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 教育 和研究,而学术论文是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的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AAAAA的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发表学术论文的方法 1、确定自己的学术论文专业和分类方向。 2、查阅期刊,寻找合适自己学术论文的相关期刊,并对其规范性,合法性,及专业程度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评。 3、寻找代理机构或者杂志社。在此杂志之家网就得提醒各位,一定确认其合法性,正规性了,对于这些机构,杂志社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考评,并作出慎重的结论。 4、达成协议,支付定金。然后按照编辑或者审稿专家的意见对学术论文进行修正。 5、收到用稿通知后,付清余款。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之后,杂志社或者相关机构会给你寄去样刊。 6、收到样刊,确认自己的学术论文已经成功发表。(记得确认期刊是正刊,并到知网去查询下有没有被收录) 关于经济的学术论文 关于高校科技统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部份,准确的科技统计数据将为国家、为学校制定科技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目前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描述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 课题中的投入人员工作量统计数据严重失真;配套经费计算太复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社会经济目标分类要求太细。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案及建议与同行者探讨。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 重点问题 探讨 引 言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由人文社会科学类与理、工、农、医类科技统计组成。统计数据的上报方式是以年报报表上报。年报报表内容包括[1]: 科技活动人员情况、科学研究与发展人员情况、科技活动经费情况、科学研究机构情况、科技项目情况、研究成果情况、学术交流情况、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情况。科技统计指标和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是开展科技统计工作的准则和工具,然而在执行科技指标和操作科技统计系统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 科技统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统计数据(即社科年报2表[2]与科技年报4-1表、4-2表[3]中的课题投入人员数)严重失真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是指高等院校教职工中,在本年度内承担立项科研课题研究任务且研究工作时间累计在一个月以上(包括外籍或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的全时人员人数与非全时折合成全时人员人数之和,全时人员是指专职科技人员,非全时人员是指教师岗、教辅岗、行政岗中从事立项科研课题研究的人员。非全时人员折合成全时人员是按一年10个月的工作时间为标准进行折合。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数据来源于科研项目中的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科研工作时间及参与项目的研究生人数。数据需要具体到参与某一科研项目中的每一个人具体在此课题中工作多少折合全时时间。需要所有科研工作者将每天就某一科研项目的工作小时登记记录然后到年底进行累计,累计之后再折合成全时工作量。由此可见,此项统计数据对数据的来源要求范围广、数据细。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并没有对具体的课题投入的工作时间的进行细致记录。从而使得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数据无准确来源依据。在目前的统计操作过程中,此项数据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数据的逻辑范围无可奈何地主观发挥,凭空设想数据,然后东拼西凑,将数据调整到数据的规定范围内,从而完成“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的统计工作。这样的统计数据毫无意义,不尽加重统计工作者的无用工作量,而且有助于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工作意义的负面思考。统计数据存在的这种不真实性,也是多年来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配套经费计算太复杂,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在高校科技年报“科技项目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4-1表与st4-2表)中,配套经费要求根据项目类型(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进行分类统计,而在年报“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2表)中,配套经费又需根据项目来源进行分类统计(即当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其中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配套)。如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项目有配套经费,所带来的工作量不会太大。对于配套经费涉及面大的单位,此项经费的计算太复杂。目前,各高校配套经费在财务建档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自财务建档时,配套经费就与项目下达经费一并做成一个经费帐号,这种情况下的配套经费经经过数据处理后,在“科技项目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4-1表与st4-2表)中能够很准确地体现出来,而在“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2表)中却无法正确体现。第二种情况,自财务建档时,配套经费就独立设立经费帐号,这种情况的配套经费可以分别在“科技项目情况表”及“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中准确体现,但是需要通过复杂计算才能得出准确数据,计算非常繁琐,并且需要统计工作者有相当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由于当前的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在科技项目计算库中没有设有“配套经费”这一项指标,所以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在针对科技项目进行汇总计算时不会显示配套经费的汇总数量。计算“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中的配套经费,需要统计工作者自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这样的统计工作,给统计工作者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具备计算机编程能力的统计工作者很少,为了方便与显示数据,统计工作者会将全年的配套经费进行主观的分配,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年报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要求太细,数据不准确 在年报中的科技项目统计指标(即st4表)中,其中有一项指标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即L17),统计中要求选择的分类代码为3位码。此项指标要求每一个项目(课题)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标准,从396项分类代码表[3]中选择合适的分类代码,这种分类代码在项目下达的合同书上(从国家课题到自立课题)没有进行具体的设置归类。而在做年报统计时,要求统计工作者对每一项项目进行如此细致的分类。如果有2000个在研的项目,就需要统计工作者进行2000*396=792000次选择,假设做一次选择的时间是10秒钟,那么完成项目统计中选择“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工作时间就需2200个小时。事实表明这种统计分类指标要求太细,不切实际。实际中得到的结果只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项目所属学科做大致选择,然后以复制拷贝的方式填充相同学科项目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即L17)栏的其他空白项。 