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毛泽东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蒋介石黄埔建军时,也将他的《爱民歌》印发学生演唱,收效甚大。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国国情,写一篇《讨粤匪檄》,使许多知识分子脱去长衫,率瓴黑脚杆的相实农夫,投到湘军的旗帜之下,同太平军作战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三、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五、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六、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七、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八、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研究网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这次提交大会的许多都涉及这一点。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
有的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它是最不适应时代,最称糟粕者,有的论者则有异议,认为既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为什么对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就不能一分为二呢?能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全是糟粕呢?只有非核心部分里才有一些精华呢?显然,不能如是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从全体上否认了传统文化吗?
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把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视为糟粕,或不讲,或不提倡,并没有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害。有的论者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有的论者则说,曾国藩维护的首先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二、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关联。有些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但有些论者的看法则有所不同,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文化观念决定一切的观点或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
洪秀试图引进西方宗教的教义来发动一场推翻满清王朝的农民战争,但所引进的并不是新教伦理精神,而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并使之同中国本土的封建迷信与农民起义的朴素平等观念相糅合,成为太平天国神权政治的精神,因此,太平军如若取得全胜,洪秀全的神权政治得到巩固,有可能会把中国拉回到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去。
曾国藩作为传统文化与封建政权的捍卫者,他的立场显然是保守的"。"但是,洪秀全的神权政治比曾国藩所维护的封建政权更落后,两害权取其轻,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获胜,缩短了瞎折腾的时间,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反而较为有利"。这与冯友兰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不同意冯友兰认为镇压太平军起到了抵抗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作用的看法。
