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破: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转化)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 不忍苛责我(转化)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转化)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转化)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 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设问)岁月在墙上剥落(转化) 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类迭:迭字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类迭:与前一小节首行形成类句关系)枫叶将故事染色(转化) 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菊花台: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转化)惨白的月弯弯(类迭)勾住过往(转化)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转化)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设问)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视觉摹写,亦可触发听觉的想象,故可兼含听觉摹写)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夸饰)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转化)随风飘散你的模样(转化)菊花残满地伤(夸饰、映衬)你的笑容已泛黄(转化)花落人断肠(夸饰、映衬)我心事静静淌(转化)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转化)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暗引)花已向晚(转品:名词作动词)飘落了灿烂(转化)凋谢的世道上(转化)命运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转化、析字)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设问)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转品)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类迭:类迭:即反复使用同一个字词或语句的修辞法。而“类”与“迭”还有使用上的差异:“类”表示字词(类字)或句子(类句)非连续出现,而是间隔重复使用;“迭”不管是字词还是句子都接连重复使用,又叫“迭字”与“迭句”。“类迭”修辞有意识地重复使用同一语词或语句,除了语调上的和谐效果外,也是借此突出某种意念,强调某种感情。例如《小小》:“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其中的“小小”兼用了“迭字”和“类字”,语意上强调童年的天真与童稚,加强“青梅竹马”这个意念;《嘻游记》中“佛总是曰不可说,弟子别问为什么;佛总是曰不可说,凡人只要照着做。”此句则是“类句”,也就是“佛总是曰不可说”这句话间隔出现,强调佛意深邃,多问不如多行。。《敦煌》:“尘世之中,多少梦,多少爱情被人传颂。”也是一样的道理。而《胡同里有只猫》:“他这边儿搞搞,那儿瞧瞧。”“搞搞”与“瞧瞧”为迭字用法,《娘子》:“近乡情怯的我,相思寄红豆,相思寄红豆。”则为迭句,重复说了两字“相思寄红豆”,更强化了即将回乡时既期待又恐惧的心情。转化:也称为“比拟”,是在描写内文时,“转”变被描写对象原来的性质,“化”成另一本质截然不同的物类,来加以形容叙述的修辞法。可以拟物为人(拟人法)、拟人为物(拟物法),或是以物拟物,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法)。在歌词《东风破》中使用了很多转化的手法,例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在这两句中,“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等的抽象名词,被转化成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实体,加重了他们所代表的意境重量。想想,一盏离愁之灯在深夜孤单伫立在窗口,除了孤单,还有苍凉为伴。描述李时珍那本中国药典珍本《本草纲目》的同名歌词中,也可见转化的构思手法:“山药,当归,枸杞,GO。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只要服用传统草药,就能让你补充骄傲,治崇洋媚外的毛病。夸饰:夸语句中特别夸张铺陈,明显超过客观事实,以予人深刻印象。《周大侠》:“我稍微伸展拳脚,你就滚到边疆。”如此潇洒,不可一世。《敦煌》:“遗憾,已收藏,我的泪,千行。”悔恨多令人肝肠寸断啊。《龙拳》:“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天地由我创造,多么豪气万丈!《千年之恋》:“温热前世的牵挂,而我在调整千年的时差。”因思念而来的牵挂,纠缠千秋万世,完完全全呼应了歌词名称。《爷爷泡的茶》:“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则形容唐朝人陆羽创作的《茶经》深深影响中华文化。喝茶至今仍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了茶,中华文化就像没有加盐的料理,一点味道都没有。转品:转品是一种修辞手法。在构句时,改变词汇原来惯用的词性,譬如将形容词或名词转成动词来使用。转品是实现平常词语艺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定意义上说,文学家们为求得某种更强的表现张力而做出的在语言方面的创新努力是语言发展的一种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