年报中的“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要求太细,数据不准确 在年报中的科技项目统计指标(即st4表)中,其中有一项指标为“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即L18),统计中要求选择的分类代码为4位码。此项指标要求每一个项目(课题)按照《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GB/T 24450-2009》标准,从98项分类代码表[3]中选择合适的分类代码,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一样,“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在项目下达的合同书上(从国家课题到自设课题)没有进行具体的设置归类。选择“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的工作量同样很大。如按2000个在研项目进行统计计算,需要进行的选择次数应该为2000*98=196000次。如果做一次选择的时间是10秒钟,完成项目统计中选择“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的工作时间就需544个小时。事实表明这种统计指标要求太高,不切实际。实际中得到是的结果也只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项目的承担单位做大致选择,然后以复制拷贝的方式填充相同承担单位项目中“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即L18)栏的其他空白项。 2. 针对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的数据无准确依据,统计出来的数据太虚假,建议在年报的统计中取消对课题中投入的工作量进行统计。 关于配套经费的分类汇总,建议在项目统计指标中增加“配套经费”,进一步完善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中的汇总计算程序,使得配套经费能够根据项目来源及项目类型进行分别汇总。 对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及“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代码”,建议在年报统计时只需统计到大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选择到2位码,“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代码”同样选择到2位码,这样不尽能减轻统计工作者大量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做好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适时地修订统计指标 我国的高校统计工作是自1985年开始[4],至今已有27年的统计历史。虽然统计系统和统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我国科技的进步是跳跃式的大发展,各类科研项目及投入经费都在跳跃式地猛增,科技统计的数据呈直线上升,可是各项统计指标20多年来还是基本上没变。以致出现当前科技统计中的某些指标与某些统计方法跟不上当前科技发展的变化。比如项目中各项工作量指标,以前一个人就从事一个项目,估算一下还可以基本准确地统计到实际科研工作量,可是现在一个人同时进行的项目有2个到10个不等,一个项目的参与人数一般有3人到30人不等,造成对工作量的统计难度极大。使得用现行的统计系统及统计手段来计算科研工作量已经变得不可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修订统计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增加高校科技统计研究课题的投入 每年的高校科技统计工作都是一项枯燥而又艰巨的工作。由于科技统计工作看似简单,实是艰难,对专项研究课题的投入也极少,致使实际从事科技统计的统计人员频繁变换。为了使科技统计与科技进步同步,稳定科技统计人员队伍,增强科技统计的科学技术含量[5],增加科技统计研究课题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增强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应用性 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是需要耗费科研统计工作者几个月的加班加点的艰辛努力而得出的数据结果。但是大多数学校领导并不太重视这份报表数据,原因之一是年报中的数据与各高校实际需要用于做科技决策的数据的统计口径及统计指标不大一致,原因之二是上级部门对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数据没有做出评价结果。只有通过提高数据的应用价值,才能使科技统计工作得到各高校领导们的进一步重视,才能使统计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前期数据处理研究”(200911MS21)。 参考文献: [1] 吴利平,对高校科技统计的几点思考[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986-987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人文、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高等学校科技统计(理、工、农、医类)工 作文 件,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4] 刘仁义,对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6年 11月(下)65-66 [5] 徐芳,加强高校科技统计创新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 9期,150-151 作者简介: 龙凤英(),女,汉族,湖南邵东人,广西大学科技处,高级工程师,从事科研管理及研究工作。 看了“发表学术论文难不难”的人还看: 1. 大学生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2. 大学发表学术论文 3. 发表一篇职称论文要交纳多少钱 4. 学术论文都要花钱 5. 对学术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孝感市科技局领导班子分工? 炎峰 党组书记、局长傅思源 副局长、党组成员熊村清 副局长、党组成员李家舜 副局长、党组成员鲁晓丽 副局长、党组成员
楼护、楼光、楼屯、楼大鹏、楼宝棠等。
1、楼护
楼护,字君卿,西汉山东人,父乃世医。他本人少年时就读过数十万字的本草、医经、方术书籍。医术高明,又善辞令,“楼君卿唇舌”为时人称道,甚得名誉。
2、楼光
楼光,北宋政治人物。楼郁次子,楼常之弟,楼肖之兄,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才气俊伟不群”,神宗元丰年间,任婺州浦江尉,历任无为军判官、知畿县。官至承议郎。后为权贵所迫,遂罢归。子嗣不详。
3、楼宝棠
楼宝棠, 1935年4月出生,字越人,号玉巍山人,斋名五家书幄,出生于浙江东阳,毕业于军事测绘学院、中国社会学函授大学、金陵老年大学,地震社会学家。江苏省地震社会学研究会会长、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新长征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高级书画师、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
4、楼屯
原名卓力(1880-1950),字肖嵩、辛壶、新吾,好玄根居士、麻木居士。浙江缙云人,久居上海。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篆刻得吴昌硕指授,合秦、汉和浙派之长,自成一格,所作驭刀如笔,气韵浑古苍媚。
5、楼大鹏
楼大鹏(1936~)男,浙江宁波人。从小旅居英国,1953年回到祖国,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大学期间是一名优秀跨栏选手,曾以25秒2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低栏全国纪录。
