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是人世与地狱之间的门,意味着“生死徘徊”。标题看似玄幻,情节却真实得近乎残酷。不论家将后来有没有当强盗,都隐喻了他放低善念,从人间踏入地狱,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
罗生门 读后感 1
先来聊聊作者。芥川龙之介,日本人,1892年生,卒于抗日战争前十年。他博闻强识,多愁善感,喜爱中国 传统 文化 ,讨厌隔靴搔痒式的含蓄。他擅长猛烈的直击人心,毫不留情,所以无病呻吟与他彻底无缘。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和我国大学者胡适的交集,提到孔子、诸葛亮、李白、苏轼等名人,更是频繁引用我国古诗,让我心生好感。
言归正传,罗生门是人世与地狱之间的门,意味着“生死徘徊”。标题看似玄幻,情节却真实得近乎残酷。不论家将后来有没有当强盗,都隐喻了他放低善念,从人间踏入地狱。家将手握短刀,逼问老妇时,一种站在道德高位上的骄傲感油然而生,他成了老妇的审判官,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
罗生门是坐落于京都的一座破庙, 故事 年代,京都连年遭灾:地震、龙卷风、大火、饥荒等不一而足。整个京城尚且衰败不堪,何况小小的罗生门,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罗生门里的佛像和祭祀用具俱已损毁,涂着朱漆或饰有金箔的木料被人推在路旁当柴出售。
社会经济低迷,人们普遍生活窘迫,在生存压力下,道德和良知失去约束,人性的“恶”渐露狰狞。由此犯下罗生门下的五宗罪。
第一宗罪。由于京都城的衰败不堪,仆人被多年的雇主解雇,以致仆人走投无路,迫得在破庙栖身。经济压力下,雇主的冷漠与仆人的弱势形成强烈对比。仆人对雇主不能说无怨无恨,却也是无可奈何。仆人的当务之急是设法筹措明日的生计,但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即使想方设法也是无法可想。为生计所迫,是仆人蜕变为盗贼的原动力。
第二宗罪。在萧条的大背景下,庙宇因无人修缮而衰败不堪倒也罢了。但无主尸体被遗弃于罗生门楼上且日久成俗,任由食尸鸟啄食,以致日暮时分罗生门的上空昏鸦蔽日。人世间重生轻死本是常情,然而对死者的遗弃却超出了“轻死”的度,一个对死者失去尊重的社会必然见利忘义,死者的无助折射出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助。
第三宗罪。为生计所迫,老太婆竟然去拨死人的头发做假发。对死者的亵渎,必然导致生者的同类相残。无论这个得瘟疫死去的女人生前有多么的十恶不赦,死亡等于清算,应该能洗去其一生的罪孽。然而,老太婆连死人也不肯放过,求生的本能淹没了道德的界限,良知轻易地滑向罪恶,其行为之恶劣可与当年午子胥掘墓鞭尸相提并论。
罗生门读后感2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有七个章节,第二章节《竹林中》,被改编成电影,叫《罗生门》,日本导演黑泽明导的,获了几个国际奖。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真相只有一个。但为了美化自己,掩饰自己的罪过,各人提供证词各不相同。从法律角度来说,即使所有见证人的证言中,都有一部分是基于有利于自己的动机而说的谎言,那么真相通过逻辑推理还是可以得知的。
第一章《罗生门》讲的是一名被雇主辞退的家将,傍晚被困雨中无路可走,一边避雨一边为明天的生计犯愁。当他在考虑选择当强盗还是选择饿死的时候,看到一名老妇在拔死人的头发,以用来做假发,并说这个人生前也不是好人,将蛇肉当作鱼干来卖。然后家将抢走了老妇的衣服,消失在了夜色之中。故事阴森但不难懂,恶念就在一瞬间,只要有个坏榜样。《地狱变》章节讲的统治者堀川大公骄奢淫逸,民不聊生,老百姓煎熬在水深火热中。老画师良秀孤高倨傲性情乖张,他有一独女年方十五,生得花容玉貌,不幸被堀川大公掳入宫闱。 堀川大公敕命良秀画一扇“地狱变”屏风,而一向只能画亲眼所见之物的良秀为了画出火焰地狱的景象,请求堀川大公焚烧一辆槟榔毛车让他写生。大公应允,可令良秀魂飞魄散的是,槟榔毛车中竟锁着自己的女儿……什么是地狱,这个真实的人间就是地狱。
《鼻子》章节讲的是高僧禅智内供的鼻子。那鼻子足有五六寸长,从嘴唇上方一直耷拉到下颌。这给内供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但真正让他苦闷的是他那因鼻子而受伤的自尊。都说他是因为这鼻子而遁入空门的。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内供希望他们僧人中间也有这样一个长鼻子的人,又希望能从内典外典中找一个和自己鼻子一模一样的人,但都毫无结果。内供的徒弟得到一个 方法 ,让内供用开水烫鼻子,然后在鼻子上踩。最后方法奏效,内供的鼻子变短了。他以为人们会改变对他的态度。可人们非但没有改变对内供的态度,反而变本加厉地嘲笑他,这让内供后悔把鼻子缩短了。“人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当然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
罗生门读后感3
罗生门,本是一座庙。庙是看世间的一只眼,庙破落了,世道就破落了,世道破落了,人心就破落了。破落的罗生门里,佛像和供品被打碎,涂着朱漆、金箔的木头被人堆在路旁当柴出售,狐狸来栖,盗贼入住,无主尸体也纷纷扔到这里任由鸦群啄食。
阴冷,潮湿,散发着腐尸味的罗生门,在芥川的笔下变成文字,变成故事,变成一只尖锋利刃的手术刀,从皮到肉一点点剖开,直剖至人性深处。
乱世中,最先堕落的,恐怕就是人性。人性是什么?不过是善与恶的相互纠缠和相互较量。世间没有纯粹的善,也没有纯粹的恶,只有纯粹的利己主义。尤其在一个地震、火灾、台风、饥荒灾连祸接的年代,在一个只要饿倒在路旁,就会像野狗一样被丢弃的年代,仅生计和吃饱,就能够收买人性,使它成为恶的傀儡。
恶的诞生也不是一蹴而就,毕竟,还有善的反击和压制。起初,当走投无路的家丁坐在罗生门坍塌的石阶上避雨时,在饿死还是当强盗的妄想中,就是因为不能认同"强盗"而委决不下。尤其是看到小老太残忍地亵渎死者时,善本能的驱动,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正义感,那一刻,在饿死和强盗之间,他毫不含糊地选择了饿死。
