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家长合作关系的探讨 内容摘要:二十世纪知识经济对人的整体素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是以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创造性)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加强自我与家长合作的能力,努力建立良好的合作合作,以人为本,开辟教育新渠道,形成现代幼教立体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三维构造,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和谐发展,达到“教师用心,家长关心,学生开心”的三赢局面,建立一个崭新、有序、健康、科学、规范的育人环境。 一、建立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社会意义 所谓合作关系是一种互相渗透性活动。从行为与目的来看,合作行为是教师与家长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采取补的协调行为,使得彼此能共同创造互利的结果。从过程来看,合作关系肇始於彼此的共识,是一种连续性的异中求同的动态过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目前,随着终生学习概念的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终结性的教育,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幼儿受教育的渠道,电视节目、报刊、光盘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幼儿接受信息和知识的主体,其中的不良内容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其次,从幼儿的生活空间看,家庭活动形式逐步由开放式(庭院型)走向封闭式(单元型),这致使孩子难以广泛体验各种社会关系。所以,家长们在教育中产生了种种困惑,需要正确的引导,而教师在教育中感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和谐,因而需要改变家庭教育的现状。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互相交流教育信息,形成教育合力,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教师与家长在合作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众所周知,良好的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有助于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中更好地生活、学习,能使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得到情感上的支持,然而很多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正如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威拉德·沃纳所指出的“从理想的观点出发,家长和幼儿教师在以下两方面享有共同点:都希望事情朝着最有利于孩子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他们却生活在不信任和敌意的环境中。都希望孩子好,但却是不同的‘好’,所以由此引发的冲突不可避免。” <一>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不同 由于教师与家长双方的教育素养水平不同,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幼儿出现问题的认识不同,理解也不同,使双方产生心理分歧,产生矛盾。 <二>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所抱态度不同 教师和家长的矛盾,常常是由于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难所造成的。如有的幼儿发展进度总是不尽如人意,也有的幼儿存有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多次,仍有反复等等。对此,教师和家长双方可能会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不考虑具体情况就把责任推给对方。 <三>教师和家长缺少必要的联系与心理沟通 教师和家长交往受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种是由于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并没有一种组织隶属的性质,双方的关系是松散的。所以双方交往的内容、形式、数量也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此外,有时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与心理沟通造成的。 <四>教师与家长合作中双方地位不平衡。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指挥,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在被动服从的位置上,或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 三、新时期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与过去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区别 <一>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地位与关系发生变化 过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教师是专家,家长是受教育者。现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教师应该同样是教育者,是为着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好孩子而结成的平等合作者。 <二>教师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发生变化 过去,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或改善办园条件,让家长来配合与支持班、园工作。现在,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或改善办园条件,还包括将影响幼儿发展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协调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培养身心和谐发展儿童的任务。 <三>家长的教育需求与参与意识发生变化 过去,家长对教养机构和教师的教育需求比较单一,往往是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现在,家长教育知识的不断丰富,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主动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规划和设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因此,教师开展家长工作应是从“为了使儿童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和家长应该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这一角度出发,与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共同努力。 