冯钟越,飞机结构强度专家。长期从事飞机结构设计与强度研究工作。在新型歼击机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航空结构分析系统(HAJIF)的开发研制和航空结构静、动、热强度试验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冯钟越,1931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市)。祖籍河南省唐河县。祖父冯台异是清朝进士,在湖北崇阳当过知县。父亲冯友兰曾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是国内外著名学者。母亲任载坤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是辛亥革命前辈任芝铭的女儿。冯钟越先后在昆明、北京完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部学业。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在大学读书时他就是中国共产党联系的积极分子,于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冯钟越开始参加工作走向生活的时候,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建设的序幕刚刚拉开,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起步,航空工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开始建设。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放弃了留校和去昆明工作的愿望,毅然报名服从组织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被分配到沈阳飞机制造厂,加入了建设航空工业的行列。 当时,航空正业按照中央确定的由修理到制造、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的发展方针,在完成了由修理到制造的转变以后,从1955年开始筹建航空科研机构,开展研究设计工作。1956年,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成立了,从此冯钟越开始了飞机结构强度的研究工作。 在冯钟越从事飞机结构强度研究的25年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飞机战术技术性能的提高,飞机结构布局形式不断改变,因而在强度计算方面,传统的理论方法有的已不再适用。所以,开辟新领域、研究新技术、实现新突破,以满足研制新型飞机的需要,就成为飞机结构强度研究的主要课题。加之,电子计算机日益广泛使用,应用软件的研究亦成为强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冯钟越知难而进,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而推动了飞机结构强度研究的不断进步,为发展祖国的航空科研事业作出面贡献。 冯钟越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能把握本专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确定科研工作的主我方向,规划科研铝攻关课题,一旦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就亲自组织实施,带头攻关。他既有战略思想,又有战术目标;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科研管理工作上,他胸怀全局,指挥若定,一环扣一环,一步一个脚印。他对科技人员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在审查报告时,他对其中的数学公式都要逐一验算,甚至连标点符号、错别字也不放过。 冯钟越在科技工作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带出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科技工作的实干家。对科技人员压担子、上课题,既大胆放手,又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在科技工作的实践中增长才干。他很关心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外语水平的提高,给予他们学习进修的机会。他特别注意技术尖子的发现和培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年科技专家刘夏石就是冯钟越当时重点培养的技术尖子之一。 冯钟越本人在回顾25年来从事飞机强度工作的实践时写道:“我认为自己有较强的求知精神,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因此能够提出一些带方向性的建议和支持那些有创建性的想法。由于这些年来接触的技术领域较多,因此知识面也比较开阔,能够解决一些技术难点和组织指导较大的技术项目的研究和实施。”由于在科技工作中的建树,他成长为祖国第一代飞机结构强度专家,先后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委员,1981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冯钟越在科技工作上的建树使他成为名符其实的专家,而他又有出众的文学素养,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他去世的时候,冯友兰为儿子写了挽联: “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 泪洒岂只为家痛; 能娴科技,能娴文艺,全才罕遇, 招魂也难再归来。” 冯钟越为我国的航空科研事业奋斗了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飞机结构强度工作的开创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1年开始建立航空工业,1956年,我国已经制造出喷气式飞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航空科研事业,独立自主地设计制造自己的航空产品,实现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的转变,已经提到航空工业的议事日程。 1956年,沈阳飞机制造厂飞机设计室成立并开始设计我国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飞机。冯钟越是飞机设计室的强度组长,主管歼教1飞机的强度工作。他主持制定了强度计算方案,签发了主要设计图纸,拟定和发出了全机静力试验大纲和试验任务书,协助试验室领导组织了全机静力试验的准备工作。歼教1飞机全机静力试验顺利通过,强度完全合格,为新机上天试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夏,冯钟越受领导的委托,冒酷暑到南昌飞机制造厂参加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初教6飞机的强度复查工作。经全机静力试验证明,经过复查加强以后的飞机满足了强度要求。 1958年以后,冯钟越相继参加两种高空高速歼击机的设计工作。这两种飞机都是小展弦比机翼,传统的工程梁理论已不能用于这种类型机翼的应力分析。他采用以梁和抗扭盒为基本元件的矩阵位移法,使用计算机对东风113飞机进行了应力分析。同时,还进行了矩阵力法的应用探讨。1961年8月航空研究院成立以后,冯钟越任歼击机设计研究所强度室副主任(1962年任主任)。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摸透(消化)从苏联引进的米格-21飞机,为以后自行设计新型歼击机创造条件。他组织领导了对米格-21飞机强度计算报告的翻译和消化工作,以期掌握该机强度计算的特点。为了验证其计算方法,组织和指导了一些试验件的试验研究工作。在摸透米格-21飞机的过程中,他没有满足于只了解该机的一般情况,而要求弄清楚原报告选用的计算参数、载荷类别大小、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材料的选用,以及气动加热问题处理等方面的问题。这对尚没有掌握超音速飞机设计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在摸透过程中,对原报告中数据不协调和计算数据有错误的地方进行了更正,保证了数据和图纸的一致性,使飞机工厂有一套完整的、数据正确的强度报告,作为处理生产问题的依据。 为适应自行研制新机的需要,在消化米格21飞机强度计算报告的基础上,他重视引进新技术,亲自参与并组织科技人员抓紧对小展弦比机翼应力分析和影响系数的研究,并以直接刚度法为基础,编制机翼应力变形分析计算程序。此外,他还领导了蜂窝结构、整体壁板和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和优化设计,为设计新型歼击机作技术储备。 1964年,开始自行设计我国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在歼8飞机设计中,冯钟越负责全机的结构强度和试验工作。他从我国飞机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歼8飞机强度计算原则》,确定了飞机各大部件的计算方案。他强调要在吸收米格-21飞机成功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有所前进”,充分利用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歼8飞机强度计算水平实现新的突破。机翼的设计计算采用米格-21飞机三次静不定解法,用LCVY位移法给出影响系数,校核计算用有限元法。机身的强度计算仍采用传统的简化假设。冯钟越签发了歼8飞机的主要设计图纸。为确保设计质量和飞机安全上天,他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工作,经全机静力试验证明,歼8飞机的强度工作是成功的。冯钟越为歼8飞机制定的强度计算原则及做法,后来在其他新机研制中得到借鉴或沿用。 歼8飞机在1985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于冯钟越是歼8飞机研制的主要参加者,在歼8飞机设计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6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发给他特等奖光荣册。 1970年以后,冯钟越参加了歼9飞机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由于歼9飞机的飞行速度已经超过热障,他把研究工作的重点转向热结构问题,特别是热结构的规范和强度计算的标准问题。 1973年以后,他组织领导了水轰5飞机、运7飞机、运8飞机、运10飞机的全机静力破坏试验。所有这些试验项目都做到一次成功,满足了设计生产单位的定型要求。