然而,正义是善变的,因为,走投无路更容易使人的内心充满沮丧和憎恨。生,是世间所有的生物本能的欲望和共同卫护的底线,当这条底线被碰触,一切行为都能够成为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生,雇主解雇了家丁,家丁剥走了小老太的衣服,小老太拔掉了死人的头发。人欺人,欺不了活人的,便去亵渎死人。为了生,一切罪恶都变得理直气壮。小老太拔去女尸头发时,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因为那个女尸生前曾不断地卖假鱼干去欺士兵。家丁剥走小老太的衣服时,也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因为小老太丧尽天良,竟然连死人也不放过。
罗生门读后感4
据说《罗生门》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讲的是在战争年代,一个破产的农民因迫于生计,拿起屠刀,决心作强盗。可是或许是因为他人心本善,抑或是胆子太小,总之一向没狠下心来动手。一天,他来到一个刚刚经历了浩劫和瘟疫的城市。那里到处是残垣断壁,且尸横遍野,一片萧索绝望的情景,他希冀能在此寻到一些财物。结果在一处废弃的门楼里他发现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从一具年轻女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怒斥道:“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卖钱谋生罢了,“并且,你以为她生前是个善人吗?她可是把蛇晒干了当成鳝鱼来卖。”“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生存啊!”。这一番话让强盗完却放下了最终的一点善心了,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什么是不能够的?丢弃了仅存的良知后,他就抢走老太婆的衣服,扬长而去。
初读《罗生门》时,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层含义。其实即使此刻,我也不确定自我理解是否正确。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读《罗生门》都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和忧闷感。小说开场即描述了一个地狱一样的场景:日落黄昏,阴霾密布,淫雨绵绵,杳无人烟的街道,断壁残垣的废墟,头上盘旋着吞噬人肉的乌鸦,脚下重叠着无人认领的尸体……总之是满目疮痍。据说为了描述尸体,作者芥川龙之介曾专程到医科大学的解剖室去取经。真是佩服他,为了完成这篇小说对着恐怖的尸体看上几个小时,还要忍受尸体浓烈的腐臭味。也许正是这些描述及小说人物的为了谋生的举动让人感受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的苦难。
其实无论是那个不积阴德的老妇,还是那个由朴实农民蜕变成的强盗其实都是可悲而可怜的。天灾人祸,为了生计,这是一切犯罪的借口,也是致使人性堕落的原因。这就是说吃不起饭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来,这样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作出的任何事都是能够原谅的。然而纵观中国历史,违背这种生存至上理论的不在少数。古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贱不能移”等等说法,就正好论证了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严。
罗生门读后感5
芥川龙之介其人,若不知其小说家的身份,仅通过黑白照片拜见真容,或许很难想象这位天庭饱满、相貌堂堂、目光深邃、气质潇洒的男子,会在由而立之年迈向不惑之年时不负‘龙’吟之威的文坛成就中主动赴死,只留下那些至今仍震撼世间、大大小小的华彩篇章,任由它们长啸九天。
芥川自书中走入人生,在人生中见识到与书中理想相矛盾的现实,遂对现实产生思考,对当时日本社会文化的变革产生困惑和失望。在这篇小说的末尾,芥川借卢生之口表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正因人生如梦,才需真活。人活一世,唯愿此生精彩纷呈,方不辜负自己。”芥川经常对人生、对人性表示蔑视,同时,又常常对人生、对人性感到喜爱。他的通透也表现在参透生死轮回、善恶祸福、因果报应的概念上。他的小说,不但追求挖掘深刻的立益,也注重打磨完美的技巧。
笛卡尔曾说∶“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真理探索者,那么,只要有可能,在你的生命历程中,你有必要对所有事物至少怀疑一次。”芥川本人亦在《小说做法十则》中阐述∶“对于任何事物,我都是一个怀疑者。”虽然芥川和笛卡尔的讨论方向有些不一致,但大体上说,怀疑主义是这样一个倾向∶它是工具,不是态度;它是手段,不是立场。
1950年,《竹林中》的故事被电影大师黑泽明搬上银幕,并改名为《罗生门》。故事中的人物从竹林中移到了罗生门下,与另一篇《罗生门》做了完美融合。从大的方向上看,《罗生门》与《竹林中》一样,都是冷静的将人性和利己主义剖析出来,展示在读者面前。
罗生门读后感6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有好多个版本,大都收录了他的一些中短篇作品,内容不尽相同。我读的这本来自北京联合出版社,包含了《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鼻子》、《山药粥》、《河童》与《侏儒的话》七篇 文章 。之所以选择这个版本,在于它只有短短的220页,而我是个懒人,但读完后才发觉意犹未尽,今后还会阅读更多的版本,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关于日本文学大师芥川龙之介,之前多有耳闻,但从未想要去尝试阅读他的作品。我对日本文学的认知起于川端康成、村上春树,高中时对于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以及生死观不能完全理解,只感觉牵强甚至矫揉造作,这让我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文学退避三舍,只愿意去读一些纯文学之外的推理或者玄幻。