有的论者则完全不同意冯友兰的看法,认为"洪秀全、杨秀清等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言行,虽然涂上一层"天父天兄"等神道设教色彩,但其愚昧、落后和迷信的程度,究竟不同于一般的会道门,就其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而论,实际上已带有一定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有别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因此,"神权政治"倒退到黑暗时代的假设,显然是根据不足的。因此,太平天国还是难于否定,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罪责难逃。"
三、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现在,普遍认为,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领,随着人们对洋务运动的重新认识,从而对其首领曾国藩也必须重新认识。洋务运动被论证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运动,因此曾国藩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虽然一开始就有怀着各种目的的洋人的参与,但其主流是中国人自己的活动,它的爱国性和进步性已经日益为更多的人所认同。
因此,对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及其实践的爱国性和进步性,争议日少。此次对此也无大的争论。有的论者说,对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应一分为二:曾国藩将魏源的"师夷之长技"思想付诸实践,率先制炮,兴办近代军工及科学技术,是应当肯定的;对其所兴所造"不用于制夷"而"专用以制民",是应该否定的。对此,有的论者反驳说,说曾国藩所兴所造"不用于制夷"而"专用于制民",是没有根据的。
曾国藩说,"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以纡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其自强御侮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有的论者专门论述了曾国藩的自强御侮思想的形成、内容、渊源及其定位,深化了人们对曾国藩自强御侮思想的认识,进一步肯定了曾国藩的爱国精神。
有的论者对曾国藩的"师夷智以造船制炮"一语中的师夷智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此之前,人们认为曾国藩的师夷智仅仅是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没有看出这"智"与"技"的差别。这位论者说,"智"的内涵比"技"的内涵大多了。
"技"所包含的只不过是坚船利炮的武器之类。魏源明确说:"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而曾国藩的"智"则既包涵了"坚船利炮"的技能,也包涵了"制器之器"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文化或其他先进的文化,乃至包括魏源要禁传的学术的某些部分。曾国藩不仅有此思想,而且付诸实际行动,可见曾国藩比魏源眼光更远,勇气更大,思想更开放。曾国藩用"师夷智"作为学习西方文化的行动纲领,比其同辈也要高明。
扩展资料: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资料:曾国藩-百度百科
镇压农民起义军功显赫,还是湘军的领导者军事才能不容置疑。但他镇压农民起义时杀人无数,杀人就像剃头一般被叫成曾剃头。额一个汉人能成为晚清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也实在厉害。
