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手机交流的日益普及,以及众多年轻人的阅读习惯的改变,所有纸质媒介的营运都显得愈发困难。书画杂志也面临着同样境地。
依靠传统观念办_物,已经很难保本盈利。如何把办杂志与网络联系起来,把杂志和展示广大书画爱好者的作品结合起来,把_物与社区文化挂起钩来,不是坐等稿件,而是主动上门服务;不是追求高大上,而是贴近基层、贴近生活,或许能找到一条新的营运路子。
仅供参考。
收了07~12年全部的《博物》。其他的零星买过。个人感觉《博物》从整体版式、内容设定等都是从2007年正式定型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当然今年的我没看过)的《博物》是在2007年的体系上的。2005年的时候,封面上印的还是「中国国家地理出品」(那年还送小礼物,跟《米老鼠》一样)2006年的时候,封面上改成了「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这实际上就是「青少年版」嘛,但是编辑貌似又不想局限在青少年,就搅了个不尴不尬的「青春版」,其实是没有多少大叔会因为「青春版」就以为自己焕发了青春的。06年刊名「博物」和「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的字样在封面上被放得格外的大。2007年是里程碑的一年,但刊名「博物」和「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的字样依旧跟06年一样。但是内容的版块,内页设计都更舒服了(这个我不太懂,反正从我这个读者的角度看是舒服了)。重要的一点是插图中不再有大幅的手绘,而代之以照片(照片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强项),包括封面。
博物这本杂志是最权威的地理资讯。
博物杂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类刊物。《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据读者定位不同而产生的两本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益的补充。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杂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类刊物,它提倡博物学的复兴,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知。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紧跟时代。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
296 浏览 8 回答
107 浏览 4 回答
136 浏览 4 回答
258 浏览 5 回答
119 浏览 4 回答
288 浏览 4 回答
356 浏览 2 回答
152 浏览 4 回答
231 浏览 7 回答
272 浏览 2 回答
230 浏览 5 回答
218 浏览 4 回答
218 浏览 3 回答
263 浏览 3 回答
194 浏览 5 回答
198 浏览 5 回答
162 浏览 8 回答
212 浏览 3 回答
329 浏览 2 回答
149 浏览 7 回答
89 浏览 5 回答
330 浏览 8 回答
303 浏览 5 回答
122 浏览 6 回答
180 浏览 4 回答