读《罗生门》是因为“罗生门”这个词,自从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推出后,这个词语就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能看见“陷入罗生门”的字眼。出于好奇心,我本能的想要弄清楚来龙去脉,也出于长时间以来对日本文学的看法,我选择了一本并不是很厚的书,这就是我阅读本书的动机。
七篇文章,先后花了三天时间,几乎每一篇读完后都会让我大为感概。芥川龙之介无愧于日本文学界的鬼才,他的文章短小而富有深意,充满了压抑、讽刺以及社会黑暗。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用鲜明的叙事风格描绘出了一幅幅人间地狱景象,故事中无不透露着他对人性、生死以及宗教的种.种观念,读者只觉如鲠在喉,什么都能理解,但却什么也说不出。
本书前六篇文章均为小说,最后一篇《侏儒的话》是他的 随笔 评论集,阐述了他对艺术、人生与社会现象的看法。就小说而言,他的每一篇故事,初看下来有点摸不着头脑,但细细品味却含义深远。
罗生门读后感6篇600字相关文章:
★ 关于《罗生门》读后感6篇
★ 关于《罗生门》读后感7篇
★ 关于5篇精选《罗生门》读后感1000字范文
★ 关于《罗生门》读后感5篇
★ 罗生门观后感范文5篇
★ 《罗生门》观后感范文5篇
★ 罗生门读后感范文5篇
★ 电影《罗生门》观后感范文5篇
★ 罗生门观后感范文500字
★ 关于《罗生门》读后感
法律在与不在,都是问题——影片《罗生门》的法律解读时间: 02-05 08:49 作者:谌洪果 新闻来源:中国民商法律网我的一位朋友曾说,黑泽明的《罗生门》是一部让你看了以后虽然觉得有必要再看上一遍,但却没有勇气重温的电影。我不知道他的这番评论是不是有些过头,但就我来说,当我今天再度观看《罗生门》时,距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已是三年。三年了,我对法律和社会的理解应该说已经有所长进,但可以说,正是在这过程中与日俱增的困惑驱使我又一次想起《罗生门》,试图品味它所蕴涵的法律意义。可是,我似乎走错了地方。对于《罗生门》这部伟大的作品来说,带着任何一种特定目的、关注或取向走进它都注定会失意而归。这种失意并不是黑泽明无法满足你的疑问的那种失望,而是说你的视角成为了你进入“罗生门”的最大障碍。你本来想从电影所反映的某一方面获得对社会、人性以及制度的深度认识,可是在黑泽明博大的关怀及深邃的洞察面前,你的这些企图都成为了对影片的一种肢解,这样的结果是使观看电影者面临更大的困惑。然而我仍然于心不甘,因为这部电影毕竟讲述了罪恶,也讲述了对罪恶的审判,所以我相信用法律的眼睛审视这部电影,一定会有所发现。《罗生门》中出现的人物总共不过以下几个:樵夫、武士妻子真砂、强盗多襄丸、丈夫武弘、庶民、和尚,以及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故事的发生地点只有三处:罪案发生地树林、审判地纠察使署、重述案件地罗生门。片子讲述了一个普通的案件:强盗多襄丸在树林里偶遇武士和他的妻子真砂,心生歹念、捆绑武士、强奸妻子,随后杀害了丈夫。影片的重点是是围绕这个案件,不同参与者如何从自身立场叙述案件经过的故事。所以说,它是一部直接以人的“叙述”为表现对象的影片。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以下四人对案件的不同叙述:樵夫的叙述:在影片开头的第一次叙述中,他穿过树林途中碰上那妻子和武士的丢弃的头幞,一个市女笠,绳子,以及最后碰上那武士的尸体。然后他吓跑了,径直向差人报告。影片结尾他的第二次叙述是:他看到强盗完事后请求真砂嫁给自己,妻子割断丈夫身上的绳子,希望两个男人决斗,武士拒绝为她而战,认为她是“无耻的婊子”。强盗也开始看不上她。她愤怒了,说这两个男人才是真正的懦夫,从而怂恿两个男人拔出剑艰难打斗,最后筋疲力尽的强盗用剑而不是匕首杀了武士。在他看来,女人是狡猾的,两个男人都是胆小鬼。强盗的叙述:树林里的风吹起了女人的面纱,使他心生歹念。他先诱武士同他 取盗墓之宝,随后将贪婪的丈夫捆绑起来。出于对武士的妒忌,他当着丈夫面凌辱了的妻子。当他准备动身,离开那对遭到袭击的夫妻时,那妻子扑倒在他脚下,说“不是你死,就是我丈夫死”,不愿在两个男人面前出丑。他割断武士绳子,在决斗中英勇地杀死了武士。他佩服那个武士,能和自己斗二十个回合以上,以此显示自己的勇猛。妻子的叙述:被强盗占了便宜后,苦苦祈求丈夫的帮助,但哭泣的她面对的是丈夫的冷漠和鄙夷,她痛苦回忆说:“到如今我一想起那副眼神,还觉得浑身的血都要凝冻似的。在他眼睛里闪着的,既不是气忿,也不是悲伤,……只是……只是鄙视我的冷酷的光芒。”极度绝望的她手里拿着匕首扑向丈夫,她昏倒了,醒来后,看见那把刀插在了丈夫的胸口。丈夫的叙述:将灵魂附在巫婆身上说话。强盗强奸了他的妻子后,好言安慰她,他见妻子从来没有如此容光焕发。她背叛了丈夫,并要求强盗杀了他:“如果他(丈夫)活着,我就不能嫁给你。”但强盗因而鄙视妻子,将妻子摔在地上,问丈夫如何处置这样的女人。这时妻子逃跑,强盗追去。后来武士在绳索被解开后,羞辱中将匕首刺入自己的胸膛。我们发现每个人的叙述在关键之处都大相径庭。完全一致的情节只是:妻子被强奸;丈夫被杀害,而这两个事实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但至于丈夫如何被杀害,被谁杀害等,却无法从四人的供词中清楚判断。正如樵夫最后说的话:“谁都只会为自己自私自利的行为辩护。” 樵夫的谎言是想要掩盖自己偷走匕首的行径;而强盗、丈夫、妻子的供词又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软弱,特别是他们三个的叙述都力图证明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杀害了丈夫。事实的真相飘摇不定,却反而表明这些与案件有关的人都有着某种人性上的一致的和不变的东西,正是这种人性当中永恒的自私自利倾向、以自己坚强而不是软弱为荣耀的心态,成就了对法律的超越,使得故事的讲述者对是否能以法律来捉拿真正元凶并不在意,也成为导演黑泽明在片中刻意回避法律在场的理由。这一点在纠察使署的审判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法官的角色被刻意隐去了,法官始终没有现身,没有发言。导演以平面拉开的镜头,使每一个接受审判的目击者和当事人都长跪在观众面前。