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参考文献目录先秦文学参考文献〔清〕王夫之《老子衍 庄子通》,中华书局1962陈鼓应《老子注译与评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钱穆《老子辨》,中国书店1988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萧兵 叶舒宪《老子的文化解读》,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徐元浩《国语集解》,中华书局1930傅庚生《国语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宋〕鲍彪《战国策注十卷》,《四库全书》本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3胡小石《楚辞辨名》,《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黄震云《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赵沛霖《本世纪楚辞研究方法论浅说》,《中州学刊》2002年5月第3期(总第117期)潘啸龙《楚文化和屈原》,《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潘啸龙《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汤漳平《楚赋与道家文化》,《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陆侃如 龚克昌《楚辞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闻一多《古典新义·楚辞校补·九章》,《闻一多全集》(第2册),三联书店1982闻一多《论九章》(遗著),《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汤炳正《〈九章〉时地管见》,《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汤炳正《关于〈九章〉后四篇真伪的几个问题》,同上杨义《屈原〈九章〉的抒情诗学世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熊良智《〈楚辞·九章〉真伪疑案的一段文献清理》,《文献》1999年第2期曹大中《论〈哀郢〉》,《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熊任望《〈哀郢〉缘何而作》,《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亦见熊任望《楚辞探综》,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周建忠《〈哀郢〉作意研究史略》,《中州学刊》2001年第1期张国荣《〈楚辞·九章·哀郢〉中的“凌阳”究系何方》,《云梦学刊》2001年10月第22卷第5期吴广平《20世纪宋玉研究述评》,《中州学刊》2002年1月第1期(总第127期)秦〕李斯著 张中义等辑注《李斯子》,中州书画社1981邵璧华《策士之文,骈体之祖:李斯〈谏逐客书〉赏析》,《名作欣赏》1984年6月何伍俢《援古证今,据事类义:李斯〈谏逐客书〉赏析》,《名作欣赏》1984年6月白芳《二十年来李斯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02期两汉魏晋文学参考文献〔班固《汉书》,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冉昭德陈直《汉书选》,中华书局1979乔象钟徐公持、吕薇芬等选编《中国古典传记》(文学作品选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张进俊巧珍《汉书选译》,巴蜀书社1990王先谦《汉书补注》,商务印书馆1959/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清〕张玉谷《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王景霓、汤擎民、郑孟彤《汉魏六朝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唐满先《建安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叶嘉莹《汉魏六朝诗选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佘斯大《建安七子》,岳麓书社1998《晋书·隐逸传》《宋书·隐逸传》萧统《陶渊明传》(《昭明太子集》卷四)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而已集》)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朱光潜《陶渊明》(见《朱光潜全集》)《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王瑶《文人与酒》(王瑶《中古文学史论》)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龚斌《陶渊明传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第八章、第九章(吴云主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唐代文学参考文献刘宝和著《李颀诗评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张步云著《唐代诗歌》第八章“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颀”第二节“李颀”,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王步高主编《唐诗三百首汇评》卷四“七言乐府”李颀〔七古总评〕、《古从军行》,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第三编“初盛唐诗”第四章“岑参及其他”中有关李颀的部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常振国、降云编《历代诗话论作家》上编李颀章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乔象锺、陈铁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唐代文学史》第十五章“王昌龄、李颀及其他诗人”第三节“李颀的生平与诗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西北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主编《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赵昌平《盛唐北地土风与崔颢、李颀、王昌龄三家诗》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日〕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安旗《李白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常秀峰等《李白在安徽》,黄山书社1986毛水清《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刘忆萱、管士光《李白新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李昌志等《李白诗魂系青山》,