃。(2)创新性原则:在“炒饭荟萃”这一环节中学生很有创新意识,设计出了很多与众不同的炒饭。如:别出心裁的“龙风炒饭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 文章题目: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 姓名:XXX 身份证号:XXX 所在省市:XXX 工作单位:XXX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单位:XXX 姓名:XXX摘要:任何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营养素的食物,可以说都是好的食物。然而并不是只要用上好的食物,就能吃出健康来。有好的食物,也要配上适当、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才能吃得健康、吃出健康。现今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对食物的要求已有提升,不仅仅是只限于填饱肚子这么简单的层次,而是要通过精挑选材、适当加工,要吃得滋味之余,更要吃得营养、吃得健康。随着社会步伐变得急速、生活节奏日趋紧张,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好的膳食安排往往是导致「都市文明病」的主因。懂得选择好的食物,坚持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才是我们追求的健康之道。 关键词:食物,营养 ,健康,平衡膳食 一、食物与膳食人类的食品 类有许多,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每种食物含有的营养素都不可能是全面的,人体只有通过吃多种食物才能获得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可以说人体从食物中获得营养,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自身的营养,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素在是体内互相转化后,才能被人体利用的。因此任何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营养素的食物,都可以说是好的食物。至于食物的「好」与「不好」,我个人认为,它只是体现在食用者个人的生活上的。任何食物,都含有不同成份、不同含量的营养物质,对人体都有裨益,所以大体而言,是没有不好的食物。食物和膳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儿、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然而它们却密不可分。如果要用「好」和「不好」来衡量判断它们,我本人觉得有流于片面的感觉。因为某些认为「好」的食物,可能对某些消费者来说却是「不好」的。例如许多补药人参、鹿茸,有些人吃了会引起血压升高、鼻腔或者牙龈出血、胸闷、腹胀等不适症状。【1】因此对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它「不好」,然而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的的确确的「好」;再比如痛风症病人,因为其病患影响,绝对不能摄取含有核蛋白质食物如动物脏腑、禽类和鱼类等;然而这些食物,却往往是一般普罗大众日常必不可少的营养摄取来源。【2】不说别的,即使是现代人公认的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的动物脂肪也是如此,例如肥肉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年代及一些能量摄入不足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可弥补因能量摄入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及预防疾病的免疫力,所以对这类人群肥肉是很好的食品;而肥肉对于能量过剩的人来说则是应该避免食用的。又如高蛋白饮食在几十年前“糠菜代粮食”的时代是被向往的高级营养食品,但是对现代营养过剩的人及患有肾脏、肝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则是必须控制的。当然这只是一两个例子,但是无可否认地说明,食物「好」与「不好」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性。膳食却不然,它是由不同种类的多样食物所构成,主要是以能提供人身体每天所需、适当含量的各种营养素为目标的膳食安排,就是我们说的「合理膳食」。反之,不管是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者,皆视为「不好的膳食」或「不良膳食」。根据我国「中国营养学会」的食物营养宝塔【3】数据提供,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食用250克到400克的谷类薯类及杂豆类,300克到500克的蔬菜类,200克到400克的水果类,50克到75克畜、禽、肉类,75克到100克鱼、虾类,25克到50克蛋类,30克到50克大豆类及坚果类,300克奶及奶制品,油脂类要控制在25克到30克之间,盐要控制在6克之内外加上1200毫升的水和6000步的身体活动便能达到平衡膳食的目标。既然「食物」和「膳食」是如此密不可分,那么如何选择食物、如何制定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就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即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的饮食模式,这是我们祖先根据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形成的营养学说,迄今仍为国内外营养学家所称道,认为这是理想的营养模式,应加以推广。【4】也就是说由于各种食物的营养成份均有其特点和相应营养价值,故在组织膳食时,必须将各种食物进行合理搭配才能符合人体营养需要。二、食物选择技巧虽然说任何食物都是好的食物,可是我们还是要懂得怎么样去选择取舍,才能为合理而均衡膳食提供合适、合量的营养所需。食物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导致出现卫生问题,最终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食品卫生常识,从而减少食品污染的危害。【5】选择食物的基本技巧:(一) 基本原则1. 不要购买没有受到适当保护的食物。2. 不要购买异常食物。3. 注意包装标签上的有效日期及贮藏方法。4. 不时不食,特别是生果及蔬菜类。5. 选择信誉良好供货商。(二) 各类食物的选择1. 