四、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类型和模式探讨 我们在看待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时就是看这种合作关系是否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我们不妨借用物理学中力的分析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假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由一个支点发出的两个分力,两种分力所形成的角度就决定了合力(对学生实际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大小,而这个角度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或教师与家长形成的某种关系。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向越趋一致、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越趋融洽时,所形成的合力就越强大即对受教育者正向的影响越大。 <一>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默契的合作关系:家长默默地支持教师的工作,但与其谨慎地保持距离,不干涉教师的教学; 2.相互学习和支持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虽然较理想,但实践中多是家长对学校的单方面支持,教师很少求教于家长; 3.为推进教育改革奠定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家长和教师致力于共同的月标,成为教育和社会改革的主角。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基本模式 一个是基于家长的信任等内容来维护合作关系----“教师为本”的合作模式;一个是基于家长的兴趣、需要等内容来建立合作关系----以家长为本”的合作模式。但是这两种方法由于出发点不同,所获得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前一种取得效果的时间长,而持续的时间也长;后一种取得效果的时间短,而持续时间短。 1.“教师为本”的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中心延伸出去的能够满足家长需要的各项合作。这一模式包括内外环境分析、策划和组织、分工和指导、执行、评估。从内外环境分析到评估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外环境分析”这一环节,是指在具体制定合作政策前,先分析影响合作的学校内外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长的能力、需要和态度,教师的态度和交际能力、工作量等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确定开展合作活动的层次。 策划和组织一环,是根据对校内外环境因素的分析,确定推行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目标和政策的过程。 分工和指导一环,是指制订合作的计划后,实施合理分工,请有经验的教师对指导。 执行阶段,确保合作活动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从而成功地实施。 评估阶段,是对前面过程的检验和评价。 “教师为本”的家校合作活动包括:家长访校、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电访等。 2.以家长为本”的合作模式 “以家长为本”的合作模式是指由家长指向家庭的、能够配合教师教育的各项活动。这一模式包括家庭内外环境分析、策划和组织、分工和指导、执行、评估和反馈五个环节。 对家庭内外环境分析就是熟悉和了解每个家庭。家庭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教育素养、健康状况、年龄、职业、兴趣、需求、特长、家庭的构成、经济状况以及儿童的年龄、健康状况、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等。家庭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亲戚邻里、社区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等。 通过对内外环境分析,确定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政策,合理策划和组织合作的活动。 “以家长为本”的家合作活动由教师指导,执行阶段由有关人员按计划控制活动进度。 评估和反馈阶段,由教师和学校对活动效果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从而为下一阶段合作关系的进行提供参考。 “以家长为本”的合作活动包括:家长学校、家长咨询委员会、家庭学习活动等。 总体而言,在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中,我们应该努力为幼儿的生活、学习造就一个完整、没有阻隔的空间。 五、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1.技术沟通法 教师应利用儿童入园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主动出示孩子每天的活动记录,有哪些突出表现;与家长一起为儿童制定共同的学习任务;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个性倾向等等。任何一种方式都有不可能是万能的,而当采取多种多样方式进行沟通,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会见效。重要的是要让家长产生信任和理解,家长和教师彼此都能从对方那里学习有关儿童教育的经验和知识。沟通的方式很多,可以召开“家长建议会”、开设“家长俱乐部”、举办“家长沙龙”,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通过“联系本”、“联系卡”及时与家长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开通知音信箱、创办家庭教育专刊指导家长;公布咨询电话、进行电话家访,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辩论赛”,创设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渐渐地,家长与学校间的意见和分歧少了,相互谅解和合作多了。 2.感情疏通法 无论是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分歧,还是在教育出发点上的分歧,只要形成直接冲突,就必然会带有感情方面的冲突。因此感情疏通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必要手段。使用此法时,可采用两种途径:一是与家长直接沟通情感,这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互相说出心理话,使知情统一,顺利达成认识上的一致、情感上的相容。但这条途径不适用情感冲突激烈的情况,因此,有时我们也必须采用间接沟通情感的形式。