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丁育民《李白游秋浦》,黄山书社1989刘开扬等《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郑修平《李白在山东论丛》,山东友谊出版社1991陈文华《诗酒李太白》,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谢力《李白》,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裴斐、刘善良《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中华书局1994王运熙等《谢与李白》,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徐文海、李晓峰《李白诗酒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杨海波《李白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曾月郁、周实《李白》,岳麓书社1997王辉斌《李白求是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中国李白研究会《20世纪李白研究论文集》,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盘石《李白诗词吟诵曲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安旗《李白诗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日〕松浦友久《李白的客居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中华书局200闻一多《唐诗杂论·少陵先生年谱会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程千帆、莫砺锋《杜诗集大成说》,《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马茂元《马茂元说唐诗·谈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叶嘉莹《杜甫七律演进的几个阶段》,《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王锡臣《论杜甫的七言歌行的特点》,《文学评论丛刊》第5期,1980年版杜晓勤《论杜甫的文化心态结构》,《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第1期谢思炜《敦煌本白居易诗再考证》,《文献》邓新跃《被贬江州司马不是白居易前后思想的分界点》,《益阳师专学报》严杰《入仕求禄与退隐——浅议白居易的出处进退》,《中国典籍与文化》张文生《白居易诗论新探》,《锦州师院学报》王用中《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西北大学学报》刘小平《〈长恨歌〉艺术魅力的再探讨》,《内蒙古电大学刊》唐海燕《美刺为手段,劝君是真义——〈长恨歌〉主题浅探》,《陕西教院学报》张泽晖《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云南学术探索》叶渭渠、唐月梅《中国文学与〈源氏物语〉——以白氏及其〈长恨歌〉的影响为中心》,《中国比较文学》李靖国《灵魂的审判——白居易〈长恨歌〉主题重探》,《名作欣赏》周相录《〈长恨歌〉在日本的影响》,《文史知识》顾肇仓、周汝昌《白居易诗选》,作家出版社1962¥5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大学语文参考文献目录大学语文参考文献目录先秦文学参考文献〔清〕王夫之《老子衍 庄子通》,中华书局1962陈鼓应《老子注译与评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钱穆《老子辨》,中国书店1988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萧兵 叶舒宪《老子的文化解读》,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徐元浩《国语集解》,中华书局1930傅庚生《国语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宋〕鲍彪《战国策注十卷》,《四库全书》本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3第 1 页胡小石《楚辞辨名》,《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黄震云《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赵沛霖《本世纪楚辞研究方法论浅说》,《中州学刊》2002年5月第3期(总第117期)潘啸龙《楚文化和屈原》,《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潘啸龙《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汤漳平《楚赋与道家文化》,《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陆侃如 龚克昌《楚辞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闻一多《古典新义·楚辞校补·九章》,《闻一多全集》(第2册),三联书店1982闻一多《论九章》(遗著),《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汤炳正《〈九章〉时地管见》,《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汤炳正《关于〈九章〉后四篇真伪的几个问题》,同上杨义《屈原〈九章〉的抒情诗学世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熊良智《〈楚辞·九章〉真伪疑案的一段文献清理》,《文献》1999年第2期曹大中《论〈哀郢〉》,《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熊任望《〈哀郢〉缘何而作》,《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亦见熊任望《楚辞探综》,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周建忠《〈哀郢〉作意研究史略》,《中州学刊》2001年第1期张国荣《〈楚辞·九章·哀郢〉中的“凌阳”究系何方》,《云梦学刊》2001年10月第22卷第5期吴广平《20世纪宋玉研究述评》,《中州学刊》2002年1月第1期(总第127期)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静心,静安人生坐标。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尽心,尽展人生作为。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论文关键词 :《道德经》 “和谐 ”思想 自然 小国寡民 冲气 文化资源 论文摘要: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极其丰富,极其高明。文章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和谐 ”的哲理来弘扬老子的“和谐 ”思想 ,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 出的伟大 目标。