我国有限元法应用研究的开拓者有限元法的研究和应用是从飞机设计的实际需要中提出来的。1958年,我国开始设计两种超音速歼击机——东风107和东风113飞机。由于这两种飞机都是小展弦比机翼,传统的工程梁理论已不能用于这类飞机机翼的强度刚度计算。当时摆在冯钟越面前的问题是:必须寻求一种小展弦比机翼的计算方法,以解决飞机设计中所碰到的这一关键技术问题。 众所周知,小展弦比机翼在强度与刚度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相对厚度小,应力水平高,对应力分析的精度要求更高,但是又因结构十分复杂,其内部空间小,除提供收放起落架及存放油箱需要外,还要悬挂各种操纵面(襟翼、副翼),所以以平面假设为基础的工程计算方法已不再适用,必须寻求一种新的结构分析方法;二是小展弦比机翼的颤振分析是设计的一大关键,而颤振分析(当时认识水平上)基于准确的结构柔度影响系数矩阵(而传统的工程计算方法对此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说,必须找到这样一种方法,它既能给出准确的应力和变形,同时又能给出结构的柔度影响系数矩阵。 冯钟越为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国际上也在刚刚开始探索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众说纷纭中,冯钟越认定结构分析的矩阵方法就是出路。于是他组织人力开展研究工作,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弄清方法原理,试算例题。当时,设计室只有手摇式计算机,算一个10阶矩阵代数方程,往往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对结构分析的矩阵方法初步入了门,掌握了位移法和力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 1961年,成立航空研究院(国防部六院)。冯钟越及时向六院提交了他亲自起草的“小展弦比机翼强度刚度研究”课题的立题报告。六院批准了冯钟越的报告,并作为六院的重点研究课题列入科研计划,由他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从思想上、技术上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课题组成员长驻北京进行技术攻关,并得到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在课题研究中,冯钟越治学态度严谨,不仅高度重视理论研究,而且重视试验验证工作。在课题研究全面铺开的同时,他克服一切困难又亲自组织力量生产了1:5金属模型,以便进行试验对比分析;接着又进行了难度较大的机翼结构影响系数的实测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后来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小展弦比机翼强度刚度研究”课题经过3年努力,于1965年圆满完成了课题规定的研究任务,并提交了可供型号设计实际使用的小展弦比机翼应力分析和柔度影响系数计算的位移法、力法、直接刚度法、子结构分析法等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基本上接近于当时的国际水平。 从1964年开始,我国自行研制歼8飞机,冯钟越果断地决定把自行研制的有限元法用于歼8机翼的校核计算,使我国飞机设计采用了有自己特色的、先进的、可靠的分析方法,使电子计算机在我国自行设计的飞机上得到实际应用。该项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结构分析系统——中国计算力学的里程碑 1975年4月,三机部六院在西安召开了飞机和战术导弹强度研究十年规划会议。根据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各方面的迫切要求,冯钟越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研制大型通用结构分析系统的条件,建议将通用有限元航空结构分析系统研制作为强度研究的重点课题。部院同意并批准了冯钟越的建议,将航空结构分析系统的研究课题列入部院的科研工作计划,并先后任命冯钟越为结构分析系统I、Ⅱ、Ⅲ型的主任工程师。 航空结构分析系统I型(汉语拼音缩写为:HAJIF1),是用于结构静力分析的软件系统。从1976年5月开始研制,1979年9月通过部级鉴定。它是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大型、通用、效率较高的航空静力结构分析应用软件系统。 结构分析系统I型,可分析结构在气动载荷、集中载荷和惯性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力。系统采用了有独创性的多级子结构和局部对称性分析技术,通用性强,便于分析任何形态的大型复杂结构。系统建立了面向用户的结构分析专用语言,使用灵活,易于掌握,便于组织专用程序。系统具有数据自动生成能力,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系统提供了自动分块加有效列和超元矩阵两种解法。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的扩充与修改。系统具有中断与诊断功能。 结构分析系统Ⅰ型投入使用后,提高了分析大型航空结构的能力,为飞机强度设计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计算手段,从而提高了飞机的设计质量,缩短了研制周期,是实现航空技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鉴定认为:“用计算机解决大型复杂结构,建立结构分析自动化程序系统,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实现,填补了国内空白,是航空工业重大科研成果,对新机研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连工学院钱令希指出:“结构分析系统I型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计算力学的里程碑。”这项成果获1979年三机部和国防工办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结构分析系统Ⅱ型(HAJIF-Ⅱ),是用于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的软件系统。该系统于1979年11月开始研制,1981年10月通过部级鉴定。 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具有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计算、主动控制系统的颤振计算和部分突风响应计算等功能。其规模具有2.8万条FORTRAN语句、27个模块、31条固定流程,结构模型可以有7000自由度,可以计算70个特征向量。在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中,每个翼面的空气动力分块数可达200块,可以计算5个翼面。在颤振和突风响应计算中使用的形态可达50个。 该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经过实际使用证明工作可靠,能够满足目前航空结构固有振动和气动弹性分析的迫切需要;在力学、数值计算和程序设计中采用了不少国内外70年代后期的新技术,具有国内的先进水平。这项成果获1981年三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结构分析系统Ⅲ型(HAJIF-Ⅲ),是用于航空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软件系统,1977年开始论证,1981年开始研制,1985年通过部级鉴定。冯钟越在完成立题论证、组成了研制工作班子、待研制工作开始起步以后,于1982年10月因病逝世。 结构分析系统Ⅲ型拥有近8万条FORTRAN语句,具有较齐全的非线性分析功能。它在自动选取载荷增量步长、自动确定节点自由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该系统填补了我国大型结构非线性分析系统的空白,达到国外80年代初期的先进水平。该成果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研制HAJIF系统的同时,冯钟越还组织并指导了结构多约束优化设计系统的研制。这项工作于1979年开始,1981年结束。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把先进的有限元分析和数学规划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飞机结构打样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该项目获1988年部级成果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致力于航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经提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议事日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时,冯钟越所思考着的问题是如何改变飞机强度工作的落后面貌,尽早实现试验和计算手段的现代化,乃至整个飞机设计和制造的现代化。他认为我们试验室技术装备陈旧,要想把试验研究搞上去,必须更新装备。 1979年,冯钟越两次出国考察,参观了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研机构和飞机公司,了解了两国飞机强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他看了人家的,但更多的则是想到自己如何发展的问题。