如通过对学生的真诚关心与爱护解决情感冲突,或通过其他人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求达到谅解等。 3.基于网络平台上的合作交流 就目前而言,传统的沟通的方式比较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定期同老师会面,同时由于大部分学校的电话数量有限,因此老师不可避免的要在家中接听家长的电话,这样也会有许多的不便。双方在沟通的选择上都比较被动。 因此可以以多媒体网络平台为老师和家长提供更多便捷的联络方法,灵活使用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使老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充分体现老师与家长的互不干扰的秘书式的个性化沟通。 <二>家园配合,共同育儿 由于缺乏对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性眼光,家长总是从自己孩子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只注重自己孩子的感受。对此,幼儿园应实行各级管理体制公开化、透明化,并请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整体规划提出建议,让家长站在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利益,即通过教师与家长经常的联系与沟通和不同水平上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体化。其核心内容包括: 1.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以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使家长感受到这一点。 2.正确认识家长的作用,尊重、理解、平等对待家长、服务于家长。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不仅如此,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家长花钱送孩子进入幼儿园,也就有权力享受优质服务。因此,幼儿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还应具有明确的“服务观念、服务意识”,力图使我们的工作做得使家长安心、放心、舒心。 3.正确认识幼儿是教师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的中介 瑞吉欧教育主张:幼儿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在互动过程中,幼儿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之前,往往通过幼儿彼此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具有中介性的特点。在这个人际关系中,教师是主导方面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有关孩子的信息。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也是教师、幼儿、家长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幼儿是联系教师与家长桥梁、纽带,幼儿的存在是教师与家长关系确立的必要条件。,儿是教师与家长产生各种矛盾的根源,又是教师与家长交往、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六、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有些教师与家长虽然了建立合作关系,但进入深层次的合作时,会感到缺乏有效的影响,难以进行与家长的长期密切合作。这也说明了建立合作关系是一会事,建立并保持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是另一回事。 那么如何解决。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教师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之后,会有一个深化合作、建立信任感与认同感的过程,这个情感的建立需要家长对教师提供服务的质量、作用等方面内容的深化认识;也包括教师自身信誉、实力的深化认识。 其次,教师对家长的影响力问题。 作为合作关系主体之一的教师,在彼此合作中应当有所影响,但如何将这种影响适用于合作对象,使家长在教师的影响之下形成长期的合作。这种影响力的产生,不仅仅是依赖于教师单方面的服务,也与家长的心理也有密切的联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记忆,从记忆的效果来说,人的记忆的感官、短期、长期记忆,如何要家长对自己有一个长期的记忆,这就需要掌握家长的具体变化,在动态合作中寻求平衡的支撑点,从而达到教师与家长间的长期合作。 七、对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展望 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有很多,每种方式的目的都应该是形成教师和家长平等、相互指导的氛围,从而形成双向的、尊重的、诚实的和丰富的交流。随着全社会教育意识的不断增强,家长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难度。教师还应本着新《纲要》的精神和理念,不断深化与家长合作关系的内涵,丰富形式,,挖掘资源,使其与幼儿园其他各项工作互相督促,互为补充,为提升办园质量,赢取良好声誉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社会学家贝尔因所说,“社会运动有本身的信仰和道德原则,并向所有的人——包括政府、家长、公众,以及一切愿意聆听的人——宣称其价值观念是正确的。他并非是为谋取自身的利益的,而是基于一种最终会造福全人类的道义目标。尽管社会运动内部存在不少矛盾和不同意见,但正是目标一致性促使他们不断向前进并维护团结”。虽然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可取的合作关系的道路还很长,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贝尔因的话是有道理的。
泛泛而谈:许多大学教师搞科研有一套,文章一大堆,可越来越不会教书了。
1 中国教师现状之分析中国教师现状之分析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古以来,也正因为人类有着这么一种不满足于现实的精神和极力改变现状的行动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作为老师,同样有着想往高处走的人生追求。因此,老师们想往更好的学校去继续自己的教学生涯或往其他行业自谋发展,于社会于教师无疑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我们却看到另外一种触目惊心的画面:一些乡镇中学因为教师跳槽严重,学校生源急剧减少。在老师跳槽的背后,我们还发现,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喊冤,说他们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名教师却被别的学校聘走。于是,人们忍不住要问:老师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的跳槽?老师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的跳槽?是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学校领导?