但虽然没有法官,讯问的过程仍然能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所以整个片子并不缺乏程序,缺乏的其实只是最后的结论和宣判。没有法官,既说明审判者的不必要,也说明审判的无所不在。惟其没有法官,所以所有的观众都有机会成了法官;也正因为没有法官,所以这些被审判的目击者和当事人也无形中变成了法官。他们每次显得急迫的交待都是在审问观众,挑战观众(你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不也一样要撒谎吗?),并使得跪着的受审者比我们这些坐着或站着的审判者似乎更有尊严。应当注意的是,在审判中,作为证人身份出现的樵夫和和尚,以及抓到强盗的商人,看上去都要谦恭和卑微得多,相反,作为当事人的强盗、丈夫、妻子,在叙述问题和表现自己的形象时,个个振振有辞,掷地有声,甚至是义正词严。所以这里的审判竟成了当事人对自我行为的彰扬和又一次表演,审判的权威和神圣性最终丧失殆尽。然而,到底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切?我们知道黑泽明的这部影片恰好拍摄于二战之后几年,也许他想表达,对于过去的事件,其实是不需要审判的,也不需要追究事实的真伪,因为这些都不会取得什么结果。但是,在此我并不关心电影所透出的政治寓意,因为黑泽明的伟大恰好在于他的电影能揭示某些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法官此时的隐没也许正昭示了法律的沉默。黑泽明想借此高扬道德的力量以及人性在道德力量之下恢复光辉的可能,他也在进行自我探索和道德反省,所以就有了樵夫与和尚在罗生门对庶民重述案件的一出戏。如果说纠察使署中目击者和当事人所做的是面对着审判的叙述策略与自我辩护,那么在罗生门底下,樵夫和和尚这两个在法庭上出现过的人,面临不是法官的庶民的质问时,所做的就是重述和重新面对事件的垂询。只有在这种重述面前,他们才感到了困惑。重述从而开始具有了反思的意味。黑泽明以其高明的执导手法告诉我们:对于案件的真正解决其实必须等到审判之后,而内心的审判是没有终结的。法庭上的申辩此时转变为巨大的不安和恐慌,樵夫不断喃喃自语:“不明白,不明白”,和尚作为道德正义的化身——虽然这种化身表现在他的身上是那么无力,这时也和玩世不恭的庶民展开了一次对话:庶民:兵荒马乱年月,死个把人算什么。罗生门上每天都有五六个无主的尸体呢。和尚:是的,兵荒、地震、风暴、火灾、荒年、疾病等,哪一个都比这死的人多,但没有哪一个比这一桩更可怕。为什么呢?“照方才这方事看起来,世道人心,简直就没法让人相信了,这可比什么强盗,什么疫病,什么荒年,火灾,兵灾都更加可怕。”和尚的反思直接指向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不稳定感和不信任感。他相信是这种维系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意识在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因如此,我们就不能以兵荒马乱作为自己不勇于担当责任的托词。道德于是取代了法律成为了人性复苏、人类拯救的希望所在。这种反思在影片的最后达到了高潮,那就是叙述完案件后,罗生门里恰好出现了一个哭泣的弃婴。如何对待这个弃婴,便成为对审判和反思成功与否的最后检验。庶民要剥去婴儿的衣服受到樵夫的阻拦,庶民狡辩说:“这是个人不如狗的世界,谁要不自顾自个就活不成。”那把婴儿无情遗弃了的父母难道不更邪恶吗?而樵夫将匕首拿走不也是龌龊之举吗?惭愧的樵夫无言以对,但故事结束时,樵夫终于说服和尚让自己收留了弃婴。他说:“我自己有六个孩子,多一个也没有什么,对吗?”这时候雨停了,阳光出现了,黑泽明用这样的象征性结局为道德的胜利和人性的光明划上了完美的一笔。也许这就是电影《罗生门》的核心寓意:人类如何面对自己的心灵,面对一切的审判和拷问。但是,不借助于外在的力量,光靠内在的道德,能完成这样的洗礼吗?我们又想起了强盗在阳光下的罪恶,想起了电影中衬托着这罪恶的滂沱大雨。这一切都在放大着案件参与者对自身行为的壮烈性的追求——有了崇高,也就泯灭了同情;这一切也在预示着法律,以及法律之后的道德在这样的人性尊容面前的威风扫地。它们都不再具有力量。在现代性的生存语境下,有了制度和法律当然不能从根本上纠正人性的邪恶,避免人类的灾难,但假如缺乏了制度和法律,所有的道德终究也无法表现其力量及其力量的边界。这是一种双重失落的结局,所以导演最后刻意表现的樵夫收留弃婴的情节就实在有些老套甚至让人厌倦。这是黑泽明的失误还是必然?在这部电影里,黑泽明其实无意向我们展示什么批判,他只是在进行一种深度挖掘。也因如此,他就不会在这部有关“自我审问、自我解答”的电影里探询法律能否拯救爱情、生命、人性的问题,或者法律能否被这些爱情、生命和人性所拯救的问题,就像基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所刻意揭示的那样。所以《罗生门》中所表现的还是东方人特有的对于人自身的自得与自失的关注,它无法暴露人与制度,人与法律,甚至人与人之间实际存在的剧烈冲突。所以电影中不同的叙述者各自的对立的谎言背后乃是极为一致的共谋,他们有着同样的自私,同样的害怕软弱和同样的想要在法律和旁人面前展示骄傲。但是,害怕软弱本身就是极大的软弱。这样也就没有了冲突之中的挣扎,没有了生存的困境和对困境的焦虑。因此,电影中的叙述者们可以嘲笑别人,但对自身的却不敢投上哪怕是轻微的一瞥。他们以为固守着这种谎言之下的合谋就可以实现自我安适和相安无事。这一点也深深反映在黑泽明导演近乎执着的叙述手法上:他似乎早就预定好了所有的情节,所有的故事都不过是换种方式的重复,都在他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之下,包括里面的阳光、树林和雨水。这时,我似乎明白了我的朋友的那句评论:为什么我们没有勇气再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我们有着和电影中人同样的逃避心态,逃避一切面对自己的反复审判。黑泽明的《罗生门》是一部能够实实在在地敲在观众心上的电影。它没有《布拉格之恋》那样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也没有基斯洛夫斯基的影片那样的凝重甚至压抑。黑泽明所表现的不是感动和人间真情,也不是法律和道德、人生相冲突的剧痛,所以他也就无意面对这些问题并提出现代性的解答方案。我不知道这种“实在”如果不再是我们所期望的制度、历史意义上的实在,它还能是什么?是人性吗?而它所展示的人性明明处处蕴涵道德的危机。黑泽明没有给电影中的案件一个答案,似乎也就堵塞了回答人类疑问的一切答案。