他说:“衡量水平的规模和标准最主要的是看计算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他认为,我们在强度研究工作方面不能等硬件,而要从软件的发展上尽快赶上去,并促进硬件的发展。要大力加快试验技术计算机化的进程。应该集中人力、财力,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步实现试验技术的计算机化,改变目前仍停留于人工操作的落后状态。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担负着大型飞机鉴定性试验和疲劳、振动及瞬态热应力试验,而现有的试验设备技术落后、效率低、误差大、试验周期长,很难适应试验工作的要求。他积极向部院领导建议,从国外引进必需的先进设备,以加速强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经部领导批准以后,冯钟越组成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对引进项目进行了调查论证,从而使引进的项目在技术上达到先进,在价格上比较合理。 为解决瞬态热应力试验设备的落后状态,1977年12月和日本日立公司签订合同,引进日立-80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控制加热加载、瞬态热应力测试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这套设备投入使用以后,瞬态热应力的试验技术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疲劳试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研制的模拟式和数模混合式自动协调加载设备与国外通用的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模拟式液压伺服加载系统相比,在性能和安全可靠性方面有着较大的差距。为改变这一落后状况,部批准从美国MTS公司引进一套100通道数控协调加载系统。该系统可用于120吨级大型飞机的疲劳试验,兼容静力试验。这是当时国内技术先进的疲劳试验设备。 为了实现飞机设计和制造的现代化,在航空结构分析系统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以后,冯钟越把研究方向转向关于实现飞机设计与制造自动化这一领域,即研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系统。为了寻找依据,借鉴国外的经验,他把这个课题作为1979年访美时考察的重点之一。在大量收集国内外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立题论证工作,亲自撰写了《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的途径》论证报告。1980年,冯钟越正式向部院领导提出“立足国内现有硬件,不失时机地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工作”的建议,很快得到部院领导的支持和赞同。1980年底,7760CAD/CAM课题组组成,部任命冯钟越为这个课题组的主任工程师。1981年,他带病冒着盛夏酷暑奔波于北京、沈阳、西安、成都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和联合攻关事宜。正当7760CAD/CAM的研制工作开始起步的时候,1982年10月,冯钟越不幸病逝。7760CAD/CAM系统于1986年研制成功,并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者:张树楫)简历 l931年12月31日 生于北平(今北京市)。 1952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沈阳飞机制造厂总装车间工艺室主任,后任厂设计科强度组长。 1956年 任沈阳飞机制造厂飞机设计室强度组长。 1961年 任国防部航空研究院歼击机设计研究所强度室副主任,1962年任主任,1965年调总师办主管结构、强度、试验工作。 1970年 任四川成都歼击机设计研究所强度室主任。 1973年 任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1982年10月 逝世于北京。主要论著1 冯钟越.三角机翼的影响系数和结构分析.航空技术参考资料,1960. 2 冯钟越.小展弦比机翼的气动弹性问题.国际航空,1960. 3 冯钟越.空气弹性力学引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63. 4 冯钟越.歼击机疲劳分析的参数方法.国外航空技术,1973. 5 冯钟越.弹塑性分析方法.固体力学中的有限元素法(译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6 冯钟越.计算图象在产品结构分析上的应用.固体力学中的有限元素法(译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7 冯钟越.计算控制的伺服液压试验设备在大尺寸结构验证试验上的应用.国外航空技术,1979. 8 冯钟越.用于静力分析的航空结构分析系统I型.航空学报,1980(1). 9 冯钟越.模拟飞机结构坠毁的计算机程序.国际航空,1981(9). 10 冯钟越.有限元素法在中国航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英国《FiniteElement News》杂志,1981(2、3)(英文).
比较多,姓楼的名人辈出:楼护字君卿,父乃世医。他本人少年时就读过数十万字的本草、医经、方术书籍。医术高明,又善辞令,“楼君卿唇舌”为时人称道,甚得名誉。他做京兆吏时,认识了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位同时被封侯的“五侯”,经常串行走动,关系亲密。五侯各家经常用山珍海错款待他,吃多了,也会厌倦的。“每旦,五侯家各遗饷之。君卿口厌滋味,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世所谓五侯鲭,君卿所致。”楼护把五侯各家馈赠的菜肴用一锅杂烩出来,竟然出现了新的口味。此事,《语林》、《世说》、《西京杂记》等书都有记载。当时长安有说:“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是说他为人守信用。后举方正,历官谏大夫、天水太守,封息乡侯。楼玺字肇基(502-557),杞国东楼公38代孙,南朝梁代人,封南昌郡王。楼郁字子文,号城南,北宋时著名教育家。人称西湖先生,鄞县人,居城南。好书不倦,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楼郁志操高远,学以穷理为先,为本州人所尊重。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仁宗诏令各郡县兴办学校,延致乡里有文学行义者为之师。楼郁掌教鄞县“县庠”数年,又教授明州郡学,前后三十余年。学行笃美,信于士友,一代英俊,皆在帐下。其中著名的有清敏公丰稷,光禄大夫袁毂(毂博贯群书,擅名词藻),天台罗适等。楼郁登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进士,授庐江县主簿。自以为禄不及亲,无从政之意,以大理寺评事终于家。他喜爱读书,人称其“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图书达万卷。他著有《唐书编题》、《正议集》三十卷。楼常楼郁长子,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后因其子楼异贵显,追赠金紫光禄大夫。楼光楼郁次子,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其弥孙楼钥的《纸阁诗序》说他“才气俊伟不群。”神宗元丰年间,调任婺州浦江尉,升任新无为州判官,调杭州仁和县县丞,后以承议郎任县尹。权贵以势逼之,不为所动,罢职归。楼肖楼郁幼子,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7年)进士,任职和州助教。楼异字试可,楼郁之孙,楼常之子。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任汾州司理参军,调任永兴军虞幕府,又任东京文绣院监正,知大宗正丞。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任登封县令。三年后,迁度支员外郎,以养亲求知泗水。复为吏部右司员外郎、左司郎中、太府鸿胪卿,除直秘阁、知秀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以馆阁学士知隋州事。他在上任前向皇帝辞别时,奏请在明州设置高丽一司(即明州高丽使馆),依照宋神宗元丰年间旧制,重开中朝贸易。建议造海船一百艘,以备使者之用。建议将明州广德湖开垦为田,收其田租以给国用。他的建议受到宋徽宗的赞许,于是改任明州知州,赐金紫。支出内帑钱(皇帝私储蓄)六千万,作为建造海船的经费。明州鄞西依赖广德湖湖水灌溉,是有名的水利工程。但湖面一部分已被土豪侵占为田。楼异到任后,令尽泄湖水,废湖为田。垦辟湖田七万二千余亩,每年可收租谷三万六千石。因而徽宗对他很称意,令他连任明州牧,加直龙图阁秘阁修撰,又升至徽猷阁待制。在月湖的松岛建造“书锦堂”。楼钥字大防(1167-1213),南宋鄞县(今宁波)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宋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官太府宗正寺丞等,著有《北行日录》等传世。楼屯原名卓力(1880-1950),字肖嵩、辛壶、新吾,好玄根居士、麻木居士。浙江缙云人,久居上海。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篆刻得吴昌硕指授,合秦、汉和浙派之长,自成一格,所作驭刀如笔,气韵浑古苍媚。