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脚下的土地 ——我看余华笔下的乡村世界 文/黄岳峰在世人的眼中,城市与乡村呈现的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面。喧嚣与恬静、现代与传统、繁华与落后……等都是我们在比较城市与农村区别中常见到的语汇。韦伯对中国的乡村特征也作了“中国城市是没有自治的官员的舞台,而村落则是没有官员的自治聚落”的著名定义。的确,传统和政策等因素造就了当下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截然不同的现实境遇。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已经足足跋涉了一个世纪,现代化的先驱们也从来没有忘记农村,李大钊于1919年2月在《晨报》上发表《青年与农村》一文,特别强调:“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弊病;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的生活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因此他号召广大青年到农村去,帮助农民“脱去愚暗”,毛泽东则更要求广大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无疑,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挥之不去的一个重要命题,正因为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对时代天生敏感的文学必然也会有诸多的呈现,提到反映农村的乡土文学就不得不提到鲁迅,鲁迅在为《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写的导言中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家。”和李大钊、毛泽东等政治家强调农民问题一样,鲁迅看到的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根基,作家尽管身处大都市,但仍挣脱不掉乡土的脐带,解不开乡土的情结,描述的仍是来自农村土地的人情与世故。鲁迅更是身体力行,创作了《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描述古老乡村文化传统的作品。受其影响,在鲁迅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以描写乡土为背景的作家群,他们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流派——乡土文学流派”,留下了《柚子》、《回乡时记》、《父亲的花圈》等传世之作。其后,沈从文给我们展示了梦幻般的湘西世界,赵树理的“乡村启蒙”,而“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的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至八十年代汪曾棋的苏北乡镇风情小说,高晓生的“陈奂生系列”,韩少功、阿城的“文化寻根小说”……等都将笔触指向了农村以寻找东方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能与世界进行对话的文化资源。姑且不论这样的文化探索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现在的战果和今后可能取得的成就,但是一大批文人学者在励精图治的进行着自己理想状态的文化实践,提及到民间文化资源,范家进就指出“‘民间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下层百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上层主流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整套关于天与人、人与人、人与自我及生与死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我们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的历史流动中,乡村确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念、审美观、世界观与体系,当然这个体系里面渗透和参和着儒家、道家等诸多不同文化流源的脉络与痕迹,再之,近代以降,现代意义的城市在中国的出现,他们携带着西学东渐之风,商品、民主、女权等观念的输入给生长在乡村的斯民带来的启蒙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很难对民间文化作出精确的价值评判和定型,处于历史中的个体只能从个人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对民间文化做自己的理解。可以说,蔚为大观的百年中国文学被乡村磁性吸引着,它从未有脱离农村这一深厚的文化根基。余华作为以先锋小说蛮声文坛的作家,其早期的作品多以暴利和残杀为文本特征,揭示人类生存中的某种真实,如《一九八六》、《死亡叙述》等,都用阴郁晦暗的笔调展现了一幅冷酷残绝的世界,但是写作《活着》开始,余华开始对80年代先锋文学的推倒与反叛,对余华的最高评价也是从《活着》开始的,他的小说里“出现了真正了中国人”,他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和描述,与鲁迅走在同一条道路上。实际上余华在关注国民性的时候显然无法将生存在乡村的中国农民置之不理,其实余华的人生也与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正逢全国文化部门实行民间文学大搜集,搞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于是余华经常被文化馆派到全县各乡村之中,负责搜集整理海盐地方的各种民间故事。这些材料搜集整理好之后,便被油印出来,按体例分门别类,最后集成图书。这项工作虽然颇为辛苦,但也为从小生活在小城镇中的余华提供了广泛接触民间生活及其精神状态的良好机会,使得他在田间地头不停的游走之中,获得了许多乡村生活的第一现场,以及民间传说中大量奇特诡异的文化素材。”,事实上我们在余华的《一个地主的死》、《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祖先》、《活着》以及《在细雨中呼喊》等文本中都看到了他对于农民的解读,可以说当这位转型后的先锋作家去认真审视与回味这片使文学“赖以生长的土壤”时, 关注脚下的土地之后,他发现了其中的精髓和奥妙,掌握了他们的心态,写出了吾国吾民的文学。如果说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是丝毫不为过的,这个字眼对于国人来说充满着困惑与恐惧,但是和它又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苦难的主题也一直深受作家的关注,世纪之交的文坛有部分作家也热衷于苦难主题的挖掘,但是真正能展现苦难的,笔者以为还是我们的乡村世界,因为对于城市的相对发达的现代化水平,中国相当多的乡村还是停留在落后与愚昧状态中,旧社会的农村更是苦难的集中营,建国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模式,乡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是疾苦的,它的苦难表现在物质层面,也表现在精神层面。