序章 武如廖化 文比韦昭 天地风尘几草庐,铜坑山下闭门居。 时来将相都论命,老去英雄只着书。 吴会浮云苍狗后,具区秋水白鸥初。 寻君便放烟波棹,七十二峰来钓鱼。 这首诗是其清代名臣尹耕云的诗作,尹耕云字瞻甫,号杏农,湖南桃源人。道光三十年进士,官河南陕汝道,以朝廷命官而受军府差委,佐毛昶熙为幕客,其功昭昭。尹耕云在御史台任职期间以敢言而著称,其中尤以弹劾河督一事而闻名于世。直至咸丰十年,正是尹耕云详查其弊,上呈著名的《劾河督疏》,极力弹劾,方使清廷震怒,撤并南河总督署,由此根治了长久以来的河督奢糜之弊。这首“题冯林一侍讲邓尉山庐着书图”是其诗作中较为著名的一首。其中“时来将相都论命,老去英雄只着书”一句即是对平江著名的才子李次青有感而发。 李次青即李元度,次青是其表字。李元度李次青在平江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自小的时候,小子便常常听得长辈说一些关于李公的奇闻逸事,如李次青读书一目十行、次青看书过目不忘云云,使我对这个传奇人物充满了好奇,此次穷搜典籍、乱翻古书也是希望能够给这个传奇人物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影像,以算是为这位湖湘才子立一小传。 平江此地地理偏僻,人风纯朴,学习之风相当之盛,前岁很多报纸都报道了平江开办私塾之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也算是庶几可以稍微温暖一下胸怀的好事了。平江人喜欢对对子,每每乡村野老都有惊人之句,像李元度这般才子其奇闻逸事在乡野之间更是广为流传,而其事略在平江论坛上也早以传遍,只是观老丘那个讲述李元度逸事的帖子,其中却是以讹传讹,张冠李戴的居多,比如那个次青巷的由来,便有“龚大司马、曾国藩、王尔烈、郑板桥、张英、刘庸、吴典等数人之说,而且其中言之确确、有史可查的也不乏其人,其实,像这般名间的传说往往是很难找到确切的当事人的,像阿凡提的故事中就不乏史厥疑、徐文长等名间故事人物的原型。所以,在此文中,小子也是尽量以史书中记载的准绳,以免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的事来。 李元度身世坎坷,几起几落,在其声名最盛的时节湘军之中其声望犹在左宗裳、李鸿章之上,只是此后一因徽州之败,再因改换门庭,投于曾国藩的政治对手王有龄之怀抱,才有后来曾国藩几次三番的上疏弹劾,并最终使李元度丢官回乡。观李元度之一生,其武功也赫赫、其文采也斐然,曾国藩筚路蓝缕草创湘军之初,若非李元度弃官跟随,鼎立支持,恐怕曾国藩早就葬身于九江湖底矣,此后湘军连失大将,李继宾、塔齐布接连殒命,又是李元度临危受命,固守广丰、玉山,接连抵挡住有“贼中第一狡悍之徒”之称的石达开的屡次进击。关于此役,当时的江西巡抚疏称“(元度)以三千饥疲之卒、当悍贼数万,自有战事,未之前闻”。战后胡林翼向朝廷推荐人才,李元度的名字与沈葆桢、左宗棠并列在首位,由此可见,李元度在湘军前期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 但是,在《清史稿》中,对李次青的评价却着实不高:“元度擅文章,好言兵,然自将屡偾事。”(《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五)这是说他虽然擅长文章,喜欢言兵,但是带兵作战却屡次坏事,俨然说的就是一个赵括二世。 “元度文学之士,所行不逮其言,军中犹以宿望推之尔”这个就说得更是露骨了,翻译过来就是:”李元度不过是个书生,做的没有说的好听,所以能在湘军中混到如今,不过是军士们看在他是元老的份上抬举他罢了。“这简直就是指着鼻子嘲笑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同样是《清史稿》,对李次青的战功记载如下: “四年,以克复湘潭功,保知县,加内阁中书衔” “七年,贼二万来袭玉山,守卒仅七百人,元度迎战……贼技穷引去,伏兵邀击,安仁、弋阳、广信皆平” “八年,率所部平江军援浙江,败贼玉山子午口。会克常山、江山,授浙江温处道” 在另一部记载清朝历史的《清史列传》中则有更为详尽的记载:“ “七年二月,贼纠众三万自安仁来犯,大战于鹰潭,斩首数千级;赏还花翎,给同知衔” “旋移防玉山,会贼大至,守卒仅七百;元度列陈堵剿,炮伤左颊,不少动” 总的来说,在湘军前期,李元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大将,自咸丰二年跟从曾国藩办团练开始,前期复武昌、克田家镇,后克东乡、攻抚州,累战皆捷,到咸丰七年大捷于鹰潭,加知府衔,这五年里曾国藩手下几无能战之将,像李继宾、塔齐布之类的悍将要不不是自己的直系属下,要不就是力辍难支,像李元度这等文采出众、而又可独当一面的儒将,在前期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特别是在广信府一战之后,李元度以其英勇善战不但被授予记名道员,加按察使衔,赐号“巴图鲁”等衔(满州话勇士之义),同时在曾国藩的心中也被拔高到一个相当的程度。在其后不久的一封书信中我们不难窥出李元度在曾国藩心中的地位。 “入皖南膏腴之地,大有可为。顷已奏阁下调补斯缺。明年国藩有维扬之行,此四府一州者,敬以相属。大抵地方事,阁下主之,军务事季高主之,升迁举劾,则两公商办。” (——《曾国藩书信札》) 季高是左宗棠的字,李元度主政务,左宗棠主军务,而升迁举劾,则是两人商量后再办,可见,当时曾国藩是把李元度与左宗棠相提并论的。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的话,李元度其后的发展不可限量,不但封疆大吏唾手可得,就算是出入部阁执掌中书也未必不可,但是,命运在这时给李元度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咸丰十年八月,张国梁、和春先后阵亡、自杀,江苏、浙江全面告急。