楼大年南宋人,字元龄,徐侨弟子。嘉定十六年进士,历官遂安、南昌知县,承议郎,户部犒赏所主管文字,朝奉郎。理宗为“训廉”、“谨刑”二铭。著有《铭心偶录》。楼适夷(1905.1.3~)原名锡春,曾用笔名楼建南,浙江余姚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楼南泉浙江省杭州市人,1922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楼云杭州人 中国第一个蝉联奥运金牌的运动员 在长达16年的体操生涯中,楼云夺得过40多个跳马冠军,其中包括3次世界冠军,不愧“跳马王”的美誉。楼大鹏(1936——)男,浙江宁波人。从小旅居英国,1953年回到祖国,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大学期间是一名优秀跨栏选手,曾以25秒2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低栏全国纪录。1959——1966年在北京钢铁学院体育教研室任教,后调国家体委工作,历任国际司副处长、训练竞赛三司副司长、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主席等职。80年代以来,先后担任亚洲田径联合会副主席并兼任竞走和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田联理事,亚洲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副主席等。曾获国际田联元老奖章和国家体委颁发的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中国奥林匹克工作小组集体奖成员之一)。楼继伟浙江义乌人 现任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楼忠福浙江东阳人 中国广厦建设集团董事长。楼永良浙江东阳人 中国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楼正文浙江东阳人 东阳三建集团董事长。楼志豪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楼东1939年出生,男,浙江东阳人。1961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机械系,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教授。1961年-1965年从事启床设计和高精度启床的试验研究工作。1965年至1981年从事军工技术工作,主管设计完成的多工位高效组合机床以及饣装生产线等重大拔改项目列国内同行业之首,获原五机部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的奖励。1981年后长期从事工程建设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起重与工程建设机械动力学及机械优化设计、动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分别在《建筑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等全国性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上旋转水平变幅增式起重机活动撑架的优化设计”、“竺效开车荷限制器的设计与计算”、“塔式起重机的钢板式力矩限制器”、“国外塔式起重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论文40多篇。完成关于《塔式起重机安全装置研究》和《国外塔式起重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两项专题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合编高校统编教材《机械基础》一书。完成JZ200型混凝土搅拦机以及中小型塔机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金属工艺学》计算机题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系山东省高校看家、应用效果良好,并被入编《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当代科技专家大典》等巨著。楼宝棠1935年出生,浙江东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江苏省地震社会学研究会会长,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世界书画家协会中国总部常务理事,美国传记研究院顾问编委,淮涨书画院名誉院长。参加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基地勘测、援外赴越南大地测量、中巴和中阿国界勘测,在大漠和高原等地区取得了重要测绘成果,荣获国家测绘总局出国援外乙等奖,荣膺前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授予的二级劳动勋间和政府总授予的友谊微章。对我国近一个世纪的地震科技文献进行了惧研究,合作编纂了《中国地震科技文献题录大全》,获全国科技情报优秀成果二等奖。提出了防震减灾策略、预案设计范式和预报发决策公式等,并合作编写了《地震对策》,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我国古今地震灾情进行了惧研究,建立了“中国地震灾害数据库”主编了《中国古今地震灾情总汇》等书,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撰写了地震防灾心理和地震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论文近30篇,其中10余篇获奖或被评为优秀论文,书画作品在参加“白马寺杯”国际佛教书画大展和世界华人艺术大奖等大殿赛中多次获奖,并亭子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的荣誉称号。楼洪田1935年出生,原名楼洪钿,浙江诸暨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原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七零一所副所长、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七零一所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实验流体力学专业组成员。长期从事高速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高速风洞实验技术的发展工作。曾主持一座米的高超声速风洞的建设和一座米三声速风洞的建设,均已建成,技术水平国际同类设备相当。主持“边界层的不对称转对飞行器气动特性影响的课题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获中国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它研究成果获中国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与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科技论文35篇,主要论文有《动态试验人工转捩技术的初步研究》、《一个电子液压自动调节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再入体高超音速动导数天平的研制》、《气动静动稳定性的相关性与粘性滞稳定性的影响》等多篇。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曾荣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和国航天总公司颁发的“航天创业荣誉奖章”。楼辉映男,1929年5月生,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钢铁(集团)公司原付经理、教授级高工。195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59年北京钢铁学院进修教师毕业。曾任新疆钢铁公司付经理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新疆金属学会理事长等。1993年出版专著《新疆钢铁经济地理》(32万字),系全国第一部钢铁经济地理新著,获新疆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年编著《中国钢铁经济增长质量研究》(45万字),系国内第一部专著,提出21世纪是中国钢铁工业结构重组的历史时期的理论观点,受到国内钢铁界好评。在国内外、国家级和省级报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1995年《论沿边型钢铁厂》(Discusiononthe"borderareamade"steelworks),在第七届中国日本国际会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楼乾贵1923年出生,浙江宁波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歌剧演员、艺术指导。世界著名歌剧《蝴蝶夫人》、《叶甫根尼·奥涅金》中扮演男主角。音乐会独唱演员。1988年随剧院参加芬兰的“萨沃林那歌剧艺术节”的《卡门》及《蝴蝶夫人》艺术指导。1980年获文化部授予“音乐艺术”一等奖。1953年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罗马尼亚)美声独唱比赛中获银厦奖。1954年被授予罗马尼亚国家红星勋章及波兰国家骑士十字复兴勋章。