从形而上层面来说,苦难是人人都要经受的,没有人能逃得了,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忍受苦难,这个角度上说,农民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了!"未知生,焉知死”,对生的执著和对死的困惑,自古以来就是哲人们悉心探究的问题。余华一直奉行“零度情感叙述”,他看来,主体对作品的随意侵入是有害的。他力图使作品具备一种客观性,在总体上保持叙述对象的原生面貌。余华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的想象与情感,尽可能平实地诉说。他冷静地向读者传达的只是画面本身,而不是情绪,因此他更加注意客观而舍弃主观。余华的客观在于,他笔下鲜明有无比善良,也有卑鄙无耻,这些乡民代表着每一时代最下层的普通百姓。他们卑微地忍受苦难、卑微地挤出一点生物性的生存空间。他们的最高和最低目标都是能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小学教师会天才地想办法折磨学生。除了自己的生存之外,小人物活着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繁衍后代,在他们身上还根深蒂固的印记着中国传统的思维和存在模式,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他们为了子孙的卑微的奋斗也是为了有一条“根”,绝不是他们伟大到了为人类文明的延续贡献力量,最伟大的也不过是不能“绝后”以免愧对祖宗。因此在这里妇女的命运依旧如几千年来无法改变的宿命一样,她们充当了男人性和繁衍后代的工具。自“五四”运动以来,启蒙一直是先进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的毕生目标,一代学人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绝心态投身于这场启蒙运动中的,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但是我们发现,启蒙仅仅还是局限在一些中心城市,城市与农村处于断裂的状态,当城市里的年轻摩登女子在为自己权益做斗争,在与封建势力做顽强抗争乃至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放眼真正体现中国传统的农村的时候,我们惊诧的发现,传统的农村还是处于原来的生存状态,于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启蒙者是为了具体的社会文化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必须付出巨大的能量以维持主动进攻的姿态,被启蒙者对这一切全然不顾甚至全然不觉,他们只需按照固有的观念和轨道运动,在一个严密封闭的生活模式和观念模式中以逸待劳甚至是以逸代劳,他们往往连抵抗的能量也不需要付出,只需拒绝只需冷漠只需闭塞就可以稳操胜券。”这是一个知识分子难以面对的尴尬,也是启蒙者面对中国农村无奈的历史悲剧。但是最终的恶果不是在惩罚启蒙的知识分子这个精英群体,启蒙未果最终还是要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自己来承担,他们精心培养的后代又是怎么样的呢?答案是这些“后代”似乎并不尊重祖宗,甚至连饭都不愿给。《在细雨中呼喊》中的父亲在祖父老到只能吃饭的时候便挖空心思让他早死。先是每天指桑骂槐让祖父孙有元胆战心惊不敢吃饭,后来嫌他吃得多夺去他的饭碗,再后来干脆定量,只给一小碗;孙有元将死之际父亲才突然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温柔,并高兴地满村宣传老爹终于要死了。也是这个父亲,在家人未必能塞饱肚子、但还不致挨饿的情况下将剩余的精力去睡一个老寡妇,并将家里的东西渐渐移到寡妇家中,作为“嫖资”。农民一直一代又一代演绎着相同的故事,虽然他们也在这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着,但是始终还是无奈的苟延残喘的延续着。“活着”的意义本身固然只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是那么的艰难和困苦,超越苦难的路他们找不到,在《活着》的文本中隐含着两个强烈的对比:其一,福贵由阔少爷变成佃农,后来家境一败再败。恰如其父的那个比喻:徐家是从牛变成了羊,由羊变成鹅,鹅变鸡,最后连鸡都没有了,这是一个从有到无,由富及贫的过程。于福贵个人而言,这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反差是相当巨大的。其二,福贵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相继死去,而独独他仍然活着。对福贵们这些平凡人物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然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的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是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并对死亡予以巨大的嘲弄。这死亡和活着的对比恐怕是再强烈不过了吧!最后的选择如文本中的,福贵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和平和,但是我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福贵就是亿万中国农民中的一位,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中国农民的代名词,是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积淀的活化石,是苦难的标准文本!余华以着自己对中国国民生存状态下的深刻关注与执著探索,给我们再一次展现了传统乡村的农民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价值理念。当然从余华的文本中也发现,余华其实对于乡村生活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是有限的,他的生活是琐碎平凡的,他的人生状态也是普通的,余华提到了他的创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的形态,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实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的接近了真实”,他对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内在精神的了解程度也是有限的,以及他秉承的先锋理念,因此我们看到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多是来自对人类整体认识基础上个案处理,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作品呈现给我们来自这片养育我们,生长我们土地的思考!