新任浙江巡抚罗遵殿,原在湖北任职,和胡、曾等湘军领袖交谊极深,当此危急关头,自然向湘军乞援。其时,湘军诸部被太平军牵制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无法赴援浙江。不得已,李元度又一次投笔从戎,重新扮演廖化的角色。当时李元度任徽宁池太广道,率湘军三千抵徽州,接办皖南防务。其时正值侍王李世贤、辅王杨辅清率太平军西征南路之师进克宁国,斩提督周天受及其所部,李元度在绩溪连遭惨败,抵任不到十日,徽州旋为太平军攻占,他“频死得免” ,败走浙江开化。就是这一次原本是平常的战败,由于李元度的错误处置,最终变成了其人生急转直下的一个转折点。 李元度先是在外游荡了大半个月后,才不紧不慢地回到祁门大营,而在面见曾国藩时,他依旧一味避责。尤为过分的是,在曾国藩面责后,他竟不“留营听勘,径自归去”。曾国藩不得不慨叹倘若“人心并无悔祻之意”,则“难以挽回天意”;遂奏劾李元度,请旨“将其革职拿问”。 如果说这样也便罢了,毕竟曾国藩与李元度的私交一向不错,当时湘军又正是用人之极,假以时日,李元度必将官复原职。但是,李元度到底是不甘寂寞的,咸丰十一年末,李元度接受浙江巡抚王有龄的邀请,募勇援浙,克义宁、奉新、瑞州等地。其实,当时是驻防的太平军自行撤退的,但李元度一概奏报“克复”,因此开复上次革职的处分,并赏加布政使衔。 只是由于这种“前既负臣,后又负王有龄。法有难宽,情亦难恕”的行为,不久,他遭到曾国藩再度奏劾,指责他“前不能守徽州”,后不能及时援浙江,并自称连克江西州、县, “有冒功情事”。最终被罢官归家。从此,“杜门不复与闻天下事”。结束了前期的军事生涯。 当然,曾国藩所谓的“前既负臣,后又负王有龄”是有其深刻的背景的,当时浙江巡抚王有龄其实是属于一贯对湘军怀着敌意的何桂清集团的,而李元度也是明知这点而慨然投靠,这种以中行待老友,以智伯待怨仇的行为,也正是使曾国藩由恼而怒,由怒而恨的最主要的原因,反观同样是和曾国藩闹翻的李鸿章,其所为就显得磊落许多,李鸿章离开祁门一年多来,袁甲三、胜保,德兴阿、王有龄等人多次邀请他,许以重保,李鸿章都不为之动心,宁愿在江西赋闲。正是由于这种“忠诚”的品质,使得曾国藩大为赞赏,并再邀李鸿章赴安庆担任要职。 抛开李元度对徽州战败处置不当不说,但论其用兵打仗之谋,事实上也是可圈可点的。其以三千平江勇起家,曾国藩在江西四面楚歌之极是其独挡一面,若擎天巨柱。此后征战维扬,“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却也是战功赫赫,其后期平定云贵匪乱也体现出其军事上的确是独当一面的。曾国藩在《国朝先正事略》序言中有中肯的评价:“次青提兵四省,屡蹶仍振,所谓贞固者非耶;发愤著书,鸿编立就,亦云勇猛矣。所以,论李元度武功,当是三国廖化无疑。 而李元度在晚清官场所最为人所称道的,不是他的武功,而是他的文采,李元度有个外号叫“神对李”,其对联、骈文的功力在湘军中是数一数二的。 《清稗类钞》“李次青方伯四六”载,粤寇乱时,李次青方伯元度接统徽州防军,以代张文毅公芾。甫三日,军溃,徽郡失守。曾文正恚甚,奏请拟正军法,奉旨从宽戍边。其实文正深爱其才,非果欲杀之也。李谢罪禀有云:「君子原爱人以德,覆之而又培之﹔宰相有造物之权,知我何殊生我。」文正援笔批其后云:「好四六,好文章,好才情。」(方伯:古称一方诸侯之长为方伯,后世用以泛称地方长官。明、清用为布政使的尊称。不器注) 除了诗文、对联外,李元度最主要的作品就是记载了曾国藩、左宗裳、李鸿章等咸丰、同治年间重要政治人物的《国朝先正事略》。《国朝先正事略》成书于清同治五年(1866),共收清开国至咸丰朝的代表人物一千一百零八人(其中正传五百人,附见者六百零八人),分为名臣、名儒、经学、文苑、遗逸、循良、孝义七门,一直以来都是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李元度自晚清后名声渐响大部是因为《国朝先正事略》的缘故。 不过李元度名头虽响,但要说是“湖南第一、天下第七”,就难以使人信服了。小子以为,说这句话的人未免马屁拍得过分,不说天下第七,就是做到湖南第七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就算陶澍、魏源肯,但汤鹏、曾国藩未必是肯的,而就算魏源、曾国藩肯,那王闿运、罗泽南必定是不肯的,究李元度毕生所为,官不过从二品(贵州布政使)、名也难出湘军之外,最值得一谈的就是《国朝先正事略》。但是,小子文牍探寻当中,也发现了一大疑点,根据曾国藩所言,《国朝先正事略》的作者除了李元度应该另有别人。 “清代先正事略,同时编纂者至五六,而独平江李元度书传,盖有幸有不幸也。“(《对联话.谐谑卷》) “道光之末,闻嘉兴钱衍石结事仪吉,仿明焦越《献征录》,为国朝《征献录》,…………。” “……愿益以贞固之道持之,寻访钱氏遗书,参计修补,矜练岁年,慎褒贬于锱铢,酌群言而取衷,终成圣清巨典。” (曾国藩清先正事略选序——即《国朝先正事略》不器注) 按照曾国藩的说法,李元度完书期间曾“寻访钱氏遗书,参计修补,矜练岁年”。