构建和谐世界 ,是胡锦涛主席在 2005年联合 国成立 6O周年首脑会议上提 出的伟 大 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作为我 国战略发展的基本“国策”。 而今国内与国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的身与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衡与不和谐的问题,急需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以使生态 、世态和心态都能健康地 、正常地 向前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贯彻落实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需要很多资源 。我们应努力从中华文化传统里挖掘、弘扬优秀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软实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 、追求和谐的民族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不仅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具有“和谐”思想,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同样也具有珍贵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智慧。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地、天、道法自然的和谐 老子关于“和谐”的智慧与思想最精深的理论就是他的“四大”学说。老子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中有 四大 ,而人 居其一焉。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德经 ·二十五章》)这一著名的判断里 ,全面精当地 回答了人 与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 的问题。其 中人代表“人”,内含“人”与“人”、人的“身”与 “心”;“天”与 “地”代 表 “自然 界”。“人 ”、 “地”、“天”以及“人”与“人”、人的“身”与“心”,加上作为它们以及其他万物的本原与起源的“道”,本来都是各不相同的东西。而各 自独立的东西之间,是存在着差异、对立、甚至矛盾的。但是,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又都离不开彼此之间所应具有 的“和谐”状态。那么,这“和谐”状态如何才能出现并保持呢? 对于这一重大问题 ,儒家与道家作为我国最早的两大思想体系,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 儒家的回答集中体现于《论语》里所提 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之说。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学而》)意思是说 ,“和谐”是“礼”的各种各样的作用 中最为重要 的一种 。这是因为,古代君王在治理国家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由于做到了“和谐”,从而取得了成功。但是,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而不知道用“礼”去节制它 ,那也是行不通的。可见,有子认为“礼”与“和谐”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礼”是“体”,“和谐”是“用”;是“礼”决定着 “和谐”,而不是“和谐”制约着“礼”;“和谐”必须从属于“礼”。不难发现 ,有子把他的老师孔子关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原则作为更基本的原则。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一方面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使得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呈现并保持了“和谐”的状态,从而使我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另一方面 ,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人与人之间本应有的“和谐”关系,被破坏殆尽 ,“礼教”与“天理”,正如戴震所揭露出的,竟然成了杀人的残酷工具。他义正词严地指出 :“尊者 以理责卑 ,长者以理责幼 ,贵者以理责贱 ,虽失 ,谓之顺 ;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 ,虽得 ,谓之逆 ……上 以理责其下 ,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 。”最后,他愤慨地鸣不平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 ,其谁怜之?”由上述可见,儒家“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其依据仅仅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和宗法制 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与“理”,其作用仅仅是或主要是关系到人与人这一层面而已。而道家老子“四大”的“和谐”学说 ,则截然不同。它深深地扎根于“自然”之上 ,并且全方位地作用于“和谐”的各个层面。 那么 ,究竟什么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呢?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道德经》全书一共使用了五次“自然”一词。例如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 我 自然”(《道德经 ·十七章》),“希言 自然”(《道德经 ·二十三章》),“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 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夫 道之尊 ,德 之贵 ,夫莫 之命 而常 自然”(《道德经 ·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 ·六十 四章》)。显然,这五处“自然”,没有一处是指“自然界”,完全都是专指“自然而然”而言的。这是大多数注者的共识。最早 的注者之一 ,西汉的河上公在其所著 的《老子章句》一 书中注道 :“道性 自然 ,无所法也 。”意思是说,“道”的本性或本质是 自然而然的,“道”正是以其 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为法的,此外则别无所法 了。又如最著名的注者之一 ,三国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在其所著《道德真经注》一书中注道:“法 自然者,在方而法方 ,在圆而法圆,于 自然无所违也。”王弼在这里是通过“方”与“圆”二者所法的应是也只能是“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 自身,这 当然 就更具体而易解 了这些诠释是完全符合老子 的本意的。