学生素质?……都是又抑或都不是。一、经济待遇。就我周围而言,所有的老师对自己现有的工资待遇不满意。我们这个小县是贫困县,财政收入收不敷出,甚至要靠贷款发工资。因此县上为了减轻财政负担,300元的菜篮子补贴让单位自筹,学校向哪儿筹去,因此老师只能望菜篮子兴叹。乡村学校更惨,城镇学校有的待遇他们没有,因此一窝蜂的都跳,乡下的往城里跳,县里的往市里跳,市里的往省里跳,朝其他行业跳。最热衷于公务员考试的,是教师,我们这个小县城有一年录取的二十位公务员,十九位就是老师。好多教师,辛苦了一辈子,连一套好点的房子都买不起,当了教师,似乎他们注定就将清贫一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诚然,从工资卡上看,我们教师的工资确实要比公务员的工资高百分之十,但从实际上呢,我们不知要比他们少多少个百分之十呢。二、社会地位。时下流行着一句话来评论老师: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干的比驴还多,吃的比猪还差。像这样的笑话还有好多版本,虽曰笑话,但每当我听后有说不出的心酸。在人们心目中,往往给教师戴一个高高的帽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内心却十分鄙视。在欧美日等国家,有相当多优秀人才选择去中小学教书,那是一份收入优厚而且受到社会尊重的职业。而在我国,教师对青年一代几乎毫无吸引力。据调查报告显示,在中西部的小城镇和乡村学校中,接近九成的中小学教师心中都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一方面懊悔当年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不得不念师范当老师;另一方面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是“双低”,从事这一职业不仅生计困窘,而且“面子”上也没有什么“光彩”。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行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在不同需要的支配下,就会做出不同的行为,教师的跳槽现象就是为满足自己的不同需要而做出的一种行为倾向。留守在农村的老师们,被认为是无能的,是滥忠厚没用的,有谁愿意呆在农村成为“无能”的人呢?前几天和一位农村中学校长谈起这件事,他无奈的感叹:“农村优秀教师本身就少得可怜,再跳出去,岂不是雪上加霜?”在教师跳槽的背后,苦的是绝大多数乡镇中学,苦的是绝大多数生在山区,长在山区的孩子们。人们不禁要问,在教师跳槽的背后,谁来保证他们——山区的孩子们能得到优质的教育?三、难教的学生。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是任性,自私,心胸狭窄,为我独尊,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带刺的嫩瓜。一个班七八十人,只要有两三个给你顽皮点,给你任性点,你上课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教师是人不是神,在课堂里要一个一个去对付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个别学生的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绝对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哪个老师不想把书教好?哪个老师不想把班级管好?但是,老师就是没有办法管好,没有办法教好。学生故意迟到了,你让他站在门口反思,家长说这是违法的;如果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就会被认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找他谈心,他还以为老师巴结他怕他呢!抽他,那你就赔医疗费,下岗!作者:.* 2007-4-21 16:56 回复此发言--------------------------------------------------------------------------------2 中国教师现状之分析更有一些毫无教育教学实践的所谓“专家”的胡说八道,助长了学生的任性,教师如履薄冰。我曾亲眼看到许多女老师面对混乱的局面面对学生“不尽眼泪滚滚来”!偷,抢,泡网吧,斗殴,以大欺小,逃学,课堂上打瞌睡,早恋,抽烟,酗酒,看黄碟,奢侈,攀比……这些难以穷尽的恶习,都需要老师细心帮助改正,老师能忙的过来吗?一个班只要有一个就够你受的了。有时,老师真的怕这些学生。管又不是,不管又不是。管,生怕自己的方法不严密,不妥当,效果不好,一来自己的威信受损,二来万一被家长抓了把柄整死你;不管吧,一个老师的职业天良还在,良心折磨。痛苦啊!如果学生能乖些,勤奋好学,力求上进,知错能改,老师的心里也会得到一丝的安慰,也不致以整天板着脸,毫无生气。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细致艰苦的人心工作啊,没有良好的心态,能做好吗?学生给老师造成的心里障碍实在是太大了。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被自己的弟子赐给了不堪入耳的“外号”,对老师实施暴力的现象似乎越来越多。一个被剥夺尊严,整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老师;一个在自己尊严被侵害却没有人为之大声疾呼,一个受着肉体与心灵的双重摧残却只能忍气吞声的教师,又怎能坦然、自信而又充满神圣感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呢?他们怎会安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呢?四、社会的压力。社会对老师的误解,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太高,社会对老师的不公正的待遇,是造成老师这个社会角色尴尬的原因。家长通常给老师说的一句话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听着这句话让人鼻子里冒冷气。现在社会舆论里一直反对体罚学生,你稍微不注意,学生就会告你,每句话说出口时都要掂量掂量,你还敢动他一手指头?最近曾经看新加坡的影片《孩子,快跑!》,有一个镜头印象很深刻:一个富家子弟,因为让别的孩子代做作业,被老师发现,父母被请来,这位女教师当着孩子父母的面,用教鞭抽打孩子的背,一直不停的在打,孩子父母在一旁诚惶诚恐的说好话道歉。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中国,那还了得!家长的层次不齐,什么情况都有。从一些家长身上就会看到我们中国人的整体水平,也能够知道全民素质教育的任重道远。孩子在学校有了问题,要和家长联系,家长首先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孩子犯了错误,为了不遭到家长的责难,往往对自己的行为轻描淡写,把责任推给老师。这个时候,很多家长要找老师理论,更有甚者在没有弄清是非曲直的情况下,直接找学校领导或上级领导部门讨说法。这样一来,哪个老师还敢没事找麻烦,对孩子的一些缺点只能是让管的我管,管不了的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省得费力不讨好。面对这种尴尬,有谁愿意从事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呢?五、学校的管理。荒唐的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学期教案写多少篇,工整地详写;作业一周要批改多少次;听课多少节;开公开课多少节;学科教学计划,各学科的培优计划,转差计划,进修计划,基本功学习计划,一开学要写不下10种的计划,典型的文牍主义,形式主义。最荒唐的是教案。管理者把写教案认为是备课,教案写的详细工整,就说明该老师备课充分,说明该老师敬业。