这是我的困惑。作为法律人,我们似乎更愿意从电影中看到对规则的追寻,对法律的依赖,看到法律和制度在拯救人类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巨大作用。我们甚至愿意看到法律与道德、政治以及人的欲望之间无尽的冲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法律是一种独立和独特的力量。带着这样的期望进入《罗生门》,法律人当然会倍感失落。也许有人会说,黑泽明本来就没有把法律纳入他的视野,可是这明明就是一部与法律紧密相关的电影,其中有了杀人、有了强奸,也有了审判这一切的机构,却偏偏遗忘了法律这个最重要的武器。黑泽明展现了法律缺席后人类寻找自我的过程,因为剧中破败的罗生门也许本来就暗示人类出现过这种没有规则、没有法律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类还得生存下去,这是问题的所在。那么,在有了法律可以依凭、而且不得不以法律为依凭的时代,如何在法律中避免人类的屈辱,完成法律真正参与到人类事务中的壮观表演,并从而实现法律对人类文明的拯救,这也是我们要面对的根本问题。==============================================================上文是从法理角度观电影你看是否有启发没看电影,从剧情简介看,其中的证据采信、自由心证等问题可以一谈。
wo 我 没看 无法给你什么帮助
罗生门小说用每个角色的自述来描述整个 故事 情节,真实中穿插着谎言,谎言中穿插着真实,真真假假,让读者陷入迷茫之中。
罗生门 读后感 1
近日,看了。只是第一次看它,但他仍然带给我很大的心灵震撼。我总觉得看过的无数影片,只有他带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无法从很专业的角度来评价它,那样显得很稚一嫩,毕竟我还没有一种成熟的专业思想体系作为支撑。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黑泽明的代表作,是关于反映人一性一的片子。但一千人看过,就有一千种不同的想法。整个故事看似是在描述一个杀人案件,是在追查某个真凶,寻求谁才是杀人犯。可到了影片末尾,我们才会突然发现,其实这个里面不管谁是杀人凶手,是那个强盗?是他妻子?他自一杀?都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影片已经将观众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开了,它留给观众的只是一种思考。我想这就是的成功之处吧。
我们可以这样想,当强盗狂笑着讲述他自己杀掉武士的得意样儿,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里面的夸耀和自得,于是我们会觉得他是很了不起的,总之流露出的是一种强者之姿。武士妻子哭诉着自己的不幸遭遇,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她的无可奈何和弱者的无能为力。丈夫为此向她投以鄙视瞧不起的神情,而她却是为了自己的尊严,痛不欲生最后晕倒将丈夫误杀。于是我们也能觉得她是值得我们同情,她也背负着一种杀人的理由。武士借巫师之口讲述了自己的死亡事件,武士是出于妻子唆使强盗杀死他,而他觉得十分羞耻,不能抹杀他男人的尊严,因而拿起短刀自一杀了。在他的讲述里,我们会觉得他是一个不屈的男子汉,宁死不受任何的侮辱,他自一杀也有可以谅解的理由。最后的砍柴人,也是现场唯一的目击证人,他却推翻了所有人的说法,强盗并非他自己所说的英勇无比,武士也不是自一杀而死,妻子也并不是那般坚贞。看到这里大概很出人预料,原来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辩护,都在说谎。
但影片有一点却是与众不同的,一般的影片基本都会反映一个人为开脱杀人的嫌疑而极力为自己辩护,可此片却逆道而行,它是反映为了维护好个人形象而极力把罪责往自己身上揽。这也许就反映了日本 文化 本身的特一性一,宁死也不能丢掉个人的荣誉和尊严,或许这一部分还是和军国主义分不开的。
我们也会说,这影片是反映人一性一自私的,但从我的观念看,我仍觉得,他还反映了人的虚荣和尊严问题。有的时候,尊严和荣誉确实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比如我们在看国产一爱一国 教育 影片时,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一个人的生命并没有国家的尊严和荣誉重要。不过这也决非定论,只是需要因人因事而论。我们需要把握尺度,把握分寸。既然一个人的尊严和荣誉是那么的重要,为何我们有时候要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丢掉它呢?
人一性一这个东西是很复杂的,我们无法去完美的诠释它,但我们每走一步路程的时候,我们的人一性一就会在人生的路途上留下一串脚印,但愿留下的都是美丽的。其实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真相已经被掩埋了,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有很多的人象武士,武士妻子,砍柴人等等之人,他们就会为了一些利益去掩盖事实,而后将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转移,这时候我们观者才发现我们忘记了真正应该关注的东西了。
也许,社会就是在这样的掩盖中前进的,也许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虚假中揭露真相的。但我们要做的仍需是一个真诚而善良的人。
世界还是需要真实的。
罗生门读后感2
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着放肆大笑的三个人,强盗、女人和杂役。
强盗,声名狼藉的采一花大盗。他执剑任意践踏他人,赤一裸一裸一地要,赤一裸一裸一的活,不戴面具,无需伪装,因为他本来就是强盗!最有趣的是强盗描述的“那阵凉爽的风”,凉爽的微风吹着树叶沙沙做响,如果不是因为那阵风的话,我是不会杀了他的。你瞧,强盗们总会给自己一个理由推卸责任,无辜的风竟然成了故意杀人的诱因。风吹动女人面纱,强盗受到诱一惑色迷心窍,所以他说一切都怪那阵风。现实你我不是也常常被恼人的风撩一动?不是也常常没事儿怪着玩儿?!哇咔咔咔!可怕的是风?是风?还是风?