可见,“道”与“自然”,实乃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自然”作为原则 ,乃是“道”最基本 的最高的原则 。而“人”、“地”“天”三者既然都是要效法、遵循“道”的,那么也就是要效法 、遵循“自然”了。这是非如此不可的,也是概莫能外的。“人”、“地”、“天”、“道”与“自然”,虽有五个名称,但其实只有 四个单元 ,所以老子不说“域 中有五大”,而说“域 中有 四大”。 老子正 是通过这“道”、这 “自然”、这“自然而然”,启发并要求人们在从事一切活动时,无论 是思想 ,还是语言以及行动 ,都必须 自觉做到“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既坚决反对任何超客观事物的主宰力量 ,也坚决反对人们的一切 主观臆想与盲动 。只有这样,人们在实践中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走向成功 。所 以,这“自然而然”,乃人生获得智慧与成功的“大道”。 拿“环保”来说 。自然环境已经受到并继续遭受人类更严重的破坏 ,生态平衡每况愈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我们必须牢 固地树立环保意识 ,并大力采取措施 ,以恢复 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但是 ,无论我们如何发动广大群众 ,群策群力 地去搞好环境保护,也无论我们如何动用财力 ,投入巨资,采用高新技术去搞好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恢 复 、保护 、发展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最行之有效的原则 与方法,是切实遵循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的规律 。而 这正是老子所说的“法 自然”的奥义与妙用。 为了创造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老子十分强调对进行统治与教化的“侯王”与“圣人”应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 他们一定要 自觉遵循“法自然”的最基本的原则 ,如果他们违背了“法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 ,随心所欲 ,胡作非 为,就 必定会破坏国 家与人民应有的“和谐”局面,使得“国家滋昏”(《道德经 ·五十七章》),“其民缺缺”(《道德经 ·五十八章》),“而民弥贫”(《道德经 ·五十七章 》)。与此相反,如果“侯王”与“圣人”能恪守“法 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原则,去信任群众 、关心群众 、保护群众 、尊重群众,而不瞎指挥群众、横加干涉群众、越俎代庖 ,对群众采取“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态度,就一定会“天下将 自定”(《道德经 ·三十七章》),“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 ·五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四十八章》),人 民就会“白化”、“自正”、“自富”、“自朴”(《道德经 ·五十七章》)。 可见 ,老子在解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问题时,把全部责任至少是 主要责 任指 向 了“侯 王”与 “圣人”,而这与儒家 的责任指向,岂不是正相反吗?所以,我们说,在老子 的名著《道德经 》里,不仅含有许多“君人南面之术”,而且也含有很厚重 的“重 民思想”或“民本思想”。如果用 一句话来概括老子五千言的主旨,那就是他 自己所说的“爱民治国”四个字。总之 ,老子关于“和谐”的“四大”学说及其“法自然”的主张 ,言简意赅 ,充满了智慧之光 ,含有 巨大的价值 ,具有无穷的力量 ,对我们全面彻底地解决所面临的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问题,无疑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小国寡民式的保民利民乐民的社会和谐 老子的“和谐”智慧还表现在他所精心设计的“小国寡民”说中。该说全文是:“小国寡 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阵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八十章》) 老子的“小国寡民”说 ,话虽不多 ,但说得却很明白。概而言之,包括了“要”与“不要”两个层面:所要的,是五点 ;所不要的,也是五点 。 相对于老子“小国寡 民”的社会,现实社会往往是“大国众 民”的社会。这“大国众 民”的社会 ,正是统治者所梦寐以求 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宾 ,莫非王臣”的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强大的帝国统治者为了实现“大 国众民”的野心,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什佰之器”,甚至奇技淫巧。在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之下 ,人 民难以安身立命 ,为逃避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劳役 ,而不得不离乡背井,四处逃亡 。统治者之所 以热衷于发展“舟舆 ”以利交通运输 ,其用意之所在 ,根本上还是为了便于并加强他们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最甚者,则是统治者不择手段地使用那些最先进的杀伤力最大的“甲兵”,去频繁地发动争城夺地和掳掠人民的侵略战争。 老子对这种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国众民”的社会 ,感到非常愤怒与痛恨,所以给予 了无情的揭露与彻底的批判,并针锋相对地提 出了他认 为可以保民利民乐民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他在其社会理想中,坚决地对“什佰之器”、“远徙”、“舟舆”、“甲兵”、“往来”五种引起社会不安与危机的现象,予以一一否定。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中的“五不要”的提 出,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一贯思想 的继续与发展。他 曾断言:“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道德经 ·十八章》)又断言:“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并且 ,老子还强调指出:“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绝学无犹。”(《道德经 ·十九章》)意思是说 ,这三者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还要使他们 的思想有所从属 ,即一定要保持淳朴的本性 ,减少私心杂念以及抛弃文化学问,才能免 于忧患。因此 ,老子在“小国寡 民”的社会里,又提出了“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邻 国相望 ,鸡犬之声 相 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 事实已一再证实,文明发展不仅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社会进步不仅有合理之处 ,也有不合理之处。