因此,把《国朝先正事略》看成是李元度一人修纂也不是一件很说得过去的事情。一直以来,《国朝先正事略》都是研究清代史料的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其中关于湘军的发迹、战事都有相当多的揭密性质的描写,当然,比起另一部同样诠释湘军史的《湘军志》,《国朝先正事略》显得隐讳有余,揭露不足,但是论文笔之俊逸、人物之丰富、事件描写之精微、时间跨度之广袤,清代笔记野史无有能与其比足者。也正因为如此,自晚清以降,对李元度的评价逐此提升,隐隐有三国韦昭之比。在此,小子未敢为尊着讳,也希望为钱衍石能一讨名份,慰其先灵于地下。 其次,终清之一朝,对文字一类始终忌惮,如戴名世《南山集》、金庸祖上查嗣庭一案皆牵连甚广。所以有清之一代,史书的记载应该算是最不靠谱的。 “朕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这个荒诞之极的事例被一本正经地记载在《清会典事例》、《圣祖实录》等史料之中,读来尤其使人喷饭。一天之内打死318只兔子,就算从早上6点天亮,打到晚6点天黑,中间不吃饭,不休息,不喝水,整整十二个小时,算下来平均分钟打死一只兔子,这效率都快赶上机枪扫射了。 因此,清代的很多流传甚广的史书其可信度反而不及一些名士、朝官的私家笔记,这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异数。近如王闿运的《湘军志》,因为期间多载曾国藩、曾国荃等一干湘军将领的阴私隐密之事,于光绪八年刻板被郭嵩焘销毁,此后在四川重刻再版,但其中却经过了许多的增删修改,就算如此,曾国荃还是甚为不满,命其幕僚王定安另起炉灶,重作一部《湘军记》以挽回影响。 当然,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现在已被证实其中所撰事略大多是真实的,但是相比董狐来说,其相差却是不可以道里记的。 李公元度文武全才,性格仁厚,在军几二十年,未尝妄杀人;凡缚贼,必亲鞫解释者,十尝七、八。公性肫笃,事母逮老如孺子,厚于亲族;塾有课、嫠有资,姻故乡邻多待以举火。平江地界三省,设局县城,集械编丁以时训练;寇警迭乘,恃以完固。立诸善堂及广仁仓,贷不取息。创建平江忠义祠及葺新诸祠祀,必亲必慎。 现在其后辈多远在海外,出类拔萃者甚多,也算是其余荫之所泽了。小子以为,议李公“武如廖化、文如韦昭”当是中肯的吧。 附: 李元度之起落: 起: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大挑二等,选黔阳县教谕。咸丰三年,曾国藩调理营务,期间屡立战功,加按察使衔,赏「色尔固楞」巴图鲁勇号。同治二月授浙江盐运使兼按察使。 落:四年八月,至祁门。时伪侍王李世贤陷宁国,守将周天受战死;元度至徽州未十日,徽城继陷,革职拏问。三月,两江总督曾国藩疏劾元度获咎后擅自回籍,即行革职,免其治罪,仍交左宗棠差遣委用,十一月,御史刘庆论劾:逼索欠饷,失人臣体, 得旨:下部议罪,发往军台效力。后在左宗赏等人极力斡旋下,旋以前功,免其发遣。 起:同治五年,贵州逆苗及黄号、白号等匪构乱,蹂躏思南、石阡、思州、遵义、铜仁五府;巡抚张亮基疏调元度入黔,旋授云南按察使, 落:以终养开缺回籍。 起:光绪八年,丁母忧。十年,法、越构乱,彭玉麟以兵部尚书督办广东海防,延元度赞理营务,十一年六月,授贵州按察使,十三年二月,升贵州布政使,九月,卒。
庐陵得交君弟兄,杨子诗中称鲁卿。问云携琴岳麓行,归期去日云秋清。——赵蕃
《书黄庐陵伯庸诗卷》杨万里
南望庐陵每慨然——陆游 《寄题太和陈诚之秀才远明楼》
去年对月庐陵郡——黄庭坚 《八月十四日夜刀坑口对月奉寄王子难子闻适用》
庐陵政事无全牛——黄庭坚 《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
庐陵米贵贱——黄庭坚 《次韵周法曹游青原山寺》
来假庐陵二千石——黄庭坚 《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
庐陵曾记画锦堂——王冕 《庐陵》等等。
赞美庐陵的诗歌
庐陵春夜无人的庭院
轻轻的风儿在梦中歌唱
听,有人远去的脚步声
有人又回到了故乡 庐陵
如果我的枕畔有一片月光
今晚我便无法安眠
只因那心里还有 月影
在舞动我沉寞的眼神
每次仰望蓝天
云都飘往日落的地方
每次拥抱黑黑的夜
星都在最远处闪烁
在油菜花嵌满的春天里
一群蜜蜂 以主人的身份
降临到季节的深处
潇洒地躺在花蕊中
从花瓣的空隙间
目睹 风之舞蹈
伸伸懒腰
呼出胸中的郁闷
把安逸与舒服
泊在 来路上
窗外 一枝红杏
调皮地 顺着拉开的布幔
破墙而来
浓浓的香气
你就在明亮的窗下
想着春天的爱
想着秋天的霜
想着一切甜美的花香
我已在梦醒的路上
慢慢地把自己的心遗忘
遗忘给春天
遗忘给思念的烛光
或是希望 。。。。。。..