鱼类(1) 不可有异味(2) 鱼眼睛要有光泽(3) 鱼腮要鲜红(4) 肌肉要有弹性,有光泽,颜色鲜明(5) 表皮要湿润,无破烂,粘液无混浊(6) 鱼鳞要紧密,不容易脱落2. 肉类(1) 颜色要鲜明正常,牛肉为深红色,羊肉为粉红色、猪肉为浅粉红色,脂肪皆呈奶白色或白色。(2)越小的动物越好。日常生活中的最佳肉食当数虾肉、鱼肉、鹅肉、鸭肉、鸡肉,其次才是羊肉、猪肉和牛肉(3) 触摸肌肉时,感觉干爽而有黏润,富有弹性(4) 表面不要呈瘀伤色(5) 不可有异味3. 禽类(1)胸脯丰满及柔软(2)肌肉表面无瘀伤,富有弹性(3) 腿步易弯曲(4)脂肪呈白到黄色(5)不可有异味4. 蔬菜类(1) 要配合时令,不时不食。(2) 绿叶菜要青绿,叶要脆嫩,不可有焦黄。(3) 椰菜及生菜类,内部要紧实,不选外皮被剥掉的。(4) 豆类要脆和实,没有皱皮纹。(5) 根茎类基本上选取沉且实,颜色鲜明,表皮没有污点。5. 油脂类(食油)脂肪由甘油及脂肪酸所合成,脂肪酸可分为:(1) 饱和脂肪酸 (Saturated Fatty Acid)(2)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3)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6】大部份饱和脂肪酸来自动物脂肪和肉类、全脂奶、蛋黄和部份植物油如椰子油和棕榈油等,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应尽量少食用。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多来自植物油,可以降低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而留下有益的胆固醇,可以适量食用。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来自鱼类和大部份植物油,能帮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故烹调宜用,但注意份量要适当。然而有了合适的食物,并不意味着已经达到均衡膳食的目标。均衡膳食是一个综合概念,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合理的均衡膳食,要求膳食中营养素种类和数量搭配比较平衡、合理,适合用膳者机体的生理需要,其中食物的营养搭配无疑是最重要一环。三、营养搭配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难免受到地区、季节等因素影响,以致出现食物配伍不当。这样膳食中就会存在营养缺陷,呈现某些营养成份过多、不足,甚至缺乏。时日一久,这种搭配不当的膳食,就会导致人体生理失常或形成疾病。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证明,世界上尚没有一种单一食物能够全面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如母乳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食物,但是其所含的营养素也不完全,必须借助其它辅助食物来加以弥补。(一) 粗细粮合理搭配细粮搭配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适当多吃一些传统的粗粮,即相对于大米、面粉这些细粮以外的谷类及杂豆,包括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二是针对针对目前谷类消费的主体是加工精度高的精米白面,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不同种类的粮食及其加工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营养价值。如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豆类蛋白质中含丰富的赖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若将谷类和豆类食物合用,他们各自的限制性氨基酸正好互补,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蛋白的生理功效。【7】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二) 主副食品合理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副食主要为动、植物性食物,它们在营养价值及感官性状上各有特点。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所以如果进行适当的副食搭配,如增加鱼、肉、蛋类和豆类等,可使主食的营养价值获得较大的提高。当然如果通过适当的烹调加工来改善、提升风味的话,其营养价值和人体吸收利用率也会有很明显的提升。(三) 荤素食品合理搭配荤食是指肉、鱼、蛋、奶及其制品,它们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无机盐。特别是动物肝脏中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适量食用可改善我国居民维生素A、维生素B2等营养欠佳状况。【8】素食主要是指各种蔬菜、水果和豆类。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含量丰富;水果则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蔗糖,这些糖多是多糖,可以直接为人体吸收,因此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容易被人体吸收;豆类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9】因此两者搭配烹调制成成品,味美口香,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四)酸碱搭配 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留下了很丰富的饮食文化,有待于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发掘、提高。比如,南方有些地区讲究把鳝鱼与藕合吃。原来鳝鱼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进蛋白质吸收和利用,它又含有比较丰富的完全蛋白质,属酸性食物;藕则含有丰富的天冬酰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属碱性食物。这一酸一碱,加之两者所含营养素的互补,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起着很好的作用。实际上,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烹调习惯,有很多是属于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搭配的。