好发。宜春学院学报杂志目前为月刊,年发文量在350篇左右,收稿量算是比较少的。收稿量少版面就少,审稿周期和见刊周期就长。《宜春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宜春学院主办的教育综合类学术期刊。
1.将余华的作品分类,哪些有乡村生活的,好象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小城镇生活. 2.了解他的简历,熟悉江浙一带的自然\人文环境和他的成长史. 3.说明乡村生活只是他小说的载体和背景,反映下层生活困难和变迁的媒质. 余华,1960年出生,浙江海盐人,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着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 余华自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便接二连三的以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亦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事实上,余华并不算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包括短篇、中篇和长篇加在一起亦不超过80万字。他是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余华曾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宜春学院[1] 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区。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国有公办重点高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就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高安校区5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余万平方米。设有19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有60余个本科专业。创办时间 1958年 所处城市 中国宜春 学校类型 综合大学 属性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主管部门 江西省人民政府 学校官网 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宜春学院。宜春师专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4月,中共宜春地委、行署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本地区高等学校,决定将原南昌专区师专、医专、体专、萍乡师专、宜春县办大学、丰城县办大学合并成立宜春大学。经省 委批准,宜春大学于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大学成立时是一所以师范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设有中 文、数理、生化、医学、体育五个专业。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在专区一级 保留六所师范专科学校,原来以大学称呼的改为师专。宜春大学据此撤消机械系,改名为宜春师专。 1962年6月,九江大学撤消,并入宜春师专。1964年4月,经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师专。同 年9月,宜春师专宣告撤消。1977年10月,经省委批准,在宜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江西师范学院宜 春分院。1978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建立。1986年6月20日,师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医专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1958年12月,南昌专署迁宜春,改 名为宜春专署,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亦改称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 校园风光(12张)校,校址设在清江县樟树镇的天主堂。 1959年6月10日,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宜春大学。设立医学科。1960年2月,经上级批准,中共宜 春地委、行署决定,撤消宜春大学医学科,成立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从樟树迁往宜春,设在宜春中山西路滩下。1962年3月,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宜春地委决定,撤消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7月,江西省卫生厅决定,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并入九江医专,10月,撤并工作全部完成,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宣告停办。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决定,建立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1984年8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改为江西省宜春医学专科学校。9月14日正式挂牌。1986年6月20日,医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农专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将宜春农学院由樟树 迁往宜春县西郊岐山下新校址。1962年5月,宜春农学院停办,更名为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1968年 4月,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与中共宜春地委党校合并,成立宜春地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由原校址迁 往宜春卫校办学。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决定在原宜春农学院旧址组建宜春地区“五七”干校。1979年4月,“五七”干校撤消复办宜春农业干部学校。1984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 春农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宜春农业专科学校。1985年2月,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1986年6月20日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宜春大学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1981年9月4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82年8月19日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院系设置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宜春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 宜春学院(17张)义学院)、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宜春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宜春学院医学院、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宜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师范教育学院。