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 在中国,接受过中学语文教育的人都会知道,文学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一个是外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一个是中国作家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大家对严监生那个著名的细节都津津乐道:临死前,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直到他的家人领会了他的意思,把点着的两根灯草去掉了一根,才安心逝去。为了一根灯草不肯断气,不是吝啬是什么?简直太吝啬了,吝啬到家了。 然而,如果细细读读《儒林外史》里关于严监生的所有段落,就会觉得严监生被称为“吝啬鬼”其实有点冤。《儒林外史》里写到严监生是在第五回和第六回。在不长的篇幅里,严监生其实一直在哗哗地往外花钱:他哥严贡生吃官司跑走了,他为了帮他哥摆平官司,在衙门里花了十几两银子;他的妻子王氏病了,每天吃人参等补品不说,光办葬礼花了四五千两银子;他为了把自己的妾赵氏扶正,贿赂了两位舅爷两百多两银子,还送给他们去赶考的盘缠;他与赵氏举行婚礼,办了二十多桌酒席,请街坊亲戚大吃大喝。如此大方地花钱,哪里像吝啬鬼呢?所谓吝啬鬼,是指该花钱的地方不花;以此标准来衡量,严监生根本不是吝啬鬼。 在关于严监生的篇幅里,可以说严监生是吝啬鬼的依据除了“灯草”细节,还有如下细节:平日家里舍不得买猪肉吃,自己病了,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些事其实都不能作为“吝啬”的证明。可以换一个词,叫“勤俭持家”。在中国古代,这样勤俭的平民百姓多得是了。而且,许多时候,严监生的节省是针对自己的,他其实是个很值得怜悯的人——辛辛苦苦节省的银子都花到别人身上去了。 把严监生看作“吝啬鬼”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的误解。养成我们这种成见可能与初中课文〈俭以养德〉有关。这是一篇提倡节俭的文章,但偏偏把严监生作为反例提出,认为我们不能像严监生那样吝啬。其实,严监生才是真正的“节俭”呢,他真正做到了“富日子穷过”。现在,到了为严监生彻底“平反”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