庐陵
诗人:王冕 朝代:元
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
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
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
彩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
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
山中自有宰相家,休问桃源种桃者。
冬日暮旅泊庐陵
作者:陈陶
螺亭倚棹哭飘蓬,白浪欺船自向东。
楚国蕙兰增怅望,番禺筐篚旅虚空。
江城雪落千家梦,汀渚冰生一夕风。
弃置侯鲭任羁束,不劳龟瓦问穷通。
庐陵文化的诗词、文集:
诗词: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名诗《登快阁》
文天祥的《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
文集:
明朝《永乐大典》总撰、江南第一才子——解缙
明朝《永乐大典》总撰、江南第一才子——解缙
明代吉水人罗洪先绘制的《广舆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册分省地图集。
南宋宰相、吉安县人周必大退休回乡后,主持刻印了大型类书《文苑英华》1卷,使宋代以前大量的文史最料得以流传,创中国私人雕版印刷图书之最。
吉安人物
篇幅有限,历史上享有盛誉的杰出学者、民族工商业巨子和社会公众人物。
南宋民族英雄、状元、宰相、杰出诗人、文学家——文天祥
唐宋八大家之一、庐陵文化的先驱、喜欢以“庐陵欧阳修”自居的大文豪——欧阳修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诚斋体创始人——杨万里
南宋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
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先驱之一,“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著名“七君子”之一—王造时
明代四朝首辅大臣、台阁体诗派创始人——杨士奇
明朝《永乐大典》总撰、江南第一才子——解缙
明朝状元、地图学家——罗洪先
北宋贤相——刘沆
配享孔庙的理学大师、唯物主义哲学家——罗钦顺
北宋探花、我国古代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者——曾安止
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
杰出学者
原国立中正大学校长——萧蘧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萧庆伦
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
中国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组评委——游效曾
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盛彤笙
庐陵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它是指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区)及周边市区的区域性文化。
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庐陵府历史上考取进士三千(天下第一)和状元二十一(天下第二)。更有甚者,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共取进士110人中,状元胡靖(即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共取进士472人。状元曾蓕、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都是吉安府人,囊括了前七名。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吉安民间有"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等的歌谣和美传。明《永乐大典》中即有"天下多举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的记载。吉安历史上这种人才辈出的现象蔚为壮观,为国家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各个领域内留下了值得后人永远可学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力量。庐陵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挖掘。
吉安以前叫庐陵 江南西道上的金庐陵,山川不险,气候还好,战乱算少,人流较缓,物产颇丰。
金灿灿的稻子,可喂猪,卖猪积下的钱,能供子弟读圣贤书;金灿灿的稻子,又可酿酒,佐以《论语》、《孟子》和《诗经》之类下酒,平添“修、齐、治、平”的气概。因此,这温热而稍板结的红土地便自古出“士”。
并且,她的“士”是知名的品牌,仅依“酒杯”这个背景也能获一生动的剪影:其主题是“忠”、“义”,是“雅”,是“隐逸”。 庐陵先贤的“酒杯”何在?在他们的诗词中。
开一代诗风的杨万里原先给我的感觉是清新平和,及至读到他几首酒诗,方知他的浪漫神奇热烈丝毫不亚于诗仙李白。不信请读读他的《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怎么样,比李白的《月下独酌》气势更大吧?!“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杨万里诗句)。
这是庐陵先贤的自觉和自信方有此诗。 欧阳修官做得大,做得久,他因文章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隐逸”也做得可以,一篇几百字的《醉翁亭记》写尽酒之美丽,醉翁之旷达,亭(隐逸的符号)之陶然。
而醉翁的词是多么亲切暖人呀:“把酒花前欲问他,对花何吝醉颜酡。春到几人能烂赏,何况,无情风雨等闲多……”“把酒花前欲问君,世间何计可留春?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把酒追欢莫负春,春光追去可饶人。
昨日红芳今绿树,已暮,残花飞絮两纷纷……”从他的几首《定风波》中摘的几句,可见庐陵先贤多么的“以人为本”,决非酸儒一个。 胡铨,脖子硬,酒诗也硬:“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
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
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
它,“硬”中有“狂”,狂里更是一捧热心肠。 写高擎酒杯的庐陵先贤,必定要写文天祥。