1992年为表彰在表演艺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于苏联及1956年、1983年、1998年录制独唱唱片及CD。1989年退休后任“首都歌剧培训学校”校长。北京市政协6、7、8届委员。楼修力1941年出生,浙江嵊州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制造系。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机车电传动》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株洲市情报学会理事。长期从事铁道电力机车内燃机车控制技术的研究70年代主持∜40KW大功率交一交自变频变流器系统”和“韶山1型电力机车采用可控硅级间调压的研究”的控制部分,均获1978年全国铁路科学大会奖;1982年主持撰写《国外电力机车的发展水平和技术趋势》专题报告,主要论点被铁道部采纳,作为150台8K型电力机车引进方案的决策依据之一,获1988年铁道部科技情报项目三等奖;1983年主编《韶山1型电力机车》一书65万字,1985年第一版,1994年第4次印刷;1988年以来任高级工程师主持内燃机车微机控制技术引进和国产化工作;1991年参加“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东风11型内燃机车研究,主持微机控制装置研制工作获得成功;同时研制出高精度、高可靠、高隔离电压的FG1477型隔离放大器,TQG10型电流传感器和TQG11型电压传感器,替代进口同类产品。目前正在主持内燃机车通用型微机控制装置研究。楼永金男,原籍浙江东阳、书法家,现系中国杭州临安市发展总公司局级干部、中共党员。自幼酷爱毛笔书法,现任世界书画家华交协会理事(研究员),中国桂林云雅轩艺社特聘书画家,高级书画师,中国亚细亚艺术研究院书法鉴赏家,中国中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临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在国际、国内省级以上大赛大展,曾多次入选、入展、入编、发表并获奖。有三十余件作品在美国、日本、韩国、泰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国务院机关老干部局、中央文联等地收藏,其中20件作品曾获国际荣誉。另有作品已在《20世纪国际书法篆刻名家作品荟萃》和《当代书画家福寿作品大观》、《跨世纪中华艺术人才大典》、香港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美术家传》、《世界美术集》等专集发表,并荣获国际文化交流荣誉奖,同时由全国金鹅奖大赛、中国书画艺术名人研究院、世界书画家协会、加拿大今日世界多元文化学院六国21家联合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名人。并已编入中国当代名人录,于一九九六年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近年来,又在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中1-3届书法作品相继荣获优秀奖、国际荣誉金奖、国际特别金奖,已由组织单位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泰国华夏国际交流中心联合授予“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书法成就并已入编世界名人录。楼永仁男,1936年10月生,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人。杭州市江干区惠民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大学学历,原任浙江高等水电专科学校教师,部聘水电类教育委员兼全国水电类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课程组组长。1986年任浙江水电专科学校科技委第一副主任兼《水电学刊》主编。专长电气和电子技术1975年国内首创大型火电厂合金管道中频热处理技术和设备,该项目1986年获省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960年主编出版国内第一套《水电站电气设备》教材,1981年主编出版国内第一本《可控硅中频电源技术及其应用》专著,1991年主编出版大专全国通用教材《水电站自动化》。1996年后创建杭州惠民电子技术研究所,致力于开发高效节能全集成控制的可控硅中频产品和水电站自动化无人值守技术楼月樵男,1932年出生,浙江萧山人,中共党员。浙江省常山县水电局行政干部,现退休。1992年毕业于电大汉语言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二十世纪中国收藏家大全》编委,中国收藏界评委会副主任、浙江省衢州市收藏协会理事。1991年开始收藏,主集银元、铜钱、铜元、纪念币、外国硬币、纸币、徽章、粮、布票、福利彩票银行练功券等。1996年、1997年、先后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举行个人钱币展览。1994年被省级刊物《杭州钱币》评为撰稿积极分子。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其收藏事迹。自办《浙西集藏》。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连续四年获“全国百强信誉藏刊”称号。在浙江省《杭州钱币》、江苏省《丰泉》、江西省《信江泉友》等钱币刊物发表专著论文30余篇。编纂《常山县志》、《常山县地名志》、《常山县水利志》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有书号。楼振亚男,1939年6月生,浙江义乌人。一级教师。毕业于金华师范学院中文系(现浙江师大)。现是义乌市江东镇中学退休教师,系义乌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当代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执教35年,桃李满天下。勤于笔耕,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人物介绍和文学作品。创办过《智力泉》科普报,在省地市各级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20多篇,其中“一块闪亮的基石”在1982年《科学24小时》上发表;“谈创造心理”在《科普之窗》发表;“刘朝阳教授侧记”、‘严谨治学,成就显著——记金松寿教授事迹”获义乌市科普优秀奖。1990年发明“中文字典快速查字法”,在1996年6月国家专利局主办的《发明专利公报》上公布,载入《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选》。1998年在《新农村》发表“江浙物侯新编”,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普文章。利用30多年业余时间,呕心沥血写成《毛泽东》长篇叙事史诗。约164万字,分上、中、下三册,精装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将翻译成各种文字的版本,将传遍世界名国、为“毛泽东现象”增添无限光彩!楼森1929年生,浙江义乌市人。曾任小学教员、乡区中心校及初中校长,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社长,县委报道组副组长等,现为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金华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汉诗协会会员等。创作了1500多首古体诗词,有《恬雅草堂诗钞》、《斯可轩吟稿》行世。作品富于时代特色,前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报曾来信称其诗作“很有新诗意”。曾在中国当代文学新作评奖讨论会上获创作二等奖,在94年《人民文学》遵义笔会和“名星杯”全国诗词大赛中获一等奖,作品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和遵义博雅苑陈列馆等单位收藏。有300多首诗词在全国20多家报刊上发表,并分别入编于《中华当代咏物诗词选》、《中华当代边塞诗词精选》、《中国铁路诗词选》、《当代诗词五百家》、《当代千家诗词丛书》(第2.3,4集)、《中华诗魂》、《国魂诗碑》、《中华吟薮》、《回归颂》、《人民心中的邓小平》等50多本诗词专辑(含诗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家话成才》一书中,以5000多字的篇幅介绍了他的学诗生涯。其业绩辞条被载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华英才大典》、《世界名人录》等7部辞书。楼嵩1928年生,浙江省浦江县人。擅长书法、国画。现任长白山国际书画社理事,中国江都书画院高级画师。内蒙古青年书画院院士,北京东方书画家协会会员,离休干部书画联谊会会员。