而对课文的研读、背景资料的查阅、有关教材的研究文章的分析等这些必须花大量时间精力的基本活儿,领导是不看的。所以,老师们只好去抄现成的教案应付。就是优秀老师,也是靠抄教案省下时间来学习思考。老师的生命耗在了抄教案写计划这些毫无用处的无效劳动上。有人统计,老师的无效劳动占老师全部劳动量的80%。难怪学校扼杀了许多有才华的老师!评职称,你争我夺,大大小小的领导评上了才有老师的份!哪个正直的老师不愤怒?评优评先,更是凭领导的印象,要给谁就给谁;所谓的民主推荐,由于同行为了各自的利益,很难公正地把真正的优秀教师推荐上来。真正的优秀教师是在教育界是评不上先进的。在学术研究团体中,倒有他们的影响力。学校,非久留之地,不跳槽才怪。六、过重的负担。近年来,“减轻学生负担,加强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并针对减轻学生负担的一系列措施,又提出了“学生减负,教师加压”的说法。但是,众所周知,学生学习负担压力过重,其实更是教师工作压力的超负荷。一名普通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绝不在少数,除了在学校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收集教学资料、整理授课笔记等等一系列琐杂的事务几乎总是要在家里完成。除了正常上班之外,也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时间。每天早晨6点多钟或者更早,教师们即从家里出发;晚上跟自习辅导,要到十一点才能回家。初三和高中没有周六休息等等,使老师失去了放松自己的时间。大班额及学生层次的不同,也为老师增添了许多工作量。我们面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在校内,如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老师的“考评分”等等一类的“分”和“率”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又有时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要求既抓教学,又准备各种材料,一时间搞得教师人心惶惶,忙个不迭。更严重的是心里负担。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发现教师心理障碍发病率高达50%。69%的教师自卑心理严重,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忧郁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8%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女教师的焦虑高于男教师,中年教师的强迫症及紧迫感大于青年教师。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快乐,70%的教师忍不住生气发火。还有个别教师已经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走向极端。这么多负担,跳槽就成了必然。
目前大学老师是一个比较好而且稳定的职业。 最好是公办学校,有保险。而且上课时间不长,可以用其他时间去带培训班,收入颇丰。 不管世界怎么变迁,老师还是少不了的。。 而且好玩,可以接触年轻活拨的一代,心也不容易老、呵呵
浅析英语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教师角色转变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 大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师角色转变
论文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刻变革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个性化的教学与学习新方法。教学模式的转变促使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
一、传统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理解
“角色”本是指演员在舞台上依据剧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的人物,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学、学等研究领域。传统的社会学理论认为,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教师作为“向受者传递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是随着学校的产生而出现的。教师角色在教育中的运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大学英语教学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各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是高等教育制度的中的一个基本因素。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主要职能是传授英语知识、维护课堂教学、批改作业以及评定学生成绩,因此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者、学生学习的者以及学生成绩的评估者。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与高素质的教师相结合在特定的时期,即传统的“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的环境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培养了大批能熟练使用英语的优秀的高校毕业生。
教育部在20XX年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2007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倡导个性化、自主性和超文本化的新教学模式,明确指出要“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这种新形势下,教师必须探求、发现新的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也必须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地位的变化。
二、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分析
1.多媒体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材
(1)高教社的《大学体验英语》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立体化编写”的思想,通过利用等现代化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立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地掌握学习进度,整个教学系统体现出了“体验”式的教学理念。
(2)上海外教社的《大学英语全新版》的光盘由三个部分组成:学生自学用光盘、教师教学用光盘,还有一套是课堂教学用PPT。该社从国外引进教材并专门配备有一个国外出版社提供的网站,上面有专门为教师教学而准备的教学参考。出版社会经常更新这些网络资源,使得教师能够随时得到热点的话题和新鲜的语言材料。这个教材网站还有一个名为e一lesson的网络课程,出版社会每个星期将其中的内容更新一次,可供教师选择使用。