[4] 师资力量截止2011年11月,学校有在职教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2] 截止2012年3月19日,学校有江西省模范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7人。[5] 学科建设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天然药物学、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以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 [6-7]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生物工程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医学美容技术、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等[8]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临床医学),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3个(英语、临床医学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机械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9-10] ),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团队、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等为省级教学团队[11-12] 。办学成果2004年-2013年,学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学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13]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 对外交流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学校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学校。[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成果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科研设施截至2013年1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宜春学院锂电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基地1个(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宜春市重点实验室(中心)8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内分泌代谢病实验室、美容医学工程中心、锂电新能源工程中心、逆向工程工程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开发基地、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基地、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与工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 [14-15] 。另外还建有江西宗教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宜春地方宗教文化研究所、宜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锂电新能源研究所、现代林业研究院、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16] [10] [17] 。学术资源学校学报《宜春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刊物、“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宜春学院学报》于2006年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其“国家基金课题研究”栏目于2008年获评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与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栏目”称号。[18] 馆藏资源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宜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并购有“中国学术期刊CNKI”、“超星图书”、“维普”、 “EBSCO host”等数据库。馆藏有《四库全书》(7万9千余卷)、《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永乐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医统正脉全书》、《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大英百科全书》(93年英文版)等,并初步建立了宜春地方文献库。已基本形成了以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中心,兼顾理、工、农、医、文、史、法律、经济、外语、艺术、体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19] 学术交流2006年11月上旬,学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2] 校园文化编辑学校标识校徽宜春学院 校徽标志的设计有两种基本方向,一是具象类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型的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来诠释所要表述的理念。该校校徽的设计同时运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把具体的形象融合于抽象的符号之中。具象的组合因素是:雄鹰、太阳、狂飚,它们都结合在字母“Y、C”的组合上。“Y”是数字“1”(狂飚)与“C”的复线形状(鹰的形体)的构成体。Y、C是汉语拼音YICHUN(宜春)的缩写,用于突出学校的地域性。C(鹰)的三条复线是重复、渐变构成,以反映该院学科门类多的综合性特点。狂飚(数字“1”)用了黄至红的过渡色,寓意火红的时代,火红的事业。主题图案的色彩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对比效果强烈、鲜艳、夺目,强化了视觉识别性。[20] 校歌由全体师生员工征集作词,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原宜春学院 校徽院长尹经民作曲。