女人,是戴了面具的那一组,这样看来可笑又可鄙。被强盗玷污后,受到武士斥责鄙视,而强盗制止武士并推说女人软弱。此时的女人才像画皮中的鬼魅瞬间变脸,她爆发出刺耳放纵的大笑,那一刻她妩媚的脸变得狰狞,我说过,女人的力量远非她平时表现出来的那样,你若轻易上当,只能证明你天真可悲。她剥一开美丽单纯一温一顺软弱的伪装,暴露出强悍自私的本一性一。她谴责面前的两个男人,软弱。她指责武士,做为丈夫他应拼得一死捍卫自己的尊严,才有资格要求这个‘脏’了的女人自一杀;而当她知道这个强盗就是大名鼎鼎的多襄丸时,她曾经暗自庆幸,她对以前生活中每天重复的无聊闹剧感到恶心,她以为多襄丸可能会把她从中解救出来,可惜此时她才发现,多襄丸只是徒有虚名,他只是同样微不足道的小人。女人一爱一的是充满热情的男人,而男人只有靠他的剑才可以得到他的女人,她的理想破灭了,她一爱一着的只是个虚拟的完美男人,而这个世界甚至不可能出现那样的美好。想想,可笑,我们何尝没有各自虚拟的完美?!又何尝不是重复着平淡的无聊。
杂役,自始至终以局外人的好奇倾听,我想他是作者的代言,他的台词应该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他仿佛很超脱,一直是坦然的混世态度,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代表?!杂役拆卸罗生门腐朽的木板烤火,我看到的是人类正在一块块焚毁祖先留下的文明,不止是遗迹。杂役曾对和尚说,如果再说些无聊的空虚大道理,我宁愿听这雨声。我想,他是在警示我以后少写些无聊枯燥的大道理?好吧!在他身上你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儿?杂役狂笑着谴责和尚,大喊大叫是没有用的。他是安于现状,接受现实的。他鄙视樵夫的懦弱和自私,他安于这些同他一样的本质。他拆了木板点燃篝火,而又在嘲笑声中把燃一烧着的火把扔到雨中,看它们一一熄灭。就是最后一只火把熄灭之际,响起婴儿的哭声,显然是承接关系,这电一影拍得真一精一致。他毫无怜悯之心地剥去弃婴的衣物,并猥琐丑陋地为自己的行为狡辩,他不敢正视自己的行为,而是转移目标,去谴责弃婴父母的罪恶,谴责他们玩乐之后遗弃自己的孩子,并为自己辩解说,在这世界上小人活得更好,如果人不自私的话,就没法活下去!想想,脱离低级趣味的确是件难事,而随波逐流仿佛更容易更轻松些呀!杂役发自内心的爆发,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私又不诚实,一爱一编借口。看着樵夫和杂役在雨中相互纠缠指责,和尚怀抱着婴儿的形象使我深受震憾,我们还剩下什么?除了自私狡猾,我们只剩下一颗忏悔的心。最后杂役的狂笑和滂沱的大雨纠缠在一起,这世界看上去,一片混沌。
剧中 其它 人物。
武士,之所以毙命,开始于贪图不义之财,轻信强盗谎言,随陌生人求取所谓宝藏,妄图一一夜暴富。无论之后他是怎样的死因,至少这开头,他是大错特错了。在妻子遭遇非礼后,他所表现的不是愤怒悲痛,又是憎恶轻蔑,这种状态即使是在如今男人的心中也完全有可能,即使这种后果完全出于他的错误,他也不能再接受妻子,这是男人永不能克服的死一穴一。
如果还有仅存的‘干净’的话,那最后就剩下了,和尚。而和尚的苦恼正是,明知现实有多糟糕,却硬是要掩耳盗铃,宁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承认世界的黑暗,面对的确是件更痛苦的事,而积极的改善显然又势单力薄,信念在这时像风中瑟瑟的秋叶,不堪一击。和尚和樵夫,长时间在暴雨中空洞、迷茫,苦苦思索的眼神,深深触一动我的内心,他们被现实打懵了,不知道在没有信任的地狱般的世界里到底还能相信谁?瞧!如果你不想让你所处的地方成为地狱,那就选择相信别人吧!至少,我们还可以做那束微弱地希望。当他们惺惺相惜,当和尚郑重地把弃婴一交一给樵夫时,他欣慰地说,我想我可以继续保持对人类的信心了!那份宝贵的信任是多么无奈,他所传递的绝不仅是一名弃婴,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希冀,一颗饱满的种子,一缕穿越乌云的一阳一光,而樵夫满足的微笑,赎罪后的轻松,也深深震憾了我,只要我们仍存有希望救赎的心,就还有希望。
罗生门读后感3
短篇小说《罗生门》是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大学时代的作品,自此,芥川正式步入文学创作之途。芥川生于1892年,卒于1927年,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多愁善感,创作时讨厌平庸,讨厌直露浮泛,讨厌隔靴搔痒式的含蓄和自然主义的写实。行文精雕细琢,立意独辟蹊径,构思缜密严整,然文风冷峻,用词朴素压抑,擅长对人性中“恶”的暴露、揶揄和鞭挞,时常流露出厌世主义倾向所导致的对艺术的执著与痴迷。
罗生门是坐落于京都的一座破庙,故事年代,京都连年遭灾:地震、龙卷风、大火、饥荒等不一而足。整个京城尚且衰败不堪,何况小小的罗生门,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罗生门里的佛像和祭祀用具俱已损毁,涂着朱漆或饰有金箔的木料被人推在路旁当柴出售。
社会经济低迷,人们普遍生活窘迫,在生存压力下,道德和良知失去约束,人性的“恶”渐露狰狞。由此犯下罗生门下的五宗罪。
第一宗罪。由于京都城的衰败不堪,仆人被多年的雇主解雇,以致仆人走投无路,迫得在破庙栖身。经济压力下,雇主的冷漠与仆人的弱势形成强烈对比。仆人对雇主不能说无怨无恨,却也是无可奈何。仆人的当务之急是设法筹措明日的生计,但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即使想方设法也是无法可想。为生计所迫,是仆人蜕变为盗贼的原动力。
第二宗罪。在萧条的大背景下,庙宇因无人修缮而衰败不堪倒也罢了。但无主尸体被遗弃于罗生门楼上且日久成俗,任由食尸鸟啄食,以致日暮时分罗生门的上空昏鸦蔽日。人世间重生轻死本是常情,然而对死者的遗弃却超出了“轻死”的度,一个对死者失去尊重的社会必然见利忘义,死者的无助折射出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助。
第三宗罪。为生计所迫,老太婆竟然去拨死人的头发做假发。对死者的亵渎,必然导致生者的同类相残。无论这个得瘟疫死去的女人生前有多么的十恶不赦,死亡等于清算,应该能洗去其一生的罪孽。然而,老太婆连死人也不肯放过,求生的本能淹没了道德的界限,良知轻易地滑向罪恶,其行为之恶劣可与当年午子胥掘墓鞭尸相提并论。