(3)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的光盘教材除了包含纸质教材的所有内容外,另又增加了词语解释、例句、要点难点分析、课文、课文录音、习题答案等等。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光盘自学课程的所有内容。至于网络教材,可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远程教育,学生在虚拟空间,可以自学在线课程以及获得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还可以通过班级聊天室和论坛参加小组讨论,通过邮件递交作业供老师评分等等,真正实现了远程互动,时间和空间的更有效利用。
2.网络资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以网络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多元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的交流已不再仅仅限于大学英语课堂,交流方式也将从单一的一对多而扩展为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交流也已不再以语言为唯一的手段,而呈现出交流手段的多元化趋势,而这种交流手段的多元化又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能在更大的空间内展开,更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目标。
(2)网络资源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这与其信息量大,学习空间得以扩展是分不开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因此,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从一个封闭的班级走向一个无班级、无年级,甚至无国界的学习空间,将学生和教师从时空的侄桔中解放出来了,教师可随时随地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
(3)网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丰富的集图、文、声、色为一体的音频和视频文件,这些对于英语课堂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资源,比传统的课堂环境更具吸引力,比传统教学模式更高效,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网络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传统的教学活动以传授为主,以“告知”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在网络教学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掘,创意得到保护,因此学习成为一个自主而愉快的过程。
三、基于后现代知识观的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中从家的视野,运用其特有的语用分析法对当今中知识本身(研究与教学)的合法性问题及其一与等的关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观总体可以理解为追求“误构”的模式。所谓误构(又译为悖论推理),是指激发理想的对话和理解的一种追求,是不断追求差异,追求对已知的否定与突破,不断追求对知识含义及其动作原则的更新的一种知识合法化模式。后现代知识观提供了理解如何转变教师角色的有益视角。
一是教师由传统教学方法中知识的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大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提出了要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由自己掌握,学生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能力以及自身的需求来制定自主学习计划从而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这也要求教师成为教学实践的组织者,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以最有效的途径获取语言信息,提高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还要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如作业系统、测试系统及教学系统掌握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要求。
二是教师应注重拓宽知识面,从而加强自身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素养。 如何有效地在新模式中扮演新型角色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新型角色是多元的、动态的,并受到不同高校具体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师个性因素的制约。大学英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不断反思教学活动,还要注意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另外,大学英语教师也急需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很多教学系统在技术上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但由于教师对多媒体操作系统的不够熟练和对网络系统下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不够适应,造成了大量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为其实现角色转换就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三是教师应考虑到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的合理继承。 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现有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摈弃,而是要各取所长。传统教学模式能通过教师常用的归纳式、演绎式的有效教学方法对某一个单元的具体语言、语法、知识进行集中、生动的阐述,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启发。同时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教师不应“藏身”于多媒体操作系统之下,而忽视了“教师”这个角色本应在课堂上起到的把握宏观的作用。教师应该意识到,目前大学生普遍认同的较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教师的角色应做适当转变,而并非彻底转变。
179 浏览 5 回答
213 浏览 3 回答
249 浏览 4 回答
281 浏览 3 回答
303 浏览 3 回答
358 浏览 4 回答
284 浏览 5 回答
315 浏览 5 回答
217 浏览 3 回答
154 浏览 3 回答
258 浏览 3 回答
339 浏览 5 回答
301 浏览 4 回答
251 浏览 2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