宜春学院校歌男:千万双翅膀从 明月山奋起迎着新世纪朝阳女:千万片征帆在 秀江竞发遨游知识的海洋齐:啊~ 该们的大学 意气昂扬谱写青春 青春乐章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宜春学院 校歌(2张)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男:伴随着时代 前进的步伐探索科学的殿堂女:伴随着校园 飞扬的旋律追求绚丽的理想齐:啊~ 该们的大学 桃李绽放播洒文明 文明馨香宜春学院 校训[20]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20] 校训厚德、尚能、博学、笃行[20] 精神忠诚 大爱 求是 创新[20] 社团组织截止至2013年3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全校共有学生社团151宜春学院 大学精神[20]个,其中35个接受校团委指导、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121个挂靠各院交团总支指导、院学生社团联合分会管理。经过不断的发展,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合唱团、思想政治教育协会、礼仪队、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创业者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歌者协会、吉它协会、书画协会、社会实践协会、医学院科技兴趣协会、政法学院法律援助者协会、政法学院北斗辩论协会、经管学院博雅辩论协会、文传学院话剧团、美设学院蓝羽漫画社、生资学院环保协会、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和理工学院无线电协会。其中社会实践协会是学院唯一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的学生社团。[21] 摘自百度百科
认识脚下的土地——我看余华笔下的乡村世在世人的眼中,城市与乡村呈现的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面。喧嚣与恬静、现代与传统、繁华与落后……等都是我们在比较城市与农村区别中常见到的语汇。韦伯对中国的乡村特征也作了“中国城市是没有自治的官员的舞台,而村落则是没有官员的自治聚落”的著名定义。的确,传统和政策等因素造就了当下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截然不同的现实境遇。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已经足足跋涉了一个世纪,现代化的先驱们也从来没有忘记农村,李大钊于1919年2月在《晨报》上发表《青年与农村》一文,特别强调:“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弊病;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的生活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因此他号召广大青年到农村去,帮助农民“脱去愚暗”,毛泽东则更要求广大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无疑,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挥之不去的一个重要命题,正因为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对时代天生敏感的文学必然也会有诸多的呈现,提到反映农村的乡土文学就不得不提到鲁迅,鲁迅在为《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写的导言中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家。”和李大钊、毛泽东等政治家强调农民问题一样,鲁迅看到的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根基,作家尽管身处大都市,但仍挣脱不掉乡土的脐带,解不开乡土的情结,描述的仍是来自农村土地的人情与世故。鲁迅更是身体力行,创作了《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描述古老乡村文化传统的作品。受其影响,在鲁迅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以描写乡土为背景的作家群,他们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流派——乡土文学流派”,留下了《柚子》、《回乡时记》、《父亲的花圈》等传世之作。其后,沈从文给我们展示了梦幻般的湘西世界,赵树理的“乡村启蒙”,而“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的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至八十年代汪曾棋的苏北乡镇风情小说,高晓生的“陈奂生系列”,韩少功、阿城的“文化寻根小说”……等都将笔触指向了农村以寻找东方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能与世界进行对话的文化资源。姑且不论这样的文化探索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现在的战果和今后可能取得的成就,但是一大批文人学者在励精图治的进行着自己理想状态的文化实践,提及到民间文化资源,范家进就指出“‘民间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下层百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上层主流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整套关于天与人、人与人、人与自我及生与死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我们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的历史流动中,乡村确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念、审美观、世界观与体系,当然这个体系里面渗透和参和着儒家、道家等诸多不同文化流源的脉络与痕迹,再之,近代以降,现代意义的城市在中国的出现,他们携带着西学东渐之风,商品、民主、女权等观念的输入给生长在乡村的斯民带来的启蒙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很难对民间文化作出精确的价值评判和定型,处于历史中的个体只能从个人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对民间文化做自己的理解。可以说,蔚为大观的百年中国文学被乡村磁性吸引着,它从未有脱离农村这一深厚的文化根基。余华作为以先锋小说蛮声文坛的作家,其早期的作品多以暴利和残杀为文本特征,揭示人类生存中的某种真实,如《一九八六》、《死亡叙述》等,都用阴郁晦暗的笔调展现了一幅冷酷残绝的世界,但是写作《活着》开始,余华开始对80年代先锋文学的推倒与反叛,对余华的最高评价也是从《活着》开始的,他的小说里“出现了真正了中国人”,他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和描述,与鲁迅走在同一条道路上。实际上余华在关注国民性的时候显然无法将生存在乡村的中国农民置之不理,其实余华的人生也与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正逢全国文化部门实行民间文学大搜集,搞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于是余华经常被文化馆派到全县各乡村之中,负责搜集整理海盐地方的各种民间故事。这些材料搜集整理好之后,便被油印出来,按体例分门别类,最后集成图书。这项工作虽然颇为辛苦,但也为从小生活在小城镇中的余华提供了广泛接触民间生活及其精神状态的良好机会,使得他在田间地头不停的游走之中,获得了许多乡村生活的第一现场,以及民间传说中大量奇特诡异的文化素材。”,事实上我们在余华的《一个地主的死》、《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祖先》、《活着》以及《在细雨中呼喊》等文本中都看到了他对于农民的解读,可以说当这位转型后的先锋作家去认真审视与回味这片使文学“赖以生长的土壤”时, 关注脚下的土地之后,他发现了其中的精髓和奥妙,掌握了他们的心态,写出了吾国吾民的文学。