那是怎样的一个高度呀,岂是吾辈的笔墨所能形容。他以人间最宝贵的生命做酒杯,以世上最珍贵的碧血为贡酒,纵情一饮,那历史便酡红,便喷香,便亢奋,便耀眼……下酒的小菜是什么?是敌人的颤抖,叛徒的迷离,是“修、齐、治、平”的抱负,是舍生取义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庐陵稻养育的浩然正气,这是庐陵谷烧化育的浩然正气,这是庐陵文化滋养的浩然正气。
天祥喝的酒后人名之堆花——层层堆花,丹心之笑!庐陵文化,一杯醇美的庐陵美酒浇灌的奇葩。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5、《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6、《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7、《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8、《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9、《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0、《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11、《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12、《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13、《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14、《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15、《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16、《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17、《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8、《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19、《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0、《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文天祥
正气歌并序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
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
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
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
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
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
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1. 《过零丁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直弦不似曲如钩,自古圣贤多被囚。
命有死时名不死,身无忧处道还忧。
可怜杜宇空流血,惟愿严颜便斫头。
结束长编犹在此,灶间婢子见人羞。
3.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
坐移白石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
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
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4.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千古兴亡何限错,百年生死本来齐。
沙边莫待哀黄鹄,雪里何须问牧羝。
此处曾埋双宝剑,虹光夜指楚天低。
5.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寥阳殿上步黄金,一落颠崖地狱深。
苏武窖中偏喜卧,刘琨囚里不妨吟。
生前已见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萨心。
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屈原)
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写屈原)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清·李元度)
(注:上官:上官大夫;太史公:司马迁)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长沙“屈贾祠”楹联)
(注:“亲不负楚”指屈原与楚王同姓,故曰“亲”;“疏不负梁”指贾谊与梁怀王异姓,故曰“疏”。策:指贾谊《治安策》)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汨罗江屈原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
湖南草绿,三迭重招宋玉魂。(清·李元度)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注:“呵壁”出自王逸的《天问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
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汨罗江屈原祠 清·李次青)
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
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湖南长沙屈贾祠)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赵朴初题秭归屈原祠 )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兴化三闾遗庙对联)
千古忠贞千古仰;
一生清醒一生忧。(兴化三闾遗庙对联)
屈平辞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子祠屈原碑林
254 浏览 2 回答
274 浏览 6 回答
86 浏览 6 回答
206 浏览 3 回答
96 浏览 4 回答
238 浏览 4 回答
352 浏览 3 回答
320 浏览 4 回答
115 浏览 7 回答
149 浏览 5 回答
142 浏览 2 回答
319 浏览 2 回答
146 浏览 5 回答
174 浏览 6 回答
200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