1992年2月作品《塔山之春》入选“浦江书画展”,1995年11月作品《玉堂富贵》入选“95浦江中国书画展”;1997年7月作品《天香国色》入选“长白山书画篆刻展”;《雁归图》入编《纪念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集》;《繁荣昌盛》入编《国际书画艺术精品集》;《雁群图》入编《洗笔泉书画精品墨存》;1998年作品《蜀葵》、《雁》获精品奖,入编《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D、E卷》;《松鹰图》入编《新世纪书画艺术》;1999年《吉祥富贵》入编《当代绘画艺术》;《黄山揽胜》在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大赛中获铜奖,入编《国际金鹅奖书画磊观》并在美国纽约中国艺术展厅展出;《和平富贵》在中国老年书画大展中入选,入编《中国老年书画家精品集》并在北大文化中心展,获“跨世纪优秀老年书画家” 光荣称号;《傲雪怒放》在’99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全国书画大奖赛中入选,在山东省曲阜市美术馆展出并入编《书画大展优秀作品集》;《牡丹》在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画展中获“创新奖”,由组委会收藏并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寒梅吐艳》入编《当代绘画艺术》;《富贵祥和》入编《当代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润格博览》等。楼惠民男,1932年8月出生,浙江永康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永康市旭光农泵厂支部书记。主要业绩:从事政治工作40多年,领导群众总结“小苗带土移植,横行器操作”经验,取得农业丰收。所在农机公司连续9年被县、市、省农机系统评为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称号,还多次被县、市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单位等。个人多次被评为“三等功臣”、先进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创文明城市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市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代表作有《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法宝》。楼建祺高级工程师,1943年出生,上海人。毕业于上海海运学校。现任贵州省港航监督局副监督长。是“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贵州省航海学会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运杂志社特约记者。在贵州从事港监船检工作36年,参与了港监机构改革的全过程,在担任省处处长的13年中,参与制定全国、全省的船舶、船员法规制度,技术标准多种,主编了《贵州省内河小轮、机船船员读本》、《贵州省民间渡船渡工初级教材》(有修订重印)2书。指导并主审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手册》1书。曾被交通部科技司任命为“乌江新船型及运输方式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参与了课题鉴定活动。曾被四川省交通厅及重庆市政府联合组成的“特大翻船事故联合调查领导小组”聘为“事故原因分析鉴定专家组”成员,参与了事故鉴定、起草“专家组鉴定意见”等工作。撰写了各种专业论文36篇,分别在全国性研讨会上交流,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其中有8篇获优秀论文奖。代表作有《整体推进贵州省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剖析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之道》、《贵州省渡船事故纵横观》、《探讨乡镇运输船舶的安全管理之道》、《建设有贵州特色的水监管理体系》、《水上漂流旅游活动的安全监督管理》等。曾5次获得贵州省人民政府表彰的“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所在单位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个人传略被载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科技专家大典》、《当代中华英才大典》等辞书。楼锦新男,1937年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浙江省杭州卫生学校。历任省卫生厅科教处副处长、省医科院党委副书记、浙江中医学院人事处长、统战部长、浙江省七届政协委员、五届侨联委员。在卫生厅工作期间,主持制订了“七五”医药卫生、计划生育规划。在国内较早实行课题同行评议、签订合同;突出重点,择优支持。组织甲肝、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渔民冠心病和大肠癌防治研究等攻关,并取得一批国家、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尤其是甲肝、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已大量生产,收到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立题调查使用进口Ⅷ因子的血友病病人,在国内首先发现4例HIV感染者,推动全国该项工作的开展。撰写《科研经费管理的几项措施》、《医疗卫生科研体制改革的一条途径》等多篇论文,发表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技管理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等刊物上,其中2篇获省优秀论文。科技新闻报道1500余篇,一些专题报道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医学研究通讯》上发表。《浙八味微量元素研究新进展》获省科技新闻二等奖。有关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经验在全国医药了卫生科研处长会议和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工作大会发言交流。4次被评为省政协提案、反映社请民意积极分子。本人传略已被载入《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人名辞典》。楼开泰又名楼之声,男,1938年生,浙江东阳巍山镇王西塘村人,1988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56年东阳中学毕业,考人西北工业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学习,1960年毕业,分配在成都发动机公司设计所工作,历任设计员、设计室主任。1984年调四川省总工会工作,任四川省职工技术协会副会长和技协办公室主任(后改处级调研员),并兼任四川省发明协会副干事长。曾主持过两种型号发动机新式燃烧室的研制,获航空工业部奖励。主编《某某型发动机结构分析与使用维护说明书》。发表论文“试论蒸发式环形燃烧室”、“燃烧室扩压器流阻系数的一种新算法”、“浅析环形扩压器当量扩张角的几种算法”、“搞好宏观控制,促进微观搞活”和“对技术交易中违约的判定”等。“职工技协是搞活工会的活化剂”获全国技协优秀论文二等奖。退休后受聘于成都前锋暖通公司从事中央热水机的开发设计工作。楼烈英又名震祥,男,1932年生东阳市,北江镇大园村人。1988年晋升为高级讲师。已退休,现住吴宁镇迎晖南路125号。1954年考入南京大学,1958年毕业,曾在安徽舒城中学、东阳二中任教。1978年复职,先后在楼西宅中小学,湖溪二中、东阳教师进修学校任教。著有“中途岛海战”及“启发式教学一例”等文,其中“壮哉!吴复夏烈烈士”,选入《华夏壮歌》,被译成英文、日文在国发行。楼永林男,1936年7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系。然后分配到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所(现名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主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理事与减震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土建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理事长,沈阳市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从事工程抗震,建筑结构及地基基础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服务。参加抗震加固技术研究与配筋砌体研究两项目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订书持的多层砖房滑移减震研究项目获省建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代表性著作有参加编著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加固技术措施》等。在国内多家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全国、省、市科协优秀论文一、二等奖。砖房滑移减震研究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并在沈阳、海城、东港等市建成耐震住宅六万多平方米。1992年荣获建设部抗震防灾先进工作者称号。
335 浏览 3 回答
252 浏览 8 回答
288 浏览 3 回答
325 浏览 3 回答
335 浏览 4 回答
359 浏览 1 回答
224 浏览 4 回答
209 浏览 6 回答
103 浏览 2 回答
240 浏览 5 回答
342 浏览 5 回答
93 浏览 3 回答
301 浏览 5 回答
355 浏览 3 回答
132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