如果说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是丝毫不为过的,这个字眼对于国人来说充满着困惑与恐惧,但是和它又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苦难的主题也一直深受作家的关注,世纪之交的文坛有部分作家也热衷于苦难主题的挖掘,但是真正能展现苦难的,笔者以为还是我们的乡村世界,因为对于城市的相对发达的现代化水平,中国相当多的乡村还是停留在落后与愚昧状态中,旧社会的农村更是苦难的集中营,建国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模式,乡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是疾苦的,它的苦难表现在物质层面,也表现在精神层面。从形而上层面来说,苦难是人人都要经受的,没有人能逃得了,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忍受苦难,这个角度上说,农民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了!"未知生,焉知死”,对生的执著和对死的困惑,自古以来就是哲人们悉心探究的问题。余华一直奉行“零度情感叙述”,他看来,主体对作品的随意侵入是有害的。他力图使作品具备一种客观性,在总体上保持叙述对象的原生面貌。余华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的想象与情感,尽可能平实地诉说。他冷静地向读者传达的只是画面本身,而不是情绪,因此他更加注意客观而舍弃主观。余华的客观在于,他笔下鲜明有无比善良,也有卑鄙无耻,这些乡民代表着每一时代最下层的普通百姓。他们卑微地忍受苦难、卑微地挤出一点生物性的生存空间。他们的最高和最低目标都是能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小学教师会天才地想办法折磨学生。除了自己的生存之外,小人物活着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繁衍后代,在他们身上还根深蒂固的印记着中国传统的思维和存在模式,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他们为了子孙的卑微的奋斗也是为了有一条“根”,绝不是他们伟大到了为人类文明的延续贡献力量,最伟大的也不过是不能“绝后”以免愧对祖宗。因此在这里妇女的命运依旧如几千年来无法改变的宿命一样,她们充当了男人性和繁衍后代的工具。自“五四”运动以来,启蒙一直是先进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的毕生目标,一代学人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绝心态投身于这场启蒙运动中的,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但是我们发现,启蒙仅仅还是局限在一些中心城市,城市与农村处于断裂的状态,当城市里的年轻摩登女子在为自己权益做斗争,在与封建势力做顽强抗争乃至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放眼真正体现中国传统的农村的时候,我们惊诧的发现,传统的农村还是处于原来的生存状态,于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启蒙者是为了具体的社会文化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必须付出巨大的能量以维持主动进攻的姿态,被启蒙者对这一切全然不顾甚至全然不觉,他们只需按照固有的观念和轨道运动,在一个严密封闭的生活模式和观念模式中以逸待劳甚至是以逸代劳,他们往往连抵抗的能量也不需要付出,只需拒绝只需冷漠只需闭塞就可以稳操胜券。”这是一个知识分子难以面对的尴尬,也是启蒙者面对中国农村无奈的历史悲剧。但是最终的恶果不是在惩罚启蒙的知识分子这个精英群体,启蒙未果最终还是要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自己来承担,他们精心培养的后代又是怎么样的呢?答案是这些“后代”似乎并不尊重祖宗,甚至连饭都不愿给。《在细雨中呼喊》中的父亲在祖父老到只能吃饭的时候便挖空心思让他早死。先是每天指桑骂槐让祖父孙有元胆战心惊不敢吃饭,后来嫌他吃得多夺去他的饭碗,再后来干脆定量,只给一小碗;孙有元将死之际父亲才突然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温柔,并高兴地满村宣传老爹终于要死了。也是这个父亲,在家人未必能塞饱肚子、但还不致挨饿的情况下将剩余的精力去睡一个老寡妇,并将家里的东西渐渐移到寡妇家中,作为“嫖资”。农民一直一代又一代演绎着相同的故事,虽然他们也在这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着,但是始终还是无奈的苟延残喘的延续着。“活着”的意义本身固然只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是那么的艰难和困苦,超越苦难的路他们找不到,在《活着》的文本中隐含着两个强烈的对比:其一,福贵由阔少爷变成佃农,后来家境一败再败。恰如其父的那个比喻:徐家是从牛变成了羊,由羊变成鹅,鹅变鸡,最后连鸡都没有了,这是一个从有到无,由富及贫的过程。于福贵个人而言,这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反差是相当巨大的。其二,福贵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相继死去,而独独他仍然活着。对福贵们这些平凡人物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然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的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是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并对死亡予以巨大的嘲弄。这死亡和活着的对比恐怕是再强烈不过了吧!最后的选择如文本中的,福贵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和平和,但是我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福贵就是亿万中国农民中的一位,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中国农民的代名词,是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积淀的活化石,是苦难的标准文本!余华以着自己对中国国民生存状态下的深刻关注与执著探索,给我们再一次展现了传统乡村的农民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价值理念。当然从余华的文本中也发现,余华其实对于乡村生活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是有限的,他的生活是琐碎平凡的,他的人生状态也是普通的,余华提到了他的创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的形态,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实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的接近了真实”,他对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内在精神的了解程度也是有限的,以及他秉承的先锋理念,因此我们看到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多是来自对人类整体认识基础上个案处理,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作品呈现给我们来自这片养育我们,生长我们土地的思考
余华垃圾,和卡夫卡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212 浏览 3 回答
116 浏览 6 回答
358 浏览 5 回答
183 浏览 3 回答
91 浏览 3 回答
195 浏览 6 回答
227 浏览 4 回答
296 浏览 5 回答
286 浏览 6 回答
313 浏览 3 回答
111 浏览 4 回答
94 浏览 3 回答
100 浏览 6 回答
96 浏览 4 回答
106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