老子独具慧眼,能清醒地看到文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和社会进步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对此感到极大的愤 懑,予 以猛烈 的揭批。但是,全面而论,老子的批判“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是过了头。甚至还是“因噎废食”。我们认为文明与文化的进步对推动社会 向前发展的巨大贡献,是决不可抹杀的,也是不可以低估的。 老子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则是他“小 国寡民”理想社会中的核心与实质之所在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如果切实做到了人民有甜美的饮食,漂亮 的衣服,安适的住房 ,欢 乐的习俗 ,那他“小国寡民”的社会 ,岂止是温饱有余,简直还是超越小康呢!毫无疑问,他这样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民生活在其中也必定是和谐的。 但是,众所周知,这样高度和谐 的社会,是一定要 以科技进步,生产发展 ,经济繁荣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文化昌盛,道德高尚……为前提与基础的。所以,对这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否定态度,务必采取足够的重视的态度。否则,老子的“小 国寡民”的社会,就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的社会或者保守的、落后的、开历史倒车的社会。 总之,老子 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其 中的“五不要”,可以启发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问题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克服片面性,一分为二地、全面地去看待 。其 中的“五要”,则可以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的宝贵思想资源。 三 、“和谐”的哲理:万物生于和谐 如上文所述 ,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的精辟论述,以独创性的“自然”理念全面地阐释了人 、地 、天、道 的和谐。而其实质与重点则在于阐释了人与自然(即天与地)的和谐。同时,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设计“小 国寡民”的理想国,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自然”,是事物 ;“社会”,也是事物;其余现象,也都是事物。而所有的事物 ,无疑都是有矛盾的 ,都是需要用和谐去化解它们的矛盾的。有无这种可能性?老子作为大哲学家,《道德经》作为哲学经典 ,明确告诉了人们这是完全 可 以 的。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极其深刻地揭示出万事万物产生的秘密及其根源就在于“和谐”。他这样说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四十二章》) 老子的这一名言,是由两小句组成 的。第一小句说明“万物”是由“道”生出来 的。这充分彰显了道家的特色。因为,老子及其道家 ,是以“道”这个独创的理念作为其哲学体系中最高的和最基本 的范畴。 这里的“万”字 ,并非是确指,而是泛指 ,是代表“无穷”数 、“无限”的。人们都熟知,“万”位数是 由“千”位数相加而构成的,“千”位数是由“百”位数相加 而构成的,“百位”数是 由“个 ”位数相加而构成 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就借用 了常识来加以说明“道”生“万物”的大道理。这充分表明了老子的大智慧。一般人 ,往往对第一小句津津乐道 ,也就此打住 ,而忽略了第二小句 ,这是很可惜的。因为 ,老子的第二小句更有深意 ,其智慧更 大更高 ,它极 其深刻地揭示 出“和谐生万物”或者“万物生于和谐”的大道理。老子认为,“万物”的每一物都是 由“阴气”和“阳气”共 同构成 的。所 以,他 说 :“万 物 负 阴而 抱 阳。”那 么,“阴”、“阳”二气又是如何构成“万物”的呢?老子进一步认为,只有 当“阴”、“阳”二气在相互发生“冲突”而又达到了“和”(即“平衡”、“和谐”)的状态时 ,才能产生“万物”。所 以,老子说 :“冲气 以为和 。”这样就可以解说“道”所生的“一”,指的是尚未分化的一元之气 ,即“元气”;“一”所生的“二”,即指“阴阳二气”;“二”所生的“三”,即指“和气”;“三”生“万物”,即指“万物”由“和气”而生。概而言之 ,即是“道”生“元气”,“元气”生“阴阳”,“阴阳”生“和气”,“和气”生“万物”。可见,第一小句是第二小句的前提与基础,第二小句是对第一小句的补充与深化。两句具有 内在的有机联系,共同说明了“道”通过“和气”生出“万物”。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老子的哲学是“和”的哲学或“和生”的哲学。 老子的“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说 ,是对早他二三百 年的西周 末年 的史伯 于公元前 781一前771年所说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郑语》)的继承与发展 。发展主要在于把史伯的“和”上升为“和气”,并从属于“道”。 庄子则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学说 。他说 :“至阴肃肃 ,至阳赫赫 。肃肃出乎 天,赫赫出乎地 ,两者交通成 和,而物生焉。”(《庄子 ·田子方》)庄子这段话说明了“阴阳”二气的状态与特色 ,“阴阳”二气源于何处,而关键则是说明了“阴阳”二气“交通成和”,即老子所说的“冲气以为和”,“交通成和”的“和气”就可以生成万物了。 《淮南子》对老子“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在于,强调“和气”、“和谐之气”是天下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气”中“最大”的“气”。他鲜明地指出:“天地之气 ,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春分而生,秋分而成 ,生与之成 ,必得和之精 。”(《淮南子 ·汜论训》) 我们的祖先在 日常生活 中体认 到史伯 、老子、庄子、淮南子等所说的“和 (气)生万物”的大道理。所以,他们早就承认“心平气和”,乃长寿之道;“家和”乃“万事兴”之道。 参考文献 : 1]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理[M]//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161.
339 浏览 4 回答
307 浏览 4 回答
276 浏览 3 回答
116 浏览 3 回答
81 浏览 4 回答
274 浏览 3 回答
207 浏览 2 回答
359 浏览 4 回答
240 浏览 4 回答
287 浏览 3 回答
314 浏览 4 回答
335 浏览 5 回答
230 浏览 3 回答
236 浏览 3 回答
179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