总的看来,动物性食物属酸性,而绿叶菜等植物性食物属碱性,这两类食物的搭配对人体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荤素搭配的优点所在。因此,一些西方的科学家极力推广中国的菜肴搭配和烹调方式。 在社会物质比较丰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怎样吃得更科学或者说更有益于健康,是当前人们关注的话题。有人将当前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概括为“吃杂”“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点。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将这四大特点结合,合理搭配,因为各类食物有其特点、优点和不足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食物的各自特点和优点进行配伍,务求使互补有缺而臻完善。这更能符合人们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对中老年人来说,合理搭配显得更重要。四、膳食基本结构结合当今膳食结构类型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日本膳食模式(第一种类型) – 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均衡,蛋白质、脂肪、能量的摄入基本符合营养要求。这一饮食结构主要以日本为代表,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动物性食物逐年上升,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断减少,从而导致目前第一位的死因为恶性肿瘤。(二)经济发达国家膳食模式(第二种类型) – 这中类型的主要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这种饮食结构主要存在于西方国家,正由于这种饮食结构导致这些国家的心脑血管疾病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三)东方膳食模式(第三种类型)– 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蛋白质和脂肪较少,但能量基本可以达到人体的需要,膳食质量不高。这种饮食结构以中国为代表的亚非国家,该饮食特点造成的最主要问题是营养缺乏。【10】(四)地中海膳食模式 – 主要以地中海周边沿海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食用大量海产食物、新鲜蔬菜、少食红肉,食用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和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既符合营养要求,更减低国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由此可见,偏食荤和素皆不可取,皆因会造成体内营养失衡,进而引发种种疾病,损害健康,只有荤素之间的合理搭配,才能提供较为全面的营养成份。五、结论随着社会经济急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的要求已有提升,不仅仅是只限于填饱肚子这么简单的层次。饮食中存在鱼、禽、肉等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少蔬菜、少主食的弊病日益明显,以致肥胖为核心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都市文明病」的发病率急剧飊升,全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所以说,「文明病」是吃出来的病,一点都不为过。因此我国的当务之急,应当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供给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从而降低「都市文明病」的发生率。如何才能吃得健康、吃出健康,坚持合理而均衡的膳食安排,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健康之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条件不一,不需要、也不可能制定单一的膳食模式,而应该在继承各民族习惯与地方习惯的合理部份基础上,逐步使膳食结构更加完善合理。希望大家能够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享受美食,享受健康,享受人生。 参考文献:【1】双红,这五种要少吃【J】长寿,2009,(11):45【2】石新,怎样预防痛风【J】长寿,2009,(10):7【3】刘立强、葛可佑、杨晓光、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首页【4】吴嘉、王惠卿,营养师培训教程(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4【5】吴嘉、王惠卿,营养师培训教程(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2【6】刘立强、葛可佑、杨晓光、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30【7】刘立强、葛可佑、杨晓光、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5【8】刘立强、葛可佑、杨晓光、程义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44【9】吴嘉、王惠卿,营养师培训教程(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6【10】吴嘉、王惠卿,营养师培训教程(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5~46
(二)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
207 浏览 4 回答
263 浏览 5 回答
253 浏览 5 回答
111 浏览 3 回答
93 浏览 7 回答
180 浏览 5 回答
185 浏览 3 回答
99 浏览 6 回答
256 浏览 5 回答
104 浏览 5 回答
248 浏览 4 回答
136 浏览 4 回答
319 浏览 3 回答
107 浏览 4 回答
321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