第四宗罪。仆人三下两下扯掉老太婆的衣衫,一脚把抱住自己腿不放的老太婆踹倒在死尸上,然后把剥下的丝柏树皮色衣服夹在腋下,转眼跑下陡梯,消失在夜色深处。仆人阻止老太婆对死人的亵渎,是出于善的本能,然而当他去剥去老太婆衣服时,却是以惩恶的名义在作恶。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弱者无力抗争强者,就将矛头指向更弱者。
第五宗罪。被拔头发的死去的女人,生前曾把蛇一段段切成四寸长晒干,说是鱼干拿到禁军营地去卖。禁军们都夸她卖的鱼干味道鲜美,竟顿顿买来做菜。东京都当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当前的中国何其相似。一个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社会里。
贫穷是人性滑向“恶”的首要推手。正如梁晓声所言:“与富足相比,贫穷更容易使人性情恶劣,更容易使人的内心世界变得黑暗,而且充满沮丧和憎恨。”罗生门里一共出现四个人物,包括雇主、仆人、老太婆、死去的女人。为了生存,雇主解雇仆人、仆人欺侮老太婆、老太婆亵渎死去的女人,而死去的女人生前又去欺士兵。他们严格遵循丛林法则,剥去温情的道德外衣,把人性的“恶”发挥得淋漓尽致。
正义缺失是人性滑向“恶”的另一推手。人在盛世,道德是束缚“恶”的软力量,社会越和谐,道德的约束力越强大;刑律是束缚“恶”的硬力量,如果为恶触及底线,必然受到惩罚。然而当乱世来临,为“恶”得不到道德的谴责,得不到正义的惩处,社会整体道德沦丧,底线无人看守,为恶者获利丰厚,为善者举步唯艰。而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本能的驱使下,叫人如何不去善从恶,历来改朝换代时期的盗贼蜂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善”与“恶”就象宝剑的双锋,当为善超出“适度”的围畴,会滑入“恶”的行列,善与恶之间只是一步之遥。这与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何其相似,超生的人须支付一笔的社会扶养费,政府收费具有惩罚性质,其本意是通过经济手段抑制超生者的生育冲动,达到少生优生的目的。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悄然变味,部分基层政府通过老百姓交钱就给生育指标的方式,动员富人超生,从而达到创收的目的。
类似的现象何其多,我们仅以交通罚款为例。交通违章处罚本是规范交通秩序的手段,却越来越象一个个不怀好意的玩笑。君不见,当有车群体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城市的停车场却越来越稀少;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交通摄像头,规范交通秩序用得着这么多价值不菲的摄像头吗?摄像头横杆上的雷达感应系统,利用超声波原理感知移动目标,相当于全天候免费为过往的行人车辆打B超,是为了老百姓健康着想吗?与摄像头配套的大功率灯泡,刺眼的强光直射汽车前挡,行车者途经交通摄像头时,经常眼前一片空白,埋下巨大交通隐患;交通警察终日忙于违章停车罚款,却对交通要道的拥堵怠于疏导。交警系统本是社会交通秩序的忠实守护者,是道路正义的伸张者,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却逐渐演变为盈利组织,打着维护交通秩序的旗号全力创收。 与交警罚款类似的,还有工商罚款、环保罚款、卫生罚款、公安罚款、城管罚款等等不一而足,以罚代管现象遍地都是。犹如《罗生门》的仆人,本该守着“善”的职能,却不知不觉步入“恶”途。这是谁的失职,谁该为他们的趋恶性埋单。
经济社会中,人既有善的本能,也有恶的冲动,大多数人在道德的倡导和法律的震慑下,不敢为恶而转而行善。同样,公权力也有善恶两面性,对于它的去恶扬善,该由谁来倡导谁来约束呢?对于行政权力滥用,社会道德是不能起倡导作用的。那么法律呢,法律本该可以约束公权力的越界使用,但大多数法律法规就是政府部门参与制定的,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本是上下级关系,是利益共同体。出台一部法律无非是为执法者的为所欲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所幸的是,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些年来,一次次的政府机构改革、一批批的取消行政审批项目、一部部法律的重新修订、一年年的倡导服务型政府。我们看到中央政府正在逐步把公权力关进笼子,正在努力打造有限政府。
罗生门读后感4
知其名年久,却是第一次看。影片开始的场景,沉闷迟缓,两个男人木呆呆地坐在座破庙前发愣,直到路人好奇搭讪后,情节慢慢地展开,却是一场对人性的不带血光的彻底揭露。一个强盗垂涎于路过山林中的武士之妻,在制服武士后强暴了武士之妻,武士随后身亡,目击的人有樵夫,道士。很简单的案件,在官大人面前却各有说辞,包括武士妻,武士借女巫还魂后的说法,也和别人的描述不一样。每个人都把自己描述得近乎正面,几乎每一个人都将自身置于最利于自身的境地。然而一定有人说谎了,可电影并不去揭示说谎的人是谁,影片的着重点的是人们替自身开脱的这一事实,这一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
注意,这部电影里唯一一个坦然承认自己杀了武士的人是那个罪大恶极的强盗,在他的描述中,他是被武士妻迷住了,但他认为他是经过和武士决斗后因武士落败而取得了占有其妻的权利,之后当武士对被玷污的妻子表现出鄙夷和唾弃的态度后,他还挺怜香惜玉地请求其妻跟他走。后面的两句描述与别人的有很大出入,但前面他居然不怕被官办地承认他杀了人,令人忽然不能完全恨他起来。特别是当看到影片将镜头一个个对准其他人,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完全是替自己开脱的另一种当时情境时。我忽然想说一句话:无耻有时候比虚伪还可爱点。
看完这电影我有很深的悲哀,这部1950年的电影引起六十二年后的我的共鸣,是因为这里揭示的人性之丑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比比皆是。更悲哀的是,相比当时,如今的日本显然国民素质,诚信度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可我们这里呢?
国民教育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文盲比例越来越少,可是国民素质中的劣根性却越来越重。
成人世界里充斥着谎言,无论做得多么荒.唐的事情都会想尽办法自圆其说,掩饰真相,掩耳盗铃地美化自身,言不由衷,言不及意地打呵呵,这些影片里的人物都还活在当今的我们周围啊。
如果说影片中各角色的诸多表现是为了逃脱官责,如今我们周围的现象的产生动机源自哪里呢,是利吧?
看来利真是把刀,可以把人身上的骨气剔出去,让人的内心变成软骨头,可以随时哈下腰来。为掌握了利益大权的所谓贵人作揖嗑头。嗑就嗑了,还不敢让人看见,甚至还自己自己说没嗑,也是种罪恶。
但我也不认为不为利而不折腰的人最可敬,因为饱肚之人不懂饿汉之饥。置于死地还能硬抗着死撑到底的,因为真实坦然,是真汉子。
所以我最祟敬的是宁死不食周粟的那类。最恨的是虚伪虚荣的货色。可惜后者在现世丛生。只希望这类人能离我远点再远点。
罗生门读后感5
《罗生门》可以算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作为一篇短篇小说,它并不像我所熟悉的欧亨利等的短篇小说那样,通常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罗生门楼里发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个小片段,没有过多的雕琢痕迹,却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我认为日本作家多是比较喜欢而且善于描写人的内心的细微变化的,这在《罗生门》中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作为主人公的家将,本是被老主人辞退出来的。他本身是一个善良而普通的人物,当他面临衣食不足的窘境时,他心中萌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倘若不择手段的话……”,这个念头催他出门,来到这罗生门之下。此时,这个念头仅仅是一个“倘若”,他其实是没有这样的勇气与魄力的,他毕竟只是一个良民,连他自己也对自己是否真能够“走当强盗的路”产生了怀疑。而当他来到门楼上,看到那个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的时候,他的正义感告诉他无论如何,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已经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于是刚才那些“当强盗”的念头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个老太婆,就像每个正义英雄在遇到邪恶反派时会做的那样。老太婆害怕,她要给自己开脱,于是她告诉了家将关于她拔头发是为了做假发,及被她拔头发的女人其实生前也是干过坏事的。而她不知道,她的自我开脱,也给了正在踌躇的家将一个当强盗的正当理由。作者最终以家将抢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结尾,在这个罗生门里的一进一出,就像经历了一次社会的洗脑。
家将、老太婆、死去女人之间的关系,不由让人想到鲁迅先生常说的“吃人”的现象。谁在吃人?谁在吃谁?有很多人试图从理论中归纳出个一二三,我却觉得比起那些文学评论,小说通过作者平日的观察提炼,写出的虽然是“故事”,却更能揭露吃人的本质。死去的女人生前是“吃”官兵,老太婆“吃”女人,家将“吃”老太婆,每个人都在“吃人”,每个人又都在“被吃”。因为那些仅剩的良知,也被饥饿折磨地昏头了,而社会又给与每个人看似合理的“吃人”的理由。人们吸吮着别人的鲜血又毫不知晓,任凭说他们愚昧也罢落后也罢,真正处于那个社会之中,也只能像被打了麻药一般,无法振作精神,看清它了。就像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能够清醒地看清这个社会弊病的人有几个?最可怕的是很多的人自以为看清了,还对这个社会妄自下了如何如何的定义,又全然不知自己的愚蠢的,那与当年被迫抢劫的家将也没什么本质区别了吧。
伟人之伟大,不仅因为他们能够从一个更高的角度俯视这个社会,评判这个社会,也因为在俯视过这个社会后,他们仍能够落下来评判自己。所以优秀的小说大多不是以“万能的主”的角度来进行描述。这篇《罗生门》,就像是行走于社会中,遇到了罗生门前的这位家将,便尾随着他,看完了他生活中的一个故事后又离开,继续别的行走。作者看似超脱了社会,却其实在这社会之中。作者为《罗生门》赋予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时代,并将被人们一代代诵读。
相关 文章 :
1. 关于《罗生门》读后感7篇
2. 关于《罗生门》读后感6篇
3. 关于《罗生门》读后感5篇
4. 电影《罗生门》观后感范文5篇
5. 冯志远观后感范文5篇
6. 读《白夜行》1200字读后感作文
108 浏览 5 回答
183 浏览 3 回答
237 浏览 3 回答
165 浏览 6 回答
291 浏览 8 回答
299 浏览 2 回答
307 浏览 4 回答
129 浏览 3 回答
354 浏览 3 回答
207 浏览 3 回答
138 浏览 4 回答
214 浏览 5 回答
342 浏览 3 回答
237 浏览 4 回答
291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